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筋辅助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95334发布日期:2022-03-23 15:58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筋辅助对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用的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筋辅助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2.地下连续墙是一种成熟的地下建筑结构,主要应用于建筑物地下部分外墙、地铁和地下公路侧墙、地下污水处理厂、净水池、泵房的外墙、城市内地下通用管道如水管、电线缆的侧壁等。
3.地下连续墙是分墙幅逐幅施工的,其施工过程包括一个重要的步骤,即将每段墙幅的钢筋笼吊装下沉入该段墙幅对应的槽道内;由于槽道开挖的深度较大,一般超过几十米,故该段墙幅对应的钢筋笼无法一次性吊装入槽;所以实际施工中,采用上下两节钢筋笼对接的方式吊装。具体的讲,先将下节钢筋笼吊装到位,使下节钢筋笼的上端略高于槽道口,然后将至少两根穿过下节钢筋笼的扁担梁横跨搁置在槽道口两岸,再下放下节钢筋笼,使下节钢筋笼最上层的箍筋搁置在扁担梁上即将下节钢筋笼负荷承载在扁担梁上;再将上节钢筋笼吊运至下节钢筋笼的上方,使得两个钢筋笼的纵向主筋相互靠拢,最后用内螺纹套筒将上节钢筋笼主筋下端与下节钢筋笼主筋上端旋合固定,从而完成两节钢筋笼的对接;然后略微上提钢筋笼抽走扁担梁,最后将对接好的整体钢筋笼下沉至槽道底部设定标高。
4.由于上下两节钢筋笼体积大、自重大、主筋也长,而且吊装过程中上下节钢筋笼的各个主筋也容易受力变形,故在实际施工中发现,很难保证上下两节钢筋笼的各条主筋均能上下对接准确且间隔均衡,工人经常是旋合好一侧的上下主筋后发现,另一侧的上下主筋歪斜根本不在同一直线上,且上主筋下端和下主筋上端间隔过大或过小,这样导致实际操作中对接旋合上下主筋的过程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调节上节钢筋笼和下节钢筋笼的各条主筋的对齐状况,便于上节钢筋笼和下节钢筋笼的各条主筋旋合对接的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筋辅助对接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筋辅助对接装置,它包括两根用于支承下节钢筋笼荷载的扁担梁,上述扁担梁的两端横跨地下连续墙的墙幅槽道两岸;槽道两岸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辅助对接组件;每个辅助对接组件包括一条轨道和固定在轨道下方的多根枕木;每条轨道滑动配合有与扁担梁一一对应的千斤顶;每个千斤顶活塞杆顶端设有一个球头,每根扁担梁的每一端设有一个开口向下的定位套,该定位套内腔顶面为与球头形状吻合的球面;每个千斤顶的活塞杆套入对应扁担梁同一端的定位套且该千斤顶的球头顶住对应定位套的球面。
7.采用以上结构的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筋辅助对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
优点。
8.首先,该对接装置通过调节四个千斤顶的顶出量,进而调节两根扁担梁的水平度;且四个千斤顶均能沿轨道也就是槽道的长度方向滑动,这样又能调节两根扁担梁初始的水平位置,确保不同尺寸的钢筋笼均能搁置牢固稳定;这样,便于工人将某个小区域内的上节钢筋笼主筋和下节钢筋笼主筋相互对齐,进而便于工人用内螺纹套筒将上主筋和下主筋旋紧对接;如工人将左下角区域的上下主筋对接完成后,若发现右下角区域上下主筋间距大,则抬升位于右下侧的千斤顶,使得右侧扁担梁一端上翘,去弥补找平间距,等。
9.除了方便调节各个主筋的对齐状况和间距从而便于对接这一主要功能外,上述结构还存在几个亮点。一是将各个千斤顶滑动承载在轨道上,且轨道下方铺设多根枕木,这样,一是有效防止千斤顶位置应力过于集中,将上方钢筋笼的负荷经千斤顶、轨道分散到各根枕木上,避免由于单点压强过大而压坏槽道两岸的地面;而且,上述多根枕木均与轨道固定,这样,可以整体吊运辅助对接组件,装配运输均方便快捷;二是千斤顶球头与扁担梁定位套球面的配合抵靠的设计,使扁担梁不管如何倾斜,其上部荷载均能竖直向下传递至千斤顶,这样能避免千斤顶倾覆失稳,提高该对接装置调节过程的稳定性。
10.作为优选,每条轨道由开口向上的槽钢构成,每个千斤顶下端固定一个滑座,该滑座滑动配合在槽钢的长槽内,该槽钢的两翼缘板上设有左右两个内翻的用于限制滑座防止其脱离的卷边;每个千斤顶侧壁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前后两个拉环;这样,首先加强了千斤顶和对应轨道的整体性,避免千斤顶从轨道随意脱离,确保千斤顶及上部的负载能稳妥的顺着轨道和枕木向下传递;而且,每个千斤顶侧壁前后拉环的设计,使人们方便快捷的沿轨道拉拽横移千斤顶以调整扁担梁的横向位置,进而使得调整对齐上下主筋的过程更加便捷。
11.作为进一步优选,槽钢腹板上设有螺纹孔,滑座上设有过孔,滑座经穿过过孔并旋入螺纹孔的螺栓与轨道临时固定;这样,当一段墙幅对应的槽道的钢筋笼对接下放完成后,对下一段墙幅施工时,需要将辅助对接组件也吊运至下一段墙幅时,利用螺栓将千斤顶临时锁紧,便于各个千斤顶随着轨道、枕木一体吊运,使运输方便,而吊运到位放好枕木和轨道后,旋松螺栓,就能解锁千斤顶,使其能沿轨道滑动,进而满足扁担梁横移调整的需要。
12.作为还进一步优选,每个卷边的悬挑端为弧面,滑座顶面与卷边悬挑端之间插接有楔形块;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当千斤顶在轨道上移动到位后,需要支承扁担梁及其上部的下节钢筋笼的负载时,将楔形块插入卷边弧面与滑座顶面的间隙,从而实现千斤顶横向位置的临时固定,使其搁置承载上部负载的过程更加稳定可靠;且上述楔形块插接的方式操作灵活方便快捷,即将千斤顶固定在轨道的过程方便,而拆卸也简单,只需要将楔形块抽出就又能重新沿轨道移动千斤顶,对千斤顶横移调节的过程也方便快捷;当然,卷边悬挑端弧面的设计,使得楔形块插接固定和拔出解锁的效果更好。
13.作为又一种优选,扁担梁顶面设有用于卡住下节钢筋笼顶层箍筋的多根连续三棱凸条;这样,能增大扁担梁顶面的摩擦系数,从而避免扁担梁在调节过程中倾斜幅度较大时,搁置在扁担梁的下节钢筋笼发生横向滑移。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筋辅助对接装置对接上下两节钢筋笼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筋辅助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筋辅助对接装置的辅助对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筋辅助对接装置的扁担梁的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所示1、下节钢筋笼,2、扁担梁,3、槽道,4、轨道,5、枕木,6、千斤顶,6.1、活塞杆,7、球头,8、定位套,8.1、球面,9、滑座,10、卷边,11、拉环,12、螺纹孔,13、螺栓,14、楔形块,15、三棱凸条,16、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主筋辅助对接装置,它包括两根用于支承下节钢筋笼1荷载的扁担梁2。下节钢筋笼1顶层的箍筋就搁置在上述扁担梁2上。扁担梁2顶面设有用于卡住下节钢筋笼1顶层箍筋的多根连续三棱凸条15。上述扁担梁2的两端横跨地下连续墙的墙幅槽道3两岸。
22.槽道3两岸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辅助对接组件;每个辅助对接组件包括一条轨道4和固定在轨道4下方的多根枕木5;上述枕木5均搁置在槽道3两岸的地面上。
23.每条轨道4滑动配合有与扁担梁2一一对应的千斤顶6;即每根轨道4上滑动配合有2个千斤顶6。具体的说,每条轨道4由开口向上的槽钢构成,每个千斤顶6下端固定一个滑座9,该滑座9滑动配合在槽钢的长槽内,该槽钢的两翼缘板上设有左右两个内翻的用于限制滑座9防止滑座9脱离轨道4的卷边10;每个千斤顶6侧壁的前后侧分别设有前后两个拉环11。
24.每个千斤顶6活塞杆6.1顶端设有一个球头7,该球头7直径大于活塞杆6.1的直径;每根扁担梁2的每一端设有一个开口向下的定位套8,即每根扁担梁2两端设有两个定位套8。每个定位套8内腔顶面为与球头7形状吻合的球面8.1。每个千斤顶6的活塞杆6.1套入对应扁担梁2同一端的定位套8,即位于槽道3左岸的千斤顶6的活塞杆6.1套入对应扁担梁2左端的定位套8,位于槽道3右岸的千斤顶6的活塞杆6.1套入对应扁担梁2右端的定位套8;且每个千斤顶6的球头7顶住该千斤顶6活塞杆6.1所套入的定位套8的球面8.1。
25.槽钢腹板上设有螺纹孔12,滑座9上设有过孔16。当一段槽道3的钢筋笼下放完成需要施工下一段槽道3时,会对整个辅助对接组件整体吊运,此时,滑座9经穿过过孔16并旋入螺纹孔12的螺栓13与轨道4临时固定。当然,吊装到位后,旋松螺栓13,解除滑座9与轨道4的固定状态。
26.每个卷边10的悬挑端为弧面,当需要支承起扁担梁2对下节钢筋笼1主筋进行调节时,先在滑座9顶面与卷边10悬挑端之间插接楔形块14;实现千斤顶6在轨道4上的横向位置的临时固定,使其搁置承载调节上部负载的过程更加稳定可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