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场区防倒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21995发布日期:2022-05-18 20:2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场区防倒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场区防倒灌装置,属于变电站场区防洪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沿海地区经常会遭受暴雨和台风的袭击,当发生暴雨或台风天气时,水位会迅速上升,特别是对低洼地区、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会使水位过高,从而造成变电站内场区倒灌入洪水,导致用电设备进水。设备进水不仅会破坏电力设施,还会迫使变电站停运,对居民的用电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目前,变电站常采取的防洪措施是在暴雨、台风来临前,运行人员提前在低洼变电站值班,时刻观察水位的情况,发现水位到达警戒位置时,采取防洪防涝措施,如在变电站门口堆砌防洪沙袋墙方法。此方法需要运维人员具有气象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洪水上升速度,并且事前备好足够数量防洪沙袋。但存在雨天作业安全隐患大,人工堆砌防水墙的效率低,严重影响车辆和人员的进出站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变电站场区防倒灌装置,通过实时监测变电站内外水位变化、当水位上升到警戒水位后升起防洪设备,防止发生洪水倒灌入变电站场区内,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场区防倒灌装置,包含挡水气囊、防护篦子、充气泵和沟槽;在变电站大门外,开挖存放挡水气囊的沟槽;处于放气状态下的挡水气囊收缩在沟槽内,防护篦子通过铰轴转动安装在沟槽上方,放平状态下的防护篦子上端面与地面平齐;挡水气囊与充气泵连接。
5.本实用新型在变电站大门处开沟槽,安放可以充放气的挡水气囊,充气泵对挡水气囊充气膨胀后,挡水气囊与变电站围墙紧密贴合,阻挡变电站外积水经大门进入变电站内。
6.所述防护篦子的铰轴靠近沟槽的后沿,防护篦子转动90度后与地面垂直,挡水气囊充气膨胀升起,防护篦子支撑膨胀升起的挡水气囊背部,增加挡水气囊抵抗洪水的能力。
7.所述沟槽由沟槽下部空间和上部开口构成,沟槽下部空间位于地面之下,上部开口与地面平齐,上部开口的宽度小于沟槽下部空间的宽度,挡水气囊充气膨胀升起后,挡水气囊在沟槽下部空间内的宽度较大,增加挡水气囊抵抗洪水的能力。
8.在变电站设置水位监测传感器和充气泵控制电路,水位监测传感器和充气泵分别与充气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气泵控制电路和水位监测传感器为本领域公知公用的技术和设备,不是本专利的创新点。例如:水位监测传感器输出信号至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控制充气泵工作。
9.所述防护篦子的两侧外分别设有保护罩一和保护罩二,水位监测传感器放置在保护罩一内,充气泵放置在保护罩二内。
10.所述保护罩一和保护罩二位于沟槽上方。
11.所述防护篦子既能承受车辆等物体的碾压,又能保护挡水气囊避免遭受到外物破坏。
12.在天气晴朗的正常情况下,挡水气囊处于放气状态下,收缩在沟槽内;防护篦子安装在沟槽上方,能够沿铰轴转动;此情况下,防护篦子处于放平状态,上端面与地面相平,既能承受车辆等物体的碾压,又能保护挡水气囊避免遭受到外物破坏;在暴雨、台风情况下,水位上升至警戒位置,水位监测传感器通过充气泵控制电路启动充气泵对挡水气囊充气,挡水气囊从沟槽中逐渐升起,推动防护篦子由放平状态转变为升起状态,挡水气囊升至沟槽之上,逐渐在变电站大门处形成一道挡水坝。当挡水气囊充气到饱和状态时,停止充气泵充气,挡水气囊与沟槽和变电站大门围墙紧密贴合,形成水密封好、抗压强的挡水屏障,将洪水挡在变电站场区外。
13.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是:通过实时监测变电站内外水位变化、当水位上升到警戒水位后升起防洪设备,防止发生洪水倒灌入变电站场区内。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水气囊降下状态俯视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水气囊降下状态前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水气囊降下状态左视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水气囊升起状态俯视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水气囊升起状态前视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挡水气囊升起状态左视示意图;
20.图中:挡水气囊1、防护篦子2、充气泵3、水位监测传感器4、沟槽6、护罩一7、保护罩二8、铰轴9、沟槽下部空间10、上部开口11、洪水12。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2.一种变电站场区防倒灌装置,包含挡水气囊1、防护篦子2、充气泵3和沟槽6;在变电站大门外,开挖存放挡水气囊1的沟槽6;处于放气状态下的挡水气囊1收缩在沟槽6内,防护篦子2通过铰轴9转动安装在沟槽6上方,放平状态下的防护篦子2上端面与地面平齐;挡水气囊1与充气泵3连接。
23.本实用新型在变电站大门处开沟槽,安放可以充放气的挡水气囊,充气泵对挡水气囊充气膨胀后,挡水气囊与变电站围墙紧密贴合,阻挡变电站外积水经大门进入变电站内。
24.所述防护篦子2的铰轴9靠近沟槽6的后沿,防护篦子2转动90度后与地面垂直,挡水气囊1充气膨胀升起,防护篦子2支撑膨胀升起的挡水气囊1背部,增加挡水气囊1抵抗洪水12的能力。
25.所述沟槽6由沟槽下部空间10和上部开口11构成,沟槽下部空间10位于地面之下,上部开口11与地面平齐,上部开口11的宽度现在小于沟槽下部空间10的宽度,挡水气囊1充气膨胀升起后,挡水气囊1在沟槽下部空间10内的宽度较大,增加挡水气囊1抵抗洪水12的能力。
26.在变电站设置水位监测传感器4和充气泵控制电路,水位监测传感器4和充气泵3分别与充气泵控制电路连接。所述充气泵控制电路和水位监测传感器4为本领域公知公用的技术和设备,不是本专利的创新点。例如:水位监测传感器4输出信号至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控制充气泵3工作。
27.所述防护篦子2的两侧外分别设有保护罩一7和保护罩二8,水位监测传感器4放置在保护罩一7内,充气泵3放置在保护罩二8内。
28.所述保护罩一7和保护罩二8位于沟槽6上方。
29.所述防护篦子2既能承受车辆等物体的碾压,又能保护挡水气囊1避免遭受到外物破坏。
30.在天气晴朗的正常情况下,挡水气囊1处于放气状态下,收缩在沟槽6内;防护篦子2安装在沟槽6上方,能够沿铰轴转动;此情况下,防护篦子2处于放平状态,上端面与地面相平,既能承受车辆等物体的碾压,又能保护挡水气囊1避免遭受到外物破坏;在暴雨、台风情况下,水位上升至警戒位置,水位监测传感器通过充气泵控制电路启动充气泵3对挡水气囊1充气,挡水气囊1从沟槽6中逐渐升起,推动防护篦子2由放平状态转变为升起状态,挡水气囊1升至沟槽之上,逐渐在变电站大门处形成一道挡水坝。当挡水气囊1充气到饱和状态时,停止充气泵3充气,挡水气囊1与沟槽6和变电站大门围墙紧密贴合,形成水密封好、抗压强的挡水屏障,将洪水挡在变电站场区外。


技术特征:
1.一种变电站场区防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挡水气囊(1)、防护篦子(2)、充气泵(3)和沟槽(6);在变电站大门外,开挖存放挡水气囊(1)的沟槽(6);处于放气状态下的挡水气囊(1)收缩在沟槽(6)内,防护篦子(2)通过铰轴(9)转动安装在沟槽(6)上方,放平状态下的防护篦子(2)上端面与地面平齐;挡水气囊(1)与充气泵(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场区防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篦子(2)的铰轴(9)靠近沟槽(6)的后沿,防护篦子(2)转动90度后与地面垂直,挡水气囊(1)充气膨胀升起,防护篦子(2)支撑膨胀升起的挡水气囊(1)背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场区防倒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6)由沟槽下部空间(10)和上部开口(11)构成,沟槽下部空间(10)位于地面之下,上部开口(11)与地面平齐,上部开口(11)的宽度小于沟槽下部空间(10)的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场区防倒灌装置,属于变电站场区防洪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在变电站大门外,开挖存放挡水气囊(1)的沟槽(6);处于放气状态下的挡水气囊(1)收缩在沟槽(6)内,防护篦子(2)通过铰轴(9)转动安装在沟槽(6)上方,放平状态下的防护篦子(2)上端面与地面平齐;挡水气囊(1)与充气泵(3)连接。本实用新型变电站大门处开沟槽,安放可以充放气的挡水气囊,充气泵对挡水气囊充气膨胀后,挡水气囊与变电站围墙紧密贴合,阻挡变电站外积水经大门进入。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是:通过实时监测变电站内外水位变化、当水位上升到警戒水位后升起防洪设备,防止发生洪水倒灌入变电站场区内。场区内。场区内。


技术研发人员:李征 李岳 陈学伟 于海峰 闫萍 齐婓 杨联宇 孙鑫 李柄君 宋则宇 吴星昭 廉杰 王赛 高黎明 王宏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9
技术公布日:2022/5/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