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8742发布日期:2022-05-11 16:08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站、大型泵站的阴角回填灌浆技术,尤其涉及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大多数电站的蜗壳与外包混凝土需共同承担蜗壳内部水压,外包混凝土浇筑密实对结构安全至关重要,蜗壳阴角部分需要采取回填灌浆以保证浇筑密实。一般对于蜗壳阴角回填灌浆及蜗壳泄压的要求为:安装高程以下混凝土需浇筑完成28天才能进行回填灌浆,整个外包混凝土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成28天后以及回填灌浆完成7天后蜗壳可以泄压。根据对最近建设的水电站,尤其是较多采用蜗壳保压浇筑外包混凝土的高水头抽水蓄能电站的蜗壳阴角回填灌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较多电站的蜗壳阴角回填灌浆采用埋设灌浆盒贴在蜗壳阴角的表面,通过灌浆管引至水轮机层,待混凝土浇筑至水轮机层时再进行灌浆施工,该灌浆方法灌浆管路较长,容易堵塞导致灌浆效果不佳;布置灌浆盒及灌浆管较多,施工复杂;与其他设备管路、钢筋布置交叉,施工干扰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灌浆方法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充分利用座环内侧作为施工空间,优化灌浆管路的布置,减少灌浆管布置工作,降低灌浆难度,同时减少对其他设备管路、钢筋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影响。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所述结构用于蜗壳内侧和座环之间的蜗壳阴角部分的回填灌浆,包括临时支撑座、内侧模板和灌浆管,环绕座环的下方设置若干临时支撑座和内侧模板,所述内侧模板竖直布置于临时支撑座的内侧,所述的灌浆管自座环的内侧依次穿过内侧模板和相邻临时支撑座之间空隙延伸至蜗壳阴角部分。
6.作为优选,所述的灌浆管的进口一端位于座环的内侧并向上弯曲,灌浆管的出口一端依次穿过内侧模板和相邻临时支撑座之间空隙插入蜗壳阴角部分。
7.作为优选,沿座环的顶部等距布置若干排气孔,所述座环内侧在排气孔处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进口连接排气孔,排气管的出口一端向上弯曲。
8.作为优选,灌浆管进口高于排气管的出口,排气管的出口高于蜗壳阴角部分的最高点。
9.作为优选,灌浆管的直径为50mm,灌浆管沿座环圆周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m,灌浆管位于蜗壳阴角部分内的一端距离蜗壳阴角部分的顶部100mm。
10.作为优选,排气孔沿座环圆周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m,排气孔的直径为20m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座环内侧空间布置灌浆管,灌浆管长度短,灌浆管路布置简单;灌浆压力小,灌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灌浆容易,提高灌浆质量的可靠性;灌浆
管路与其他工作面施工干扰少。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14.图中标注:
15.1、座环;2、蜗壳;3、临时支撑;4、内侧模板;5、灌浆管;6、蜗壳阴角部分;7、排气孔;8、排气管;9、下部分混凝土;10、上部分的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所述结构用于蜗壳2内侧和座环1之间的蜗壳阴角部分6的回填灌浆,其特征是,包括临时支撑座3、内侧模板4和灌浆管5,环绕座环1的下方设置若干临时支撑座3和内侧模板4,所述内侧模板4竖直布置于临时支撑座3的内侧,所述的灌浆管5自座环1的内侧依次穿过内侧模板4和相邻临时支撑座3之间空隙延伸至蜗壳阴角部分6。
18.所述的灌浆管5的进口一端位于座环1的内侧并向上弯曲,灌浆管5的出口一端依次穿过内侧模板4和相邻临时支撑座3之间空隙插入蜗壳阴角部分6。
19.沿座环1的顶部等距布置若干排气孔7,所述座环1内侧在排气孔7处设有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的进口连接排气孔7,排气管8的出口一端向上弯曲。
20.灌浆管5进口高于排气管8的出口,排气管8的出口高于蜗壳阴角部分6的最高点。
21.灌浆管5的直径为50mm,灌浆管5沿座环1圆周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m,灌浆管5位于蜗壳阴角部分6内的一端距离蜗壳阴角部分6的顶部100mm。
22.排气孔7沿座环1圆周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m,排气孔7的直径为20mm。
23.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利用座环内侧空间布置灌浆管,灌浆管长度短,灌浆管路布置简单;灌浆压力小,灌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灌浆容易,提高灌浆质量的可靠性;灌浆管路与其他工作面施工干扰少,具备如下优势:
24.(1)灌浆管路短、布置简单:利用座环内侧空间进行布置灌浆管路,避免了以往将灌浆管路引至水轮机层而导致的管路长,设置灌浆盒等复杂措施。
25.(2)灌浆容易、提高灌浆质量的可靠性:由于灌浆管路短,弯折简单,可以采用较小灌浆压力即可使水泥砂浆进入阴角部分;排气管短,便于观察灌浆效果,提高灌浆质量的可靠性。
26.(3)施工干扰少:灌浆管路与排气管通过最短的途径引至混凝土仓面外,减少了管路与其他工作面的钢筋、管路的布置干扰。灌浆设备布置在座环内侧,减少了布置在水轮机层时与水轮机层施工的干扰。
27.本实用新型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在实际使用时以下操作步骤:
28.步骤1,安装座环1及蜗壳2,利用临时支撑座3支撑座环1;
29.步骤2,钢筋、机电管路安装完成后,在临时支撑座3内侧安装内侧模板4;
30.步骤3,在内侧模板4开孔安装灌浆管5,灌浆管5通过各个临时支撑座3间的空间伸至距蜗壳阴角部分6顶部约100mm处;
31.步骤4,在座环1排气孔7位置向上接引排气管8;
32.步骤5,浇筑安装高程以下部分混凝土9,浇筑完成后即可施工安装高程以上部分的混凝土10;
33.步骤6,待安装高程以下部分混凝土9浇筑完成后28天,通过灌浆管5对蜗壳阴角部分6进行回填灌浆,灌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
34.步骤7,回填灌浆完成7天后,对灌浆管路5与排气管8外露部分进行割除;
35.步骤8,按照水轮机厂家要求对座环上排气孔7进行封堵。
3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利用座环内侧空间布置灌浆管,灌浆管长度短,灌浆管路布置简单;灌浆压力小,灌浆材料采用水泥砂浆,灌浆容易,提高灌浆质量的可靠性;灌浆管路与其他工作面施工干扰少。


技术特征:
1.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所述结构用于蜗壳(2)内侧和座环(1)之间的蜗壳阴角部分(6)的回填灌浆,其特征是,包括临时支撑座(3)、内侧模板(4)和灌浆管(5),环绕座环(1)的下方设置若干临时支撑座(3)和内侧模板(4),所述内侧模板(4)竖直布置于临时支撑座(3)的内侧,所述的灌浆管(5)自座环(1)的内侧依次穿过内侧模板(4)和相邻临时支撑座(3)之间空隙延伸至蜗壳阴角部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灌浆管(5)的进口一端位于座环(1)的内侧并向上弯曲,灌浆管(5)的出口一端依次穿过内侧模板(4)和相邻临时支撑座(3)之间空隙插入蜗壳阴角部分(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其特征是,沿座环(1)的顶部等距布置若干排气孔(7),所述座环(1)内侧在排气孔(7)处设有排气管(8),所述排气管(8)的进口连接排气孔(7),排气管(8)的出口一端向上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其特征是,灌浆管(5)进口高于排气管(8)的出口,排气管(8)的出口高于蜗壳阴角部分(6)的最高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其特征是,灌浆管(5)的直径为50mm,灌浆管(5)沿座环(1)圆周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m,灌浆管(5)位于蜗壳阴角部分(6)内的一端距离蜗壳阴角部分(6)的顶部100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其特征是,排气孔(7)沿座环(1)圆周方向的间隔距离为1m,排气孔(7)的直径为2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轮机蜗壳阴角回填灌浆辅助结构及回填灌浆方法,充分利用座环内侧作为施工空间,优化灌浆管路的布置,减少灌浆管布置工作,降低灌浆难度,同时减少对其他设备管路、钢筋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影响。所述结构包括临时支撑座、内侧模板和灌浆管,环绕座环的下方设置若干临时支撑座和内侧模板,所述内侧模板竖直布置于临时支撑座的内侧,所述的灌浆管自座环的内侧依次穿过内侧模板和相邻临时支撑座之间空隙延伸至蜗壳阴角部分。所述方法步骤包括在临时支撑座内侧安装内侧模板;在内侧模板开孔安装灌浆管;在座环排气孔位置向上接引排气管;通过灌浆管对蜗壳阴角部分进行回填灌浆;对灌浆管路与排气管外露部分进行割除。露部分进行割除。露部分进行割除。


技术研发人员:彭强 王红涛 彭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