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富集重金属的易垮塌地质河道岸堤加固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4671发布日期:2022-07-09 02:51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富集重金属的易垮塌地质河道岸堤加固设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与溪流、河道、海岸或其他海域的控制与利用有关的工程;一般水工结构物的接缝或密封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富集重金属的易垮塌地质河道岸堤加固设施。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物质越来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亦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已步入了小康社会。然而,工业文明的发达却对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对河道的过度开挖,破坏了其原有的生态环境,而粗放型的采矿工业造成重金属废水排入自然水体,又产生了重金属污染。
3.同时,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中,护岸常采用浆砌石、干砌石、现浇混凝土板、预制混凝土块及土工膜袋混凝土等土建工程及技术对河岸进行加固,这些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水对岸堤的冲刷,满足了防洪排涝功能,但却进一步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水不再清、岸不再绿、景不再美。
4.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河道护岸方法包括全自然型护坡技术和半自然型护坡技术。全自然型护坡技术利用自然植物的根系进行边坡的固定;而半自然型结合护坡技术是结合自然植物与传统水利工程的部分措施(如浆砌石、石笼等)以实现岸坡稳定。然而,由于我国部分地区的河道岸堤处未易垮塌地质,针对这种特殊的地质,事实上采用植物护坡技术不足以实现快速永久固定边坡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优化的可富集重金属的易垮塌地质河道岸堤加固设施,针对易垮塌地质伴生重金属污染的河道设置,是一种既能保证防止垮塌的稳定性、又能富集重金属的生态护岸结构。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富集重金属的易垮塌地质河道岸堤加固设施,所述设施包括设于河道岸堤上部的第一加固单元和埋设于河床内的第二加固单元,所述第一加固单元和第二加固单元间设有生态连锁块,所述生态连锁块铺设于河道岸堤上。
7.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固单元包括横向加固机构,所述横向加固机构的一端配合设有纵向加固机构,所述纵向加固机构与生态连锁块配合设置。
8.优选地,所述纵向加固机构包括若干并列埋设于河道岸堤上部的预应力桩。
9.优选地,配合所述预应力桩的河道岸堤上部还埋设有钢筋,所述钢筋与预应力桩配合设置。
10.优选地,所述横向加固机构包括若干平行的砼横梁,任一所述砼横梁的一端与对应的纵向加固机构配合设置,另一端对应砼基础设置,配合所述砼基础设有排水沟。
11.优选地,配合所述排水沟向下设有排水管。
12.优选地,除排水沟外的第一加固单元上铺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纵向加固机构间通过刚性件配合设置。
13.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固单元为埋设于河床内的混凝土固脚。
14.优选地,所述生态连锁块上开设有种植孔。
15.优选地,所述生态连锁块上的种植孔的开孔率为50%—70%。
1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优化的可富集重金属的易垮塌地质河道岸堤加固设施,包括设于河道岸堤上部的第一加固单元和埋设于河床内的第二加固单元,在第一加固单元和第二加固单元间设置生态连锁块,并将生态连锁块铺设于河道岸堤上。
17.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加固单元和第二加固单元固定生态连锁块,以生态连锁块加固岸堤,使得易垮塌地质条件下的岸堤更加稳定,并可以在生态连锁块内种富集重金属用的植物,既能满足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又能营造绿色堤岸,减轻污染。
18.本实用新型在第一加固单元、第二加固单元和生态连锁块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固着易垮塌地区的河道岸堤,在生态连锁块的洪水位以上的孔内种植可以富集重金属的植物、洪水位以下的孔内种植吸收氮磷等元素的植物,可以稳定岸堤,满足其行洪、灌溉功能,净化水质,实现其水清、岸绿的环保及景观功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a-a向剖面图;
21.图3为图1的b-b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2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富集重金属的易垮塌地质河道岸堤加固设施,所述设施包括设于河道岸堤上部的第一加固单元和埋设于河床内的第二加固单元,所述第一加固单元和第二加固单元间设有生态连锁块9,所述生态连锁块9铺设于河道岸堤上。
24.本实用新型中,以第一加固单元设置于河道岸堤上部,为生态连锁块9提供岸堤上部的着力点,以第二加固单元埋设在河床内,为生态连锁块9提供河道内的着力点,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固着易垮塌地区的河道岸堤。
25.本实用新型中,在岸堤上以预设距离沿岸堤设置多组第一加固单元、第二加固单元和生态连锁块9。
26.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每一生态连锁块9的周边有形似透水砖的拼接凹凸缘,相邻的生态连锁块9的外边缘彼此可以咬合;生态连锁块9从下至上的结构为土工布、砂、土,土工布将生态联锁块视为整体进行考虑,种子埋在土里,土下层有砂做保护,砂层下面由土工布防冲刷。
27.所述第一加固单元包括横向加固机构,所述横向加固机构的一端配合设有纵向加固机构,所述纵向加固机构与生态连锁块9配合设置。
28.所述纵向加固机构包括若干并列埋设于河道岸堤上部的预应力桩7。
29.配合所述预应力桩7的河道岸堤上部还埋设有钢筋11,所述钢筋11与预应力桩7配合设置。
30.所述横向加固机构包括若干平行的砼横梁6,任一所述砼横梁6的一端与对应的纵向加固机构配合设置,另一端对应砼基础3设置,配合所述砼基础3设有排水沟1。
31.配合所述排水沟1向下设有排水管4。
32.除排水沟1外的第一加固单元上铺设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与纵向加固机构间通过刚性件配合设置。
33.本实用新型中,以横向加固机构提供横向固定力,以纵向加固机构提供纵向固定力,横向加固机构和纵向加固机构配合,实现第一加固单元的位置固定,同时,以纵向加固机构与生态连锁块9配合设置。
34.本实用新型中,以预应力桩7为纵向加固机构,深入岸堤,通过仿木纹的表面结构实现其与岸堤间的咬合度,防止岸堤垮塌;配合预应力桩7在河道岸堤上部埋设钢板,通过钢板确保任何一个第一加固单元的稳定。
35.本实用新型中,对预应力桩7设置钢筋11,配合钢筋11还可以设置铁板(或钢板)10进行加固、以纵梁12进行全幅包围。
36.本实用新型中,以多个砼横梁6分别与预应力桩7配合,进而实现水平方向的加固,砼横梁6的另一端对应砼基础3,同时对应砼基础3设置路沿石2,在砼基础3下一般设置有砼垫层5。
37.本实用新型中,配合所有的砼基础3设置排水沟1,位于洪水位之上,用于收集顶板14积流的雨水,后沿生态连锁块9流入河中;特别适用于在暴雨的情况下迅速退排水,确保本设施的完整,排水沟1可以对应设置排水管4,确保排水速度。
38.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地,在若干砼横梁6上铺设顶板14,并以刚性件与预应力桩7实现配合,将所有独立的第一加固单元连接成片,增加设施整体的完整性,提升稳定性;预应力桩7与顶板14之间有若干根钢筋11分别深入预应力桩7与顶板14间,以确保顶板14的稳定性。
39.本实用新型中,顶板14位于洪水位以上;此顶板14上部还可以铺设透水砖、其上部滨水侧还可以设置仿大理石栏杆13。
40.所述第二加固单元为埋设于河床内的混凝土固脚8。
41.本实用新型中,混凝土固脚8为砼固脚8。
42.所述生态连锁块9上开设有种植孔。
43.所述生态连锁块9上的种植孔的开孔率为50%—70%。
44.本实用新型中,生态连锁块9具有种植孔,透气的同时可种植植物;举例来说,洪水位以上可以种植包括但不限于狗牙根或黑麦草的植物,用于富集重金属,而洪水位以下可以种植包括但不限于香蒲、再力花、茭白等植物,用于吸收氮磷,从而稳定岸堤,满足其行洪、灌溉功能,又能净化水质,实现其水清、岸绿的环保及景观功能。
45.本实用新型中,原则上,生态连锁块9下应铺设土工布,以防止水土流失。
46.本实用新型中,给出一种实施例;
47.预应力桩7顶部与砼横梁6相连、中上部与生态连锁块9相接,长度为300-600cm,直径为20-30cm;
48.砼基础3,厚度为35cm;
49.对应在砼基础3设置路沿石2,路沿石2高度30cm;
50.顶板14为砼预制板,宽度为200cm-250cm,厚度为10-15cm;顶板14与预应力桩7顶部采用钢筋11相连;
51.排水沟1沿路沿石2铺设,型号为25cm*28cm;
52.生态连锁块9开孔率为50%—70%;洪水位以上生态连锁块9种植孔中种植狗牙根或黑麦草,吸收重金属,洪水位以下生态连锁块9中种植香蒲、再力花、茭白中等挺水植物的一种或几种,带来舒适的景观效果同时还可以吸收水中的氨氮和磷。
53.固脚8为混凝土材质,尺寸为50cm*50cm。
54.本实施例用于河道生态护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