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99716发布日期:2022-04-16 14:0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基坑支护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空间的发展及施工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普遍,深基中坑格构柱施工也越来越广泛应用。地下空间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可通过地连墙进行支护,但由于周边环境情况复杂,地连墙的施工位置可能临近既有建筑结构,导致施工难度和危险性均大大增加。例如,在地铁地下结构的施工中,深基坑通过地连墙进行支护,但地连墙的施工位置临近地铁支护桩,地连墙支护结构无法顺利施工,且无法保证地铁支护桩和地连墙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施工进度慢、效率低,且施工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能确保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安全和稳定,同时不对地连墙支护结构临近的既有地下结构造成损伤。
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步骤1:确定地连墙的施工位置,并开挖位于既有地下结构两侧的地连墙侧槽段;
7.步骤2:沉放地连墙侧槽段内的侧槽段钢筋笼;
8.步骤3:两段地连墙侧槽段内均灌注混凝土,形成侧段地连墙;
9.步骤4:侧段地连墙成型后,开挖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地连墙中槽,使地连墙中槽段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段侧段地连墙处;
10.步骤5:沉放地连墙中槽段的中槽段钢筋笼;
11.步骤6:地连墙中槽段内灌注混凝土,形成中段地连墙,中段地连墙与两段侧段地连墙形成连续的地连墙支护结构;
12.步骤7:将中段地连墙的顶部通过冠梁与既有地下结构连接。
13.所述的步骤2还包括以下分步骤:
14.步骤2.1:侧槽段钢筋笼的两端均设置型钢,且型钢与地连墙侧槽段的槽壁之间留有间隙;
15.步骤2.2:型钢与地连墙侧槽段槽壁之间的间隙内回填碎石。
16.所述的步骤6中,所述的地连墙支护结构的顶面标高高于深基坑的底面标高。
17.所述的步骤7中,位于深基坑内且位于冠梁以上的既有地下结构采用混凝土锚喷处理。
18.所述的步骤7中,既有地下结构间挂钢筋网,钢筋网焊接固定在相邻建筑钢结构上。
1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发明由于先开挖并浇筑临近既有地下结构两侧的侧段地连墙,两段侧段地连墙成型后在中段地连墙的两侧形成支护,确保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中段地连墙的施工安全稳定,提高了土体的自稳能力,减少对支护桩等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荷载,确保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安全,也保证了整个地连墙支护结构的顺利施工及其结构稳定性。
21.2、本发明采用先开挖施工侧段地连墙、再开挖施工中段地连墙的施工方式,减少了地连墙钢筋笼的作业量,节省了作业时间,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的施工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的施工侧视图;
24.图3是本发明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的施工立面图。
25.图中,1既有地下结构,11钢筋网,2地连墙侧槽段,21侧槽段钢筋笼,22型钢,23碎石,20侧段地连墙,3地连墙中槽段,31中槽段钢筋笼,32冠梁,30中段地连墙,100地连墙支护结构,200深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7.请参见附图1,一种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步骤1:确定地连墙的施工位置,并开挖位于既有地下结构1两侧的地连墙侧槽段2。既有地下结构1为既有结构,例如相邻地铁支护桩等。
29.步骤2:沉放地连墙侧槽段2内的侧槽段钢筋笼21。
30.所述的步骤2还包括以下分步骤:
31.步骤2.1:侧槽段钢筋笼21的两端均设置型钢22,且型钢22与地连墙侧槽段2的槽壁之间留有间隙。由于地连墙需要向两侧延伸达到设计长度,将地连墙侧槽段2作为一期开挖的槽段,地连墙侧槽段2外侧仍需要进行二期开挖槽段,一期槽段的侧槽段钢筋笼21与二期槽段的钢筋笼采用型钢22连接,型钢22作为两段钢筋笼的接头,起到混凝土浇筑时的封堵作用,避免一期浇筑的混凝土浆液流入二期槽段内,也避免了施工冷缝影响地连墙接头质量,保证防渗漏效果。
32.优选的,型钢22可采用工字钢,结构强度高,工字钢与侧槽段钢筋笼21采用焊接固定,安装方便。
33.步骤2.2:型钢22与地连墙侧槽段2槽壁之间的间隙内回填碎石23。由于工字钢等型钢由翼板和腹板构成,翼板、腹板与地连墙侧槽段2槽壁之间会形成间隙,通过在该间隙内回填碎石23保证了混凝土浇筑时型钢22与侧槽段钢筋笼2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4.步骤3:两段地连墙侧槽段2内均灌注混凝土,形成侧段地连墙20。
35.步骤4:侧段地连墙20成型后,开挖临近既有地下结构1的地连墙中槽段3,使地连墙中槽段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段侧段地连墙20处。利用侧段地连墙20对地连墙中槽段3形
成支护,确保地连墙中槽段3的开挖和施工安全。
36.步骤5:沉放地连墙中槽段3的中槽段钢筋笼31。侧槽段钢筋笼21和中槽段钢筋笼31的钢筋施工量少,节省了作业时间。
37.步骤6:地连墙中槽段3内灌注混凝土,形成中段地连墙30,中段地连墙30与两段侧段地连墙20形成连续的地连墙支护结构100。
38.地连墙支护结构100的厚度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确定,优选为厚度800mm,地连墙支护结构100可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39.所述的地连墙支护结构100的顶面标高高于深基坑200的底面标高,确保地连墙支护结构100对深基坑200的支护效果。
40.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步骤7:将中段地连墙30的顶部通过冠梁32与既有地下结构1连接,提高中段地连墙30和既有地下结构1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支护桩等既有地下结构1拆除过程中也能避免渗漏、结构损伤等问题,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提高观感度。
41.位于深基坑内且位于冠梁32以上的既有地下结构1采用混凝土锚喷处理,既能避免支护桩即既有地下结构1之间的土体流失,也能保证既有地下结构1的整体稳定性,同时还能避免桩间土掉落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提高施工安全性。
42.既有地下结构1间挂钢筋网11,钢筋网11焊接固定在相邻建筑钢结构上,例如将钢筋网11焊接在相邻地铁的工字钢上。钢筋网11的安装可采用现有施工工艺,此处不再赘述。
43.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地连墙的施工位置,并开挖位于既有地下结构(1)两侧的地连墙侧槽段(2);步骤2:沉放地连墙侧槽段(2)内的侧槽段钢筋笼(21);步骤3:两段地连墙侧槽段(2)内均灌注混凝土,形成侧段地连墙(20);步骤4:侧段地连墙(20)成型后,开挖临近既有地下结构(1)的地连墙中槽段(3),使地连墙中槽段(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段侧段地连墙(20)处;步骤5:沉放地连墙中槽段(3)的中槽段钢筋笼(31);步骤6:地连墙中槽段(3)内灌注混凝土,形成中段地连墙(30),中段地连墙(30)与两段侧段地连墙(20)形成连续的地连墙支护结构(100);步骤7:将中段地连墙(30)的顶部通过冠梁(32)与既有地下结构(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还包括以下分步骤:步骤2.1:侧槽段钢筋笼(21)的两端均设置型钢(22),且型钢(22)与地连墙侧槽段(2)的槽壁之间留有间隙;步骤2.2:型钢(22)与地连墙侧槽段(2)槽壁之间的间隙内回填碎石(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6中,所述的地连墙支护结构(100)的顶面标高高于深基坑(200)的底面标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7中,位于深基坑内且位于冠梁(32)以上的既有地下结构(1)采用混凝土锚喷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7中,既有地下结构(1)间挂钢筋网(11),钢筋网(11)焊接固定在相邻建筑钢结构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开挖位于既有地下结构(1)两侧的地连墙侧槽段(2);2、地连墙侧槽段内沉放侧槽段钢筋笼(21);3、灌注地连墙侧槽段混凝土形成侧段地连墙(20);4、开挖临近既有地下结构的地连墙中槽段(3),地连墙中槽段两端延伸至侧段地连墙;5、地连墙中槽段沉放中槽段钢筋笼(31);6、灌注地连墙中槽段混凝土形成中段地连墙(30),中段地连墙与两段侧段地连墙形成连续的地连墙支护结构(100);7、将中段地连墙的顶部通过冠梁(32)与既有地下结构连接。本发明能确保深基坑地连墙的施工安全和稳定,同时不对临近的既有地下结构造成损伤。伤。伤。


技术研发人员:马鹏科 任合仕 季本鑫 李荣朋 刘朋朋 赵志红 杨进献 付丙阳 郑治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2
技术公布日:202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