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2353发布日期:2022-06-15 10:0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破碎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


背景技术:

2.挖掘机或装载机的末端安装破碎锤,实现对矿山、建筑物、道路设施进行破碎、拆除工作。现有的破碎锤工作原理利用主机提供液压动力,破碎锤液压活塞连续打击钎杆,钎杆持续不断对破碎体实施撞击单一工作原理。
3.cn111468218a《一种矿山用破碎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破碎机具,发明液压驱动、氮气助压驱动活塞杆,活塞杆撞击钎杆,实现破碎动作。
4.为了提高破碎锤的破碎效率,众多发明实施破碎锤二次打击,以cn111456618a《一种二级冲击液压破碎锤》发明在主钎杆内套接二次钎杆,活塞杆同时冲击主钎杆和二次钎杆完成一级冲击,随着钎杆的逐渐下压二次钎杆实现再次冲击。cn111074961a《一种高频破碎锤》发明液压马达驱动四组方向不同的偏心轮转动,带动钎杆往复振动,实现钎杆高频破碎功能。发明专利202011310016.4《一种拉瓦尔式气-液双动力无尘破岩机具》利用液压、气压双动力实现低频共振、高频连续打击的破碎。
5.基于现有发明破碎锤工作原理主要集中在改善钎杆对破碎体打击方式,提高破碎效果。本发明破碎机具采用连续冲击、旋转共同作用原理,实现对破碎体冲击打击和旋转扭转联合作用,实现更大破碎动力和破碎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现有各类破碎机具为间歇式打击破碎方式,破碎效率不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可以与挖掘机方便连接,以解决上述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包括液压系统、活塞部件、钎杆部件,所述液压系统驱动钎杆旋转,液压系统驱动活塞部件往返冲击,使所述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实现全液压式间歇打击和连续旋转复合运动。
9.所述活塞部件包括活塞,钎杆部件包括钎杆,活塞、钎杆设置于自上而下连接的上缸体、中缸体总成、第一下缸体总成、第二下缸体总成中,其中:
10.所述活塞上端位于上缸体中,中部位于中缸体总成中,下端位于第一下缸体总成中;
11.所述钎杆上端位于第一下缸体总成中,钎杆贯穿于第二下缸体总成,下半部分从第二下缸体总成下方伸出;所述钎杆上部设置有长齿轮;
12.所述第二下缸体总成内设置有回转支承,回转支承上设置有蜗杆,回转支承内外均设有齿轮,回转支承外齿轮与蜗杆啮合,回转支承内齿轮与钎杆的长齿轮啮合,带动钎杆旋转。
13.所述中缸体总成包括中缸体,中缸体中开设有一个供活塞穿过的孔,该孔内上部
设置有后衬套,中缸体上部设置有换向阀,中缸体的侧壁开设有进出油口。
14.所述第一下缸体总成包括第一下缸体,第一下缸体中开设有一个供活塞和钎杆穿过的孔,该孔内上部设置有内套。
15.所述第二下缸体总成包括第二下缸体,第二下缸体中开设有一个供钎杆穿过的孔,该孔内上部设置回转支承,第二下缸体的底部设置有外导向套,第二下缸体的侧壁设置有钎杆销和外套销,钎杆销安装在钎杆中部变径凹槽位置,方便钎杆旋转和防止钎杆脱落,外套销安装在外导向套位置,用于固定外导向套。
16.所述蜗杆由液压马达驱动水平转动,蜗杆带动回转支承垂直于蜗杆也做水平转动,回转支承带动钎杆旋转,长齿轮长度大于钎杆冲击行程,以使冲击钎杆往返上下运动过程中,回转支承内齿轮始终与长齿轮相啮合,使钎杆始终处于旋转状态。
17.在液压系统工作下,中缸体总成上设置的进出油口使上缸体、活塞、中间缸体总成组成的上部腔体增压;同时使中间缸体总成与活塞、第一下缸体总成组成的下部腔体减压,使活塞向下冲击运动打击旋转钎杆;通过换向阀,使进出油口反向工作,使中间缸体总成与活塞、第一下缸体总成组成的下部腔增压;同时使上缸体、活塞、中间缸体总成组成的上部腔体减压,活塞向上回程运动,完成活塞对旋转钎杆的一次打击,如此循环,实施活塞对钎杆周期性打击,通过控制换向阀换向频率,实施活塞间歇打击旋转钎杆。
18.所述上缸体、中缸体总成、第一下缸体总成与活塞组成活塞腔体,该活塞腔体内置衬套和活塞环,形成完全独立的上、下活塞腔体,活塞腔体与进出油口、换向阀相连通。
19.所述长齿轮-长度是钎杆打击行程1.5-2.0倍。
20.所述钎杆头部为一字口、三等分口或十字口形状。
21.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通过设计全液压驱动,钎杆同时进行连续旋转和间歇式打击,获得复杂受力的破碎加载,有效提高破碎效率和效能。本发明中,液压马达驱动蜗杆转动,带动回转支承转动,驱动钎杆转动;液压系统驱动活塞上下运动,同时实施对钎杆锤击柄的周期性打击,实现连续旋转、间歇打击的破碎功能,属于一种全新运动方式的破碎锤机具,破碎效率高。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爆炸图;
23.图2a为本发明的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结构示意图;
24.图2b为图2a的纵向剖面图;
25.图2c为图2a的侧视图;
26.图3a为本发明的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b为图3a的透视图;
28.图4a为钎杆防脱落结构图;
29.图4b为图4a的c-c向剖视图;
30.图4c为图4a的立体图;
31.图5a为钎杆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b为图5a的俯视图;
33.图5c为图5a的仰视图;
34.图6a为回转支承与钎杆相对位置拆解图;
35.图6b为回转支承与钎杆相对位置图;
36.图6c为图6b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38.本发明的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包括液压系统、活塞部件、钎杆部件,液压系统驱动钎杆旋转,液压系统驱动活塞部件往返冲击,实现所述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全液压式间歇打击和连续旋转复合运动。
39.其中,液压系统为液压马达。
40.如图1至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冲击-旋转式破碎机具,包括上缸体1、活塞3、中缸体总成4、第一下缸体总成5、第二下缸体总成6、钎杆7,其中:
41.所述上缸体1、中缸体总成4、第一下缸体总成5、第二下缸体总成6自上而下连接;
42.所述活塞3上端位于上缸体1中,中部位于中缸体总成4中,下端位于第一下缸体总成5中;
43.所述钎杆7上端位于第一下缸体总成5中,钎杆7贯穿于第二下缸体总成6,下半部分从第二下缸体总成6下方伸出;所述钎杆7上部设置有长齿轮7-1;
44.所述第二下缸体总成6内设置有回转支承6-2,回转支承6-2上设置有蜗杆6-6,回转支承6-2内外均设有齿轮,回转支承6-2外齿轮与蜗杆6-6啮合,回转支承6-2内齿轮与钎杆7的长齿轮7-1啮合,带动钎杆7旋转。
45.中缸体总成4包括中缸体4-1,中缸体4-1中开设有一个供活塞3穿过的孔,该孔内上部设置有后衬套4-2,中缸体4-1上部设置有换向阀4-3,中缸体4-1的侧壁开设有进出油口4-4。
46.第一下缸体总成5包括第一下缸体5-1,第一下缸体5-1中开设有一个供活塞3和钎杆7穿过的孔,该孔内上部设置有内套5-2。
47.第二下缸体总成6包括第二下缸体6-1,第二下缸体6-1中开设有一个供钎杆7穿过的孔,该孔内上部设置回转支承6-2,第二下缸体6-1的底部设置有外导向套6-3,第二下缸体6-1的侧壁设置有钎杆销6-4和外套销6-5,钎杆销6-4安装在钎杆7中部变径凹槽位置,方便钎杆旋转和防止钎杆7脱落,外套销6-5安装在外导向套6-3位置,用于固定外导向套6-3。
48.长齿轮7-1长度是钎杆7打击行程1.5-2.0倍。钎杆7头部为一字口、三等分口或十字口形状。
49.上缸体1、中缸体总成4、第一下缸体总成5与活塞3组成活塞腔体,该活塞腔体内置衬套和活塞环,形成完全独立的上、下活塞腔体,活塞腔体与进出油口4-4、换向阀4-3相连通。
50.蜗杆6-6由液压马达驱动水平转动,蜗杆6-6带动回转支承6-2垂直于蜗杆6-6也做水平转动,回转支承6-2带动钎杆7旋转,长齿轮7-1长度大于钎杆7冲击行程,以使冲击钎杆7往返上下运动过程中,回转支承6-2内齿轮始终与长齿轮7-1相啮合,使钎杆7始终处于旋转状态。
51.在液压系统工作下,中缸体总成4上设置的进出油口4-4使上缸体1、活塞3、中间缸
体总成4、密封体组成的上部腔体增压;同时使中间缸体总成4与活塞3、第一下缸体总成5、密封体组成的下部腔体减压,使活塞3向下冲击运动打击旋转钎杆;通过换向阀4-3,使进出油口4-4反向工作,使中间缸体总成4与活塞3、第一下缸体总成5、密封体组成的下部腔增压;同时使上缸体1、活塞3、中间缸体总成4、密封体组成的上部腔体减压,活塞3向上回程运动,完成活塞对旋转钎杆的一次打击,如此循环,实施活塞对钎杆周期性打击,通过控制换向阀4-3换向频率,实施活塞3间歇打击旋转钎杆7。
5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53.一路液压油路驱动液压马达转动,液压马达驱动蜗杆转动,蜗杆与回转支承外齿轮相啮合,驱动回转支承水平转动,回转支承内齿轮与钎杆长齿轮相啮合,驱动钎杆转动,实现破碎锤专业过程中钎杆做连续旋转运动。
54.另一路液压油路驱动活塞上下往返周期性运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打击钎杆、活塞向上运动为回程。液压油输入上缸体、活塞、中间缸体、密封体组成的上部腔体,使上部腔体增压;同时使中缸体、活塞、下缸体、密封体组成的下部腔体减压,使活塞向下运动打击旋转钎杆。通过换向阀,使进出油口反向工作,使中缸体、活塞、下缸体、密封体组成的下部腔体增压,同时使中缸体、活塞、下缸体、密封体组成的上部腔体减压,活塞向上回程运动,完成一次周期打击,如此循环,实施活塞对钎杆间歇式按照一定频率的周期性打击旋转钎杆。
55.这样的破碎锤同时旋转和打击共同作用,破碎效率高,破碎效果好。
5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