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水在建筑工地的循环利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497167发布日期:2022-06-22 05:5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污水在建筑工地的循环利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地雨污水收集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雨污水在建筑工地的循环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2.雨污水收集利用系统在高速发展的建筑领域频频见到它的身影,如何高效务实地将它落地实施成为本行业无数工程师心中的难题。天然降水是工程人时时刻刻关注的焦点,不能良好地疏导天然雨水,就会给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与施工工艺带来很大的麻烦,影响现场施工的进度与施工质量。相反,天然雨水也可以被利用作为施工用水,变废为宝,为项目的推进带来价值。但现有的雨污水在建筑工地的收集与利用,往往制约于施工现场,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一种雨污水在建筑工地的循环利用方法。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雨污水在建筑工地的循环利用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布置地上雨污水收集系统,对地上雨污水进行收集,过滤后引入地下室消防水池;s2、布置地下雨污水收集系统,对地下雨污水进行收集,过滤后引入所述地下室消防水池;s3、布置楼层供水系统,在所述楼层供水系统中引入所述地下室消防水池内的存水。
5.优选地,s1中,布置地上雨污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步骤包括:在地库顶板上砌筑过滤池,在所述过滤池的终端砌筑引流池,在所述过滤池与引流池之间安装雨污水过滤装置,在所述引流池的出口安装出水管,将所述出水管延伸至地下室消防水池,天然降水及施工用水通过临时泵抽取的方式将其输送至所述过滤池。
6.优选地,s1中,安装所述雨污水过滤装置的施工步骤包括:在所述过滤池上开设过滤口,在所述过滤口上填补过滤材料,在所述过滤口上安装引流管,将所述引流管延伸至所述引流池。
7.优选地,s1中,所述过滤材料为碎石与麻丝的混合物。
8.优选地,s2中,布置地下雨污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步骤包括: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后,在主要集水坑及靠近地下室消防水池的集水坑中安装水泵,水泵配套自动控制柜通过临时消防水管将地下雨污水抽取至地下室消防水池。
9.优选地,s3中,布置楼层供水系统的施工步骤包括:布置若干增压水泵配套自动控制电柜,通过水管连接,将所述地下室消防水池的存水输送至楼层供水。
10.优选地,s3中,在地库顶板上现浇增压水泵混凝土基础,在所述混凝土基础的四周搭设临时防护棚进行保护。
11.优选地,s3中,在所述水管与地下室消防水池的连接部位预先安装止水套管,所述止水套管的内部使用沥青麻丝和堵漏王进行防水封堵。
12.优选地,在所述地下室消防水池上设置过滤槽和检修口。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将地库顶板雨污水疏导、地库集水坑存水收集以及楼层供水紧密连接起来,成功解决天然雨水所带来的难题,结合现场建筑施工管理实践经验,切实解决天然雨污水回收问题、存储问题、楼层供水问题,达到施工方便、安全可靠、固废利用、节能环保、降低工程成本等预期的目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切实可行,技术先进,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4.2、本发明有效利用地下室消防水池作为存水水库,通过自动控制泵和过滤池等将建筑工地的雨污水进行收集利用,通过该系统的使用,达到变废为宝、绿色环保、创新增效的效果,是一种贴合实际使用的工地疏水、节水方法。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地上雨污水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地下雨污水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楼层供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00、地上雨污水收集系统;101、过滤池;102、引流池;103、过滤材料;104、引流管;105、出水管;200、地下室消防水池;201、止水套管;202、过滤槽;203、检修口;300、地库顶板;400、地下雨污水收集系统;401、集水坑;402、水泵;403、临时消防水管;500、楼层供水系统;501、增压水泵;502、混凝土基础;503、镀锌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21.一种雨污水在建筑工地的循环利用方法,参照图1-4,包括下述步骤:s1、布置地上雨污水收集系统100,对地上雨污水进行收集,过滤后引入地下室消防水池200;进一步,具体可包括下述步骤:如图2所示,在地库顶板300上砌筑过滤池101,在过滤池101的终端砌筑引流池102,在过滤池101与引流池102之间安装雨污水过滤装置,可在过滤池101上开设过滤口,在所述过滤口上填补过滤材料103,过滤材料103可为碎石与麻丝的混合物,在所述过滤口上安装引流管104,引流管104可采用100mmpvc套管,将引流管104延伸至引流池102;在引流池102的出口安装出水管105,出水管105可采用50pvc套管,将出水管105延伸至地下室消防水池200的顶部,使经过滤池101的水可以自由流淌入地下室消防水池200,天然降水及施工用水通过临时泵抽取的方式将其输送至过滤池101,由过滤池101过滤后流淌入地下室消防水池200;考虑到过滤池101垃圾、泥土等会长期堆积较多,可
安排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清理;s2、布置地下雨污水收集系统400,对地下雨污水进行收集,过滤后引入地下室消防水池200;进一步,具体可包括下述步骤:如图3所示,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后,在主要及靠近地下室消防水池200的集水坑401中安装若干水泵402,水泵402配套自动控制柜通过临时消防水管403将地下雨污水抽取至地下室消防水池200;需要注意的是,输送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淤泥、垃圾;s3、布置楼层供水系统500,在楼层供水系统500中引入地下室消防水池200内的存水;进一步,具体可包括下述步骤:如图4所示,布置若干增压水泵501配套自动控制电柜,增压水泵501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数量,可设置四台,为避免增压水泵501振动对地下室基础结构的影响,可在地库顶板300上现浇增压水泵的混凝土基础502,混凝土基础502及增压水泵501为避免破坏及考虑施工安全,在混凝土基础502的四周搭设临时防护棚进行保护,混凝土基础502可后期进行凿除,通过镀锌水管503连接,将地下室消防水池200的存水输送至楼层供水;进一步,可在镀锌水管503与地下室消防水池200的连接部位预先安装止水套管201,止水套管201的内部可使用沥青麻丝和堵漏王进行防水封堵;进一步,如图1所示,可在地下室消防水池200的底部设置过滤槽202,一侧部设置检修口203,可通过检修口203检查消防水池内部存水及垃圾堆积情况,可每季度安排清理一次;此外,作为整套系统的大水库,地下室消防水池200需要在结构施工完成后率先完成自身的防水及内部装饰装修施工,定期对其存水状况、淤泥堆积情况进行检查,针对性对其进行处理,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22.本发明由楼层供水系统500、地上雨污水收集系统100、地下雨污水收集系统400以及地下室消防水池200组成。地上通过将雨污水收集至过滤池101,经过滤池101过滤后自行流入地下室消防水池200,地下通过水泵402将集水坑401积水输送至消防水池,保存的消防水池存水通过镀锌水管503连接输送至楼层,进行施工供水。
23.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各系统将地上及地下雨污水疏导至消防水池进行收集,最终通过增压水泵501将存水连接到楼层供水管道,以供现场施工用水。这种方法既解决天然雨水及施工污水的疏导难题,避免了雨污水影响现场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又变废为宝,将雨污水通过过滤、收集、运输以供现场施工使用,减少施工用水成本,绿色环保。同时,该方法存在提前使用地下室消防水池功能,极易适用于建筑工地,值得广泛推广。
24.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