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978256发布日期:2022-08-02 23:56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河道护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河道的生态护坡是将植物和工程结构相结合并应用于河道的边坡防护中,利用工程结构保护河道边坡的土壤表层以及减少水土流失,目前小型河道的边岸都会设置生态护坡,护坡上设置有通过锚杆等方式固定于边坡的挡土板,挡土板上开设有开槽,开槽可以用于种植一些植株绿化,不仅可以起到美观绿化的作用,还能够起到减少土壤流失的作用。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473780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主体,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路平层,路平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种植圈,路平层的上表面且位于种植圈内部种植有绿化树,绿化树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网,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路平层下方设置有第一斜坡,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第一斜坡下方设置有平缓层,主体的上表面且位于平缓层下方设置有第二斜坡。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河道生态护坡结构通过种植圈内部种植有绿化树,但是并未设置滤水结构,雨水天气时,种植圈内部的泥土和其他杂质会冲刷至河道的河水内部,导致河水被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雨水天气时泥土和其他杂质会冲刷至河道的河水内部,导致河水被污染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斜坡本体、固定于所述斜坡本体顶部的储水箱体以及穿设于所述斜坡本体顶部的排水管道,所述斜坡本体顶面朝向靠近河道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储水箱体与所述排水管道之间固定连接有排水套筒,所述排水管道端部与河道相连通,所述储水箱体顶部设置有若干组用于雨水过滤的生态机构,生态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储水箱体顶部的用于种植绿植的滤水花盆,若干组滤水花盆呈阶梯式摆放设置,所述滤水花盆侧壁是由双层过滤铁网围合而成,双层过滤铁网之间填充有用于雨水过滤的砂石滤料。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坡本体遇见阴雨天气时,雨水会滴落至滤水花盆内部,滤水花盆内部的土壤会吸收一部分的雨水,剩余的雨水通过滤水花盆的双层过滤铁网以及砂石滤料的过滤流入储水箱体内部,此时储水箱体内部的存水由于过滤作用所含有的泥土和其他杂质数量少,以此减少滤水花盆内部的土壤流失。此时雨水由于过滤作用变得纯净,以此实现雨水不易对河道的河水造成污染。
8.可选的,所述斜坡本体远离河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路面雨水收集的集水机构,所述集水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斜坡本体远离河道的侧面的集水井以及固定于所述集水井内
部用于雨水过滤的滤水圆环,所述滤水圆环侧壁是由双层过滤铁网围合而成,双层过滤铁网之间填充有用于雨水过滤的砂石滤料,所述排水管道远离河道的端部与所述集水井内部相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的雨水通过滤水圆环的双层过滤铁网以及砂石滤料的过滤流入集水井内部,此时集水井内部的存水由于过滤作用所含有的泥土和其他杂质数量少。阴雨天气是持续过程,集水井内部的水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使得集水井内部的水位逐渐升高。集水井内部的水位上升至排水管道与集水井相连通的位置,集水井内部的多余存水流入排水管道内部,排水管道内部的流水会流入河水内部,此时雨水由于过滤作用变得纯净,以此实现雨水不易对河道的河水造成污染。
10.可选的,所述集水井设置有若干组,相邻两组所述集水井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水管,所述连通水管安装于所述集水井底部的位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若干组集水井的作用是为了收集更多的雨水,连通水管的设置使得若干组集水井的水位相同,以此实现若干组集水井水量均匀,改善了一部分集水井内部水量过多而通过排水管道排入河道内部;另一部分集水井由于滤水圆环内部的砂石滤料砂石滤料堵塞使得雨水无法进入集水井内部,导致集水井内部干涸的问题。
12.可选的,所述斜坡本体远离河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集水井内部的存水流向所述储水箱体内部的自动机构,所述自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储水箱体内底面用于测量水位的水位传感器以及安装于所述斜坡本体远离河道的一侧的增压水泵,增压水泵与所述水位传感器电信号连接,所述增压水泵进水端口与所述连通水管周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进水导管,所述增压水泵出水端口与所述排水管道之间固定连接有出水导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位传感器感应到储水箱体内部的水分已被绿植吸收殆尽时,增压水泵通电自动启动,集水井内部的存水通过增压水泵的泵压流入出水导管内部,排水管道内部的流水通过排水套筒灌入储水箱体内部,储水箱体内部水位逐渐升高直至水位传感器感应到足够水量时,增压水泵断电自动关闭,驱动球阀的控制杆反向转动直至驱动球阀打开,排水管道末端打开,以此实现自动补水的功能。
14.可选的,所述排水管道靠近河道的端部设置有控制所述排水管道疏通或封堵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排水管道靠近河道的端部的驱动球阀、滑移设置于所述斜坡本体靠近河道的一侧的驱动直杆以及固定于所述驱动球阀的控制杆的限位圆柱,所述驱动直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驱动通槽,所述限位圆柱通过所述驱动通槽滑移设置于所述驱动直杆内部,所述出水导管与所述排水管道之间设置有用于供所述驱动直杆滑动的驱动机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位传感器感应到储水箱体内部的水分已被绿植吸收殆尽时,增压水泵通电自动启动,驱动机构带动驱动直杆进行滑移,驱动直杆通过驱动通槽带动限位圆柱移动,限位圆柱带动驱动球阀的控制杆转动直至驱动球阀关闭,以此实现排水管道末端关闭,以此尽量避免集水井内部的存水通过排水管道流向河道内部。
16.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排水管道周侧的大口径粗管、固定于所述大口径粗管顶部的小口径细管以及沿竖向滑移设置于所述小口径细管内部的圆球活塞,圆球活塞外周面与所述小口径细管内周面相贴合,所述小口径细管与所述出水导管相连通,所述圆球活塞与所述驱动直杆之间固定连接有钢丝绞线。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导管内部的流水直接灌入小口径细管内部,流水推动圆球活塞沿竖向滑移至大口径粗管内部,圆球活塞带动钢丝绞线朝向大口径粗管移动,钢丝绞线带动驱动直杆滑移,以此实现出水导管内部的流水带动驱动直杆移动。
18.可选的,所述滤水花盆沿自身长度方向安装有用于将所述储水箱体内部的水分吸取至所述滤水花盆内部的若干根吸水棉线,所述吸水棉线一端插入所述滤水花盆内部的土壤中,所述吸水棉线另一端穿设于所述储水箱体内部并与所述储水箱体内底面接触。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坡本体遇见晴朗天气时,滤水花盆内部的绿植通过吸水棉线吸收储水箱体内部储存的水分,以此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浇水即可满足绿植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20.可选的,所述滤水圆环位于自身内侧的位置安装有活动盖板,所述活动盖板外周面与所述滤水圆环内周面相抵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拔出活动盖板,通过水泵汲取集水井内部的存水,以此用于路面的养护工作以及路面绿植的灌溉;斜坡本体遇见干旱季节时,工作人员可朝向集水井内部灌水,以此用于滤水花盆内部的绿植浇灌。
2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斜坡本体遇阴雨天气时,雨水滴落至滤水花盆内部,雨水通过滤水花盆的双层过滤铁网以及砂石滤料的过滤流入储水箱体内部,路面的雨水通过滤水圆环的双层过滤铁网以及砂石滤料的过滤流入集水井内部;s2:储水箱体内部的水位上升至排水套筒与储水箱体相连通的位置,储水箱体内部的多余存水会通过排水套筒流入排水管道内部,排水管道内部的流水会流入河水内部;s3:集水井内部的水位上升至排水管道与集水井相连通的位置,集水井内部的多余存水流入排水管道内部,排水管道内部的流水会流入河水内部;s4:斜坡本体遇见晴朗天气时,滤水花盆内部的绿植通过吸水棉线吸收储水箱体内部储存的水分,以此无需手动浇水即可满足绿植生长所需要的水分;s5:当水位传感器感应到储水箱体内部的水分已经被绿植吸收殆尽时,增压水泵通电自动启动;s6:集水井内部的存水通过增压水泵的泵压流入出水导管内部,出水导管内部的流水灌入小口径细管内部,流水推动圆球活塞沿竖向滑移至大口径粗管内部;s7:圆球活塞带动钢丝绞线朝向大口径粗管移动,钢丝绞线带动驱动直杆沿导向直杆的长度方向滑移,驱动直杆通过驱动通槽带动限位圆柱移动,限位圆柱带动驱动球阀的控制杆转动直至驱动球阀关闭,排水管道内部的流水通过排水套筒灌入储水箱体内部;s8:储水箱体内部水位逐渐升高直至水位传感器感应到足够水量时,增压水泵断电关闭,驱动球阀的控制杆反向转动直至驱动球阀打开,以此实现排水管道末端打开。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坡本体遇阴雨天气时,排水管道能够及时地将过滤后的雨水排入河道内部,此时雨水由于过滤作用变得纯净,以此实现雨水不易对河道的河水造成污染;斜坡本体遇见晴朗天气时,滤水花盆内部的绿植通过吸水棉线吸收储水箱体内部储存的水分,以此无需手动浇水即可满足绿植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自动机构能够自动对绿植进行补水,减少了人力成本。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斜坡本体遇见阴雨天气时,雨水会滴落至滤水花盆内部,滤水花盆内部的土壤会吸收一部分的雨水,剩余的雨水通过滤水花盆的双层过滤铁网以及砂石滤料的过滤流入储水箱体内部,此时储水箱体内部的存水由于过滤作用所含有的泥土和其他杂质数量少,以此减少滤水花盆内部的土壤流失。此时雨水由于过滤作用变得纯净,以此实现雨水不易对河道的河水造成污染;2.路面的雨水通过滤水圆环的双层过滤铁网以及砂石滤料的过滤流入集水井内部,此时集水井内部的存水由于过滤作用所含有的泥土和其他杂质数量少。阴雨天气是持续过程,集水井内部的水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使得集水井内部的水位逐渐升高。集水井内部水位上升至排水管道与集水井相连通的位置,集水井内部的多余存水流入排水管道内部,排水管道内部的流水会流入河水内部,此时雨水由于过滤作用变得纯净,以此实现雨水不易对河道的河水造成污染;3.当水位传感器感应到储水箱体内部水分已被绿植吸收殆尽时,增压水泵通电自动启动,集水井内部的存水通过增压水泵的泵压流入出水导管内部,排水管道内部的流水通过排水套筒灌入储水箱体内部,储水箱体内部水位逐渐升高直至水位传感器感应到足够水量时,增压水泵断电自动关闭,驱动球阀控制杆反向转动直至驱动球阀打开,排水管道末端打开,以此实现自动补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滤水花盆的剖面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去除斜坡本体、混凝土阻水墙和混凝土支护墙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水井的剖面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大口径粗管和小口径细管的剖面示意图。
30.图6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1、斜坡本体;12、混凝土阻水墙;13、混凝土支护墙;14、组装凹槽;15、盆栽装置;16、储水箱体;17、箱体通槽;18、滤水花盆;19、砂石滤料;21、滤水通孔;22、吸水棉线;23、水位传感器;24、排水通槽;25、排水套筒;26、排水管道;27、集水圆槽;28、集水井;29、滤水圆环;30、活动盖板;31、限位圆环;32、连通水管;33、增压水泵;34、进水导管;36、大口径粗管;37、小口径细管;38、出水导管;39、圆球活塞;40、绞线通孔;41、钢丝绞线;43、疏通圆槽;44、疏通水管;45、驱动球阀;46、控制装置;47、驱动直杆;48、限位圆柱;49、驱动通槽;50、导向圆环;51、导向直杆;52、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参照图1所示,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包括斜坡本体11,斜坡本体11靠近河水的一侧为斜坡本体11前侧。河道生态护坡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斜坡本体11前侧壁的混凝土阻水墙12以及固定于斜坡本体11后侧壁的混凝土支护墙13,斜坡本体11顶面朝向靠近河水的方向倾斜设置。斜坡本体11位于自身斜面的位置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组装凹槽14,组装凹槽14为横截面呈矩形的凹槽结构。斜坡本体11通过组装
凹槽14设置有用于栽种绿植的盆栽装置15,盆栽装置15沿斜坡本体11斜面的倾斜方向设置有五组,并且五组盆栽装置15呈阶梯式摆放设置。
34.参照图1与图2,盆栽装置15包括通过组装凹槽14固定于斜坡本体11内部的储水箱体16,储水箱体16沿斜坡本体11长度方向设置,储水箱体16为形状呈长条状的空心箱体结构。储水箱体16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自身顶面的箱体通槽17,储水箱体16通过箱体通槽17固定有滤水花盆18,滤水花盆18为形状呈长条状且顶面开设有开口的盆体结构,滤水花盆18各个侧壁均是由双层过滤铁网围合而成,双层过滤铁网之间填充有用于过滤污水的砂石滤料19。滤水花盆18位于自身内部的位置通过自身顶面的开口栽种绿植。
35.参照图1与图2,滤水花盆18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自身底面的若干个滤水通孔21,滤水通孔21沿滤水花盆18宽度方向设置有两排,滤水花盆18通过滤水通孔21固定有若干根吸水棉线22,吸水棉线22一端插入滤水花盆18内部的土壤中,吸水棉线22另一端穿设于储水箱体16内部并与储水箱体16内底面接触,使得储水箱体16内部的水分通过吸水棉线22流入滤水花盆18内部的土壤中,以此实现天气晴朗无雨时,绿植能通过吸水棉线22吸收到储水箱体16内部的水分而健康成长。储水箱体16位于自身内底面的位置固定有用于测量储水箱体16内部水量的水位传感器23。
36.参照图2与图3,储水箱体16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自身左右两个侧壁的排水通槽24,排水通槽24位于靠近滤水花盆18底部的位置,排水通槽24为纵截面呈矩形的通槽结构。储水箱体16左右两个侧壁均通过排水通槽24固定有排水套筒25,排水套筒25与储水箱体16的内部通过排水通槽24相连通。斜坡本体11位于自身内部的位置沿自身斜面的倾斜方向穿设有排水管道26,排水管道26位于储水箱体16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根,位于储水箱体16同一侧面的五根排水套筒25远离储水箱体16的端部共同固定于同一根排水管道26周侧,排水管道26与储水箱体16的内部通过排水套筒25相连通。
37.参照图1与图4,混凝土支护墙13位于自身顶面的位置沿竖向开设有集水圆槽27,混凝土支护墙13通过集水圆槽27固定有集水井28,集水井28沿混凝土支护墙13长度方向设置有两口,集水井28位于自身内部靠近自身顶部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滤水圆环29,滤水圆环29各个侧壁均是由双层过滤铁网围合而成,双层过滤铁网之间填充有用于过滤污水的砂石滤料19。滤水圆环29位于自身内部的位置安装有活动盖板30,活动盖板30外周面与滤水圆环29内周面相抵接,使得滤水圆环29与活动盖板30能相分离。活动盖板30底面抵接有限位圆环31,限位圆环31外周面固定于滤水圆环29内周面,以此尽量避免活动盖板30掉落至集水井28内部。
38.参照图2与图3,两根排水管道26远离河水的端部均穿设于混凝土支护墙13内部,两口集水井28与两根排水管道26一一对应,排水管道26远离河水的端部与对应的集水井28固定连接且相连通,排水管道26远离河水的端部固定于集水井28顶部的位置。两口集水井28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水管32,连通水管32位于集水井28底部的位置且穿设于混凝土支护墙13内部,以此实现两口集水井28的内部通过连通水管32相连通。混凝土支护墙13顶面固定有增压水泵33,增压水泵33与水位传感器23电连接。增压水泵33进水端口固定有进水导管34,进水导管34远离增压水泵33的端部穿设于混凝土支护墙13内部并固定于连通水管32周侧,增压水泵33与连通水管32的内部相连通。
39.参照图3与图5,位于储水箱体16右侧的排水管道26位于自身周侧的位置固定有管
径粗大的大口径粗管36,大口径粗管36与排水管道26的内部相连通;大口径粗管36顶面固定有管径细小的小口径细管37,大口径粗管36与小口径细管37的内部相连通。增压水泵33出水端口固定有出水导管38,出水导管38远离增压水泵33的端部固定安装于小口径细管37顶面,增压水泵33与小口径细管37的内部通过出水导管38相连通。小口径细管37位于自身内部的位置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圆球活塞39,圆球活塞39为形状呈圆球状的活塞结构。圆球活塞39外周面与小口径细管37内周面相贴合。小口径细管37开设有贯穿自身顶面的绞线通孔40,小口径细管37通过绞线通孔40穿设有钢丝绞线41,位于小口径细管37内部的钢丝绞线41的端部固定于圆球活塞39内部。
40.参照图1与图3,排水管道26穿设于混凝土阻水墙12内部,混凝土阻水墙12位于两根排水管道26靠近河水的端部均开设有空腔二。混凝土阻水墙12开设有贯穿自身靠近河水的侧壁的疏通圆槽43,疏通圆槽43沿储水箱体16长度方向开设有两个,两个疏通圆槽43与两个空腔二一一对应,疏通圆槽43与对应的空腔二相连通。混凝土阻水墙12通过疏通圆槽43固定有疏通水管44,疏通水管44靠近河水的端部与河道的河水相连通,疏通水管44远离河水的端部穿设于空腔二内部,疏通水管44与排水管道26相互靠近的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球阀45,疏通水管44与排水管道26的内部通过驱动球阀45相连通。空腔二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驱动球阀45启闭的控制装置46。
41.参照图3与图6,控制装置46包括沿储水箱体16长度方向设置于空腔二内部的驱动直杆47,驱动直杆47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自身顶面和底面的驱动通槽49。驱动球阀45控制杆沿竖直方向固定有限位圆柱48,限位圆柱48通过驱动通槽49穿设于驱动直杆47内部。驱动直杆47左右两个侧壁均固定有导向圆环50,两组导向圆环50位于自身内侧的位置均穿设有导向直杆51,导向直杆51端部固定于空腔二内侧壁,以此实现驱动直杆47沿导向直杆51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空腔二。驱动直杆47前侧壁与空腔二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52,复位弹簧52沿驱动直杆47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根。钢丝绞线41远离圆球活塞39的端部穿设于空腔二内部并与驱动直杆47后侧壁固定连接。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斜坡本体11遇见阴雨天气时,雨水会滴落至滤水花盆18内部,滤水花盆18内部的土壤会吸收一部分的雨水,剩余的雨水通过滤水花盆18的双层过滤铁网以及砂石滤料19的过滤流入储水箱体16内部,此时储水箱体16内部的存水由于过滤作用所含有的泥土和其他杂质数量少,以此减少滤水花盆18内部的土壤流失。路面的雨水通过滤水圆环29的双层过滤铁网以及砂石滤料19的过滤流入集水井28内部,此时集水井28内部的存水由于过滤作用所含有的泥土和其他杂质数量少。阴雨天气属于持续的过程,储水箱体16和集水井28内部的水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多,使得储水箱体16和集水井28内部的水位逐渐升高。储水箱体16内部的水位上升至排水套筒25与储水箱体16箱体相连通的位置,储水箱体16内部的多余存水通过排水套筒25流入排水管道26内部;集水井28内部的水位上升至排水管道26与集水井28相连通的位置,集水井28内部的多余存水流入排水管道26内部,排水管道26内部的流水会流入河水内部,此时雨水由于过滤作用变得纯净,以此实现雨水不易对河道的河水造成污染。
43.斜坡本体11遇见晴朗天气时,滤水花盆18内部的绿植通过吸水棉线22吸收储水箱体16内部储存的水分,以此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浇水即可满足绿植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储水箱体16内部的水分由于绿植的吸收逐渐减少,当水位传感器23感应到储水箱体16内部的水
分已经被绿植吸收殆尽时,增压水泵33通电自动启动,集水井28内部的存水通过增压水泵33的泵压流入出水导管38内部,出水导管38内部的流水灌入小口径细管37内部,流水推动圆球活塞39沿竖向滑移至大口径粗管36内部,圆球活塞39带动钢丝绞线41朝向大口径粗管36移动,钢丝绞线41带动驱动直杆47沿导向直杆51的长度方向滑移,驱动直杆47通过驱动通槽49带动限位圆柱48移动,限位圆柱48带动驱动球阀45的控制杆转动直至驱动球阀45关闭,以此实现排水管道26末端关闭。排水管道26内部的流水通过排水套筒25灌入储水箱体16内部,储水箱体16内部水位逐渐升高直至水位传感器23感应到足够水量时,增压水泵33断电关闭,同时复位弹簧52通过自身的弹力带动驱动直杆47沿导向直杆51长度方向反向移动,驱动球阀45的控制杆反向转动直至驱动球阀45打开,以此实现排水管道26末端打开。
44.工作人员拔出活动盖板30,通过水泵汲取集水井28内部的存水,以此用于路面的养护工作以及路面绿植的灌溉;斜坡本体11遇见干旱季节时,工作人员可朝向集水井28内部灌水,以此用于滤水花盆18内部的绿植浇灌。
45.一种河道生态护坡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斜坡本体11遇阴雨天气时,雨水滴落至滤水花盆18内部,雨水通过滤水花盆18的双层过滤铁网以及砂石滤料19的过滤流入储水箱体16内部,路面的雨水通过滤水圆环29的双层过滤铁网以及砂石滤料19的过滤流入集水井28内部;s2、储水箱体16内部的水位上升至排水套筒25与储水箱体16箱体相连通的位置,储水箱体16内部的多余存水会通过排水套筒25流入排水管道26内部,排水管道26内部的流水会流入河水内部;s3、集水井28内部的水位上升至排水管道26与集水井28相连通的位置,集水井28内部的多余存水流入排水管道26内部,排水管道26内部的流水会流入河水内部;s4、斜坡本体11遇见晴朗天气时,滤水花盆18内部的绿植通过吸水棉线22吸收储水箱体16内部储存的水分,以此无需手动浇水即可满足绿植生长所需要的水分;s5、当水位传感器23感应到储水箱体16内部的水分已经被绿植吸收殆尽时,增压水泵33通电自动启动;s6、集水井28内部的存水通过增压水泵33的泵压流入出水导管38内部,出水导管38内部的流水灌入小口径细管37内部,流水推动圆球活塞39沿竖向滑移至大口径粗管36内部;s7、圆球活塞39带动钢丝绞线41朝向大口径粗管36移动,钢丝绞线41带动驱动直杆47沿导向直杆51的长度方向滑移,驱动直杆47通过驱动通槽49带动限位圆柱48移动,限位圆柱48带动驱动球阀45的控制杆转动直至驱动球阀45关闭,排水管道26内部的流水通过排水套筒25灌入储水箱体16内部,s8、储水箱体16内部水位逐渐升高直至水位传感器23感应到足够水量时,增压水泵33断电关闭,同时复位弹簧52通过自身的弹力带动驱动直杆47沿导向直杆51长度方向反向移动,驱动球阀45的控制杆反向转动直至驱动球阀45打开,以此实现排水管道26末端打开。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