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排水用截流管口防倒灌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13178发布日期:2022-09-03 11:1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排水用截流管口防倒灌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市政排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排水用截流管口防倒灌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排水工程也越来越多,市政排水工程是指用于水供给、废水排放和水质改善的工程;其中市政排水管道作为整个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通常埋设于市政道路以下,主要用于排污防洪,是保证道路上方免受积水侵扰的一个重要结构。
3.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当城市遭遇强降水,或者遭遇洪水时,道路上的水位可能会上升,这些水可能会从道路下方截流管1的排水口处进行倒灌,从而可能会流进房屋等建筑物的内部,进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降低水从截流管的管口处进行倒灌的可能性,从而能够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技术提供一种市政排水用截流管口防倒灌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排水用截流管口防倒灌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市政排水用截流管口防倒灌结构,包括截流管,所述截流管的管口处滑移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截流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能够滑移配合于所述截流管的内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从截流管的管口处进行倒灌时,水在流动时的推力能够推动连接板向靠近截流管的管口处方向发生移动,连接板移动带动密封塞移动,随后密封塞能够将截流管的管口进行堵塞,从而能够降低水从截流管的管口处进行倒灌的可能性,进而能够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的正常进行。
7.优选的,所述截流管的内壁开设有存放槽,所述存放槽内设置有卷闸门,所述卷闸门上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存放槽的相对两端内壁,所述存放槽内设有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卷闸门上的转轴,所述发条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存放槽的内壁;所述截流管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卷闸门转动的驱动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推动连接板向靠近截流管的管口处方向移动时,连接板能够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卷闸门将截流管的内腔进行封堵,此时,卷闸门上的转轴在克服发条弹簧的弹力进行转动,最后当连接板带动密封塞完全将截流管进行堵塞时,此时卷闸门也已经将截流管的内腔进行封堵,从而能够提高截流管的密封性,进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水从截流管的管口处发生倒灌的可能性;当水从截流管正常排出时,此时水的流动能够带动连接板以及密封塞向远离截流管的方向发生移动,同时卷闸门上的转轴能够在发条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转动复位,最后当连接板以及密封塞移动至远离截流管的位置时,此时卷闸门也已经回收至存放槽内,从而能够保证截流管中水的正常流动。
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杆、套管以及拉绳,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
连接板,所述截流管与所述卷闸门相对应的一边内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螺杆滑移于所述第一滑槽,所述套管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套管的内腔,所述套管的内壁开设有供所述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槽,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套管的侧壁,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卷闸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流带动连接板向靠近截流管的管口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板移动带动螺杆在第一滑槽内滑移,随后螺杆能够与套管内设置的螺纹槽进行螺纹配合,并驱动套管进行转动,套管转动能够带动拉绳移动,拉绳移动能够带动卷闸门上的转轴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卷闸门移动,进而能够降低工作人员驱动卷闸门发生移动的难度。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储存槽,所述第一储存槽内滑移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斜面,所述限位块能够与所述螺杆进行滑移配合,所述螺杆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块插接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储存槽内设有用于对所述限位块进行复位的复位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板向靠近截流管的方向带动螺杆移动的过程中,螺杆的侧壁能够与限位块进行滑移配合,之后当连接板带动密封塞完全将截流管的管口处堵塞时,此时限位块与螺杆上的限位槽相对应,并且限位块能够在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移动插接到限位槽内,从而能够降低连接板以及密封塞向远离截流管的方向发生移动的可能性。
13.优选的,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块,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储存槽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内壁。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螺杆与限位块发生滑移配合的过程中,此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之后当螺杆移动至限位块与限位槽相对应的位置时,此时复位弹簧的弹力能够推动限位块移动插接到限位槽内,从而能够降低限位块发生移动的难度。
15.优选的,所述截流管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储存槽,所述第二储存槽内设有拉块以及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拉块,所述拉杆的另一端穿设且滑移于所述第一储存槽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内壁,且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截流管对水进行正常排出时,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向远离截流管的方向移动拉块,拉块移动带动拉杆移动,随后拉杆能够带动限位块移动,当限位块移动至远离螺杆的位置后,此时截流管中的水能够推动连接板以及密封塞向远离截流管的方向发生移动,从而能够便于截流管中水的正常排出。
17.优选的,所述截流管管口处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囊袋,所述第一气囊袋能够与所述连接板进行抵接配合,所述截流管管口处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气囊袋,所述第二气囊袋能够与所述密封塞进行抵接配合,所述第一气囊袋与所述第二气囊袋带相连通。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板以及密封塞向靠近截流管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板能够与第一气囊袋相接触,随后第一气囊袋内的气体能够被连接板挤压至第二气囊袋中,之后第二气囊袋的体积能够增大至与密封塞相接触,从而能够增加连接板以及密封塞与截流管的侧壁相接触时的密封性。
19.优选的,所述截流管管口处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板上
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滑移于所述导向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导向杆能够在导向槽内滑移,从而能够对连接板进行导向,进而能够便于连接板的滑移。
21.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所述挡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导向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挡板能够降低导向杆与截流管发生脱离的可能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当水从截流管的管口处进行倒灌时,水在流动时的推力能够推动连接板向靠近截流管的管口处方向发生移动,连接板移动带动密封塞移动,随后密封塞能够将截流管的管口进行堵塞,从而能够降低水从截流管的管口处进行倒灌的可能性,进而能够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的正常进行;2.当水流推动连接板向靠近截流管的管口处方向移动时,连接板能够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卷闸门将截流管的内腔进行封堵,此时,卷闸门上的转轴在克服发条弹簧的弹力进行转动,最后当连接板带动密封塞完全将截流管进行堵塞时,此时卷闸门也已经将截流管的内腔进行封堵,从而能够提高截流管的密封性,进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水从截流管的管口处发生倒灌的可能性;当水从截流管正常排出时,此时水的流动能够带动连接板以及密封塞向远离截流管的方向发生移动,同时卷闸门上的转轴能够在发条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行转动复位,最后当连接板以及密封塞移动至远离截流管的位置时,此时卷闸门也已经回收至存放槽内,从而能够保证截流管中水的正常流动;3.在水流带动连接板向靠近截流管的管口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板移动带动螺杆在第一滑槽内滑移,随后螺杆能够与套管内设置的螺纹槽进行螺纹配合,并驱动套管进行转动,套管转动能够带动拉绳移动,拉绳移动能够带动卷闸门上的转轴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卷闸门移动,进而能够降低工作人员驱动卷闸门发生移动的难度。
附图说明
24.图1是现有技术中截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截流管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突显导向杆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截流管;2、连接板;3、密封塞;4、存放槽;41、卷闸门;42、发条弹簧;5、驱动组件;51、螺杆;52、套管;53、拉绳;54、第一滑槽;55、螺纹槽;6、第一储存槽;61、限位块;62、斜面;63、限位槽;64、复位弹簧;7、第二储存槽;71、拉块;72、拉杆;8、第一气囊袋;81、第二气囊袋;9、导向槽;91、导向杆;92、第二滑槽;9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2-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排水用截流管口防倒灌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截流管1,截流管1管口处的截面呈长方体状,截流管1的管口处沿截流管1的长度方向滑移有连接
板2,连接板2呈长方体状;连接板2靠近截流管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塞3,密封塞3呈长方体状,且与截流管1的管口相对应,密封塞3能够沿截流管1的长度方向滑移配合于截流管1的内腔。
28.如图2所示,当水从截流管1的管口处进行倒灌时,水在流动时的推力能够推动连接板2向靠近截流管1的管口处方向发生移动,连接板2移动带动密封塞3移动,随后密封塞3能够将截流管1的管口进行堵塞,从而能够降低水从截流管1的管口处进行倒灌的可能性,进而能够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的正常进行。
29.如图2和图3所示,截流管1的底部内壁开设有存放槽4,存放槽4沿截流管1的宽度方向延伸,存放槽4内设置有卷闸门41,卷闸门41上的转轴沿截流管1的宽度方向设置,卷闸门41上转轴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转动连接于存放槽4的前后两端内壁;卷闸门41的前后两边侧壁分别穿设并沿竖直方向滑移于截流管1的前后两边内壁;存放槽4的前后两端内均设有发条弹簧42,两个发条弹簧42与卷闸门41上转轴的前后两端对应设置,发条弹簧42套设于卷闸门41的转轴上,发条弹簧4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卷闸门41上的转轴,发条弹簧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存放槽4的内壁;截流管1内设有两组用于驱动卷闸门41转动的驱动组件5。
30.如图2和图3所示,当水流推动连接板2向靠近截流管1的管口处方向移动时,连接板2能够通过驱动组件5驱动卷闸门41将截流管1的内腔进行封堵,此时,卷闸门41上的转轴在克服发条弹簧42的弹力进行转动,最后当连接板2带动密封塞3完全将截流管1进行堵塞时,此时卷闸门41也已经将截流管1的内腔进行封堵,从而能够提高截流管1的密封性,进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水从截流管1的管口处发生倒灌的可能性;当水从截流管1正常排出时,此时水的流动能够带动连接板2以及密封塞3向远离截流管1的方向发生移动,同时卷闸门41上的转轴能够在发条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进行转动复位,最后当连接板2以及密封塞3移动至远离截流管1的位置时,此时卷闸门41也已经回收至存放槽4内,从而能够保证截流管1中水的正常流动。
31.如图2和图3所示,截流管1顶部侧壁的前后两端内均开设有第一滑槽54,第一滑槽54沿截流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组驱动组件5与两个第一滑槽54对应设置,驱动组件5包括螺杆51、套管52以及拉绳53,螺杆51沿截流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螺杆5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板2,螺杆51沿截流管1的长度方向滑移于第一滑槽54,套管5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第一滑槽54的内壁,螺杆51穿设于套管52的内腔,套管52的内壁开设有供螺杆51螺纹连接的螺纹槽55;拉绳5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套管52的侧壁,拉绳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卷闸门41,拉绳53为尼龙材质。
32.如图2和图3所示,在水流带动连接板2向靠近截流管1的管口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板2移动带动螺杆51在第一滑槽54内滑移,随后螺杆51能够与套管52内设置的螺纹槽55进行螺纹配合,并驱动套管52进行转动,套管52转动能够带动拉绳53移动,拉绳53移动能够带动卷闸门41上的转轴发生转动,从而能够带动卷闸门41移动,进而能够降低工作人员驱动卷闸门41发生移动的难度。
33.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滑槽54的内顶壁开设有两个第一储存槽6,两个第一储存槽6与两个第一滑槽54对应设置,第一储存槽6内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有限位块61,限位块61为长方体状,限位块61的底端设有斜面62,限位块61能够与螺杆51进行滑移配合,螺杆51上
开设有供限位块61插接的限位槽63,第一储存槽6内设有用于对限位块61进行复位的复位件;在连接板2向靠近截流管1的方向带动螺杆51移动的过程中,螺杆51的侧壁能够与限位块61进行滑移配合,之后当连接板2带动密封塞3完全将截流管1的管口处堵塞时,此时限位块61与螺杆51上的限位槽63相对应,并且限位块61能够在复位件的弹力作用下,移动插接到限位槽63内,从而能够降低连接板2以及密封塞3向远离截流管1的方向发生移动的可能性。
34.如图2和图3所示,复位件为复位弹簧64,复位弹簧64沿竖直方向设置,复位弹簧64的底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61,复位弹簧64的顶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储存槽6的顶端内壁;在螺杆51与限位块61发生滑移配合的过程中,此时复位弹簧64处于压缩状态,之后当螺杆51移动至限位块61与限位槽63相对应的位置时,此时复位弹簧64的弹力能够推动限位块61移动插接到限位槽63内,从而能够降低限位块61发生移动的难度。
35.如图2和图3所示,截流管1的顶部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二储存槽7,两个第二储存槽7与两个第一储存槽6对应设置;第二储存槽7内设有拉块71以及拉杆72,拉块71以及拉杆72均呈圆柱体状,拉杆72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拉块71,拉杆72的底端穿设且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储存槽6的顶部内壁,拉杆72的底端固定连接于限位块61;复位弹簧64套设于拉杆72上;当工作人员需要截流管1对水进行正常排出时,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向远离截流管1的方向移动拉块71,拉块71移动带动拉杆72移动,随后拉杆72能够带动限位块61移动,当限位块61移动至远离螺杆51的位置后,此时截流管1中的水能够推动连接板2以及密封塞3向远离截流管1的方向发生移动,从而能够便于截流管1中水的正常排出。
36.如图2和图3所示,截流管1管口处靠近连接板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气囊袋8,第一气囊袋8能够与连接板2进行抵接配合,截流管1管口处的内壁固定设置有第二气囊袋81,第二气囊袋81能够与密封塞3进行抵接配合,第一气囊袋8与第二气囊袋81带之间设置有连通管,且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第一气囊袋8以及第二气囊袋81;在连接板2以及密封塞3向靠近截流管1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板2能够与第一气囊袋8相接触,随后第一气囊袋8内的气体能够被连接板2挤压至第二气囊袋81中,之后第二气囊袋81的体积能够增大至与密封塞3相接触,从而能够增加连接板2以及密封塞3与截流管1的侧壁相接触时的密封性。
37.如图2和图3所示,截流管1管口处的底部侧壁开设有两个导向槽9,导向槽9沿截流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接板2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91,两个导向杆91与两个导向槽9对应设置,导向杆91沿截流管1的长度方向滑移于导向槽9;设置的导向杆91能够在导向槽9内滑移,从而能够对连接板2进行导向,进而能够便于连接板2的滑移;导向槽9的内壁开设有第二滑槽92,第二滑槽92沿截流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滑槽92内设有挡板93,挡板93呈圆柱体状,挡板93沿截流管1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92的内壁,挡板93套设固定于导向杆91的周侧壁;设置的挡板93能够降低导向杆91与截流管1发生脱离的可能性。
38.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水从截流管1的管口处进行倒灌时,水在流动时的推力能够推动连接板2向靠近截流管1的管口处方向发生移动,连接板2移动带动密封塞3移动,随后密封塞3能够将截流管1的管口进行堵塞,从而能够降低水从截流管1的管口处进行倒灌的可能性,进而能够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的正常进行。
3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