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防水堵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94186发布日期:2022-08-10 00:2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防水堵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变形缝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防水堵漏结构。


背景技术:

2.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其中建筑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的渗漏是常见的质量通病,需对变形缝采取防水堵缝的措施。
3.相关技术中,通常在变形缝内设置止水带,用于封堵变形缝,当水落至地下室的地面时,水流至变形缝内,并沉积在止水带上,止水带起到隔档作用,使得水不易继续下流至地下。
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当水沉积在止水带上,不易排出,使得止水带长期的承重较大,从而减小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止水带长期承重较大,影响止水带使用寿命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防水堵漏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防水堵漏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防水堵漏结构,包括用于封堵变形缝的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侧壁与变形槽的内侧壁相连,所述变形槽内设置有挤压机构和推进机构,所述挤压机构与止水带的顶部抵接,且与变形槽的内壁相连,所述推进机构位于止水带的下方,且与变形槽的内壁相连,所述挤压机构吸水后,驱动推进机构移动,带动所述止水带朝向地面的方向移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水流至地下室的地面上,并流至变形缝内,止水带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水不会通过变形缝继续下流至地下,从而使得水沉积在止水带上方,挤压机构吸收止水带上方的水,使得自身的重量增加,在重力作用下,挤压止水带,使得止水带中部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直至止水带底部与推进机构相抵接,使得推进机构发生形变,将推进机构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当挤压机构下移一定距离后,挤压机构收卷,使得止水带失去向下挤压的力,推进机构恢复形变,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与止水带的底部的中部相抵接,并将止水带的中部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直至止水带的中部高于止水带长度方向的两端,使得止水带上表面呈拱形,当水继续流至变形缝内,并落至止水带的上表面时,止水带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水向止水带的两侧流淌,从而使得水不易沉积在止水带上,进而减小了止水带的承重,提高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
8.可选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增重组件和收卷组件,所述增重组件与变形缝的内壁相连,所述收卷组件与增重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增重组件吸水后,带动收卷组件收卷。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从地下室的地面流至变形缝内,止水带起到隔档作用,使得水沉积在止水带的上方,增重组件吸收止水带上的水,使得自身重量增加,在重力
作用下,将止水带中部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挤压,带动推进机构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当增重组件下移到一定距离后,收卷组件带动增重组件向靠近变形槽内壁的方向收卷,使得止水带上方无重物,即止水带失去挤压力,推进机构恢复形变,推动止水带中部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直至止水带的中部高于止水带的两侧,形成拱形,使得水不易沉积在止水带上方,从而减小了止水带的承重,进而增加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
10.可选的,所述增重组件包括两块吸水海绵,两块所述吸水海绵以变形缝的中轴线为轴对称,所述吸水海绵的一侧与变形槽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收卷组件与吸水海绵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至变形槽内,并沉积在止水带的上方上,吸水海绵吸收止水带上方的水,从而增加了吸水海绵自身的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即可带动止水带中部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
12.可选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收卷铁尺,所述收卷铁尺长度方向的两侧高于所述收卷铁尺的中部,所述收卷铁尺沿吸水海绵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吸水海绵固定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吸水海绵远离变形缝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磁铁,另一个所述吸水海绵远离变形缝内壁的一侧设置有铁片,所述磁铁与铁片相贴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磁铁与铁片相贴合,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得两个收卷铁尺绷直,从而使得两个吸水海绵拼接铺满止水带的上表面,当吸水海绵吸收止水带上方的水后,吸水海绵的自身重量增加,在重力作用下,吸水海绵将止水带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挤压,即吸水海绵远离变形缝内壁的一端以吸水海绵与变形缝内壁的连接处为轴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转动,两个吸水海绵同时转动,直至磁体与铁片相分离,吸水海绵远离变形缝内壁的一端失去将吸水海绵向靠近止水带中轴线方向拉伸的力,使得收卷铁尺带动吸水海绵向远离止水带中心轴的方向翻卷,从而使得吸水海绵收卷至止水带与变形缝的连接处,即可使得止水带上部的承重减小,推进机构将止水带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推进,使得止水带的中部高于两端,形成拱形,水不易沉积在止水带顶部,使得止水带的承重不易过大,从而增加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
14.可选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和推进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变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且位于止水带的下方,所述推进组件与变形缝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推进组件通过安装杆相连,所述安装杆靠近地面的一端与止水带远离地面的一侧相抵接,所述安装杆转动,带动驱动组件移动,驱动推进组件向靠近止水带的方向移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水海绵吸水后,自重增加,将止水带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推进,即带动安装杆在驱动组件内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驱动组件使得安装杆以安装杆的中轴线为轴转动,当两个吸水海绵的端部分离后,收卷铁尺带动吸水海绵收卷至止水带与变形槽的连接处,止水带失去想远离地面的方向挤压的力,即安装杆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推进组件向靠近止水带的方向移动,直至推进组件与止水带底部相抵接,推进组件继续移动,推动止水带的中部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使得止水带的中部高于止水带的两端,从而使得止水带上表面形成拱形,进而使得水不易沉积在止水带上部,减小了止水带的承重,从而增加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
16.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套筒、驱动块、驱动杆和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套筒通过支撑架与变形缝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插设在驱动套筒内,所述驱动杆与安装杆
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弹簧设于支撑架上,用于将安装杆向靠近止水带的方向推进,所述驱动块与安装杆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套筒内壁设置有驱动块插设的驱动槽,所述驱动块插设进驱动槽中,并在驱动槽中滑动,以驱动安装杆在驱动套筒内转动,所述驱动槽连通有四个连接孔,四个所述连接孔以驱动套筒的中轴线为轴两两对称,所述连接孔沿驱动套筒的长度方向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吸水海绵吸水,将止水带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挤压时,压缩驱动弹簧,止水带带动安装杆在驱动套筒内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驱动块的侧壁与驱动槽的内壁相抵接,驱动槽内壁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驱动块沿着驱动槽的轨迹移动,即使得安装杆带动驱动杆以安装杆的中轴线为轴发生转动,当驱动块移动至驱动槽远离止水带的一端,并移动至连接孔内,此时,安装杆转动了90
°
,使得驱动杆位于推进组件的下方,当吸水海绵收卷后,止水带失去挤压力,即安装杆失去外力,驱动弹簧恢复形变,将安装杆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推进,连接孔的内壁与驱动块的侧壁相抵接,对驱动块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驱动块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即安装杆带动驱动杆竖直向靠近止水带的方向移动,当驱动杆与推进组件相抵接,安装杆继续移动,使得驱动杆推动推进组件向靠近止水带的方向移动,直至推进组件与止水带相抵接,推进组件继续移动,从而将止水带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推进,使得止水带的中部高于止水带的两侧,从而使得止水带的上表面为拱形,水不易沉积在止水带的上表面,减小了止水带的承重,进而增加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
18.可选的,所述推进组件包括两个推进杆和两个推进弹簧,两个所述推进杆以止水带中轴线的为轴对称,所述推进杆与变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推进杆靠近止水带的一端向靠近止水带中心轴的方向倾斜设置,两个所述推进杆均抵接有所述推进弹簧,所述推进弹簧与变形槽的内壁相连,用于将推进杆向靠近止水带的方向推进。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止水带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时,压缩推进弹簧,将推进杆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挤压,同时,挤压安装杆,使得安装杆带动驱动杆以安装杆的中轴线为轴转动90
°
,从而使得驱动杆位于推进杆的下方,当安装杆带动驱动杆向靠近止水带的方向移动时,即驱动杆推动推进杆向靠近止水带的方向移动,直至推进杆与止水带底壁相抵接,驱动杆继续移动,将止水带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推进,直至止水带的中部高于止水带的两侧,使得止水带呈拱形,当水落至止水带上,止水带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水向止水带的两侧流淌,不易沉积在止水带上,从而减小了止水带的承重,进而增加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
20.可选的,所述推进杆的侧壁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变形槽的内壁设置有供导向块插设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插设在导向槽内,并在导向槽内滑动,所述导向槽沿变形槽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导向块侧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导向槽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供限位块插设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设在限位槽内,并在限位槽中滑动,所述推进弹簧的一端与导向槽远离地面的一侧内壁相连,另一端与导向块相抵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止水带推动推进杆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时,导向槽的内壁与导向块相抵接,对导向块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导向块沿着导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即推进杆眼竖直方向移动,不易发生偏移,从而使得安装杆带动驱动杆转动90
°
后,驱动杆能够位于推进杆的下方,且驱动杆向靠近止水带的方向移动时,驱动杆能够与推进杆相抵接,并对推进杆施加推力,推进杆移动时,限位槽的内壁与限位块侧壁相抵接,对限位块起
到限位作用,使得导向块不会移出导向槽,从而使得推进杆不会与变形缝的内壁相分离,增加了推进杆与变形缝内壁连接的紧固性,可选的,所述止水带靠近变形缝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远离止水带的一侧与变形缝的内壁转动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海绵将止水带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挤压,推进杆又将止水带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推进,使得止水带不断以长度方向的两侧为轴发生转动,橡胶条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量,使得止水带转动的过程中,不断拉伸挤压橡胶条,使得橡胶条发生形变,使得止水带的本身不易发生损坏,从而使得止水带的整体性不易被破坏,增加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也使得止水带转动过程中,橡胶条始终与变形缝内壁相抵接,起到密封作用,使得水不易通过止水带和变形缝内壁之间的间隙流至地下。
23.可选的,所述推进杆靠近止水带的一端设置有防护垫。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进杆推动止水带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时,施力点在推进杆的端部,压强较大,防护垫具有柔韧性,起到防护作用,使得推进杆的端部不易捅破止水带,增加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当有水流至地下室的地面上,并流至变形缝内,止水带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水不会通过变形缝继续下流至地下,从而使得水沉积在止水带上方,挤压机构吸收止水带上方的水,使得自身的重量增加,在重力作用下,挤压止水带,使得止水带中部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直至止水带底部与推进机构相抵接,使得推进机构发生形变,将推进机构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当挤压机构下移一定距离后,挤压机构收卷,使得止水带失去向下挤压的力,推进机构恢复形变,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直至与止水带的底部的中部相抵接,并将止水带的中部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直至止水带的中部高于止水带长度方向的两端,使得止水带上表面呈拱形,当水继续流至变形缝内,并落至止水带的上表面时,止水带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水向止水带的两侧流淌,从而使得水不易沉积在止水带上,进而减小了止水带的承重,提高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2、当水从地下室的地面流至变形缝内,止水带起到隔档作用,使得水沉积在止水带的上方,增重组件吸收止水带上的水,使得自身重量增加,在重力作用下,将止水带中部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挤压,带动推进机构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当增重组件下移到一定距离后,收卷组件带动增重组件向靠近变形槽内壁的方向收卷,使得止水带上方无重物,即止水带失去挤压力,推进机构恢复形变,推动止水带中部向靠近地面的方向移动,直至止水带的中部高于止水带的两侧,形成拱形,使得水不易沉积在止水带上方,从而减小了止水带的承重,进而增加了止水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导向块与推进弹簧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吸水海绵与收卷铁尺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安装杆与驱动套筒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驱动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止水带;2、挤压机构;21、增重组件;211、吸水海绵;22、收卷组件;221、收卷铁尺;3、磁铁;4、铁片;5、推进机构;51、驱动组件;511、驱动块;512、驱动套筒;5120、驱动槽;5121、连接孔;513、驱动杆;514、驱动弹簧;52、推进组件;521、推进杆;522、推进弹簧;6、安装杆;7、支撑架;8、导向块;81、限位块;9、导向槽;90、限位槽;10、橡胶条;11、防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防水堵漏结构。参照图1和图2,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防水堵漏结构包括用于封堵变形缝的止水带1,本技术实施例中,止水带1采用橡胶材质,止水带1的侧壁通过橡胶条10与变形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当有水流至地下室的地面上,并流至变形缝内,止水带1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水不会通过变形缝继续下流至地下,从而使得水沉积在止水带1上方,止水带1易发生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的趋势,橡胶条10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量,止水带1移动时,拉伸挤压橡胶条10,使得止水带1本身不易挤压变形而发生损坏,从而使得止水带1的整体性不易被破坏,增加了止水带1的使用寿命,橡胶条10始终与变形缝内壁相抵接,起到密封作用,使得水不易通过止水带1和变形缝内壁之间的间隙流至地下。
30.参照图2和图3,变形槽内设置有挤压机构2,挤压机构2包括增重组件21,增重组件21包括两块吸水海绵211,两块吸水海绵211水平竖着,两块吸水海绵211以止水带1的中轴线为轴对称,吸水海绵211远离止水带1中轴线的一侧与变形槽的侧壁转动连接,参照图2和图3,挤压机构2还包括收卷组件22,收卷组件22包括收卷铁尺221,收卷铁尺221沿吸水海绵21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与吸水海绵211靠近止水带1的一侧胶粘固定,收卷铁尺221长度方向的两侧高于收卷铁尺221的中部,其中一个吸水海绵211远离变形缝内壁的一侧胶粘固定有磁铁3,另一个吸水海绵211远离变形缝内壁的一侧建站固定有铁片4,磁铁3与铁片4相贴合。
31.当有水流至地下室的地面上,并流至变形缝内,止水带1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水不会通过变形缝继续下流至地下,从而使得水沉积在止水带1上方,吸水海绵211吸收止水带1上方的水,从而增加了吸水海绵211自身的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吸水海绵211将止水带1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挤压,即吸水海绵211远离变形缝内壁的一端以吸水海绵211与变形缝内壁的连接处为轴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转动,两个吸水海绵211同时转动,直至磁体与铁片4相分离,吸水海绵211远离变形缝内壁的一端失去将吸水海绵211向靠近止水带1中轴线方向拉伸的力,使得收卷铁尺221带动吸水海绵211向远离止水带1中心轴的方向翻卷,从而使得吸水海绵211收卷至止水带1与变形缝的连接处,即可使得止水带1中部无支撑的部分的承重减小,从而增加了止水带1的使用寿命。
32.参照图3和图4,变形槽内还设置有推进机构5,推进机构5包括驱动组件51和推进组件52,驱动组件51与推进组件52通过安装杆6相连,安装杆6靠近地面的一端与止水带1远离地面的一侧相抵接,驱动组件51包括驱动套筒512、驱动块511、驱动杆513和驱动弹簧514,变形槽的内侧壁浇注固定有支撑架7,驱动套筒512竖直设置,且与支撑架7焊接固定,安装杆6竖直插设在驱动套筒512内,驱动杆513与安装杆6远离止水带1的一端焊接固定,驱动弹簧514的一端与支撑架7浇注固定,另一端与驱动杆513远离安装杆6的一侧相抵接,驱
动块511与安装杆6侧壁焊接固定。
33.参照图4和图5,驱动套筒512内壁开设有驱动槽5120,驱动块511插设进驱动槽5120中,并在驱动槽5120中滑动,以驱动安装杆6在驱动套筒512内转动,驱动槽5120连通有四个连接孔5121,四个连接孔5121以驱动套筒512的中轴线为轴两两对称,连接孔5121沿驱动套筒512的长度方向开设。
34.参照图2和图3,推进组件52包括两个推进杆521和两个推进弹簧522,两个推进杆521以止水带1中轴线的为轴对称,推进杆521为l型杆,推进杆521靠近止水带1的一端向靠近止水带1中心轴的方向倾斜设置,且推进杆521靠近止水带1的一端胶粘固定有防护垫11。推进杆521的中部与变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推进块的中部一体成型有导向块8,变形槽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9,导向块8插设在导向槽9内,并在导向槽9内滑动,导向块8侧壁一体成型有限位块81,限位块81位于导向块8远离推进杆521的一端,导向槽9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90,限位块81插设在限位槽90内,并在限位槽90中滑动,推进弹簧522的一端与导向槽9远离地面的一侧浇注固定,另一端与导向块8相抵接,推进弹簧522始终施加将推进杆521向靠近止水带1的方向推进的力,使得推进杆521靠近地面的一端始终与止水带1底壁相抵接。
35.当吸水海绵211吸水,将止水带1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挤压时,压缩驱动弹簧514,止水带1带动安装杆6在驱动套筒512内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驱动块511的侧壁与驱动槽5120的内壁相抵接,驱动槽5120内壁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驱动块511沿着驱动槽5120的轨迹移动,即使得安装杆6带动驱动杆513以安装杆6的中轴线为轴发生转动,当驱动块511移动至驱动槽5120远离止水带1的一端,并移动至连接孔5121内,此时,安装杆6转动了90
°
,使得驱动杆513位于推进杆521的下方,当吸水海绵211收卷后,止水带1失去挤压力,即安装杆6失去外力,驱动弹簧514恢复形变,将安装杆6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推进,连接孔5121的内壁与驱动块511的侧壁相抵接,对驱动块511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驱动块511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即安装杆6带动驱动杆513竖直向靠近止水带1的方向移动,当驱动杆513与推进杆521相抵接,驱动杆513推动推进杆521向靠近止水带1的方向移动,导向槽9的内壁与导向块8相抵接,对导向块8起到导向作用,使得导向块8沿着导向槽9的长度方向移动,即推进杆521眼竖直方向移动,不易发生偏移,限位槽90的内壁与限位块81侧壁相抵接,对限位块81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导向块8不会移出导向槽9,从而使得推进杆521不会与变形缝的内壁相分离,增加了推进杆521与变形缝内壁连接的紧固性。当推进杆521与止水带1底壁相抵接时,驱动杆513继续移动,将止水带1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推进,直至止水带1的中部高于止水带1的两侧,使得止水带1呈拱形,当水落至止水带1上,止水带1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水向止水带1的两侧流淌,不易沉积在止水带1上,从而减小了止水带1的承重,进而增加了止水带1的使用寿命。
36.当地下室地面的水清理完毕,且止水带1上方的水也清理完毕后,将止水带1的中部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挤压,挤压驱动弹簧514,带动安装杆6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驱动块511在驱动槽5120中滑动,使得安装杆6带动驱动杆513以安装杆6的中轴线为轴发生90
°
的转动,从而使得驱动杆513与两个推进杆521之间的连线相垂直,撤除挤压止水带1的力,驱动弹簧514恢复形变,将驱动杆513向靠近止水带1的方向推进,使得驱动块511沿连接孔5121的长度方向往靠近止水带1的方向移动,直至止水带1恢复水平状态,接着将吸水海绵
211展开,平铺在止水带1的上表面,将磁铁3与铁片4相贴合,使得两个吸水海绵211维持平展的状态,实现止水带1的复位。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地下室连通口变形缝防水堵漏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有水流至地下室的地面上,并流至变形缝内,止水带1起到阻挡作用,使得水不会通过变形缝继续下流至地下,从而使得水沉积在止水带1上方,吸水海绵211吸收止水带1上方的水,从而增加了吸水海绵211自身的重量,在重力作用下,吸水海绵211远离变形缝内壁的一端以吸水海绵211与变形缝内壁的连接处为轴向远离地面的方向转动,两个吸水海绵211同时转动,将止水带1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挤压,压缩驱动弹簧514,止水带1带动安装杆6在驱动套筒512内向远离地面的方向移动,驱动块511的侧壁与驱动槽5120的内壁相抵接,驱动槽5120内壁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驱动块511沿着驱动槽5120的轨迹移动,即使得安装杆6带动驱动杆513以安装杆6的中轴线为轴发生转动,当驱动块511移动至驱动槽5120远离止水带1的一端,并移动至连接孔5121内,此时,安装杆6转动了90
°
,使得驱动杆513位于推进杆521的下方;当吸水海绵211转动到一定角度后,磁体与铁片4相分离,吸水海绵211远离变形缝内壁的一端失去将吸水海绵211向靠近止水带1中轴线方向拉伸的力,使得收卷铁尺221带动吸水海绵211向远离止水带1中心轴的方向翻卷,从而使得吸水海绵211收卷至止水带1与变形缝的连接处,止水带1失去挤压力,即安装杆6失去外力,驱动弹簧514恢复形变,将安装杆6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推进,连接孔5121的内壁与驱动块511的侧壁相抵接,对驱动块511起到导向作用,使得驱动块511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即安装杆6带动驱动杆513竖直向靠近止水带1的方向移动,当驱动杆513与推进杆521相抵接,驱动杆513推动推进杆521向靠近止水带1的方向移动,直至推进杆521与止水带1底壁相抵接,驱动杆513继续移动,将止水带1向靠近地面的方向推进,直至止水带1的中部高于止水带1的两侧,使得止水带1呈拱形,当水落至止水带1上,止水带1的上表面起到导向作用,使得水向止水带1的两侧流淌,不易沉积在止水带1上,从而减小了止水带1的承重,进而增加了止水带1的使用寿命。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