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小型景观河道自动拦污清污装置及运行方式

文档序号:31205421发布日期:2022-08-20 02:3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小型景观河道自动拦污清污装置及运行方式

1.本发明涉及河道环境治理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城市小型景观河道自动拦污清污装置及运行方式。


背景技术:

2.河道整治技术主要用于恢复和提高河道的基本功能,提高水资源承载力,改善河流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生态河道,近些年来已广受关注。
3.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工业垃圾以及植物垃圾等充斥在城市河道中,造成水环境严重污染,同时影响居民生活,也不利于构建绿色生态城市。为解决河道内漂浮污物问题,相关管理部门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处理漂浮污物,但由于打捞难度较大,维护人员安全难以保障,耗费成本也较多,漂浮污物清除问题通常难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城市小型景观河道自动拦污清污装置及运行方式,该装置集自动拦污、自动复位、拦污过水功能于一体,可有效解决河道漂浮垃圾打捞、清理困难等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城市小型景观河道自动拦污清污装置,包括有固定支柱、拦污网和纳污篮,固定支柱垂直安设在河道内,固定支柱和河岸壁之间连接有拦污网,河岸壁上开设有纳污槽。
6.优选的方案中,固定支柱上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沿着固定支柱垂直滑动并可固定在固定支柱的外壁处。
7.优选的方案中,河岸壁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内设有拉力传感器,滑槽端部设有收卷机,所述收卷机通过缆绳连接滑块并控制滑块沿着滑槽限位滑动。
8.优选的方案中,拦污网上端连接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限位环,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滑块,钢丝绳上串接有拦污浮筒,拦污网的下端挂接有配重块。
9.优选的方案中,纳污槽的侧壁处设有滤污格栅,纳污槽的一端设有双扇内开拦污门,纳污槽内安设有纳污篮,纳污槽的上端开口处盖有顶盖。
10.优选的方案中,纳污篮靠近滤污格栅的侧壁处设有滤污网,纳污篮的上端开口处焊接有吊耳。
11.一种城市小型景观河道自动拦污清污装置的运行方式,装置运行包括以下步骤:step1、拦污网在正常状态下处于自然过水状态,此时收卷机工作并收紧缆绳,滑槽内的滑块在收卷机的拉力下远离收卷机,拦污网呈圆弧状且不影响河道通透性;step2、自然过水状态下拦污网和拦污浮筒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有效拦截,随着拦污网上附着的河道垃圾逐渐增多,拦污网上的阻力也随之增加,通过钢丝绳传导到滑块上的拉力也随之增加;step3、当拦污网上附着的垃圾达到一定程度后,滑块上的拉力值超过阈值,此时
拦污网进入工作状态;step4、进入工作状态后收卷机立即停止收卷工作,拦污网在水流的推动下会带动滑块朝向收卷机滑动,拦污网逐渐伸展,拦污网上附着的垃圾在水流推力下会自动进入到河岸两侧的纳污槽内;step5、垃圾进入到纳污槽后会进入到纳污篮内,固体垃圾经过滤污网和滤污格栅的拦截会留在纳污篮内,水流则通过滤污格栅并流向下游;step6、当纳污篮内的垃圾满载后,工作人员打开纳污槽顶部的顶盖,通过起重机将纳污篮吊出,并清理篮内的垃圾;step7、纳污篮清理完毕后,将其重新掉回纳污槽,启动收卷机并收紧缆绳,此时拦污网恢复初始圆弧状态。
12.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装置中的柔性滤污网对水流无明显阻碍作用,对河道连通性无影响,柔性滤污网上的孔径大小满足过鱼要求;2、拦污网在自然过水状态下呈圆弧状态并提高了拦污能力,拦污网进入工作状态后呈绷直状态并提高了排渣能力,通过切换不同的工作状态,能够保证装置的整体清污效果;2、本发明装置充分利用水流特性,可实现自动清污,通过将污物排送至河道两岸的纳污槽内,可方便后期清理人员的打捞;在提高了垃圾清理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清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拦污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纳污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纳污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在自然过水状态下的形态图;图6为本发明在工作状态下的形态图。
14.图中:固定支柱1、限位环101、河岸2、拦污网3、拦污浮筒301、配重块302、钢丝绳303、纳污槽4、拦污门401、滑槽5、顶盖6、收卷机7、滤污格栅8、纳污篮9、滤污网901、吊耳902。
具体实施方式
15.如图1所示,一种城市小型景观河道自动拦污清污装置,包括有固定支柱1、拦污网3和纳污篮9,固定支柱1垂直安设在河道内,固定支柱1和河岸2壁之间连接有拦污网3用于拦截河道垃圾,河岸2壁上开设有纳污槽4用于收集拦污网3拦截到的河道垃圾。
16.优选的方案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支柱1上套接有,所述限位环101沿着固定支柱1垂直滑动并可固定在固定支柱1的外壁处,通过改变限位环101的高度可进一步的调整拦污网3的高度,进而根据河道水位自适变化。
17.优选的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河岸2壁处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设有滑块,滑块内设有拉力传感器,滑槽5端部设有收卷机7,所述收卷机7通过缆绳连接滑块并控制滑块沿着滑槽5限位滑动,滑块滑动可带动拦污网3并改变拦污网3的工作形态。
18.优选的方案如图2所示,拦污网3上端连接钢丝绳303,所述钢丝绳303的一端连接限位环101,钢丝绳303的另一端连接滑块,钢丝绳303上串接有拦污浮筒301可进一步的提高拦污网3的拦污能力,拦污网3的下端挂接有配重块302可使拦污网3在水中呈垂直状态,拦污网3自限位环101向下0.7m范围内网眼孔径小于其下端网眼孔径,满足顶部拦污下部过鱼要求。
19.优选的方案如图3所示,纳污槽4的侧壁处设有滤污格栅8,纳污槽4的一端设有双扇内开拦污门401,纳污槽4内安设有纳污篮9,纳污槽4的上端开口处盖有顶盖6;所述拦污网3上的拦截的河道垃圾经过水流的引导会推送至纳污槽4内并最终存储在纳污篮9中,纳污槽4的顶部设置顶盖6可防止工作人员失足掉入,也便于随时清理纳污槽4内的垃圾。
20.优选的方案如图4所示,纳污篮9靠近滤污格栅8的侧壁处设有滤污网901,以便于河流透水,纳污篮9的上端开口处焊接有吊耳902以便于将纳污篮9提出并清理篮内垃圾。
21.实施例1第一步、拦污网3在正常状态下处于自然过水状态(如图5所示),固定支柱1设置在河道1/2处,随时固定支柱1采用外径φ=0.3m,壁厚0.6mm钢管制成,管体外表面涂刷防锈油漆,底端与混凝土镇墩浇筑成整体下放至河床底部,固定立柱上下端套有内径φ1=0.35m的限位环101;此时收卷机7工作并收紧缆绳,滑槽5内的滑块在收卷机7的拉力下远离收卷机7,拦污网3呈圆弧状且不影响河道通透性;拦污网3采用柔性材质制作而成,拦污网10两侧由3mm厚、1cm宽的薄钢片对称挤压制成的钢丝绳303包裹,以防止网面被漂浮物冲击而破损;第二步、自然过水状态下拦污网3和拦污浮筒301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有效拦截,所述污浮筒301拦污浮筒9为直径φ2=30cm、长70cm的塑料浮筒制作而成,用以拦截大体积漂浮污物和控制自动拦污装置随自适应河道水位涨浮;随着拦污网3上附着的河道垃圾逐渐增多,拦污网3上的阻力也随之增加,通过钢丝绳303传导到滑块上的拉力也随之增加;底侧钢丝绳串有配重块302用以沉坠柔性拦污网3使其在水中始终保持垂直河床的状态,重力铅柱8尺寸为直径φ3=0.5m、长50cm的铅柱;第三步、当拦污网3上附着的垃圾达到一定程度后,传导到滑块上的拉力值超过阈值,此时拦污网3进入工作状态(如图6所示);第四步、进入工作状态后收卷机7立即停止收卷工作,拦污网3在水流的推动下会带动滑块朝向收卷机7滑动,拦污网3逐渐伸展,此时拦污网3在拉力的作用下与垂直水流方向的夹角约为30
°
,拦污网3上附着的垃圾在水流推力下会自动进入到河岸2两侧的纳污槽4内,同时拦污网3在此状态会减小对水流的阻力,不影响河道的通透性;第五步、垃圾进入到纳污槽4后会进入到纳污篮9内,固体垃圾经过滤污网901和滤污格栅8的拦截会留在纳污篮9内,水流则通过滤污格栅8并流向下游;纳污槽4采用为梯形结构,能大幅提升纳污能力;第六步、当纳污篮9内的垃圾满载后,工作人员打开纳污槽4顶部的顶盖6,通过起
重机将纳污篮9吊出,,以防止污物堆积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的污染物分解,二次污染河水,并配有垃圾收集清理车将拦截污物运送至指定存放清理地点;第七步、纳污篮9清理完毕后,将其重新掉回纳污槽4,启动收卷机7并收紧缆绳,此时拦污网3恢复初始圆弧状态。
22.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在互 不冲突的前提下,本发明记载的各项技术特征能够互相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 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