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景观边坡防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97579发布日期:2022-10-14 17:5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景观边坡防护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河道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景观边坡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越来越重视,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河道生态修复过程中,或者是混凝土或者砌石护坡,虽保证河道护岸的行洪安全及边坡稳定,防止冲刷及水土流失,但却造成了一定的视觉污染;或者是植被种植,虽能提高景观效果,但是却不能保证河道护岸的行洪安全及边坡稳定,无法有效地保证冲刷及水土流失。
3.因此,如何既能够保证河道护岸的行洪安全及边坡稳定,防止冲刷及水土流失,又能融入周围景观,消除视觉污染,提高景观效果,完成生态景观边坡防护功能是适应目前河道生态修复、满足人们需求的一项关键措施。
4.为此,为了既能够保证河道护岸的行洪安全及边坡稳定,防止冲刷及水土流失,又能融入周围景观,消除视觉污染,提高景观效果,完成生态景观边坡防护功能,必须采取一种更为先进、快捷、稳定、美观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河道边坡防护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混凝土或者砌石护坡,虽保证河道护岸的行洪安全及边坡稳定,防止冲刷及水土流失,但却造成了一定的视觉污染;或者是植被种植,虽能提高景观效果,但是却不能保证河道护岸的行洪安全及边坡稳定,无法有效地保证冲刷及水土流失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景观边坡防护方法。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景观边坡防护方法,包括:在原状河道自然护坡上设置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在所述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上设置生态喷播系统;
7.所述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土工布底层、中粗砂垫层、碎石层、格宾石笼护坡;
8.所述生态喷播系统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格宾石笼复合泥浆注缝层、复合泥浆基层、复合泥浆种植面层;
9.格宾石笼复合泥浆注缝层是将所述格宾石笼护坡中的毛石缝隙采用合适配比的复合泥浆利用喷播设备注实注满;
10.复合泥浆基层是直接利用所述格宾石笼护坡中的格宾网采用合适配比的复合泥浆利用喷播设备直接分层喷播喷实喷满;
11.复合泥浆种植面层是在所述复合泥浆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分层喷播至所述复合泥浆基层上。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复合泥浆种植面层中包含植被种子。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还包括:砌筑在护坡顶部的格宾石笼压顶、砌筑在护坡底部的格宾石笼齿墙,所述格宾石笼齿墙靠近河道的一侧砌筑有格宾石笼护脚。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还包括:砼隔梁,所述砼隔梁位于护坡中部,且贯穿所述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全断面并深入护坡原状土层内,砼隔梁的表面与所述格宾石笼护坡的上表面齐平。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复合泥浆种植面层是利用喷播设备分2层,每层2-3cm厚喷播而成。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1.所述复合泥浆种植面层是采用过筛腐殖土、草纤维、泥炭土、缓释营养肥、粘合剂、保水剂、水混合材料,然后用喷播机充分搅拌,并通过喷播机将材料及种子送至坡面形成。
22.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景观边坡防护方法,采用将格宾石笼与客土喷播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即利用了格宾石笼河道护坡对坡面进行加固,控制了坡体的水土流失,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又采用了客土喷播技术(采用喷播护坡绿化技术,将过筛腐殖土、草纤维、泥炭土、缓释营养肥、粘合剂、保水剂、水等混合材料用喷播机充分搅拌,然后通过喷播机将材料及种子送至坡面,先进行石笼中间空隙注缝,再利用原格宾网直接喷附到石笼护坡上,从而造就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耐雨水、风侵蚀,牢固透气,与自然表土相类似或更优的多孔稳定土壤结构),利用泥浆粘稠特性利用喷播机液压力注浆入石笼空隙处直至注满,并直接利用原石笼护坡上的格宾网,格宾网形成框架,以代替传统客土喷播技术的锚杆挂网,可直接在其上进行喷播作业,此工艺简单,方便施工,加快现场施工进度及工序,安全可靠,既可减少人工并转化为机械作业,降低安全隐患,又能保证施工效果、提高效率。进行长期复绿(配比中均有灌木参至其中,花约成长3年后为全草灌再3年后为全灌并融入周边植被,使得复绿时间更长、美化),融入周边自然美景,取得很好花开复绿生态修复的施工效果。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表示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景观边坡防护方法,示出以下附图;
25.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景观边坡防护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26.其中附图中的标号;
27.1、生态喷播系统;2、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10、复合泥浆种植面层;11、复合泥浆基层;12、格宾石笼复合泥浆注缝层;20、格宾石笼护坡;21、碎石层;22、中粗砂垫层;23、土工布底层;24、格宾石笼压顶;25、砼隔梁;26、格宾石笼齿墙;27、格宾石笼护脚。
具体实施方式
28.请参考附图1,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景观边坡防护方法,其步骤是:
29.(1)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景观边坡防护方法,包括生态喷播系统1、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结构断面从下至上为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和生态喷播系统
1,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在下,生态喷播系统1在上,生态喷播系统1在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施工完成后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分层喷播至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上,形成格宾石笼+客土喷播的景观边坡防护结构。
30.(2)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包括格宾石笼护坡20、碎石层21、中粗砂垫层22、土工布底层23、格宾石笼压顶24、砼隔梁25、格宾石笼齿墙26、格宾石笼护脚27。结构断面从下至上依次分别为土工布底层23、中粗砂垫层22、碎石层21和格宾石笼护坡20,土工布底层23在最下,中粗砂垫层22中下,碎石层21在中上,格宾石笼护坡20在上。
31.(3)首先土工布底层23均匀整齐摊铺在削坡(设计坡比1:3.0)平整后的原河道堤岸上,固定结实,连接紧密;中粗砂垫层22需在土工布底层23施工完成后利用机械与人工配合均匀撒布10cm在土工布底层23上,饱满密实,层厚均匀符合要求;碎石层21需在中粗砂垫层22施工完成后利用机械与人工配合均匀撒布10cm在中粗砂垫层22上,饱满密实,层厚均匀符合要求;格宾石笼护坡20需在碎石层21施工完成后利用机械与人工配合按照格宾石笼标准图集(2m*1m*0.3m)砌筑30cm高的长方体码放在碎石层21上,表面平整,格宾网(网目尺寸为80mm*100mm,网丝直径2.7mm,采用10%锌铝合金网丝,外包塑)全面积包裹毛石(填充料为坚实的片石、碎石),石笼互相连接紧密结实整齐;格宾石笼压顶24砌筑在护坡顶部,紧靠格宾石笼护坡20,石笼互相连接紧密结实整齐;砼隔梁25在护坡中部,贯穿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全断面并深入护坡原状土层内,表面与格宾石笼护坡20齐平,紧靠格宾石笼护坡20;格宾石笼齿墙26砌筑在护坡底部,贯穿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全断面并深入河底原状土层内,石笼互相连接紧密结实整齐;格宾石笼护脚27砌筑在护坡底部格宾石笼齿墙26外侧,表面与设计河底高程和格宾石笼齿墙26顶齐平,石笼互相连接紧密结实整齐。格宾石笼护坡20、碎石层21、中粗砂垫层22、土工布底层23、格宾石笼压顶24、砼隔梁25、格宾石笼齿墙26、格宾石笼护脚27合成整体形成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式的河道生态修复边坡防护结构层。
32.(3)生态喷播系统1包括复合泥浆种植面层10、复合泥浆基层11、格宾石笼复合泥浆注缝层12。结构断面从下至上依次分别为格宾石笼复合泥浆注缝层12、复合泥浆基层11和复合泥浆种植面层10,格宾石笼复合泥浆注缝层12在下,复合泥浆基层11在中,复合泥浆种植面层10在上。
33.(4)格宾石笼复合泥浆注缝层12需将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中的格宾石笼护坡20中的毛石缝隙采用合适配比的复合泥浆利用喷播设备分2层喷注,注实注满;复合泥浆基层11在格宾石笼复合泥浆注缝层12施工完成后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分层喷播至格宾石笼复合泥浆注缝层12上;复合泥浆基层11可直接利用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中的格宾石笼护坡20中格宾网采用合适配比的复合泥浆利用喷播设备直接分4层喷播7~8cm厚,喷实喷满,层厚均匀符合要求;复合泥浆种植面层10在复合泥浆基层11施工完成后采用客土喷播技术分层喷播至复合泥浆基层11上;复合泥浆种植面层10在最上层,复合泥浆种植面层10可直接在复合泥浆基层11采用合适草、花、灌等材料配比的复合泥浆利用喷播设备直接分2层2~3cm厚,喷实喷满、层厚均匀符合要求。客土喷播技术采用喷播护坡绿化技术,将过筛腐殖土、草纤维、泥炭土、缓释营养肥、粘合剂、保水剂、水等混合材料用喷播机充分搅拌,然后通过喷播机将材料及种子送至坡面,从而造就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耐雨水、风侵蚀,牢固透气,与自然表土相类似或更优的多孔稳定土壤结构,进行长期复绿,配比中均有灌木参至其中,
花约成长3年后为全草灌再3年后为全灌并融入周边植被,使得复绿时间更长、美化。复合泥浆种植面层10、复合泥浆基层11、格宾石笼复合泥浆注缝层12合成整体形成生态喷播系统1式的生态修复景观结构层。
34.(5)生态喷播系统1式的生态景观修复结构层+格宾石笼边坡防护系统2式的河道生态修复边坡防护结构层合成整体形成一种用于河道生态修复的格宾石笼+客土喷播的景观边坡防护结构。
35.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36.应当理解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