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环境治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9352发布日期:2022-12-02 22:44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环境治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体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环境治理设备。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由于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不合理地排放至河道、沟渠、湖泊等天然或半天然水体中,大大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引起氮磷等营养元素快速累积,为浮萍生长提供了氮、磷等营养条件,同时在缓流流速、光照、水温等因素作用下,极易导致水面聚集大量浮萍等漂浮物。该现象也易发生于生态景观、污水与净水处理厂的水工设施中。浮萍不仅影响生产和人为感官,特别是当水体内出现大量浮萍聚集或暴发(富营养化的表现),甚至覆盖整个或者部分区域水面时,浮萍将阻碍水体复氧及沉水植物接受光照,导致沉水植物死亡。当浮萍形成种群优势后,水体水质将逐渐下降。严重时导致水体缺氧而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破坏水生生态平衡。
3.目前,清除浮萍的主要方法包括人工打捞、投加化学药剂或生物菌剂、生物原位修复等。投加化学药剂和生物菌剂效果快,但是有副作用,容易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生物原位修复生态环保比较安全,但是见效慢,周期长。因此现在大多数还是采用人工打捞。但是,人工打捞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工作人员在湖泊等水体中清理浮萍,存有安全隐患,极不安全,容易出现安全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环境治理设备,解决人工打捞浮萍效率低,不安全的问题。
5.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一种水环境治理设备,该设备包括悬浮体、盖体、吸纳组件以及网框,所述悬浮体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盖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底部设有回型挤压体,所述本体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齿轮柱,所述齿轮柱上设有轮齿,所述本体的外部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向外斜下设置,所述第一支杆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悬浮体固定连接;所述吸纳组件包括回型框板和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收纳部,所述收纳部与所述箱体连通,所述收纳部通过第二支杆与所述回型框板固定连接,所述回型框板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与所述回型挤压体厚度相等的流道,所述箱体底部四周边沿处转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四个所述密封板能够将所述箱体与所述回型框板之间的流道堵住,所述箱体内设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通过第三支杆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外侧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齿轮箱的侧壁,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齿轮箱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从动轮,两个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啮合,所述从动轮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齿轮柱穿过所述箱体,并且穿过所述齿轮箱与所述转轮啮合,所述齿轮柱的底端能够收纳于所述收纳部中;所述网框位于所述回型框板底部,所述
网框与所述回型框板可拆卸连接。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8.进一步,所述弹簧外套有软体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的底部以及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套将所述弹簧密封在内部,能够防止所述弹簧被异物缠绕,还能防水,防止所述弹簧生锈。
9.进一步,所述密封板的尾端设有软体橡胶层。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回型框板接触时,所述橡胶层位于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回型框板之间,能够更好的将所述回型框板与所述箱体之间的流道堵住,堵塞效果更好。
10.进一步,所述本体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密封薄膜套。所述密封薄膜套能够将所述箱体的顶部上方密封住,起到防水作用,防止液体从箱体顶部流入所述齿轮箱中。
11.进一步,所述回型框板外部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能将该设备拴住,防止该设备飘走,便于回收设备。
12.进一步,所述本体为方块型的空心体。所述盖体空心设置能够减轻重量,方便提拿,而且易于该设备悬浮。
13.进一步,所述悬浮体设置于所述盖体对角线的外延线上。能够降低所述悬浮体对浮萍流向的干扰。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所述悬浮体的作用下,所述盖体悬浮于水平面上方,所述转轮和所述齿轮柱啮合,在所述步进电机的驱动下,所述吸纳组件能够沿着所述齿轮柱上下移动,所述吸纳组件向下移动时,所述回型框板的顶部位于水平面下方,此时浮萍随着水流入所述回型框板与所述箱体之间的流道中,所述吸纳组件向上移动时,所述回型挤压体插入所述回型框板与所述箱体之间的流道中,所述回型挤压体挤压流道内的水体以及浮萍,水体被迫挤压所述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被打开,水体以及浮萍流入所述网框中,所述吸纳组件再次向上移动时,所述密封板回到初始状态,被挤入所述网框内的浮萍以及水体被所述密封板堵在下方,所述网框将浮萍框柱,在所述吸纳组件不间断的上下移动下,水面的浮萍自动地流入回型框板中,从而能够自动地清理水面的浮萍以及漂浮物,不需要人工清理,更加安全,而且浮萍等悬浮物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均能随着水体流向该设备,清理更彻底。
附图说明
15.本发明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水环境治理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水环境治理设备的俯视图;
18.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箱体与密封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齿轮箱与齿轮柱配合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其中,1-悬浮体、2-盖体、21-本体、22-回型挤压体、23-齿轮柱、24-第一支杆、3-吸纳组件、31-回型框板、32-箱体、33-收纳部、34-第二支杆、35-流道、36-密封板、37-弹簧、38-齿轮箱、381-步进电机、382-主动轮、383-从动轮、384-转轮、39-第三支杆、4-网框、5-密封薄膜套、6-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23.如图1至图5所示
24.一种水环境治理设备,该设备包括悬浮体1、盖体2、吸纳组件3以及网框4,所述悬浮体1为空心球体状,所述悬浮体1的数量为四个;
25.所述盖体2包括本体21,所述本体21为矩型最好为方型结构,所述本体21的底部设有回型挤压体22,所述回型挤压体22的外侧壁与所述本体21的外侧壁平齐,所述本体21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有齿轮柱23,所述齿轮柱23竖直设置,所述齿轮柱23上对称的两侧壁设有轮齿,所述本体21的外部连接有第一支杆24,所述第一支杆24向外斜下设置,所述第一支杆24的底端分别与所述悬浮体1固定连接;
26.所述吸纳组件3包括回型框板31和箱体32,所述箱体32顶部设有开口,所述箱体32的底部设有收纳部33,所述收纳部33竖直设置,所述收纳部33与所述箱体32连通,所述收纳部33通过第二支杆34与所述回型框板31固定连接,所述回型框板31与所述箱体32之间设有与所述回型挤压体22厚度相等的流道35,所述回型框板31的顶部低于所述所述箱体32的顶部,所述回型框板31的竖直长度长于所述箱体32的竖直长度,所述箱体32底部四周边沿处转动连接有密封板36,所述密封板3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7,所述弹簧37的另一端与所述箱体3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所述弹簧37的弹力作用下,四个所述密封板36能够将所述箱体32与所述回型框板31之间的流道35堵住,所述密封板36分为两组,两组所述密封板36上下交错设置,对称的两个所述密封板36处于同一平面为一组,
27.所述箱体32内设有齿轮箱38,所述齿轮箱38上下端均设有开口,所述齿轮箱38通过第三支杆39与所述箱体32固定连接,所述齿轮箱38外侧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381,在所述箱体32内安置电源以及控制器,启动电源后,所述步进电机381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正反转往复运动,所述步进电机381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齿轮箱38的侧壁,所述步进电机381的输出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主动轮382,所述齿轮箱38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从动轮383,两个所述从动轮383与所述箱体32轴承连接,两个所述从动轮383与所述主动轮382啮合,所述从动轮383的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轮384,所述齿轮柱23穿过所述箱体32顶部的开口,并且穿过所述齿轮箱38顶部的开口与所述转轮384啮合,所述齿轮柱23的底端穿过所述齿轮箱38底部的开口插入所述收纳部33中;
28.所述网框4位于所述回型框板31底部,所述网框4与回型框板31之间螺栓连接。
29.在所述悬浮体1的作用下,所述盖体2悬浮于水平面上方,在所述步进电机381的驱动下,所述吸纳组件3向下移动时,所述回型框板31的顶部位于水平面下方,此时浮萍随着水流入所述回型框板31与所述箱体32之间的流道35中,所述吸纳组件3向上移动时,所述回型挤压体22插入所述回型框板31与所述箱体32之间的流道35中,所述回型挤压体22挤压流道35内的水体以及浮萍,水体被迫挤压所述密封板36,所述密封板36被打开,水体以及浮萍流入所述网框4中,所述吸纳组件3再次向上移动时,所述密封板36回到初始状态,被挤入所述网框4内的浮萍以及水体被所述密封板36堵在下方,所述网框4将浮萍框柱,在所述吸纳组件3不间断的上下移动下,水面的浮萍自动地流入回型框板31中,从而能够自动地清理水面的浮萍以及漂浮物,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启动设备后将该设备放入水中即可,浮萍等悬浮物在水体的带动下的自动的流向该设备。
30.具体地,所述弹簧37外套有软体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箱体32的底部以及所述密封板3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套将所述弹簧37密封在内部,能够防止所述弹簧37被异物缠绕。
31.具体地,所述密封板36的尾端设有软体橡胶层。所述密封板36与所述回型框板31接触时,所述橡胶层位于所述密封板36与所述回型框板31之间,所述橡胶层能够能将所述密封板36与所述回型框板31之间的漏缝堵住,堵塞效果更好。
32.具体地,所述本体21的底部与所述箱体3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密封薄膜套5。所述密封薄膜套5能够将所述箱体32的顶部上方密封住,防止外物进入所述箱体32中。
33.具体地,所述回型框板31外部连接有牵引绳6。所述牵引绳6能将该设备拴住,防止该设备飘走,便于回收设备。
34.具体地,所述本体21为方块型的空心体。所述盖体2空心设置能够减轻重量,方便提拿,而且易于该设备悬浮。
35.具体地,所述悬浮体1设置于所述盖体2对角线的外延线上。能够降低所述悬浮体1对浮萍流向的干扰。
36.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启动设备后,将设备扔入水体中,放在浮萍聚集较多的地方,该设备在所述悬浮体1的作用下,所述盖体2悬浮于水平面上方,在所述步进电机381的驱动下,所述吸纳组件3能够沿着所述齿轮柱23上下移动,所述吸纳组件3向下移动时,所述回型框板31的顶部位于水平面下方,此时浮萍随着水流入所述回型框板31与所述箱体32之间的流道35中,所述吸纳组件3向上移动时,所述回型挤压体22插入所述回型框板31与所述箱体32之间的流道35中,所述回型挤压体22挤压流道35内的水体以及浮萍,水体被迫挤压所述密封板36,所述密封板36被打开,水体以及浮萍流入所述网框4中,所述吸纳组件3再次向上移动时,所述密封板36回到初始状态,被挤入所述网框4内的浮萍以及水体被所述密封板36堵在下方,所述网框4将浮萍框柱,在所述吸纳组件3不间断的上下移动下,水面的浮萍自动地流入回型框板31中,从而能够自动地清理水体表面的浮萍以及漂浮物。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