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08086发布日期:2024-03-05 14:46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具体为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

2、经查阅文献得知,对于大部分的混凝土地基进行检测时,由于大部分的超声波检测仪并未进行测量前的检测,进而混凝土地基在进行检测时,就会对混凝土地基反馈的数据出现偏差,进而造成地基检测数据不精准,以至于导致地基出现严重偏差造成事故安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解决了超声波检测仪不进行测量前的检测,进而混凝土地基在进行检测时,就会对混凝土地基反馈的数据出现偏差,进而造成地基检测数据不精准,以至于导致地基出现严重偏差造成事故安全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s1:超声波检测仪进行声呐测定;

6、s2:对混凝土桩基进行检测和判定;

7、s3:钻孔灌注桩应埋设声测管,检测的桩数不应少于50根;

8、s4:通过水的耦合,超声波从一根声测管中发射,在另一根声测管中接收,或单孔中发射,可以测出被测混凝土介质的参数。由于超声波在混凝土中遇到缺陷时会波产生绕射、反射和折射,因而达到接收换能器时,根据声时、波幅及主频等特征参数的变化来判别桩身的完整性;

9、s5:测点间距宜为100-450mm,收、发换能器应以同一高度或相差一定高度等距离同步移动,宜从下到上进行声时、波幅c及接收波频率的测量,并及时记录不正常波形;各测点发射与接收换能器累计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cm,并应随时校正;

10、s6:对可疑点测点,应进行复测,宜用加密平测、斜测、双向斜测及扇形扫测的办法确定缺陷的位置和范围;

11、s7:由于地基只有一个被测表面,采用超声法检测地基的质量时只能用回波法,超声脉冲射入地基后,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首先要受到介质的吸收和散射而引起衰减,同时声波在介质分界面要发生反射和折射,传播中与地基相互作用,从地基传出后带有很多地基的信息。如果地基中某一部位的参数和声阻抗与别的部位相差较大,就会反射回较强的信号;

12、s8:检测直径≥800mm灌注桩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通过桩身预埋声测管,采用超声波检测仪,以两个声测管组成一个检测面,分别对所有测面进行检测(三管三测面,四管六测面)。

13、优选的,所述基于s1中在透明塑料水箱注满清水,将1000mm长直尺置于水箱透明硬底板的外侧面,并与底板贴合紧密,将探头与超声波主机相连,预热40min,将仪器设备的声时初读数设为零,将一个探头水平固定在清水中某一水平高度处,缓慢移动另外一个探头,保持两个探头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处且轴线相互平行,量测两个探头内边缘之间的距离g,测读相应的声时t,绘制时距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求得仪器设备的声时初读数。

14、优选的,所述基于s2中在基桩施工前,依桩径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一般采用钢管或镀锌管,底端封闭、顶端加盖),作为换能器的通道,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声测管内注满清水,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接收信号,测定有关参数并采集记录储存,发、收换能器同步向上提升进行检测,遇到异常时可采用水平加密、等差同步和扇形扫测等方法加密细测。

15、优选的,所述基于s6中异常点的实测声速与正常砼声速的偏离程度;异常点的实测幅度与同一剖面内正常砼幅度的偏离程度;异常点的波形与正常砼的波形相比的畸变程度;异常点的分布范围及其他剖面异常点的分布情况;桩的类型(摩擦型或端承型)、地质情况及成桩工艺;桩的类型及地质情况决定了桩身砼的压应力及弯矩大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因此相同大小及程度的缺陷在桩身不同深度对该桩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影响程度差别较大,应适当加以区分。

16、优选的,所述超声波检测仪通过自发自收电路设计,无需更换探头对应声测管的位置,一次提升完成六剖全组合测试,大幅提高检测速度,大大减轻现场检测人员工作强度三或四个独立可控收发通道,多管基桩声波透射检测效率更高,每个剖面测试波形各自可控调节增益延迟,采用超大真彩液晶显示屏,现场可同时清晰的观测4个剖面测试波形、波列、波速、波幅等信息,测试过程中整桩质量一目了然,测点移距3-50cm可调,无漏点,无需重复测试,自动计数提升装置连接方便、快捷,最大提升速度。

17、优选的,所述基于s3中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5%,且不应少于15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5%,且不应少于12根。

18、优选的,所述基于s3中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5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

19、优选的,所述基于s3中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5根。

20、(三)有益效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该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通过一次提升完成六剖全组合测试,大幅提高检测速度,大大减轻现场检测人员工作强度三或四个独立可控收发通道,多管基桩声波透射检测效率更高,每个剖面测试波形各自可控调节增益延迟,采用超大真彩液晶显示屏,现场可同时清晰的观测4个剖面测试波形、波列、波速、波幅等信息,测试过程中整桩质量一目了然,测点移距3-50cm可调,无漏点,无需重复测试,自动计数提升装置连接方便、快捷,最大提升速度。

23、2、该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通过异常点的波形与正常砼的波形相比的畸变程度;异常点的分布范围及其他剖面异常点的分布情况;桩的类型(摩擦型或端承型)、地质情况及成桩工艺;桩的类型及地质情况决定了桩身砼的压应力及弯矩大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因此相同大小及程度的缺陷在桩身不同深度对该桩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影响程度差别较大,应适当加以区分。

24、3、该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通过超声脉冲射入地基后,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首先要受到介质的吸收和散射而引起衰减,同时声波在介质分界面要发生反射和折射,传播中与地基相互作用,从地基传出后带有很多地基的信息。如果地基中某一部位的参数和声阻抗与别的部位相差较大,就会反射回较强的信号,可以使地基检测时具备高精准测量。



技术特征:

1.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s1中在透明塑料水箱注满清水,将1000mm长直尺置于水箱透明硬底板的外侧面,并与底板贴合紧密,将探头与超声波主机相连,预热40min,将仪器设备的声时初读数设为零,将一个探头水平固定在清水中某一水平高度处,缓慢移动另外一个探头,保持两个探头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处且轴线相互平行,量测两个探头内边缘之间的距离g,测读相应的声时t,绘制时距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求得仪器设备的声时初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s2中在基桩施工前,依桩径大小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一般采用钢管或镀锌管,底端封闭、顶端加盖),作为换能器的通道,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声测管内注满清水,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接收信号,测定有关参数并采集记录储存,发、收换能器同步向上提升进行检测,遇到异常时可采用水平加密、等差同步和扇形扫测等方法加密细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s6中异常点的实测声速与正常砼声速的偏离程度;异常点的实测幅度与同一剖面内正常砼幅度的偏离程度;异常点的波形与正常砼的波形相比的畸变程度;异常点的分布范围及其他剖面异常点的分布情况;桩的类型(摩擦型或端承型)、地质情况及成桩工艺;桩的类型及地质情况决定了桩身砼的压应力及弯矩大小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因此相同大小及程度的缺陷在桩身不同深度对该桩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影响程度差别较大,应适当加以区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检测仪通过自发自收电路设计,无需更换探头对应声测管的位置,一次提升完成六剖全组合测试,大幅提高检测速度,大大减轻现场检测人员工作强度三或四个独立可控收发通道,多管基桩声波透射检测效率更高,每个剖面测试波形各自可控调节增益延迟,采用超大真彩液晶显示屏,现场可同时清晰的观测4个剖面测试波形、波列、波速、波幅等信息,测试过程中整桩质量一目了然,测点移距3-50cm可调,无漏点,无需重复测试,自动计数提升装置连接方便、快捷,最大提升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s3中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5%,且不应少于15根;其他桩基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5%,且不应少于12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s3中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5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s3中采用钻芯法测定桩底沉渣厚度,并钻取桩端持力层岩土芯样检验桩端持力层,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5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超声波检测仪进行声呐测定;S2:对混凝土桩基进行检测和判定;S3:钻孔灌注桩应埋设声测管,检测的桩数不应少于50根;该混凝土地基超声波检测方法,通过一次提升完成六剖全组合测试,大幅提高检测速度,大大减轻现场检测人员工作强度三或四个独立可控收发通道,多管基桩声波透射检测效率更高,每个剖面测试波形各自可控调节增益延迟,采用超大真彩液晶显示屏,现场可同时清晰的观测4个剖面测试波形、波列、波速、波幅等信息,测试过程中整桩质量一目了然,测点移距3‑50cm可调,无漏点,无需重复测试,自动计数提升装置连接方便、快捷,最大提升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强,付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明创能(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