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排污管道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840346发布日期:2022-10-18 22:2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排污管道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管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排污管道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政地下管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城市道地下管道的建设标准也逐渐提高,其中城市排污管道在整个城市市政管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排污管道用于供污水排放,污水中掺杂污泥以及其他污物,导致污水带有臭气。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通过排污管道对污水进行排放时,污水易发生回流,而回流的污水不仅易对排放污水的设备造成破坏,还以导致臭气逸散,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限制排污管道中的污水回流,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排污管道及施工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排污管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排污管道,包括管体,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与管体内壁抵触,所述挡板沿污水传输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挡板的高度沿污水传输方向递减,所述挡板的上端铰接在管体的内壁上,所述挡板的下端与管体的内壁抵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技术排污管道传输污水时,污水推动挡板,以使挡板向上翻动,从而使得污水能够正常流通。由于挡板沿污水传输方向呈倾斜设置,且挡板的高度沿污水传输方向递减,使得污水通过后,挡板能够在自重的作用下复位。而污水反向回流时,污水抵压在挡板上,挡板无法翻动打开,从而限制了污水回流。如此设置,结构简单可靠,对污水回流的阻断效果好。
8.可选的,所述挡板与污水传输方向相对的一侧设有刮壁机构,所述刮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挡板上的刮壁叶轮,所述刮壁叶轮能够与管体的内底壁抵触。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管体进行污水排放时,污水中的污泥易于管体内底壁发生堆积。而污泥的堆积易导致污水中携带的固体,如石块陷入污泥中,从而阻碍石块的传输。
10.排放污水时,污水推动挡板发生转动,挡板带动刮壁叶轮移动,以使刮壁叶轮向靠近管体内底壁与挡板的抵触处移动,以使刮壁叶轮与管体的内底壁抵触。在污水的作用下,刮壁叶轮发生转动,刮壁叶轮刮落管体内底壁上污泥并搅动管体内壁底壁上的污泥,以使污水能够将冲走管体内底壁与挡板的抵触处的污泥,从而使得石块不易陷入管体内底壁与挡板抵触处的污泥中,尽量避免了因石块陷入污泥而导致挡板无法复位的情况发生,从而保障了挡板的防污水回流效果。
11.可选的,所述刮壁机构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设置在挡板上的滑动套以及滑动设置在滑动套上的滑动杆,所述刮壁叶轮转动设置在滑动杆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排放污水时污水的流通量的大小,挡板翻动的幅度
会相应发生变化。挡板在污水的冲击下向上翻动时,滑动杆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伸出,以使刮壁叶轮向下滑动,从而尽量保障刮壁叶轮能够与管体的内底壁抵触,进而保障了刮壁叶轮的清淤效果。挡板复位时,滑动杆回缩,使得挡板能够正常复位。
13.可选的,所述刮壁机构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挡板上的转动杆以及转动套设在转动杆上的转动套,所述滑动套的一端连接在转动套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在污水的冲击下发生转动时,由于转动套转动套设在转动杆上,在重力的作用下,转动套、伸缩组件以及刮壁叶轮发生转动,以使刮壁叶轮能够自行调整朝向。一方面使得刮壁叶轮能够尽量保持自身侧壁与管体内底壁抵触,从而保障了刮壁叶轮的清淤效果,另一方面保障污水对刮壁叶轮的驱动效果,有助于刮壁叶轮转动。
15.可选的,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联动绳以及收卷扭簧,所述联动绳的一端连接在转动套的周向侧壁上,所述联动绳的另一端连接在管体的内底壁上,所述联动绳绕设在转动套上,所述收卷扭簧的两受力端分别连接在挡板以及转动套上,所述收卷扭簧用于驱动转动套收卷联动绳,所述滑动套沿竖直方向延伸。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联动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管体的内顶壁以及转动套的周向侧壁上,且联动绳绕设在转动套上,使得挡板在污水的冲击下发生转动时,联动绳从转动套上放出并带动转动套转动,此时扭簧拉伸。根据挡板转动的幅度,联动绳放出的长度相应变化,即挡板转动幅度大,联动绳放出的长度长,挡板转动的幅度小,联动绳放出的长度小。如此设置,使得转动套能够根据挡板转动的角度进行转动调节,即伸缩组件以及刮壁叶轮能够根据挡板转动的角度进行调节,以使滑动套能够保持沿竖直方向延伸,从而保障刮壁叶轮的朝向。污水流过后,挡板在自重的作用下复位,收卷扭簧收缩并带动联动套转动,以使联动套复位并收卷联动绳,从而使得联动绳能够保持张紧。
17.相较于仅通过伸缩组件以及刮壁叶轮的自重进行刮壁叶轮的朝向调节,通过联动绳以及收卷扭簧,使得挡板转动至各角度时的刮壁叶轮的朝向均能保持一致,进一步提高了刮壁叶轮的清淤效果。
18.可选的,所述刮壁机构还包括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连接在转动杆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滑动套上的第三齿轮、套设在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上的齿形带以及连接在滑动杆上的齿条,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设置在滑动套上,所述齿条滑动设置在滑动套上并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齿条沿污水传输方向排布。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在污水的作用下翻转时,联动绳于转动套上放出,使得转动套相对转动杆转动,转动套带动滑动套转动,从而带动滑动套上的第二齿轮绕转动杆转动。由于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使得第二齿轮发生转动,第二齿轮通过齿形带驱动第三齿轮转动。由于齿条与第三齿轮啮合,且第三齿轮与齿条沿污水传输方向排布,使得挡板转动时,齿条下移。连接在滑动杆上的齿条带动滑动杆下移,以使刮壁叶轮下移。相较于通过自重滑动下移,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即使污泥发生堆积,刮壁叶轮的端部仍能够下移并插入污泥中,从而提高了刮壁叶轮的清淤效果。
20.可选的,所述刮壁叶轮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刮壁叶轮沿污水传输方向排布。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刮壁叶轮,提高了污水通过时刮壁叶轮的清淤
范围,进一步限制了石块等固体物因淤泥卡滞在管体的内底壁上,有效保障了挡板的防回流效果。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排污管道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排污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伸缩组件安装:先将两收卷扭簧套设至转动套上,在将滑动套固定至转动套上,然后将滑动杆插入滑动套中;s2刮壁叶轮安装:将两刮壁叶轮转动设置在滑动杆上;s3联动组件安装:先将连接块的一端插入连接槽并与滑动杆固定,然后将连接块的另一端与齿条固定,接着将第一齿轮固定在转动杆上、将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转动设置在滑动套上,第三齿轮与齿条啮合,最后将齿形带套设在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上;s4安装转动座与联动绳:先将转动杆固定在两转动座上,再将两转动座固定在挡板上;s5挡板与联动绳安装:先将挡板的上端铰接在管体上、挡板的下端与管体的内底壁抵触,然后在保持联动绳张紧的状态下将联动绳的一端固定在管体的内底壁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管体传输污水时,污水推动挡板向上翻转,以使污水能够流通。同时,转动组件、联动组件以及伸缩组件联动,从而调节刮壁叶轮的朝向以及位置,以使挡板即使转动,刮壁叶轮的朝向仍能保持一致,且刮壁叶轮的端部能够下移并插入淤泥中,从而保障了清淤效果。刮壁叶轮清除管体内底壁上淤积的污泥后,挡板不易因石块等固体物陷入淤泥中而导致挡板无法复位阻断管体内腔,保障了挡板的防回流效果。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管体内加设挡板,使得污水传输时,挡板向上翻动,从而使得污水能够正常流通,呈倾斜设置的挡板在污水通过后能够自动复位;污水回流时,挡板无法翻动,限制了污水回流;2.通过转动组件,使得刮壁叶轮的朝向能够随挡板转动而自动调节,从而使得刮壁叶轮的朝向能够保持,一方面保障了污水对刮壁叶轮的驱动效果,另一方面保障了刮壁叶轮的清淤效果;3.通过联动组件以及伸缩组件,使得挡板翻动时,刮壁叶轮会随挡板翻动的角度向下伸出,以保障了刮壁叶轮能够与管体的内底壁抵触,进一步保障了刮壁叶轮的清淤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刮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凸显齿条与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2、挡板;3、刮壁机构;31、转动组件;311、转动座;312、转动杆;313、转动套;314、收卷扭簧;315、联动绳;32、伸缩组件;321、滑动套;3211、连接槽;322、滑动杆;33、
联动组件;331、第一齿轮;332、第二齿轮;333、第三齿轮;334、齿形带;335、齿条;336、连接块;34、安装组件;341、安装杆;342、叶轮杆;35、刮壁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复合排污管道。参照图1、图2,复合排污管道包括管体1、设置在管体1内的挡板2以及用于刮除管体1内底壁上污泥的刮壁机构3。
33.参照图2、图3,挡板2沿污水传输方向呈倾斜设置,挡板2的高度沿污水传输方向递减。挡板2的上端铰接在管体1的内壁上,挡板2的下端与管体1的内壁抵触。
34.参照图2、图3,通过管体1传输污水时,污水推动挡板2翻转,以使挡板2的下端与管体1内壁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使得污水能够正常通过。污水流通后,挡板2在自重的作用下复位并阻断管体1的内腔。污水回流时,回流的污水冲击挡板2,挡板2抵压在管体1的内壁上而无法翻动,以限制污水回流。
35.参照图2、图4,刮壁机构3位于挡板2雨污水传输方向相对的一侧,刮壁机构3包括转动组件31、两组伸缩组件32、两组联动组件33、安装组件34以及两个刮壁叶轮35。
36.参照图2、图4,转动组件31包括两个固定在挡板2上的转动座311、固定在两转动座311上的转动杆312、转动套设在转动杆312上的转动套313、两个套设在转动套313上的收卷扭簧314以及一端固定在转动套313周向侧壁上的联动绳315,联动绳315的另一端固定在管体1的内底壁上,联动绳315绕设在转动套313上。两个收卷扭簧314分别位于联动绳315的两侧,收卷扭簧314的其中一个受力端固定在转动套313的周向侧壁上,收卷扭簧314的另一端固定在挡板2上,收卷扭簧314用于驱动转动套313收卷联动绳315。
37.参照图4、图5,两伸缩组件32分别设置在转动套313的两端,伸缩组件32包括滑动套321以及滑动杆322。滑动套321的一端固定在转动套313上,滑动套321沿转动套313的径向延伸,两伸缩组件32中的滑动套321呈平行设置。滑动套321沿竖直方向延伸,滑动杆322沿滑动套321的延伸方向滑动设置在滑动套321内。
38.参照图4、图5,联动组件33包括第一齿轮331、第二齿轮332、第三齿轮333、齿形带334、齿条335以及连接块336。第一齿轮331套设固定在转动杆312上,第二齿轮332以及第三齿轮333均转动设置在相邻滑动套321的侧壁上,第三齿轮333位于滑动套321远离转动套313的一端。第二齿轮332与第一齿轮331啮合,齿形带334套设在第二齿轮332以及第三齿轮333上。
39.参照图5,滑动套321的外壁上开设有连接槽3211,连接槽3211与滑动套321的内腔连通且沿滑动套321的延伸方向延伸,连接块336滑动设置在相邻滑动套321的连接槽3211中。齿条335沿滑动套321的延伸方向延伸,第三齿轮333与齿条335沿污水传输方向排布,且齿条335与第三齿轮333啮合。连接块336的一端固定在齿条335上,连接块336的另一端经连接槽3211伸入相邻的滑动套321中并与相邻的滑动杆322固定连接。
40.参照图2、图5,安装组件34包括安装杆341以及叶轮杆342,安装杆34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伸缩组件32的滑动杆322上。叶轮杆342转动设置在安装杆341上,叶轮杆342的延伸方向与管体1的轴向一致,两刮壁叶轮35沿污水传输方向排布,两刮壁叶轮35分别固定在叶轮杆342的两端。刮壁叶轮35的朝向与管体1的轴向一致,刮壁叶轮35能够与管体1的内底
壁抵触。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复合排污管道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管体1排放污水时,污水推动挡板2向上翻转,挡板2通过转动座311带动转动杆312移动。由于联动绳31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管体1的内底壁以及转动套313上,使得此时联动绳315于转动套313上放出,转动套313相对转动杆312转动,转动套313带动滑动套321、滑动杆322、安装杆341、叶轮杆342以及刮壁叶轮35转动,以使滑动套321能够保持竖直,从而使得刮壁叶轮35的朝向能够保持与管体1的轴向一致。滑动套321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齿轮332绕转动杆312转动,以使与第一齿轮331啮合的第二齿轮332转动,第二齿轮332通过齿形带334以及第三齿轮333驱动齿条335下移,从而带动滑动杆322、安装杆341以及叶轮杆342下移,进而使得刮壁叶轮35下移,且随刮板向上翻转的幅度增大,刮壁叶轮35下移的距离增大,以限制刮壁叶轮35与管体1内底壁的间距过大,有效保障了刮壁叶轮35的清淤效果。
42.通过上述结构,使得管体1内底壁与挡板2抵触处不易发生淤泥堆积,从而使得石块等固体物不易于管体1内底壁与挡板2抵触处卡滞,进而保障了挡板2能够正常复位并阻断管体1内腔以限制污水回流。
43.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复合排污管道的施工方法。复合排污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伸缩组件32安装:先将两收卷扭簧314套设至转动套313上,在将滑动套321固定至转动套313上,然后将滑动杆322插入滑动套321中;s2刮壁叶轮35安装:先将叶轮杆342固定在安装杆341上,再将安装杆341固定在两滑动杆322上,最后将两刮壁叶轮35固定在安装杆341的两端;s3联动组件33安装:先将连接块336的一端插入连接槽3211并与滑动杆322固定,然后将连接块336的另一端与齿条335固定,接着将第一齿轮331固定在转动杆312上、将第二齿轮332以及第三齿轮333转动设置在滑动套321上,第三齿轮333与齿条335啮合,最后将齿形带334套设在第二齿轮332以及第三齿轮333上;s4安装转动座311与联动绳315:先将转动杆312固定在两转动座311上,再将两转动座311固定在挡板2上;s5挡板2与联动绳315安装:先将挡板2的上端铰接在管体1上、挡板2的下端与管体1的内底壁抵触,然后在保持联动绳315张紧的状态下将联动绳315的一端固定在管体1的内底壁上。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