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基础下沉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06101发布日期:2022-11-23 10:0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支架基础下沉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基础下沉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地面光伏发电站因占地面积大,故所占土地多为沙漠、戈壁、荒山、矿山塌陷等低价值土地,加上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加上光伏支架数量众多,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化,或多火山都出现了光伏支架基础下沉现象,轻者发电量降低,重者拉坏光伏组件,造成相应光伏发电单元损毁报废;现有处理方式往往采用先停电,将上方支架、光伏组件、线缆、接地装置逐一拆除后,处理基础坑、重做基础、再逐一恢复上方支架、光伏组件、线缆、接地装置,而后恢复供电,而光伏电站建好后,大型机械较难进场,且进场退场一次成本高昂,普通人力又无法快速处理,造成停电时间长、甚至直接报废,形成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基础下沉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光伏支架在安装后,会出现基础下沉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支架基础下沉处理方法,准备多根长度不等的垫块、支架基础抱紧机构、举升机构、以及振捣工具、填料;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步骤一:测量下沉区域周边可靠受力处大小;
6.步骤二:选择可以放在受力处的垫块长度,并将垫块放于下沉支架基础两侧可靠受力处;
7.步骤三:将举升机构放在垫块上,并将支架基础抱紧机构抱紧支架基础并置于举升机构受力点上;
8.步骤四:启动举升机构平缓举升光伏支架;
9.步骤五:举升机构平缓举升光伏支架到原设计高度,将堆填料分层填入基础底部和周边并用振捣工具振捣密实;
10.步骤六:举升机构平缓降低到初始位,分步拆卸支架基础抱紧机构、举升机构、垫块。
11.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举升机构包括千斤顶、液压油缸。
12.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二中,受力处的垫块长度应当大于步骤一中每两点可靠受力处之间的长度。
13.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采用的垫块长度超过步骤一种可靠受力之间长度的距离为5~10cm。
14.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三中,举升机构放置在垫块的中点处,左右偏离不得超过中点处的4~6cm。
15.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四中,当举升机构平缓举升光伏
支架时,应当通过红外感应器测量光伏支架是抬升到原设计高度,若达到原设计高度,举升机构提升,若未到达,举升机构继续举升。
16.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五中,当通过回填料植入下沉区域,并振捣密实后,检测光伏支架是否与原设计高度匹配,若匹配,则进行下一步工序,若不匹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继续添加填料或者去除部分填料,并振捣密实,直至光伏支架与原设计高度匹配。
17.作为本发明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对所述填料进行振捣的步骤如下:
18.s1:根据下沉高度等分成下、中、上三个区域;
19.s2:在对下沉区域的下区域回填料后,通过振捣,在喷洒液体,以20~40g/

量喷洒,静置3~5min后,再次进行振捣;
20.s3:接着进行下沉区域的中区域回填料,通过振捣后喷洒液体,以15~30g/

量喷洒,静置2~4min后,再次进行振捣;
21.s4:在对下沉区域的上区域回填料后,通过振捣后喷洒液体,以10~20g/

量喷洒,静置1~2min后,再次进行振捣,完成整个回填料振捣密实的施工。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3.通过采用多根长度不等的垫块、支架基础抱紧机构、举升机构、以及振捣工具、堆填料,能够在光伏支架安装完成后,不会出现支架基础下沉的现象,从而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完善现有支架在安装中的不足。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1
27.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支架基础下沉处理方法,准备多根长度不等的垫块、支架基础抱紧机构、举升机构、以及振捣工具、填料,采用多根长度不等的垫块、支架基础抱紧机构、举升机构、以及振捣工具、堆填料,能够在光伏支架安装完成后,不会出现支架基础下沉的现象,从而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8.步骤一:测量下沉区域周边可靠受力处大小;
29.步骤二:选择可以放在受力处的垫块长度,并将垫块放于下沉支架基础两侧可靠受力处,保证后期的顶升以及回填料后的支撑;
30.步骤三:将举升机构放在垫块上,并将支架基础抱紧机构抱紧支架基础并置于举升机构受力点上;
31.步骤四:启动举升机构平缓举升光伏支架;
32.步骤五:举升机构平缓举升光伏支架到原设计高度,使得光伏支架提升后的高度能够保证正常使用,将堆填料分层填入基础底部和周边并用振捣工具振捣密实;
33.步骤六:举升机构平缓降低到初始位,分步拆卸支架基础抱紧机构、举升机构、垫块。
34.本实施例中,举升机构包括千斤顶、液压油缸。
35.本实施例中,在步骤二中,受力处的垫块长度应当大于步骤一中每两点可靠受力处之间的长度,保证稳定支撑。
36.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采用的垫块长度超过步骤一种可靠受力之间长度的距离为8cm。
37.本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举升机构放置在垫块的中点处,左右偏离不得超过中点处的5cm,避免偏离距离过大而造成后期举升不稳的现象。
38.本实施例中,在步骤四中,当举升机构平缓举升光伏支架时,应当通过红外感应器测量光伏支架是抬升到原设计高度,若达到原设计高度,举升机构提升,若未到达,举升机构继续举升。
39.本实施例中,在步骤五中,当通过回填料植入下沉区域,并振捣密实后,检测光伏支架是否与原设计高度匹配,若匹配,则进行下一步工序,若不匹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继续添加填料或者去除部分填料,并振捣密实,直至光伏支架与原设计高度匹配。
40.本实施例中,对填料进行振捣的步骤如下:
41.s1:根据下沉高度等分成下、中、上三个区域;
42.s2:在对下沉区域的下区域回填料后,通过振捣,在喷洒液体,以30g/

量喷洒,静置4min后,再次进行振捣,通过喷洒液体,能够在后期振捣中,消除填料内的间隙,并能够提升填料之间的粘附性,使得支撑效果更好;
43.s3:接着进行下沉区域的中区域回填料,通过振捣后喷洒液体,以23g/

量喷洒,静置3min后,再次进行振捣,其中液体的特性根据填料的特性决定,即喷洒的液体为现有市面上的粘结剂,还包括水,其中粘结剂包括矿物黏结剂、天然橡胶黏结剂、硫酸盐,硅酸盐,磷酸盐和硼酸盐;
44.s4:在对下沉区域的上区域回填料后,通过振捣后喷洒液体,以15g/

量喷洒,静置1.5min后,再次进行振捣,完成整个回填料振捣密实的施工。
45.实施例2
46.与本实施例1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采用的垫块长度超过步骤一种可靠受力之间长度的距离为5cm。
47.本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举升机构放置在垫块的中点处,左右偏离不得超过中点处的4cm。
48.本实施例中,对填料进行振捣的步骤如下:
49.s1:根据下沉高度等分成下、中、上三个区域;
50.s2:在对下沉区域的下区域回填料后,通过振捣,在喷洒液体,以20g/

量喷洒,静置3min后,再次进行振捣;
51.s3:接着进行下沉区域的中区域回填料,通过振捣后喷洒液体,以15g/

量喷洒,静置2min后,再次进行振捣;
52.s4:在对下沉区域的上区域回填料后,通过振捣后喷洒液体,以10g/

量喷洒,静置1min后,再次进行振捣,完成整个回填料振捣密实的施工。
53.实施例3
54.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步骤二中采用的垫块长度超过步骤一种可靠受力之间长度的距离为10cm。
55.本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举升机构放置在垫块的中点处,左右偏离不得超过中点处的6cm。
56.本实施例中,对填料进行振捣的步骤如下:
57.s1:根据下沉高度等分成下、中、上三个区域;
58.s2:在对下沉区域的下区域回填料后,通过振捣,在喷洒液体,以40g/

量喷洒,静置5min后,再次进行振捣;
59.s3:接着进行下沉区域的中区域回填料,通过振捣后喷洒液体,以30g/

量喷洒,静置4min后,再次进行振捣;
60.s4:在对下沉区域的上区域回填料后,通过振捣后喷洒液体,以20g/

量喷洒,静置2min后,再次进行振捣,完成整个回填料振捣密实的施工。
6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详见上述详尽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