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1157发布日期:2024-04-08 13:40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给排水领域,尤其适用于日晒盐盐池使用塑苫防雨时的雨水排放作业中。


背景技术:

1、海水晒盐是一项传统的盐业生产技术,在我国沿海地区应用广泛。日晒盐受降水影响大,国内自1965年起逐步研究推广塑苫防雨技术,效果明显。塑苫防雨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降雨前将盐池用塑料薄膜(简称塑苫)覆盖,降雨过程中将雨水与产盐用卤水隔离开来,雨中或雨后将塑料薄膜上方雨水排出。

2、当前塑苫上方的雨水排出主要依赖人工作业,利用风、重力等有利因素进行自然排放,或者采用水瓢、小型水泵等进行强制排放,存在以下几方面较为突出的问题:

3、1) 严重依赖人工,作业效率低下;

4、2) 作业现场均为野外,作业时大多伴有雷雨大风天气,安全隐患大;

5、3) 雨水排放过程需改变塑苫状态,影响塑苫收放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节省人力、结构简单、控制便捷、安全可靠、排水迅速的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

2、本发明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包括水泵(4)、注水管(5)、溢流管(9)、集成控制器(7)以及虹吸管(8),还包括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压苫轮(3)和多功能阀(6)。

3、进一步地,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包括驱动组件与执行机构;驱动组件与执行机构的运动关节相连;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一端与地面(1)固连,另一端安装有压苫轮(3)、水泵(4)以及虹吸管虹吸口(8.1)。

4、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的主要作用是设定本发明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存储状态与工作状态。其中,驱动组件为机构运动提供动力,执行机构实现预期的位置转移。

5、进一步地,压苫轮(3)可在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带动下实现对塑苫(10)的局部加压,推动塑苫(10)向下运动,并在塑苫(10)表面局部区域形成低洼的雨水蓄积区(12)。

6、进一步地,压苫轮(3)可在塑苫(10)上滑动。

7、进一步地,压苫轮(3)可采用塑料滚轮。

8、进一步地,多功能阀(6)由阀体(23)、阀芯(24)、密封圈(25)、弹簧(22)、入口(20)、出口(21)组成。

9、进一步地,多功能阀入口(20)与虹吸管(8)连通,出口(21)与溢流管(9)连通。

10、进一步地,虹吸管(8)两端分别设置虹吸口(8.1)和排放口(8.2);虹吸口(8.1)内设常闭式单向阀,排放口(8.2)内设可控开启单向阀。

11、进一步地,虹吸口(8.1)连接至雨水蓄积区(12),排放口(8.2)直通雨水管道或沟渠(13);虹吸口(8.1)高于排放口(8.2);虹吸管(8)最高位置设置有多功能阀(6),虹吸管(8)与注水管(5)出水端(远离水泵(4)侧)直接连通。

12、进一步地,溢流管(9)出口(21)直通雨水管道或沟渠(13)。压苫轮(3)、水泵(4)、虹吸管(8)(虹吸口(8.1)一侧)、注水管(5)进水端(靠近水泵(4)侧)均固定在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末端。

13、进一步地,为便于远程监控,还可以在装置上增设监视相机(14)。

14、进一步地,集成控制器通过电缆分别与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中的驱动组件、水泵(4)、监视相机(14)(如有)相连,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相关控制状态、参数传递至远程控制中心或终端设备上。

15、进一步地,水泵(4)可按集成控制器(7)指令启动,通过注水管(5)向虹吸管(8)内注水。

16、进一步地,多功能阀(6)自由状态保持常闭,当虹吸管(8)内压力增大到阀门开启值p1时,阀门开启,将虹吸管(8)内的空气、雨水(33)顺次向外排出。空气、雨水(33)通过多功能阀(6)的流阻不同,因此,在水泵(4)通过注水管(5)向虹吸管(8)内注水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雨水(33)流经多功能阀(6)时会将虹吸管(8)内的压力进一步提升至p2。

17、进一步地,虹吸口(8.1)内常闭式单向阀在虹吸管(8)内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时处于闭合状态,小于1个大气压时处于常开状态。

18、进一步地,排放口(8.2)内可控开启单向阀在虹吸管(8)内压力达到p2或其它力、位移参数达到预定值时开启,在虹吸水流作用下保持开启状态,虹吸管(8)内水流消失、管内压力低于p2时,自动恢复至闭合状态。

19、虹吸管(8)利用虹吸效应从虹吸口(8.1)取水,并通过排放口(8.2)排放至雨水管道或沟渠(13)。

20、本发明的自动化雨水排放装置,采用了摆动式工作位置切换机构、压苫轮下压式取水技术及单水泵驱动技术,实现了节省人力、结构简单、控制便捷、安全可靠、排水迅速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包括水泵(4)、注水管(5)、溢流管(9)、集成控制器(7)及虹吸管(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压苫轮(3)和多功能阀(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包括驱动组件与执行机构;驱动组件与执行机构的运动关节相连;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一端与地面(1)固连,另一端安装有压苫轮(3)、水泵(4)及虹吸管虹吸口(8.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苫轮(3)可在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带动下实现对塑苫(10)的局部加压,推动塑苫(10)向下运动,并在塑苫(10)表面局部区域形成低洼的雨水蓄积区(12)。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苫轮(3)可在塑苫(10)上滑动;压苫轮(3)可采用塑料滚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虹吸管(8)两端分别设置虹吸口(8.1)和排放口(8.2);虹吸口(8.1)内设常闭式单向阀,排放口(8.2)内设可控开启单向阀;虹吸管(8)最高位置设置有多功能阀(6),虹吸管(8)与注水管(5)出水端(远离水泵(4)侧)直接连通;虹吸口(8.1)高于排放口(8.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功能阀(6)由阀体(23)、阀芯(24)、密封圈(25)、弹簧(22)、入口(20)、出口(21)组成,入口(20)与虹吸管(8)连通,出口(21)与溢流管(9)连通;溢流管(9)出口(21)直通雨水管道或沟渠(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功能阀(6)自由状态保持常闭,当虹吸管(8)内压力增大到阀门开启值p1时,阀门开启,在水泵(4)通过注水管(5)向虹吸管(8)内注水速度不变的情况下,雨水(33)流经多功能阀(6)时会将虹吸管(8)内的压力提升至p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视相机(1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成控制器(7)通过电缆分别与工作位置切换机构(2)中的驱动组件、水泵(4)、监视相机(14)相连,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相关控制状态、参数传递至远程控制中心或终端设备上。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虹吸口(8.1)内常闭式单向阀在虹吸管(8)内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时处于闭合状态,小于1个大气压时处于常开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雨水排放装置,属于自动排水领域。该装置包括转移机构、压苫轮、水泵、注水管、多功能阀、集成控制器以及虹吸管等。虹吸管两端分别设置虹吸口和排放口;虹吸口内设常闭式单向阀,排放口内设可控开启单向阀;虹吸口高于排放口;压苫轮与水泵相连接,并一起安装在转移机构末端;水泵出口连接注水管,注水管与虹吸管连接,多功能阀位于虹吸管最高点;集成控制器是整个装置的控制系统。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全自动或远程操控场景下的雨水排放作业,尤其适用于日晒盐盐池使用塑苫防雨的场景。该装置利用较小的能量开启虹吸排水,具有节省人力、组成简单、控制便捷、运转可靠、排水迅速等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魏海东,吴丞昱,杨志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魏海东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