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渠格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0482发布日期:2024-04-08 11:3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渠格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为一种水渠格栅结构。


背景技术:

1、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而水渠是常见的水利工程之一,为了对水渠中的杂物进行阻挡,通常在水渠中设置格栅。

2、现有技术中虽通过设置格栅能够对水中杂物进行拦截的有益效果,但不可避免的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依旧存在有不足之处,如格栅缺乏更替机构,进而导致格栅在定期拿出清洁时,会有造成水渠暂无格栅阻拦的空挡期,进而导致水中杂物缺少阻拦的问题,而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水渠格栅结构来对现有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渠格栅结构,解决了格栅缺乏更替机构,进而导致格栅在定期拿出清洁时,会有造成水渠暂无格栅阻拦的空挡期,进而导致水中杂物缺少阻拦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渠格栅结构,包括水渠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于水渠的顶部,所述安装架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弹性转动设置耳板,两个所述耳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底部和两个耳板共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格栅板。

3、优选的,所述水渠内腔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卡槽,位于右侧所述格栅板的底部和左侧格栅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槽相配套使用的卡块。

4、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相邻所述滑块和滑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滑块相对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杆,且对接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相邻耳板的表面转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格栅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

6、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之间共同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手拉孔。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渠格栅结构。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将两个格栅板对角转动设置,使得处于水中的格栅板在需要拿出清理时,能够通过转动90度,促使水中的格栅板翻转至水渠的上层,而另一个格栅板则继续代替翻转的格栅板进行阻拦,避免出现阻拦空档期,且通过两个格栅板之间的对角转动,还能够促使清洁后的格栅板能够通过向左翻转,促使需要补位的格栅板皆能够处于现有水中格栅板的后侧,以便其代替其阻拦全部水中杂物,其次通过在水渠和格栅板之间设置卡槽和卡块,使得格栅板能够通过卡槽和卡块的限位配合,进一步提高格栅板的稳定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渠格栅结构,包括水渠(1)和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固定设置于水渠(1)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弹性转动设置耳板(3),两个所述耳板(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柱(4),所述转柱(4)的底部和两个耳板(3)共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一侧设置有格栅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渠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1)内腔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卡槽(7),位于右侧所述格栅板(6)的底部和左侧格栅板(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槽(7)相配套使用的卡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渠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10),相邻所述滑块(10)和滑槽(9)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11),两个所述滑块(10)相对的一面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杆(12),且对接杆(1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相邻耳板(3)的表面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渠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3),所述格栅板(6)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渠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13)和第二螺纹孔(14)之间共同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栓(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渠格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表面开设有手拉孔(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渠格栅结构,包括水渠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设置于水渠的顶部,所述安装架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弹性转动设置耳板,两个所述耳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柱,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该水渠格栅结构,通过在将两个格栅板对角转动设置,使得处于水中的格栅板在需要拿出清理时,能够通过转动90度,促使水中的格栅板翻转至水渠的上层,而另一个格栅板则继续代替翻转的格栅板进行阻拦,避免出现阻拦空档期,且通过两个格栅板之间的对角转动,还能够促使清洁后的格栅板能够通过向左翻转,促使需要补位的格栅板皆能够处于现有水中格栅板的后侧,以便其代替其阻拦全部水中杂物。

技术研发人员:王贺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盘锦禹泰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