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基坑及其防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55843发布日期:2022-12-07 02:51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基坑及其防护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基坑,还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基坑的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规定确定;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3.基坑支护是为了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4.在一般常规方式中,支护板通常竖立在基坑的边缘,使得支护板受到来自基坑外围土壤的压力时容易倾倒,导致基坑坍塌。
5.目前,申请号为202022768689.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有效防止基坑坍塌的基坑支护装置”,通过设置在基坑支护板一侧的若干支护板支撑结构,使得基坑支护板侧端面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被撑杆支撑,从而增加了基坑支护板的抗压强度,防止基坑坍塌。
6.然而,前述方案无法适应不同深度基坑的使用,同一组规格支护板使用的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基坑及其防护方法,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拼接以及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基坑,包括基坑本体,还包括为方形结构的支护板、一号翻转支撑杆、活动座、二号翻转支撑杆、l型基座、活动板和三号翻转支撑杆;
9.所述支护板设置在所述基坑本体的内壁上,所述l型基座固定在所述基坑本体的内底面,所述活动板滑动安装在所述l型基座的水平部上,所述三号翻转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护板铰接;
10.所述支护板的两个相邻侧面上均固定有拼接块、另外两个相邻侧面上均开设有可容纳所述拼接块的拼接槽,且在所述拼接槽内以及所述拼接块上均开设有预留螺栓孔;
11.在所述支护板上铰接有翻转支撑板,所述活动座安装在所述支护板上且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所述二号翻转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活动座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支撑板铰接,所述一号翻转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翻转支撑板铰接、顶端与位于上方的所述
支护板铰接。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二号螺纹柱,且所述二号螺纹柱通过螺纹旋合方式安装在所述l型基座的竖直部上,所述二号螺纹柱贯穿所述l型基座的竖直部后通过轴承与所述活动板转动相连。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二号螺纹柱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固定有二号旋钮。
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一号螺纹柱,在所述支护板上固定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固定板,所述一号螺纹柱通过轴承支撑沿竖直方向安装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且所述一号螺纹柱贯穿活动座并通过螺纹旋合方式与所述活动座相连。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还固定有贯穿所述活动座设置的导向杆。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一号螺纹柱的底端固定有一号旋钮。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一号长螺栓和一号正六角螺母,在所述翻转支撑板上和所述支护板上均固定有一号带孔耳板,所述一号长螺栓贯穿所述一号翻转支撑杆以及对应的一号带孔耳板,所述一号正六角螺母通过螺纹旋合方式安装在所述一号长螺栓的伸出端上。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二号长螺栓和二号正六角螺母,在所述支护板上还固定有二号带孔耳板,所述二号长螺栓贯穿所述三号翻转支撑杆以及所述二号带孔耳板,所述二号正六角螺母通过螺纹旋合方式安装在所述二号长螺栓的伸出端上。
1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号翻转支撑杆和所述三号翻转支撑杆均相对称分布有两个。
20.利用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基坑进行基坑防护的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步骤一:根据基坑本体的深度和总长度大小,选择合适数量的支护板、一号翻转支撑杆以及三号翻转支撑杆;
22.步骤二:先对最下层的支护板进行安装固定,直到基坑本体的内壁设置一圈支护板,具体过程为:将支护板置于基坑本体的内底面并紧贴基坑本体的内壁,将l型基座固定在基坑本体的内底面对应支护板的位置处,转动二号螺纹柱以在螺纹旋合作用下适当调整活动板的位置,直到三号翻转支撑杆的端部与二号带孔耳板可靠对应,将二号长螺栓贯穿二号带孔耳板和三号翻转支撑杆,并在二号长螺栓的伸出端上旋合安装二号正六角螺母即可;
23.步骤三:转动二号螺纹柱以在螺纹旋合作用下推动活动板移动,活动板带动三号翻转支撑杆翻转和移动,利用三号翻转支撑杆顶紧支护板;
24.步骤四:对第二层支护板进行安装固定,使拼接块嵌入对应的拼接槽内并利用螺栓贯穿预留螺栓孔实现紧固,转动一号螺纹柱以在螺纹旋合作用下适当调整翻转支撑板的倾斜角度,直到一号翻转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号带孔耳板可靠对应,将一号长螺栓贯穿一号带孔耳板和一号翻转支撑杆,并在一号长螺栓的伸出端上旋合安装一号正六角螺母即可;
25.步骤五:转动一号螺纹柱以在螺纹旋合作用下驱动活动座朝上移动,活动座带动二号翻转支撑杆翻转和移动,翻转支撑板朝上翻转,同时推动一号翻转支撑杆抵紧第二层
支护板;
26.步骤六: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即可实现后续层数支护板的安装固定。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防护基坑结构,针对不同深度的基坑,可选择不同数量的支护板组合使用,利用拼接槽和拼接块的配合实现支护板的定位拼接,利用翻转支撑板和一号翻转支撑杆的配合进一步提高支护板组合和支撑基坑的稳定性;利用三号翻转支撑杆支撑位于最下层的支护板,提高支护板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发明图1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图1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基坑本体;2、支护板;3、拼接槽;4、拼接块;5、预留螺栓孔;6、翻转支撑板;7、一号带孔耳板;8、一号长螺栓;9、一号正六角螺母;10、一号翻转支撑杆;11、活动座;12、固定板;13、二号翻转支撑杆;14、一号螺纹柱;15、一号旋钮;16、导向杆;17、l型基座;18、活动板;19、三号翻转支撑杆;20、二号螺纹柱;21、二号旋钮;22、二号带孔耳板;23、二号长螺栓;24、二号正六角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基坑,包括基坑本体1,还包括为方形结构的支护板2、一号翻转支撑杆10、活动座11、二号翻转支撑杆13、l型基座17、活动板18和三号翻转支撑杆19;
36.由附图1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护板2设置在基坑本体1的内壁上,l型基座17固定在基坑本体1的内底面,活动板18滑动安装在l型基座17的水平部上,三号翻转支撑杆19的一端与活动板18铰接、另一端与支护板2铰接,因此,位移最下层的支护板2利用l型基座17与三号翻转支撑杆19的配合进行支撑;
37.由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护板2的两个相邻侧面上均固定有拼接块4、另外两个相邻侧面上均开设有可容纳拼接块4的拼接槽3,且在拼接槽3内以及拼接块4上均开设有预留螺栓孔5,拼接块4和拼接槽3的配合,实现相邻支护板2的定位拼接,通过在预留螺栓孔5内旋入对应规格的螺栓,可进一步提高支护板2拼接后的稳定性;
38.由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支护板2上铰接有翻转支撑板6,活动座11安装在支护板2上且具有沿竖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二号翻转支撑杆13的一端与活动座11铰接、另一端与翻转支撑板6铰接,一号翻转支撑杆10的底端与翻转支撑板6铰接、顶端与位于
上方的支护板2铰接,竖直方向上两个相邻的支护板2拼接完成后,通过上移活动座11,可利用二号翻转支撑杆13推动翻转支撑板6朝上翻转,翻转支撑板6则带动一号翻转支撑杆10顶紧上侧的支护板2。
39.由附图1和附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二号螺纹柱20,且二号螺纹柱20通过螺纹旋合方式安装在l型基座17的竖直部上,二号螺纹柱20贯穿l型基座17的竖直部后通过轴承与活动板18转动相连;在二号螺纹柱20远离活动板18的一端固定有二号旋钮21,利用二号旋钮21可转动二号螺纹柱20,在螺纹旋合作用下带动活动板18移动,利用活动板18推动三号翻转支撑杆19移动,可通过三号翻转支撑杆19抵紧支护板2。
40.由附图1和附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号螺纹柱14,在支护板2上固定有两个间隔分布的固定板12,一号螺纹柱14通过轴承支撑沿竖直方向安装在两个固定板12之间,且一号螺纹柱14贯穿活动座11并通过螺纹旋合方式与活动座11相连;在一号螺纹柱14的底端固定有一号旋钮15,通过转动一号旋钮15可带动一号螺纹柱14旋转,在螺纹旋合作用下活动座11沿竖直方向移动,当活动座11上移时,能够带动二号翻转支撑杆13上移,二号翻转支撑杆13推动翻转支撑板6朝上翻转,翻转支撑板6则带动一号翻转支撑杆10顶紧上侧的支护板2。
41.由附图1和附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在两个固定板12之间还固定有贯穿活动座11设置的导向杆16,进一步提高活动座11的稳定性。
42.由附图1和附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号长螺栓8和一号正六角螺母9,在翻转支撑板6上和支护板2上均固定有一号带孔耳板7,一号长螺栓8贯穿一号翻转支撑杆10以及对应的一号带孔耳板7,一号正六角螺母9通过螺纹旋合方式安装在一号长螺栓8的伸出端上,实现一号翻转支撑杆10的安装。
43.由附图1和附图4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二号长螺栓23和二号正六角螺母24,在支护板2上还固定有二号带孔耳板22,二号长螺栓23贯穿三号翻转支撑杆19以及二号带孔耳板22,二号正六角螺母24通过螺纹旋合方式安装在二号长螺栓23的伸出端上,实现了三号翻转支撑杆19与支护板2的铰接式连接。
44.由附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中,一号翻转支撑杆10和三号翻转支撑杆19均相对称分布有两个,稳定性能好。
45.利用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基坑进行基坑防护的防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6.步骤一:根据基坑本体1的深度和总长度大小,选择合适数量的支护板2、一号翻转支撑杆10以及三号翻转支撑杆19;
47.步骤二:先对最下层的支护板2进行安装固定,直到基坑本体1的内壁设置一圈支护板2,具体过程为:将支护板2置于基坑本体1的内底面并紧贴基坑本体1的内壁,将l型基座17固定在基坑本体1的内底面对应支护板2的位置处,转动二号螺纹柱20以在螺纹旋合作用下适当调整活动板18的位置,直到三号翻转支撑杆19的端部与二号带孔耳板22可靠对应,将二号长螺栓23贯穿二号带孔耳板22和三号翻转支撑杆19,并在二号长螺栓23的伸出端上旋合安装二号正六角螺母24即可;
48.步骤三:转动二号螺纹柱20以在螺纹旋合作用下推动活动板18移动,活动板18带动三号翻转支撑杆19翻转和移动,利用三号翻转支撑杆19顶紧支护板2;
49.步骤四:对第二层支护板2进行安装固定,使拼接块4嵌入对应的拼接槽3内并利用螺栓贯穿预留螺栓孔5实现紧固,转动一号螺纹柱14以在螺纹旋合作用下适当调整翻转支撑板6的倾斜角度,直到一号翻转支撑杆10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一号带孔耳板7可靠对应,将一号长螺栓8贯穿一号带孔耳板7和一号翻转支撑杆10,并在一号长螺栓8的伸出端上旋合安装一号正六角螺母9即可;
50.步骤五:转动一号螺纹柱14以在螺纹旋合作用下驱动活动座11朝上移动,活动座11带动二号翻转支撑杆13翻转和移动,翻转支撑板6朝上翻转,同时推动一号翻转支撑杆10抵紧第二层支护板2;
51.步骤六:重复步骤四和步骤五,即可实现后续层数支护板2的安装固定。
52.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5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54.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设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5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