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小型综合管廊快速施工的预制组合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3161发布日期:2023-03-08 03:03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小型综合管廊快速施工的预制组合节点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小型综合管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备快速施工且组合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预制节点构筑物。具体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综合管廊快速施工的预制组合节点。


背景技术:

2.小型综合管廊主要服务末端用户,作为市政管线廊化建设体系的有益补充。小型综合管廊一般采用浅埋单舱结构,主要适用于地下空间资源紧张的路段,特别以老旧城区市政支路/胡同/街坊路为主的更新改造工程或新建区域城市支路,在道路狭窄、工期紧、投资紧张的条件下,可实现提高质量和快速施工的效果。小型综合管廊可依据运行安全和维护管理要求轻量化设置附属设施,且人员出入口、吊装口、通风口、管线分支口等口部应集约组合设置,以减少空间占用并提升城市整体风貌。
3.小型综合管廊设计需要紧密结合现场情况,充分考虑小空间作业等问题。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施工工法快速化可有效降低成本,缩短人员、物资、机械等资源的占用周期,同时,最大程度可减小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基于以上,小型综合管廊预制工法加组合节点的工艺可实现以上目标,能够达到技术经济最优。
4.现有技术中综合管廊预制装配技术是指在明挖、暗挖或盖挖等施工条件下,将小型综合管廊的结构主体分块或分节段在工厂预制,然后运到现场进行拼装的一种快速绿色施工技术。综合管廊预制装配技术作为一项绿色建造技术,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和发展,国内常用的装配式管廊施工方案主要有全预制拼装、拼块式预制装配及拼板式预制装配,对小型综合管廊而言,由于结构断面较小,因此一般均采用全断面预制拼装的方式。国内目前已实施管廊预制装配工程,多采用标准段预制和节点现浇的形式,主要由于综合管廊节点型式多样不易预制。
5.但对于市政支路、胡同、街坊路,地块服务较为密集,仅标准段预制、节点现浇对施工工期减少和施工质量的提高有限。因此,急需对小型综合管廊各节点功能进行组合化、集约化、标准化,同时,研发节点整体式预制结构形式,并形成工厂预制、运输、吊装、现场安装、标准段连接的工序,打通小型综合管廊预制的制约因素,达到全线快速施工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小型综合管廊快速施工的预制组合节点,其目的在于解决节点现浇带来的施工工期长和施工质量不能提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将常规分散布置的综合管廊检查口、吊装口、通风口、管线分支口等功能节点进行组合和整合,并标准化,以实现小型综合管廊工业化建造和复杂节点预制拼装,最大程度缩短施工工期和提高施工质量。
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适用于小型综合管廊快速施工的预制组合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节点为预制结构体,包括检查口13、吊装口17、连接企口6、风道10、混凝土预制盖板19;
9.所述的组合节点2为由侧墙围成的一个井筒,其顶部、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顶板、
底板封盖;在水平面上,在所述井筒两端的侧墙上设置与小型管廊标准段1连接的并伸出所述井筒的连接企口6,所述连接企口内部与所述组合节点内部连通;所述井筒在中部设置一段宽于井筒两端的外扩段4,所述外扩段4到所述井筒两端之间为逐渐缩进的渐变段3,所述外扩段的两侧井筒侧墙平行设置,所述渐变段的两侧井筒侧墙倾斜设置呈八字形;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的组合节点2高度高于小型管廊标准段1的管廊高度,其中高出的一段为凸起段5,在所述凸起段的两侧外扩段侧墙上预埋刚性防水套管7、镀锌无缝钢管二9、镀锌无缝钢管一8、及在渐变段的井筒侧墙上设置风道10,所述风道10顶端连接风亭或风帽11;
10.所述顶板上设置吊装口17、检查口13;所述检查口13设置90
°
钢制爬梯14通向节点内;所述顶板处均布设置多个吊钩12并位于节点侧壁位置上。
1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型综合管廊快速施工的预制组合节点,其中,所述组合节点2预制结构体安装在地面以下,所述检查口13砌筑预制井筒15且其井口露出地面并安装井盖16,所述吊装口17加盖混凝土预制盖板19,所述风道10的进风口露出地面顶端连接地面上的风亭或风帽11,所述顶板覆土施做上部路面结构。
1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型综合管廊快速施工的预制组合节点,其中,所述检查口13、所述吊装口17依次纵向设置在所述顶板中部;所述吊装口17洞口部设置上反梁18。
1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型综合管廊快速施工的预制组合节点,其中,所述顶板处均布设置8个吊钩12。
14.本发明预制组合节点工厂进行预制,现场进行拼装,快速施工。整体预制节点安装就位后,砌筑预制井筒安装井盖。设置风道与预制结构体风道接口进行衔接。风道末端为出地面风亭或风帽,位置根据道路横断面排布及城市设计进行灵活敷设,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待管线安装完后,在吊装口加盖混凝土预制盖板。最后覆土施做上部路面结构。
15.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预制组合节点工厂进行预制,现场进行拼装,实现标准段和节点全预制,达到全线快速施工和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
17.2)在城市新建区,市政支路及部分次干路成规模,结合规划市政管线需求于道路下采用本发明,可大幅度缩短工期,并可实现预制综合管廊工程成规模后的经济优势。
18.3)在城市更新改造项目中,本发明的采用可有效缩短工期,减少人员、物资、机械等资源的占用周期,同时,最大程度减小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19.4)本发明设置钢制风道采用钢管、钢塑复合管、球磨铸铁管,实施灵活性强。
20.风亭或风帽可结合道路横断、现况实施情况确定实施位置,露出地面口部外形结合城市设计、与城市整体风貌相协调。
21.5)本发明在实际应用中,在工厂内预制时可根据入廊管线需求灵活进行预留预埋的设计和尺寸调整。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的1-1剖视示意图;
24.图3为图1中的2-2剖视示意图;
25.图4为企口大样示意图;
26.图5为吊钩大样示意图;
27.附图编号:1-小型管廊标准段、2-组合节点、3-渐变段、4-外扩段、5-凸起段、6-连接企口、7-刚性防水套管、8-(φ150)镀锌无缝钢管一、9-(φ110)镀锌无缝钢管二、10-风道、11-风亭或风帽、12-吊钩、13-检查口、14-90
°
钢制爬梯、15-预制井筒、16-井盖、17-吊装口、18-上反梁、19-混凝土预制盖板、a-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29.以下实施例仅是为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下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30.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31.参见图1-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小型综合管廊快速施工的预制组合节点,所述的组合节点为预制结构体,包括检查口13、吊装口17、连接企口6、风道10、混凝土预制盖板19;
32.参见图1-3所示,所述的组合节点2为由侧墙围成的一个井筒,其顶部、底部设有一体成型的顶板、底板封盖,封住上下口;在水平面上,在所述井筒两端的侧墙上设置与小型管廊标准段1连接的并伸出井筒的连接企口6,所述连接企口内部与所述组合节点内部连通;参见图1所述井筒在中部设置一段宽于井筒两端的外扩段4,所述外扩段4到所述井筒两端之间为逐渐缩进的渐变段3,即组合节点中段比两端粗,所述外扩段的两侧井筒侧墙平行设置,所述渐变段的两侧井筒侧墙倾斜设置呈八字形;在竖直方向上,参见图2所述的组合节点2高度高于小型管廊标准段1的管廊高度,其中高出的一段为凸起段5,在所述凸起段的两侧外扩段侧墙上预埋刚性防水套管7、φ110镀锌无缝钢管二9、φ150镀锌无缝钢管一8、及在渐变段的井筒侧墙上设置风道10,所述风道10顶端连接风亭或风帽11;所述风道10可采用钢管、钢塑复合管、球墨铸铁管;
33.所述顶板上设置吊装口17、检查口13,吊装口17洞口部设置上反梁18进行洞口加固,同时,见图2所述上反梁18的檐口还有利于阻止顶板的地下水渗入节点内;所述检查口13设置90
°
钢制爬梯14通向节点内用于检修及人员逃生;参见图3、5所述顶板处均布设置8个吊钩12并位于节点侧壁位置上与侧壁墙体连接增加牢固度。
3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型综合管廊快速施工的预制组合节点,其中,所述组合节点2预制结构体安装在地面a以下,参见图2,所述检查口13砌筑预制井筒15且其井口露出地面并安装井盖16,所述吊装口17加盖混凝土预制盖板19,所述风道10的进风口露出地面顶端连接地面上的风亭或风帽11,所述顶板覆土施做上部路面结构。
35.参见图1-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型综合管廊快速施工的预制组合节点,其中,所述检查口13、所述吊装口17依次纵向设置在所述顶板中部;所述吊装口17洞口部设置上反梁18加固。
36.吊装节点虽然整体位于地下,吊装口也有盖板,但是当地下水位较低,由于地面绿化,下雨降水等情况下,地表水会通过土体下渗节点顶板处,在顶板开孔的边缘,就会通过
缝隙流入吊装节点内。洞口边设置反梁后,反梁起到了一部分挡水坎的作用。因此反梁有利于阻止顶部的地下水渗入节点内;
37.实施例
38.参见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9.小型管廊标准段1与组合节点2接口采用连接企口6,组合节点2设有渐变段3,外扩段4,满足干线电力管线转弯半径,满足地块支线出线。组合节点2高度高于小型管廊标准段1管廊高度,凸起段5预埋刚性防水套管7、φ110镀锌无缝钢管二9、φ150镀锌无缝钢管一8满足出线需求,凸起段5预埋风道10,风道10可采用钢管、钢塑复合管、球墨铸铁管。组合节点上方设置吊装口17、检查口13,吊装口17洞口的存在对节点的整体性较为不利,因此本发明针对口部采用增加上反梁18的形式进行洞口加固,同时上反梁18的檐口还有利于阻止顶板的地下水渗入节点内,检查口13设置90
°
钢制爬梯14用于检修及人员逃生。顶板处设置8个吊钩12,供汽车吊吊装。本发明设计通风采用风亭或风帽11,设置风道10,风道10可采用钢管、钢塑复合管、球磨铸铁管,风道10可根据风亭、风帽11位置进行敷设,灵活性强,对周边景观影响小。整体预制节点安装就位后,砌筑预制井筒15安装井盖16,并待管线安装完后,在吊装口17加盖混凝土预制盖板19,最后覆土施做上部路面结构。
40.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下:
41.预制结构体:组合节点根据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管线等专业技术要求,合理进行管线综合排布。节点设外扩段、凸起段,满足专业管线转换、出支线及检修空间的要求。凸起段预埋刚性防水套管、φ110镀锌无缝钢管二、φ150镀锌无缝钢管一作为出线口。凸起段预埋风道,风道可采用钢管、钢塑复合管、球墨铸铁管,以实现通风功能。检修通道上方顶板设置检查口、吊装孔,检查口上方砌筑的井筒的井筒口至检修通道处设置90
°
钢制活挂爬梯,实现人员逃生、检修、吊装功能。
42.预埋管线出线套管,与节点混凝土整体预制成型;本发明针对顶板口部采用增加上反梁的形式进行洞口加固,同时上反梁的檐口还有利于阻止顶板的地下水渗入节点内。
43.本实施例小型管廊标准段采用标准断面为1.9m*1.9m的小型综合管廊,其整体预制节点总长度约7m,最宽处约4.5m宽,预制组合节点总重约为59.5t。其它标准断面的小型管廊标准段的预制组合节点可按照本发明的情况和运输条件进行相应的测算。
44.吊钩:采用汽车吊+钢丝绳吊装方式,顶板处设置8个吊钩,预制时吊钩与钢筋笼整体绑扎。
45.接口:预制组合节点两端的连接企口断面与小型管廊标准段连接企口断面相对应嵌合,参见图4,可达到现场拼接的要求。本发明选用企口形式,企口形式外侧平顺易安装,又具有承插口的抗不均匀沉降特性。为减小施工难度,纵向吊装时对预制段顶紧,不采用预应力筋拉紧的方式。采用企口连接形式,预埋橡胶圈止水。
46.井筒及井盖:预制节点安装就位后,砌筑预制井筒安装井盖。
47.通风道及风帽:通风采用风亭或风帽。设置风道,风道可采用钢管、钢塑复合管、球磨铸铁管,风道可根据风亭、风帽位置进行敷设,灵活性强,对周边景观影响小。
48.混凝土预制盖板:待管线安装完后,在吊装口加盖混凝土预制盖板,盖板上覆土约1m。
49.本实施例的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50.组合节点预制的施工方式与小型管廊标准段预制的施工方式大同小异为传统方法,主要步骤由钢筋笼的绑扎、模板的搭设、预埋吊环及套管、混凝土浇筑、养护、运输至现场安装。
51.具体整体预制实施过程中,
52.①
小型管廊标准段接口处嵌入端设置两道凹槽,参见图4,内粘弹性橡胶密封垫102,两道橡胶垫之间的嵌入端壁上预留注浆孔104,安装就位后采用注浆密封。
53.②
安装就位阶段:通过节点的底板下铺薄层砂层来减少地板之间的摩擦力,通过外在施加推力可加快预制段的就位安装进度。
54.③
整体预制节点安装就位后,砌筑预制井筒,并待管线安装完后后,在吊装口加盖混凝土预制盖板,最后覆土施做上部路面结构。
55.④
变形缝密封胶采用管廊工程通用的双组份聚硫密封膏101,填缝材料选用的是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103,该材料具有吸水率低,防渗漏性能好,耐老化性能良好等优点,经常应用与地下结构变形缝的填缝中。待预制节段安装就位后,预制节段与小型管廊标准段接口处缝隙内先塞入低发泡高密度闭孔型聚乙烯泡沫塑料填缝板,然后表面填充双组份聚硫密封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