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建地基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668372发布日期:2022-12-24 01:4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建地基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地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建地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随着钢筋混凝土建筑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房屋大部分由钢筋混凝土作为承载墙或者梁材料,同时通过打桩的方式增加地基的牢固程度,由于桩子不具有防水和隔热作用,当地基铺设完成后,人们还需再次对房屋地板进行防水隔热处理,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房建地基施工方法。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建地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地基选址,根据地势来进行规划房屋的具体朝向以及各个房间功能分区,确定完成后就使用楔子亦或者是白石灰进行标注打地基的具体范围以便后续施工;
6.s2:明确范围,对拟建的地基施工场地进行详细勘察,选定地基基础的持力层范围、高程,随后在规划的位置上做地基处理,深挖地下一米左右,尽量保证基坑底面在同一高程;
7.s3:地基夯实,在规划后的区域内确定刚性桩点以及孔内强夯点,依据图纸在规划区域内进行孔内强夯点的标记,随后在孔内强夯点位处,钻孔并进行孔内强夯施工,完成强夯施工后,进行全场满夯;
8.s4:地基加固,在地基中加入钢筋混凝土,从地面上向下打入带有筋条的水泥桩,接着将钢筋相互焊接,使其形成长方体状的钢筋笼,随后将钢筋笼吊装,并与水泥桩上筋条焊接;
9.s5:地基浇筑,在钢筋笼四周围上木板,随后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淹没五分之四高度的时候停止进行震匀操作,震匀后继续浇筑,使得混凝土的顶部高度超出钢筋镂空网络结构上表面两厘米,最后再对地梁进行加固;
10.s6:材料回填,向硬化后混凝土表面分层回填防水以及隔热材料,随后使回填材料平铺在混凝土表面进而形成复合地基。
11.为了确立施工场地,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1中,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和沉降两个基本条件达标前提下,提出可供选择的施工土层,并筛除不满足条件的土层。
12.为了满足施工要求,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2中,倘若是处于河道亦或者是一些土
质比较疏松的区域,则还应该继续深挖到坚硬层之后才可以开始正式施工。
13.为了加固软土层,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2中,当出现软土层较厚的情况时,需要通过添加垫层材料的方式大面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其中垫层材料包括砂石、碎石、三合土、三七灰土、矿渣或素土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14.为了精确强夯点,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3中,强夯点位需要均匀分布在规划范围中,且任意两组相邻的强夯点位间隔在2.5-8m,奇数排相对于偶数排应交错分布。
15.为了实现充分夯实,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3中,强夯施工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最后一遍进行满夯。
16.为了保证水泥桩齐平,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4中,所有水泥桩的顶端需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下。
17.为了干燥混凝土,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5中,浇筑后的混凝土需要进行恒压静置的干燥处理。
18.为了实现防水效果,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6中,防水材料是聚氨酯、丙烯酸树脂、醋酸乙烯树脂、环氧树脂或液态橡胶的其中一种。
19.为了实现隔热效果,本发明改进有,在步骤s6中,隔热材料为聚氨酯垫板。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21.本发明中,在地基铺设完成后,进行防水以及隔热材料的回填,并且平整在混凝土的表面,从而形成的复合地基具有防水和隔热效果,人们在房屋装修的过程中,无需进行专门的防水和隔热处理,简化的房屋建设的工序,同时在地基铺设前,通过判断所在土层自身坚硬程度的方式,对软土层进行加入垫层材料的处理,进一步的提高了地基自身的强度,使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提出一种房建地基施工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5.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房建地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s1:地基选址,根据地势来进行规划房屋的具体朝向以及各个房间功能分区,确定完成后就使用楔子亦或者是白石灰进行标注打地基的具体范围以便后续施工;
27.s2:明确范围,对拟建的地基施工场地进行详细勘察,选定地基基础的持力层范围、高程,随后在规划的位置上做地基处理,深挖地下一米左右,尽量保证基坑底面在同一高程;
28.s3:地基夯实,在规划后的区域内确定刚性桩点以及孔内强夯点,依据图纸在规划区域内进行孔内强夯点的标记,随后在孔内强夯点位处,钻孔并进行孔内强夯施工,完成强夯施工后,进行全场满夯;
29.s4:地基加固,在地基中加入钢筋混凝土,从地面上向下打入带有筋条的水泥桩,接着将钢筋相互焊接,使其形成长方体状的钢筋笼,随后将钢筋笼吊装,并与水泥桩上筋条焊接;
30.s5:地基浇筑,在钢筋笼四周围上木板,随后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淹没五分之四高度的时候停止进行震匀操作,震匀后继续浇筑,使得混凝土的顶部高度超出钢筋镂空网络结构上表面两厘米,最后再对地梁进行加固;
31.s6:材料回填,向硬化后混凝土表面分层回填防水以及隔热材料,随后使回填材料平铺在混凝土表面进而形成复合地基。
32.在步骤s1中,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和沉降两个基本条件达标前提下,提出可供选择的施工土层,并筛除不满足条件的土层。
33.在步骤s2中,倘若是处于河道亦或者是一些土质比较疏松的区域,则还应该继续深挖到坚硬层之后才可以开始正式施工。
34.在步骤s2中,当出现软土层较厚的情况时,需要通过添加垫层材料的方式大面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其中垫层材料包括砂石、碎石、三合土、三七灰土、矿渣或素土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35.在步骤s3中,强夯点位需要均匀分布在规划范围中,且任意两组相邻的强夯点位间隔在2.5m,奇数排相对于偶数排应交错分布。
36.在步骤s3中,强夯施工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最后一遍进行满夯。
37.在步骤s4中,所有水泥桩的顶端需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下。
38.在步骤s5中,浇筑后的混凝土需要进行恒压静置的干燥处理。
39.在步骤s6中,防水材料是液态橡胶,液态橡胶,能在各种不规则形状基面上施工,工期短,可施工于潮湿无明水混凝土、石棉板、各类金属、木材、塑料等表面,可与其他防水材料复合使用。
40.在步骤s6中,隔热材料为聚氨酯垫板,通过在地基顶部铺设聚氨酯垫板的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
41.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房建地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s1:地基选址,根据地势来进行规划房屋的具体朝向以及各个房间功能分区,确定完成后就使用楔子亦或者是白石灰进行标注打地基的具体范围以便后续施工;
43.s2:明确范围,对拟建的地基施工场地进行详细勘察,选定地基基础的持力层范围、高程,随后在规划的位置上做地基处理,深挖地下一米左右,尽量保证基坑底面在同一高程;
44.s3:地基夯实,在规划后的区域内确定刚性桩点以及孔内强夯点,依据图纸在规划区域内进行孔内强夯点的标记,随后在孔内强夯点位处,钻孔并进行孔内强夯施工,完成强夯施工后,进行全场满夯;
45.s4:地基加固,在地基中加入钢筋混凝土,从地面上向下打入带有筋条的水泥桩,
接着将钢筋相互焊接,使其形成长方体状的钢筋笼,随后将钢筋笼吊装,并与水泥桩上筋条焊接;
46.s5:地基浇筑,在钢筋笼四周围上木板,随后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淹没五分之四高度的时候停止进行震匀操作,震匀后继续浇筑,使得混凝土的顶部高度超出钢筋镂空网络结构上表面两厘米,最后再对地梁进行加固;
47.s6:材料回填,向硬化后混凝土表面分层回填防水以及隔热材料,随后使回填材料平铺在混凝土表面进而形成复合地基。
48.在步骤s1中,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和沉降两个基本条件达标前提下,提出可供选择的施工土层,并筛除不满足条件的土层。
49.在步骤s2中,倘若是处于河道亦或者是一些土质比较疏松的区域,则还应该继续深挖到坚硬层之后才可以开始正式施工。
50.在步骤s2中,当出现软土层较厚的情况时,需要通过添加垫层材料的方式大面积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其中垫层材料包括砂石、碎石、三合土、三七灰土、矿渣或素土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51.在步骤s3中,强夯点位需要均匀分布在规划范围中,且任意两组相邻的强夯点位间隔在4m,奇数排相对于偶数排应交错分布。
52.在步骤s3中,强夯施工分三遍进行强夯,前两遍为点夯,最后一遍进行满夯。
53.在步骤s4中,所有水泥桩的顶端需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下。
54.在步骤s5中,浇筑后的混凝土需要进行恒压静置的干燥处理。
55.在步骤s6中,防水材料是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是一种以丙烯酸聚合物为主剂,无毒环保的灌浆材料,浆液粘度低,可灌入基层的细微裂缝,凝固后形成一种具有高柔韧性、遇水可膨胀、不透水的弹性凝胶体。
56.在步骤s6中,隔热材料为聚氨酯垫板,通过在地基顶部铺设聚氨酯垫板的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
57.本发明中,在地基铺设完成后,进行防水以及隔热材料的回填,并且平整在混凝土的表面,从而形成的复合地基具有防水和隔热效果,人们在房屋装修的过程中,无需进行专门的防水和隔热处理,简化的房屋建设的工序,同时在地基铺设前,通过判断所在土层自身坚硬程度的方式,对软土层进行加入垫层材料的处理,进一步的提高了地基自身的强度,使其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5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