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6206发布日期:2023-03-07 22:5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土木工程中已经应用的可测深塑料排水板,由塑料芯板、滤膜层无纺布、两根绝缘金属丝构成,滤膜层无纺布包裹在塑料芯板外,两根绝缘金属丝置于滤膜层无纺布的搭头合缝中或置于塑料芯板内,使用时将排水板输入地下数十米深处,通过检测置入在排水板内部的两根绝缘金属丝的电阻值或通过微波传输与接收的速度来换算出金属丝的长度,从而得出排水板打入地下的深度,以确保工程质量无疑,这种检测手段是可行的,它能够制约不法施工方偷工减料之行为,而现有的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由于需要人工进行手动下放于地下,从而导致人工下放过程中由于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重力影响和下放过程中无法通过眼睛对地下环境进行观察处理容易导致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与地下两侧的物质进行碰撞接触,从而容易导致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外部出现破损和碰撞损坏的情况,同时影响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测深精度的情况,依次现有的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通过手动握住漆包线进行下放处理,由于漆包线整体直径较细,并且漆包线受力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同样影响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测深情况,依次现有的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过滤芯无法进行更换处理,从而导致过滤芯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依次影响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测深结果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通过的现有的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由于需要人工进行手动下放于地下,从而导致人工下放过程中由于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重力影响和下放过程中无法通过眼睛对地下环境进行观察处理容易导致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与地下两侧的物质进行碰撞接触,从而容易导致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外部出现破损和碰撞损坏的情况,同时影响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测深精度的情况,依次现有的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通过手动握住漆包线进行下放处理,由于漆包线整体直径较细,并且漆包线受力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同样影响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测深情况,依次现有的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过滤芯无法进行更换处理,从而导致过滤芯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依次影响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测深结果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包括框体、第一过滤芯、缓冲装置、排水板和漆包线,所述框体两侧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框体两侧开设有连接槽,同时框体两侧固定有拉环,所述框体内部固定有限位板,所述第一过
滤芯通过限位板卡合安装于框体内部,所述排水板四周开设有排水槽,且排水板一侧贯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漆包线一端包裹橡胶套管通过安装孔延伸于排水板,且漆包线另一端与检测设备相连接,所述排水板与框体卡合配套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框体,通过框体不仅起到贯穿开设的效果,并且通过框体起到固定连接和配套连接的效果;
6.用于框体下放防碰撞的所述缓冲装置安装于框体两侧。
7.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有安装板、第二通孔、l板、凹槽板、缓冲弹簧和第二过滤芯,所述安装板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且安装板一侧上方固定有l板,同时安装板一侧下方固定有凹槽板,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缓冲弹簧另一端通过连接槽与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芯通过l板和凹槽板卡合安装于安装板一侧,所述安装板另一侧表面涂有荧光粉。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荧光粉,通过荧光粉涂抹于安装板一侧,当安装板下放于地下时此时荧光粉进行发光处理,并且方便操作者对整体设备初步下放过程中可以通过荧光粉发出的光从而整体设备下放位置进行调节处理,避免整体设备初步下放过程中与地下物质进行碰撞接触处理的情况。
9.优选的,所述连接槽设置有4个,且连接槽开设深度距离范围为0.5-1cm。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连接槽,通过连接槽不仅起到固定连接的效果,并且通过连接槽从而起到连接带动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拉环设置有1组,且拉环关于框体中心线对称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拉环,通过拉环从而起到缠绕安装连接的效果,并且通过拉环从而起到受力带动的效果。
13.优选的,所述排水板与框体之间的连接缝隙范围为0.2-0.4mm。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排水板,通过排水板不仅起到开设连接的效果,并且通过排水板从而起到安装连接的效果。
15.优选的,所述橡胶套管外环直径比安装孔内环直径范围小于0.1-0.2mm。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从而起到贯穿连接和配套连接的效果。
17.优选的,所述安装板横截面积长度比框体横截面积长度范围大于2-3cm。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安装板,通过安装板不仅起到固定连接的效果,并且通过安装板从而起到碰撞接触的效果。
19.优选的,所述l板、凹槽板、安装板和第二过滤芯构成滑行卡合机构,且滑行卡合机构滑行距离范围为0-20cm。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凹槽板,通过凹槽板不仅起到凹槽卡合连接的效果,并且通过凹槽板从而起到运动限位的效果。
21.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安装板和连接槽构成碰撞压缩机构,且碰撞压缩机构压缩距离范围为0-2cm。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缓冲弹簧,通过缓冲弹簧不仅起到双向固定连接的效果,并且通过缓冲弹簧从而起到碰撞缓冲的效果,同时整体缓冲弹簧采取轻弹簧安装处理,从而避免缓冲弹簧整体重力过重增加整体重量的情况。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
24.(1)设置有缓冲装置,先手动将荧光粉涂抹于安装板,通过下放绳带动框体向下运动,并且框体向下运动过程中带动安装板同向运动,当安装板与地下物质接触时此时安装板受力挤压缓冲弹簧,并且缓冲弹簧通受力挤压过程中对受到的碰撞力进行缓冲处理,并且通过荧光粉发出的荧光从而方便操作者对下放的设备进行初步调节观察处理,同时避免现有的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由于需要人工进行手动下放于地下,从而导致人工下放过程中由于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重力影响和下放过程中无法通过眼睛对地下环境进行观察处理容易导致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与地下两侧的物质进行碰撞接触,从而容易导致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外部出现破损和碰撞损坏的情况,同时影响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测深精度的情况,并且通过第一过滤芯从而对地下水进行初步过滤处理,同时达到对排水槽起到初步防堵塞的效果;
25.(2)设置有拉环,通过下放绳缠绕于拉环表面,并且通过手动带动下放绳运动过程中带动框体同向运动处理,同时避免现有的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通过手动握住漆包线进行下放处理,由于漆包线整体直径较细,并且漆包线受力过程中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同样影响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测深情况;
26.(3)设置有限位板,手动将第一过滤芯通过限位板安装于框体内部两侧,当第一过滤芯使用时间较长时手动将第一过滤芯与限位板和框体内部进行分离处理,从而方便更换新的第一过滤芯,同时避免现有的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过滤芯无法进行更换处理,从而导致过滤芯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依次影响整体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测深结果的情况。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发明框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发明框体竖向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发明安装板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发明安装板竖向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发明排水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33.图中:1、框体,2、第一通孔,3、连接槽,4、拉环,5、限位板,6、第一过滤芯,7、缓冲装置,701、安装板,702、第二通孔,703、l板,704、凹槽板,705、缓冲弹簧,706、第二过滤芯,8、排水板,9、排水槽,10、安装孔,11、漆包线,12、橡胶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如图2和图3所示,框体1两侧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2,且框体1两侧开设有连接槽3,连接槽3设置有
4个,且连接槽3开设深度距离范围为0.5-1cm,通过连接槽3设置有4个从而方便缓冲弹簧705通过连接槽3与框体1处于同一水平线进行安装固定处理,从而避免连接槽3设置个数较少导致缓冲弹簧705安装后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这样不仅影响整体缓冲弹簧705安装后的整体美观还造成安装板701受力过程中容易带动一端的缓冲弹簧705同向翻转运动处理,并且连接槽3开设深度距离设置为1cm,当连接槽3开设深度较浅时导致整体安装板701受缓冲弹簧705安装影响与框体1之间的安装距离较远从而导致二者之间存在碰撞间隙的情况,同时框体1两侧固定有拉环4,拉环4设置有1组,且拉环4关于框体1中心线对称设置,通过拉环4设置有1组2个,从而保证下放绳通过拉环4进行对称缠绕连接处理,从而避免下放绳只能对单个的拉环4进行缠绕连接处理,同时导致整体框体1下放过程中处于倾斜下放状态,依次造成漆包线11下放过程中与检测设备之间存在下放拉扯力当漆包线11受下放拉扯力过大时容易出现断裂的情况,并且拉环4设置有1组2个这样不仅体现拉环4缠绕连接后的对称性,还保证框体1下放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防倾斜性。
36.如图1和图6所示,框体1内部固定有限位板5,第一过滤芯6通过限位板5卡合安装于框体1内部,排水板8四周开设有排水槽9,且排水板8一侧贯穿开设有安装孔10,漆包线11一端包裹橡胶套管12通过安装孔10延伸于排水板8,橡胶套管12外环直径比安装孔10内环直径范围小于0.1-0.2mm,如果橡胶套管12外环直径比安装孔10内环直径过小从而导致地下的水容易通过安装孔10进入于排水板8内部,这样不仅增加整体排水板8的重量,还导致橡胶套管12与安装孔10之间容易出现松动和脱离的情况,所以避免上述的情况将橡胶套管12外环直径比安装孔10内环直径设置小于0.2mm,这样不仅保证橡胶套管12与安装孔10之间进行快速配套连接还保证上述二者连接后的密封性,且漆包线11另一端与检测设备相连接,排水板8与框体1卡合配套连接,排水板8与框体1之间的连接缝隙范围为0.2-0.4mm,如果排水板8与框体1之间的连接缝隙过大从而导致排水板8处于晃动状态安装于框体1内部,当框体1受到安装板701传递的碰撞力时此时排水板8于框体1内部进行左右运动处理,并且排水板8运动过程中带动漆包线11同向运动处理,从而导致漆包线11容易与地下两侧物质进行接触,同时导致漆包线11容易出现拉扯断裂的情况依次影响整体设备的正常测深处理,所以避免上述的情况将排水板8与框体1之间的连接缝隙设置为0.4mm。
37.如图5所示,用于框体1下放防碰撞的缓冲装置7安装于框体1两侧,且缓冲装置7包括有安装板701、第二通孔702、l板703、凹槽板704、缓冲弹簧705和第二过滤芯706,安装板701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702,且安装板701一侧上方固定有l板703,同时安装板701一侧下方固定有凹槽板704,安装板701横截面积长度比框体1横截面积长度范围大于2-3cm,如果安装板701横截面积长度比框体1横截面积长度较小从而导致整体设备下放过程中框体1四周同样容易与地下物质接触,从而导致整体安装板701不仅无法起到到防碰撞的效果还增加整体框体1重量的情况,所以避免上述的情况将安装板701横截面积长度比框体1横截面积长度设置大于3cm,这样不仅安装板701将框体1进行包裹安装处理还避免上述的情况发生。
38.如图4所示,压缩弹簧705一端与安装板701固定连接,且缓冲弹簧705另一端通过连接槽3与框体1固定连接,缓冲弹簧705、安装板701和连接槽3构成碰撞压缩机构,且碰撞压缩机构压缩距离范围为0-2cm,通过安装板701受力过程中挤压缓冲弹簧705,此时缓冲弹簧705受力对连接槽3进行相对挤压处理,通过缓冲弹簧705压缩缓冲过程中从而起到碰撞
缓冲的效果,并且整体碰撞压缩机构压缩距离区间为2cm,当整体碰撞压缩机构达到最大碰撞压缩距离区间时此时缓冲弹簧705不仅处于最大压缩状态还处于最大弹性恢复状态,第二过滤芯706通过l板703和凹槽板704卡合安装于安装板701一侧,l板703、凹槽板704、安装板701和第二过滤芯706构成滑行卡合机构,且滑行卡合机构滑行距离范围为0-20cm,通过手动带动第二过滤芯706运动,并且第二过滤芯706贯穿l板703与安装板701滑行摩擦运动,当第二过滤芯706底部与凹槽板704凹槽接触时此时第二过滤芯706卡合安装完毕,并且整体滑行卡合机构滑行卡合距离区间为20cm,整体滑行卡合距离区间为l板703到凹槽板704之间的相对距离长度,同时整体滑行卡合机构零件与零件之间安装和连接简洁明了,依次整体滑行卡合机构便于操作和更换处理,安装板701另一侧表面涂有荧光粉。
39.工作原理:在使用复合型漆包线可测深排水板,先手动下放绳缠绕于拉环4两侧,当下放绳缠绕完毕后将安装板701表面涂抹荧光粉,接着通过下放绳带动拉环4运动,拉环4带动框体1运动,框体1带动安装板701和排水板8同向运动,排水板8运动过程中带动安装孔10同向运动,安装孔10通过橡胶套管12带动漆包线11一端同向运动,此时操作者通过荧光粉发出的荧光从而对下放的设备进行初步观察处理并且及时调整下放距离,当下放于地下较深的位置时此时安装板701容易与地下物质接触,并且安装板701接触过程中受力过程中带动l板703和凹槽板704同向运动,同时安装板701受力过程中挤压缓冲弹簧705,此时缓冲弹簧705与连接槽3相对运动,当整体设备达到地下时此时地下水通过第二通孔702与第二过滤芯706接触,并且初步过滤的地下水再次通过第一通孔2与第一过滤芯6接触,并且二次过滤后的水与排水板8接触,并且通过排水槽9进行排出处理,此时测深设备通过漆包线11进行测深处理既可,当测深完毕后再次反向步骤操作处理既可,这就完成整个操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40.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4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