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22293发布日期:2023-03-25 12:4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水上圆形管道施工包含基槽开挖、基槽抛石、基床整平、圆形管道安装、石料回填等多个环节,其中,基槽抛石多采用抓斗、挖机、钢丝网兜等方式抛填,石料流失量大,精度低;基床整平多采用“导轨刮刀法”人工整平,潜水作业多,安全风险高,施工效率低;圆形管道安装多采用浮吊船+潜水员配合的常规方案进行施工,浮吊为浮式作业,易受波浪、水流等因素影响,施工精度受限,尤其波浪条件较差时还需赶窗口作业,严重影响施工效率。管节对接时的管节拉合常采用手拉葫芦等装置,水下人工参与多,施工速度慢。以上每个环节施工中都至少需要一种装备,涉及装备种类和数量多,集成度与智能化低。
3.由此,水上圆形管道施工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4.1、抓斗、挖机、钢丝网兜等常规方式抛石精度低、石料流失量大、标高不易控制;
5.2、基床人工整平潜水作业量大、安全风险高、施工效率低;
6.3、采用浮吊+潜水员配合的安装方式精度低,波浪、水流条件差时,需赶窗口作业,施工时间受限;
7.4、管节对接拉合常采用手拉葫芦等装置,人工参与多,施工速度慢;
8.5、整体施工涉及装备多,装备集成度和智能化低。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及施工方法。
10.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包括,
11.施工平台,所述施工平台上设置有多组可升降的桩腿;
12.基槽开挖装置,所述基槽开挖装置可沿纵向移动的设置于施工平台纵向前端;
13.抛石整平装置,所述抛石整平装置可纵向、横向移动的布置于施工平台上,用于抛石和整平作业;
14.回填装置,所述回填装置布置于施工平台且处于抛石整平装置的纵向后方,用于对已铺设管道的基槽进行回填;
15.石料储料装置,所述石料储料装置设置于施工平台侧部用于存储石料并将石料输送至抛石整平装置和回填装置;
16.圆管吊装装置,所述圆管吊装装置可沿纵向移动的设置于施工平台纵向后端;
17.对接装置,所述对接装置设置于圆管上,用于将下放到基槽内的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进行拼装对接。
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所述对接装置包括,
19.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是夹持固定已拼装圆管外侧的夹持结构;
20.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是夹持固定在待拼装圆管外侧的夹持结构;
21.拉合千斤顶,所述拉合千斤顶一端固定在第二夹具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夹具上,用于沿纵向收缩使两组圆管端口对接。
2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所述对接装置还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一端固定在待拼装圆管的第二夹具上,另一端沿管道轴向延伸,导向杆的另一端在两组相邻圆管对接时插入已拼装圆管的第一夹具上的导向槽内。
2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所述第二夹具上布置有多个拉合千斤顶和多个导向杆,多个拉合千斤顶和多个导向杆沿第二夹具的圆周方向依次交替排列。
2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所述对接装置还包括对接头;所述对接头是安装在圆管纵向前端的环状结构,对接头一端套接在圆管端部外侧,另一端在相邻圆管对接完成后套接在相邻圆管的另一圆管的纵向后端;所述对接头的纵向前端底部设置有导舌;所述导舌是纵向前端小、纵向后端大的弧形片状结构。
2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所述抛石整平装置包括,
26.横向轨道,所述横向轨道的两端可沿纵向移动的连接于施工平台上;
27.第一溜筒,所述第一溜筒是伸缩可调的中空管道结构,第一溜筒的上端可沿横向移动的连接于横向轨道,下端设置有用于刮平基槽石料的整平头。
2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所述石料储料装置包括抛石储料仓和回填储料仓;所述抛石储料仓和回填储料仓分置于施工平台的横向两侧。
29.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基于上述施工结构进行,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30.s1、拖拽施工平台到施工水域,下放桩腿固定施工平台;
31.s2、通过基槽开挖装置在施工水域开挖基槽;
32.s3、运料船停泊施工平台横向侧部,向石料储料装置内输送石料;
33.s4、调整抛石整平装置的下料位置,将石料储料装置内的石料转移到调整抛石整平装置内对开挖的基槽进行抛石并整平;
34.s5、圆管吊装装置吊装待拼装圆管至已完成抛石整平的基槽内,潜水员下潜利用对接装置将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进行对接;
35.s6、回填装置对完成拼装的圆管进行抛石回填;
36.s7、依次进行,直至当前工位的圆管全部拼装完成,然后拖拽施工平台至下一施工水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直至完成所有圆管的施工。
3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方法,所述步骤s5中,潜水员下潜利用对接装置将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进行对接的方法包括:在待拼装圆管外侧布置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圆管吊装装置利用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将待拼装圆管下放,使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完成初步对接,潜水员进入水下将待拼装圆管的第二夹具上的拉合千斤顶与已拼装圆管的第一夹具进行连接,通过拉合千斤顶张拉待拼装圆管,使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完成对接。
3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方法,圆管吊装装置利用第一夹具和第
二夹具将待拼装圆管下放,将待拼装圆管的纵向后端与已拼装圆管纵向前端的对接头对齐,使待拼装圆管端部搁置在对接头前端的导舌上,同时使待拼装圆管的第二夹具上的导向杆端部穿过已拼装圆管第一夹具上的导向槽,完成相邻圆管的初步对接。
39.本技术的优点有:1、本技术的施工结构在施工平台上集成了基槽开挖、抛石整平、回填、吊装等多个装置结构,利用这些装置结构可以在施工平台上完成圆管水下安装除对接以外的所有工序,无需引入其他大型的设备工具等,具体的对接通过圆管上的对接装置就能够轻松的完成,整个圆管施工的效率极高,安全风险低,受风浪、水流的影响极小,对接施工所需人员很少,施工平台的集成度智能化程度高;
40.2、本技术的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本身就是圆管吊装所需的设备,通过在第二夹具上安装拉合千斤顶,利用拉合千斤顶张拉收缩待拼装圆管,可以方便的将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对接起来,对接方式简单,对接的精度高,所需潜水施工人员少,安全性高;
41.3、本技术在第二夹具和第一夹具之间设置导向杆,利用导向杆对待拼装圆管的移动进行导向,使待拼装圆管能够精准的移动到已拼装圆管的端部,完成精确的对位连接,施工的精度极高,施工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无需进行纠偏调整等工序;
42.4、本技术在第二夹具上设置多个拉合千斤顶和多个导向杆,并沿周向依次交替布置,这样的布置方式使拉合对接的过程中,施力更加稳定,待拼装圆管的纵向移动更加精确,不会出现偏差,使对接更加顺利;
43.5、本技术在圆管的前端设置对接头,利用对接头上的导舌对待拼装圆管进行对接导向,方便两组圆管的对接,对接头本身可以套接在接口处,对接部位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极大程度提高了对接的精度和效率;
44.6、本技术的抛石整平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横向轨道可以方便的使第一溜筒在月池内纵向和横向移动,使第一溜筒的抛石能够精确调整,第一溜筒可伸缩调整适应不同的深度,而第一溜筒下端的整平头可在移动过程中对抛石进行刮平,操作简单,使用极为方便;
45.7、本技术将石料储料仓拆分为抛石储料仓和回填储料仓,抛石储料仓向抛石整平装置供应石料,回填储料仓向回填装置供应石料,抛石储料仓和回填储料仓分置于施工平台的横向两侧,互不干扰,石料输送的效率极高;
46.8、本技术的施工方法极为简单,可以基于施工平台进行基槽开挖、抛石整平、安装、回填、吊装的工序进行,集成化、智能化程度高,代替了传统多台船机设备协同作业的模式,圆管对接工序极为简单,整个施工过程效率极高,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受风浪和水流的影响极小,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47.9、本技术对于圆管端部对接的方式极为简单,通过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上的拉合千斤顶即可完成水下圆管端部的对接,无需使用大型的张拉设备,下水施工人员少,水下作业时长缩短,水下作业风险极低,施工效率高;
48.10、本技术在圆管对接前首先对待拼装圆管进行初步对接,通过导向杆与导舌的设置,可以方便的将待拼装圆管初步对接到已拼装圆管的端部,后续拉合千斤顶能够方便的将相邻圆管拉合对接到一起。
49.本技术的施工结构集成基槽开挖、基床抛石与整平、圆管安装、基槽回填和施工控制等多个功能,集成度和智能化程度极高,施工精度和施工效率高,施工风险极低,具有极
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50.图1:本发明施工结构的俯视图;
51.图2:本发明施工结构的侧视图;
52.图3:本发明对接结构的侧视图(初步对接);
53.图4:本发明对接结构的俯视图(初步对接);
54.图5:本发明对接结构的俯视图(完全对接);
55.其中:1—施工平台;2—桩腿;3—第一夹具;4—第二夹具;5—拉合千斤顶;6—导向杆;7—对接头;8—导舌;9—纵向轨道;10—横向轨道;11—月池;12—第一溜筒;13—抛石储料仓;14—回填储料仓;15—挖斗;16—第二溜筒;17—吊装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60.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水中圆形管道施工结构,用于在施工水域进行基槽的开挖、抛石整平、管道下放、管道对接、基槽回填,本技术将水中圆管施工的所有工序都集中在施工平台上,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多个大型的水上设备相互配合进行水中圆形管道施工存在的协调困难、施工难度大、风险高的问题,本技术这种集成所有工序的施工结构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精度高、施工风险低,而且将所有工序集中到施工平台上,可以使所有工序有序进行,协调性更好,智能化控制程度极高,大幅度削减了水下施工人员的数量,水下施工的作业时间极大程度缩减,水下作业的风险极小。
61.具体的,如图1~5所示,本技术的施工结构包括施工平台1、基槽开挖装置、抛石整平装置、回填装置、石料储料装置、圆管吊装装置和对接装置,其中施工平台1是整个施工结构的主体部分,施工平台1的中间设有月池11,方便抛石整平作业,本实施例的施工平台1为方形结构(实际应用时不限于方形结构),施工平台1的四角设置有可伸缩式桩腿2,施工平台1通过桩腿2支撑在施工水域,通过桩腿2的升降能够适应不同的水深,从而将施工平台1稳定的固定在施工水域,待施工平台1所处水域的圆管施工完成后,即可回缩桩腿2,利用拖
船将施工平台1拖拽到下一施工位置。
62.基槽开挖装置可沿纵向移动的设置于施工平台1纵向前端,基槽开挖装置包括挖斗15,挖斗15可以在施工平台1上进行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的位置调整(本技术的纵向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横向指图1中的上下方向,竖向指图1中垂直纸面的方向),挖斗15下放到施工水域的底部后,可以进行基槽的开挖,基槽是沿纵向开挖的,也就是施工方向。挖斗15位于施工平台1的前方,实际上就是施工方向的前方。
63.抛石整平装置可纵向、横向移动的布置于施工平台1上,抛石整平装置用于向基槽内进行抛石,并对形成的基床进行整平,抛石整平装置是构建圆管下放基础的装置,通过在基槽内形成平整的基床方便圆管的下放安装。抛石整平装置处于基槽开挖装置的纵向后方,即基槽开挖装置在前方开挖基槽,抛石整平装置对后方以开挖的基槽进行抛石整平。
64.圆管吊装装置可沿纵向移动的设置于施工平台1纵向后端,圆管吊装装置将待拼装圆管下放到平整基床上,圆管吊装装置设置于施工平台1纵向的后端,可以进行纵向和横向位移的调整,方便将待拼装圆管精确的下放到基床上。
65.对接装置设置于圆管上,用于将下放到基槽内的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进行拼装对接,潜水员下水利用对接装置将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进行精准的对接,完成相邻圆管的拼接过程。整个施工工序中,只有对接工序需要潜水员进行水下施工。
66.待圆管完成对接后,需要对圆管所处基槽进行回填处理。回填装置布置于施工平台1且处于抛石整平装置的纵向后方,用于对已铺设管道的基槽进行回填,回填装置处于抛石整平装置与圆管吊运装置之间。
67.本技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涉及到两个抛石的工序,一是基槽抛石形成基床,二是基槽回填,这两个工序中需要将施工平台1上的储料仓内的石料输送至基槽内。本技术使用石料储料装置进行石料供应,石料储料装置设置于施工平台1侧部用于存储石料并将石料输送至抛石整平装置和回填装置,石料储料装置的石料是通过运料船输送过来的,石料储料装置处于施工平台1的横向侧部,石料的输送不会干扰到圆管的施工。
68.具体施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69.s1、拖拽施工平台1到施工水域,下放桩腿2固定施工平台1;
70.s2、通过基槽开挖装置在施工水域开挖基槽;
71.s3、运料船停泊施工平台1横向侧部,向石料储料装置内输送石料;
72.s4、调整抛石整平装置的下料位置,将石料储料装置内的石料转移到调整抛石整平装置内对开挖的基槽进行抛石并整平;
73.s5、圆管吊装装置吊装待拼装圆管至已完成抛石整平的基槽内,潜水员下潜利用对接装置将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进行对接;
74.s6、回填装置对完成拼装的圆管进行抛石回填;
75.s7、依次进行,直至当前工位的圆管全部拼装完成,然后拖拽施工平台1至下一施工水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直至完成所有圆管的施工。
76.即本技术的施工过程是:施工平台1前端的基槽开挖装置进行基槽开挖,处于基槽开挖装置后方的抛石整平装置向开挖基槽内抛石整平构建基床,圆管吊装装置吊装待拼装圆管下放到平整基床上,对接装置对待拼装圆管和已拼装圆管进行对接,回填装置对完成拼装圆管所处基槽进行回填,整个施工工序是极为顺畅和有序的,考虑到施工工序的依次
进行,本技术对各个装置之间的方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避免了工序之间的干扰,提高了施工效率。
77.本技术下放圆管到基槽内,可以是在基槽内下放单根圆管,单根圆管依次沿纵向对接形成单根纵向管道结构,也可以是向基槽内下放多根圆管,多根圆管沿横向并列排布,处于纵向方向的多根圆管对接形成整体的管道,最后基槽内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纵向管道。
7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对上述的对接装置进行了优化,具体的,如图3~5所示,对接装置包括第一夹具3、第二夹具4和拉合千斤顶5,第一夹具3和第二夹具4是沿轴向间隔布置于圆管外侧的抱箍式夹具结构,第一夹具3和第二夹具4是圆管吊装结构的一部分,吊装前,先将第一夹具3和第二夹具4固定到待拼装圆管外侧,然后通过吊绳与圆管吊装装置连接,圆管吊装装置将待拼装圆管吊运到基床上。在实际对接拼装时,已拼装圆管外侧留存有第一夹具3,待拼装圆管外侧留存有第一夹具3和第二夹具4,待完成对接拼装后,就可以拆除待拼装圆管上的第二夹具4和已拼装圆管外侧的第一夹具3。
79.拉合千斤顶5一端固定在第二夹具4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夹具3上,用于沿纵向收缩使两组圆管端口对接。拉合千斤顶5是安装在第二夹具4上的结构,当待拼装圆管下放到位后,拉合千斤顶5跟随第二夹具4进入水下,然后潜水员将拉合千斤顶5的另一端与已拼装圆管上的第一夹具3进行固定连接,然后启动拉合千斤顶5进行张拉对接。
80.具体的对接过程为:在待拼装圆管外侧布置第一夹具3和第二夹具4,圆管吊装装置利用第一夹具3和第二夹具4将待拼装圆管下放,使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完成初步对接,潜水员进入水下将待拼装圆管的第二夹具4上的拉合千斤顶5与已拼装圆管的第一夹具3进行连接,通过拉合千斤顶5张拉待拼装圆管,使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完成对接。
81.拉合千斤顶5与已拼装圆管上的第一夹具3的连接可以是图3~5中所示,拉合千斤顶5的自由端设置有挂钩,将挂钩钩挂在已拼装圆管上的第一夹具3上的固定扣上,即可完成拉合千斤顶5的连接。当待拼装圆管端口与已拼装圆管端口对接完成后,就可以将拉合千斤顶5从已拼装圆管的第一夹具3上拆除,或者直接将待拼装圆管外侧的第二夹具4以及已拼装圆管的第一夹具3同时拆除,然后用于到下一节圆管的夹持安装。
82.为了使,拉合千斤顶5施力更加平顺稳定,避免出现非纵向方向的偏差,本实施例在第二夹具4上布置有多个拉合千斤顶5和多个导向杆6,多个拉合千斤顶5和多个导向杆6沿第二夹具4的圆周方向依次交替排列。
83.在本技术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在圆管对接过程中设置有导向结构,如图3~5所示,对接装置还包括导向杆6,导向杆6一端固定在待拼装圆管的第二夹具4上,另一端沿管道轴向延伸,导向杆6的另一端在两组相邻圆管对接时插入已拼装圆管的第一夹具上的导向槽内。导向杆6和导向槽的配合结构,可以限制待拼装圆管的第二夹具4与已拼装圆管的第一夹具3产生非轴向方向的相对位移,使待拼装圆管沿轴向移动,对接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84.另外,本实施例在圆管端部还设置有另一种导向结构,如图3~5所示,对接装置还包括对接头7,对接头7是安装在圆管纵向前端的环状结构,对接头7一端套接在圆管端部外侧,另一端在相邻圆管对接完成后套接在相邻圆管的另一圆管的纵向后端,对接头7的纵向前端底部设置有导舌8,导舌8是纵向前端小、纵向后端大的弧形片状结构。
85.对接头7在相邻圆管对接完成后是套接在接口位置的环状结构,对接头7本身就具有导向的功能,例外导舌8可以进一步限制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产生非轴向的相对位移,方便待拼装圆管能够精准的对接到已拼装圆管的端部。
86.具体的施工过程是:圆管吊装装置利用第一夹具3和第二夹具4将待拼装圆管下放,将待拼装圆管的纵向后端与已拼装圆管纵向前端的对接头7对齐,使待拼装圆管端部搁置在对接头7前端的导舌8上,同时使待拼装圆管的第二夹具4上的导向杆6端部穿过已拼装圆管第一夹具3上的导向槽,完成相邻圆管的初步对接。初步对接后,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之间留有空隙,然后利用拉合千斤顶5进行张拉收缩,完成待拼装圆管与已拼装圆管端部的对接。
8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对上述的抛石整平装置进行了优化,具体的,如图1~2所示,抛石整平装置横向轨道10和第一溜筒12,横向轨道10的两端设置有小车,横向轨道10的横向两端通过小车可以在施工平台1上沿纵向移动(这种移动可以是气缸、电机驱动,或者是牵引张拉驱动,只要能够实现相对移动即可)。
88.第一溜筒12是伸缩可调的中空管道结构,第一溜筒12包括上端的固定筒以及下端的活动筒,固定筒的上端可沿横向移动的连接于横向轨道10,活动筒的上端可沿竖向移动的套接于固定筒的下端,通过调节活动筒上端伸入固定筒下端的长度,即可调节整个第一溜筒12的长度,通过调节横向轨道10沿纵向轨道9的位置、调节固定筒上端在横向轨道10上的位置就可以调节活动筒下端下料的位置。本实施例的第一溜筒12处于月池11内,可以在月池11内随意移动,当施工水域内抛石整平作业完成后,即可调节第一溜筒12的位置,将第一溜筒12调节到月池11的角落处,避免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
89.第一溜筒1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刮平基槽石料的整平头,实际上就是在活动筒下端设置有整平头,整平头跟随第一溜筒12在基槽内移动,将基槽内的抛石进行刮平处理,形成平整的基床。
90.在本技术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对上述的石料储料装置进行了优化,具体的,如图1~2所示,石料储料装置包括抛石储料仓13和回填储料仓14,抛石储料仓13和回填储料仓14分置于施工平台1的横向两侧。
91.抛石储料仓13对应抛石整平装置,通过皮带结构向抛石整平装置供应石料。回填储料仓14对应回填装置,通过皮带结构向回填装置供应石料。
92.抛石储料仓13和回填储料仓14都是上大下小的储料结构,运料船停泊在施工平台1的横向侧部,通过皮带结构将石料输送至对应的抛石储料仓13和回填储料仓14中,抛石储料仓13和回填储料仓14分置于施工平台1的横向两侧,石料的输送不会干扰其他工序的进行。
93.在本技术的进一步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对上述的回填装置进行了优化,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回填装置包括多个沿横向间隔布置的第二溜筒16,第二溜筒16处于月池11纵向后方的位置,第二溜筒16上端连接于施工平台1上,下端可伸缩,第二溜筒16可以调节下料的方向和角度,以便于对基槽进行全方位的回填作业。
9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对上述的基槽开挖装置和圆管吊装装置进行了优化,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施工平台1上设置有两条纵向轨道9,两条纵向轨道9悬置于施工平台1的上方,且分置于施工平台1中间月池11的横向两侧。纵向轨道9纵向两端超
出施工平台1,纵向轨道9处于施工平台1纵向前方的部分安装基槽开挖装置,纵向轨道9处于施工平台1纵向后方的部分安装圆管吊装装置。
95.基槽开挖装置包括设置于纵向轨道9前端位置的开挖轨道,开挖轨道沿横向布置,挖斗15可横向移动的布置于开挖轨道上。通过开挖轨道在纵向轨道9上的纵向移动、挖斗15在开挖轨道上的横向移动,使挖斗15能够进行开挖位置的调节。
96.圆管吊装装置包括设置于纵向轨道9后端位置的吊装轨道,本实施例的吊装轨道有两根,吊装轨道的两端可移动的连接于纵向轨道,每组吊装轨道上安装有可沿横向移动的吊装设备17。通过吊装轨道在纵向轨道9上的纵向移动、吊装设备17在吊装轨道上的横向移动,可以方便吊装设备17的吊装位置调节。
97.本实施例在施工平台1的纵向后端设置有支撑架,如图2所示,支撑架处于纵向轨道9的下方,用于存放圆管,当需要吊装圆管时,通过纵向轨道9上的吊装设备17即可进行圆管的吊装,两组吊装设备17相互配合进行圆管的吊装。
9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