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27353发布日期:2023-05-05 09:4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


背景技术:

1、在构建水坝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其稳固性。特别是面对各种偶然因素作用时,需要考虑到水坝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例如在地震、山体滑坡等复杂情况产生时的结构稳定。所以对于水闸的抗震抗滑结构设计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水坝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能够满足抗震抗滑的使用要求。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包括两侧的侧板、中间的纵立板、底部的底板、顶部的第一闸口梁以及安装在第一闸口梁上的第一闸室框架,其中所述底板呈山脊形状并且沿着水流的方向布置,两侧的侧板连接在底板的两端,并且两侧的侧板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纵立板沿着水流方向布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且所述纵立板与两侧的侧板平行;在山脊顶部的底板下方设有横平板,所述横平板水平布置并且前后两端均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横平板的左右两端均连接到对应的侧板上,从而在所述底板、侧板和横平板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密闭空腔;对所述密闭空腔内充填钙矾石并注入水,从而使钙矾石在密闭空腔内膨胀,对底板形成张力支撑;所述第一闸室框架位于山脊顶部的正上方,自所述第一闸室框架向下安装的第一闸门落位到山脊顶部;在所述横平板前后与底板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竖直向下安装的横立板,所述横立板的两端连接在两个侧板上。

3、在所述第一闸口梁的前方和后方的侧板之间还分别设有第二闸口梁和第三闸口梁,并对应地在第二闸口梁上设置第二闸室框架、第二闸门和第三闸室框架、第三闸门。

4、所述第二闸门和所述第三闸门位于所述横平板前后两端外侧的所述底板上。

5、在所述空腔内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一充气气囊;所述第一充气气囊位于山脊顶部的正下方。

6、在所述空腔内的底板的底面上还设有若干个压力传感器,以检测底板承受的压力;对应地所述第一充气气囊还与第一充气管路系统连接,以能够对第一充气气囊充入气体调节第一充气气囊内的压力。

7、在所述第一充气气囊的两侧,还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横向布置的第二充气气囊,所述第二充气气囊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充气气囊的高度。

8、所述第二充气气囊与第二充气管路系统连接。

9、所述纵立板的厚度大于所述侧板的厚度,使所述纵立板具有更大的支撑强度。

10、所述侧板和所述纵立板之间的顶部还设有若干个横向布置的加强梁。

11、所述侧板的底部设置为向上的凹口,并且所述凹口的顶面不高于所述底板的最低位置,从而为山脊形状的下部形成安装空间,并且两个横立板对应位于凹口的上方。通过凹槽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抗滑性,并且确保了横立板的安装空间以保证。

12、实施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提供的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通过设计密封空腔并充入膨胀材料,从而能够对底板提供支撑,从而对抗水流压力对底板的下压力,使底板具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延长底板的使用寿命;由于底板自身呈山脊形状,并且与两侧的侧板和横平板结合,构造出结构形状稳定的三角形空腔结构,不仅提高了底板的强度,也使侧板更稳定;同时,通过横立板的设置,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对底板和侧板的支撑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抗滑性能,能够抵抗水流方向的滑动,进一步确保水闸结构稳定。

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的侧板、中间的纵立板、底部的底板、顶部的第一闸口梁以及安装在第一闸口梁上的第一闸室框架,其中所述底板呈山脊形状并且沿着水流的方向布置,两侧的侧板连接在底板的两端,并且两侧的侧板延伸至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纵立板沿着水流方向布置在所述底板上,并且所述纵立板与两侧的侧板平行;在山脊顶部的底板下方设有横平板,所述横平板水平布置并且前后两端均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下表面,所述横平板的左右两端均连接到对应的侧板上,从而在所述底板、侧板和横平板之间形成三角形的密闭空腔;对所述密闭空腔内充填钙矾石并注入水,从而使钙矾石在密闭空腔内膨胀,对底板形成张力支撑;所述第一闸室框架位于山脊顶部的正上方,自所述第一闸室框架向下安装的第一闸门落位到山脊顶部;在所述横平板前后与底板的连接处,还分别设有竖直向下安装的横立板,所述横立板的两端连接在两个侧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震抗滑多层水闸结构,包括两侧的侧板、中间的纵立板、底部的底板、顶部的第一闸口梁以及安装在第一闸口梁上的第一闸室框架,底板呈山脊状,并且通过横平板与底板、侧板之间构造出密闭空腔。通过设计密封空腔并充入膨胀材料,从而能够对底板提供支撑,从而对抗水流压力对底板的下压力,使底板具有更好的抗变形能力,延长底板的使用寿命;由于底板自身呈山脊形状,并且与两侧的侧板和横平板结合,构造出结构形状稳定的三角形空腔结构,不仅提高了底板的强度,也使侧板更稳定;同时,通过横立板的设置,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对底板和侧板的支撑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抗滑性能,能够抵抗水流方向的滑动,进一步确保水闸结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张生宝,张升,陈晨程,信聪,张晓明,曹振洲,李旭,侯世泽,焦韵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