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边坡修复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72236发布日期:2022-06-29 06:1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矿山边坡修复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修复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山边坡修复绿化结构。


背景技术:

2.矿随着矿山开采,尤其是露天采矿,占用和破坏大量的土地资源,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健康,矿坑、排土场、尾矿库产生大量废弃边坡,坡体不稳、地表裸露以及植被缺乏等引起塌陷、崩塌、滑坡等严重地质灾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退化等环境问题,导致矿区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制约区域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排土场边坡表层主要由未破碎直接堆入的洗矿后的废矿渣及石块堆积而成,排土场的边坡坡度不像矿坑的角度那么大,但是颗粒度非常不均匀,改变了土壤原有机械组成和结构,在强降雨、大风和重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面蚀、沟蚀,还会出现沙砾化面蚀、沉陷、崩塌、滑坡等新的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极大。其中土壤和植被的恢复是排土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工作。因此,为了更好的利用自然降水条件,在更少人工投入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尽量保持边坡物理结构稳定、加快排土场边坡生态恢复速度,就需要对边坡的结构进行有效的生态结构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矿山边坡修复绿化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矿山边坡修复绿化结构,包括平整后的矿渣层,所述矿渣层上铺设有客土层,其特征在于:沿着边坡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缓水畜水结构、绿植种植框结构和缓冲结构; 所述绿植种植框结构包括若干个沿着边坡从上往下、从左到右相互连接的菱形框结构,所述菱形框结构的一条对角线沿着边坡的走向布置。
6.更进一步优化,所述菱形框结构包括组成其棱边的分隔带,所述分隔带的下端深入到矿渣层内,分隔带的上端伸出到客土层上方。
7.更进一步优化,所述分隔带的材质为稻草杆和/或小麦杆的材质,稻草杆和/或小麦杆沿着其杆径竖直布置。
8.更进一步优化,位于客土层上方、组成同一分隔带的稻草杆和/或小麦杆被编制成一体。
9.更进一步优化,缓水畜水结构沿着边坡从左到右设置,所述缓水畜水结构包括设置在矿渣层内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填充满吸水储水材质,所述吸水储水材质的上部延伸到客土层。
10.更进一步优化,所述客土层上吸水储水材质的上部设置有倾斜状的导水板,所述导水板的一端插入到客土层内,该导水板的倾斜角度与边坡的倾斜角度相反。
11.更进一步优化,所述缓水畜水结构的吸水储水材质与绿植种植框结构下方的客土
层之间设置有输水结构,所述输水结构的材质为椰棕带。
12.更进一步优化,所述缓冲结构为一条在矿渣层上挖掘的弧形沟槽,所述弧形沟槽的轴线与边坡倾斜的方向垂直,所述弧形沟槽的矿渣层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层椰棕网。
13.更进一步优化,所述绿植种植框结构内种植有绿植生长球,所述绿植生长球的外壳为椰棕壳体,椰棕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孔洞,椰棕壳体内设置有营养土和种子,所述绿植生长球被埋到客土层中,并用杆状物插入到孔洞中,杆状物的下端固定到矿渣层中。
14.更进一步优化,缓水畜水结构、绿植种植框结构和缓冲结构为一组,多组上述结构沿着边坡的走向依次设置。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首先,本装置具有结构简洁,效果好的优点,整体的成本较低,后期的维护量小;其次,本装置随着边坡环境恢复的过程中,其自身会自动降解在自然环境中,对大自然的负担小,最后,本装置具有较好的抗地表水流冲击的效果,能够保障植被的恢复,从而达到对边坡修复的目的。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装置主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局部的放大图。
19.图3为本装置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绿植生长球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单一一个绿植种植框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实施例1,
24.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矿山边坡修复绿化结构,包括平整后铺设在矿山上部的矿渣层1,所述矿渣层1中矿渣颗粒的直径小于10厘米,当矿渣颗粒的直径较大时,即增加了客土的使用量,不能有效的控制客土的水土流失,也不利于矿渣层的结构稳定。所述矿渣层1上铺设有客土层2,客土层2的厚度在10到30厘米之间的任意值,具体的客土层2的厚度依据边坡所在地的气候环境和所有植物具体而定,一般来说,选用乔木时,客土层的厚度需要的深厚一些,当改造使用的植物为草本植物、藤本植物,以及低矮的灌木为主时,客土层的厚度可以选择的薄一些,以便在保障修复需要的同时,降低修复工程的材料及工时成本。
25.边坡的表面、沿着边坡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缓水畜水结构3、绿植种植框结构4和缓冲结构5。
26.所述缓水畜水结构3沿着边坡从左到右直线设置,所述缓水畜水结构2包括设置在矿渣层1内的箱体3-1,所述箱体3-1的形制最好为圆柱体,以便能够更好的抵抗矿渣层1对其外壁的压力。所述箱体3-1内设置有填充满吸水储水材质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水储水材质3-2为挤压在一起的椰棕,椰棕中的缝隙较多,能够大量吸水,具有一定的弹性,在竖
直方向上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成本低,且后期能够自然降解。所述吸水储水材质3-2的上部延伸到客土层2,以便更好的吸收下雨天的地表雨水。
27.更进一步优化,为了降低下雨天的地表径流水对植种植框结构4中植物的冲击,在客土层2上吸水储水材质的上部设置有倾斜状的导水板3-3,所述导水板3-3的材质选用压合在一起的竹片板材,该板材具有成本低,后期能够自然降解的优点。所述导水板3-3的上端插入到客土层2内,该导水板3-3的倾斜角度与边坡的倾斜角度相反。为了导水板3-3的支撑效果更佳牢固,导水板3-3的下端的下板面上设置有木制的支撑钉3-4,所述的支撑钉插入到客土层2或者矿渣层1。
28.所述绿植种植框结构4包括若干个沿着边坡从上往下、从左到右相互连接的菱形框结构,每个菱形框结构中菌种植有绿色植物,在本实施例中,绿色植物为灌木红柳、藤本植物爬山虎和草本植物苜蓿,这些植物具有耐贫瘠,覆盖面积大,改善土壤质量,涵养水土的优点。所述菱形框结构的一条对角线沿着边坡的走向布置,即当下雨时,从边坡上方流下的雨水,直接冲击的是菱形框结构的两条斜边,从而将雨水的冲击力分别成一个垂直力和一个斜向力,缓解了雨水对地表及菱形框结构的直接冲击力。
29.所述菱形框结构包括组成其棱边的分隔带4-1,所述分隔带4-1的下端深入到矿渣层1内,分隔带4-1的上端伸出到客土层2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带4-1的材质小麦杆的材质,小麦杆沿着其杆径竖直栽种在边坡中。矿渣层1为分隔带4-1的下端提供了足够的紧固力,位于客土层2上方的分隔带4-1上端能够保护菱形框结构内的植物和地表土免受地表径流雨水的冲击。为了更好的提供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位于客土层上方、组成同一分隔带的小麦杆之间被麦草编制成一体。该处小麦秆材质的分隔带4-1还能够吸收雨水涵养水土,最后分隔带4-1的上端可以趴在菱形框结构内的土壤表面,具有保温、保墒、防冻的效果,提高菱形框结构中植物的成活率。
30.更进一步优化,所述缓水畜水结构3的吸水储水材质与绿植种植框结构4下方的客土层之间设置有输水结构6,所述输水结构6的材质为椰棕带,该处是利用椰棕带中的孔隙进行水分的输送和扩散。具有水分扩展持久的特点。
31.所述缓冲结构5为一条在矿渣层上挖掘的弧形沟槽,所述弧形沟槽的轴线与边坡倾斜的方向垂直,所述弧形沟槽的矿渣层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多层椰棕网。缓冲结构即具有蓄水、降低雨水速度的作用,也有承接被雨水冲击下来的客土层土壤或者植物种子的功能,如果土壤和植物种子一起冲击到弧形沟槽中,这些植物种子还有可能利用当时的水土条件来发芽生长。并且,后期维护的过程中,可以将弧形沟槽中的土壤回填到绿植种植框结构4,降低后期维护的材料成本。
32.缓水畜水结构2、绿植种植框结构3和缓冲结构5为一组,多组上述结构沿着边坡的走向依次设置。通过大面积的依次设置上述结构,达到改造边坡的目的。
33.实施例2
34.在实施例1的技术基础上,所述绿植种植框结构4内种植有绿植生长球7,所述绿植生长球7的外壳为椰棕壳体,椰棕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孔洞,椰棕壳体内设置有营养土和种子,所述绿植生长球被埋到客土层中,并用杆状物8插入到孔洞中,植物的植株也从相应的孔洞中伸出。杆状物8的下端固定到矿渣层中,在本实施例中,所用的杆状物8为可降解的竹签。绿植生长球7内部的种植和营养土为一体,能够大大的提高植物的存货几率,如果遇见
大雨,绿植生长球7和土壤被一起冲到了弧形沟槽中,绿植生长球7还有可能利用弧形沟槽的水土条件来生长。提高了,抗雨水灾害的能力,有利于边坡的修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