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管廊接缝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5589发布日期:2022-05-18 19:3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现浇管廊接缝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管廊接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市政管线集中设置于一个地下空间中,并设置检修、吊装、通风、消防、排水、照明、监控等附属系统,相对于传统方式,有着消除城市拉链路、保证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营、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改善城市建设环境、市政管线集中信息化管理等诸多优越性,是市政管线敷设发展的趋势,随着现浇管廊工程技术的发展,埋于地下水位管廊防水性施工技术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
3.但是现在现浇管廊在对接时,接缝处因对接问题会留有间隙或长久使用当中对接中产生位差,使得接缝增大,导致外部水从间隙处渗水进入管廊内部,导致管廊内部的管线被漏水浸泡,并且不易员工进行维修及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现浇管廊接缝防水结构,以解决现在现浇管廊在对接时,接缝处因对接问题会留有间隙或长久使用当中对接中产生位差,使得接缝增大,导致外部水从间隙处渗水进入管廊内部,导致管廊内部的管线被漏水浸泡,并且不易员工进行维修及检测的问题。
[0006]
(二)技术方案
[0007]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现浇管廊接缝防水结构,包括管廊一与管廊二,所述管廊一与管廊二连接处设有衔接钢板,所述衔接钢板底端设有钩形的顶角与管廊一与管廊二接触,所述衔接钢板上端设有连接夹板,所述连接夹板底端设有弧形的支撑板与管廊一与管廊二接触,所述衔接钢板与连接夹板设有对应的固定孔一,且固定孔一内部设有螺栓一将连接夹板与衔接钢板固定。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管廊一与管廊二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匹配槽一与匹配槽二,所述匹配槽一与顶角接触,所述匹配槽二与支撑板接触。
[0009]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钢板侧端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衔接钢板与固定板内部设有对应的固定孔二,且固定孔二内部设有螺栓二将衔接钢板和固定板固定。
[0010]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侧端设有固定滑槽,所述固定板侧端设有固定滑块,且固定滑块与固定滑槽连接。
[0011]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钢板顶端设有提动块。
[0012]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钢板内部设有不同高度的固定孔一与固定孔二。
[0013]
(三)有益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衔接钢板放置在管廊一与管廊二之间的接缝处,并通过提动块拉动衔接钢板向上,使得顶角顶端与匹配槽一接触,然后将固定板通过滑槽放入衔接钢板内部并与管廊一与管廊二接触,随后通过螺栓二贯穿固定孔二固定,最后将支撑板底端与匹配槽二接触,并通过螺栓一贯穿固定孔一将连接夹板固定,解决了现在现浇管廊在对接时,接缝处因对接问题会留有间隙,导致外部水从间隙处渗水进入管廊内部,导致管廊内部的管线被漏水浸泡,并且不易员工进行维修及检测的问题。
[0016]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顶角与支撑板设置成钩形与弧形,便于在管廊一与管廊二长久的使用当中会产生位差,导致与衔接钢板之间产生间隙,而通过钩形与弧形使得在产生位差的同时顶角与支撑板一并进行变形,以此使得止水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7]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管廊一-1、管廊二-2、衔接钢板-3、顶角-4、连接夹板-5、支撑板-6、匹配槽一-7、匹配槽二-8、固定孔一-9、螺栓一-10、滑槽-11、固定滑槽-12、固定板-13、固定孔二-14、螺栓二-15、提动块-16、固定滑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现浇管廊接缝防水结构,包括管廊一1与管廊二2,管廊一1与管廊二2连接处设有衔接钢板3,衔接钢板3底端设有钩形的顶角4与管廊一1与管廊二2接触,衔接钢板3上端设有连接夹板5,连接夹板5底端设有弧形的支撑板6与管廊一1与管廊二2接触,衔接钢板3与连接夹板5设有对应的固定孔一9,且固定孔一9内部设有螺栓一10将连接夹板5与衔接钢板3固定,通过衔接钢板3底端的顶角4与管廊一1与管廊二2底端接触,而支撑板6与管廊一1与管廊二2顶端接触,使得顶角4与支撑板6形成封闭状,并且支撑板6呈弧形,水不易从侧壁流入间隙当中,并且顶角4顶端呈羊角状,而且羊角侧端向内,导致有水进入时会掉入到顶角4下端的收集槽当中,并经过收集槽排出,解决了现浇管廊在对接时,接缝处因对接问题会留有间隙,导致外部水从间隙处渗水进入管廊内部,导致管廊内部的管线被漏水浸泡,并且不易员工进行维修及检测的问题。
[0024]
其中,所述管廊一1与管廊二2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匹配槽一7与匹配槽二8,匹配槽一7与顶角4接触,匹配槽二8与支撑板6接触,通过匹配槽一7与匹配槽二8增加对顶角4与支撑板6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避免顶角4与支撑板6在接触时会产生位移,导致密封性不佳的问题。
[0025]
其中,所述衔接钢板3侧端面设有滑槽11,滑槽11内部设有固定板13,衔接钢板3与固定板13内部设有对应的固定孔二14,且固定孔二14内部设有螺栓二15将衔接钢板3和固定板13固定,通过固定板13先将衔接钢板3固定住,避免衔接钢板3掉落,避免还需长久时间的人工拿起衔接钢板3,解放劳动力,便于安装的问题。
[0026]
其中,所述滑槽11侧端设有固定滑槽12,固定板13侧端设有固定滑块17,且固定滑块17与固定滑槽12连接,通过固定滑槽12与固定滑块17便于固定板13插入,避免固定板13在滑槽11内部滑动时容易偏移的问题,导致固定不准确。
[0027]
其中,所述衔接钢板3顶端设有提动块16,通过提动块16方便工作人员向上拉动衔接钢板3,使得下端的顶角4与管廊一1和管廊二2之间紧密接触,避免松动导致密封性不好的问题。
[0028]
其中,所述衔接钢板3内部设有不同高度的固定孔一9与固定孔二14,通过设置多处固定孔一9与固定孔二14,方便衔接钢板3适用于不同厚度尺寸的管廊一1和管廊二2,增加衔接钢板3的实用性。
[0029]
工作原理:使用者首先拉动提动块16将衔接钢板3提起,并与管廊一1的一侧接触,然后将衔接钢板3另一侧与管廊二2接触,之后拉动衔接钢板3向上,使得衔接钢板3底端的顶角4与管廊一1和管廊二2处的匹配槽一7接触,然后通过滑槽11将固定板13滑入到与管廊一1和管廊二2接触,随后通过螺栓二15贯穿固定孔二14将固定板13之间固定,而后通过连接夹板5与衔接钢板3接触,并将下端的支撑板6与匹配槽二8接触,然后通过螺栓一10贯穿固定孔一9将连接夹板5固定在衔接钢板3上,以此实现对接缝的密封防水。
[003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