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边坡附着物水射流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4247发布日期:2022-08-12 21:32阅读:61来源:国知局
渠道边坡附着物水射流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渠道边坡附着物水射流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采用渠道方式进行的重大调水工程,比如南水北调干渠,渠道边坡上除了滋生藻类外,还会附着大量的泥污,形成藻泥混合物。渠道边坡处藻类的滋生和泥污沉积严重影响了水体质量,水体中的藻类不但能导致水体腥臭和发绿发黑,大多数湖泊和水塘的臭味由藻类死亡以及水体缺氧产生的硫化氢、硫、氨等物质引起,死亡的藻体沉积在边坡上严重影响了水体质量,更严重的是可以产生藻毒素等有害物质,对沿线水厂的处理工艺造成冲击,增加供水成本。因此清理边坡上的藻泥混合物,提高水体输送质量,减轻水厂处理难度,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
3.目前,国内外边坡藻泥清除技术中,为避免对水质产生二次污染问题,常采用物理清除方法,主要包括手工清理、机械摩擦式清理等方法。采用人工清理,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还会使大量污物扩散入水中,造成二次污染,且不能完全清除掉被深水淹埋位于视觉盲区中的藻泥附着物。机械摩擦式清理方式应用广泛,效果明显,它可直接清除水体中的部分藻泥附着物。但是现有的机械清除装置存在设备构造复杂,清除装置在作业时,存在对于滋生的藻类不能根除、作业区效率低等缺点。
4.专利号为zl201910815723.x公开了一种用于清除渠道边坡藻泥混合物的水下空化射流清洗装置,该装置具有以下缺点或不足:1、罩壳采用异形结构,制造工艺繁琐,成本高;2、采用的弹性垂直连接组件虽然能够以一定的预压紧力将装置紧贴在渠道边坡上,但使万向轮受力较大,容易损坏;3、采用成钝角三角形布置的三个清洗盘总成,虽然覆盖无死角,但覆盖面积较小;4、高压旋转接头采用市场购置,由于在水中工作,工作环境恶劣,高压旋转接头很容易损坏,使得三根喷管工作时旋转不畅,影响清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制造、一次性覆盖清除面积大、不易损坏的渠道边坡附着物水射流清理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渠道边坡附着物水射流清理装置,包括整体呈矩形且底部敞口的罩壳,罩壳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罩壳顶部的四个角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座,每个安装座均设有一个万向轮,万向轮的最下部低于罩壳的下侧边,罩壳上设有悬挂柔性连接组件,罩壳内设有布置有四根射流管,四根射流管首尾依次相连构成矩形的四条边,四根射流管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朝下喷射的射流孔,罩壳顶部设有至少四个射流管接头,射流管接头下端口与射流管顶部连接,外部供给的高压水源通过设置在罩壳上方的分配阀及高压软管分别与射流管接头连接,罩壳顶部侧边处设有抽污口组件。
7.悬挂柔性连接组件包括两根固定杆、两根活动杆、两条圆环链条和一根连接杆,两根固定杆前端伸入到罩壳内并与罩壳固定连接,两根固定杆左右间隔布置,两根固定杆后端分别与一根活动杆下端铰接,连接杆沿左右方向设置,两条圆环链条下端连接在罩壳顶部,两条圆环链条左右间隔布置,两根活动杆上端分别与连接杆左右两端的后侧铰接,两条圆环链条上端分别与连接杆左右两端的前侧铰接,连接杆采用矩形钢管制成,连接杆中部前后侧分别设有垫板,两块垫板之间开设有前后通透的连接孔。
8.四根射流管包括两根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长管和两根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短管,射流管接头设置四个,其中两个射流管接头与前侧一根长管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另两个射流管接头与后侧一根长管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每个短管底部的射流孔均设有两个,两根长管底部的射流孔均设有若干个,前侧长管的射流孔与后侧长管的射流孔交错布置,射流孔的孔径为1-3mm,每根长管上相邻两个射流孔的间距为10-15cm。
9.罩壳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一块橡胶刮板,橡胶刮板外侧通过压板及螺钉与罩壳连接,橡胶刮板下侧边与万向轮底部齐平。
10.抽污口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抽污口组件分别位于罩壳顶部的右侧和右前侧,每个抽污口组件均包括上小下大的导流筒,罩壳顶部开设有矩形孔,导流筒下端将矩形孔罩住并与罩壳顶部固定连接,导流筒上端口设有抽污管接头。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挂柔性连接组件的连接杆中部的连接孔通过销轴连接机械臂,机械臂驱动整个清洗装置的四个万向轮在渠道边坡上滚动,抽污口组件的抽污管接头连接污泥管和吸污泵。在对渠道边坡进行清洁作业时,高压水通过分配阀,分配阀的四个出口分别通过一根高压软管为四个射流管接头供水,高压水进入到合围成矩形状的射流管内,通过射流管底部开设的射流孔向渠道边坡射流高压水柱,将渠道边坡上的藻类、污泥清除,罩壳四周设置的橡胶刮板下边沿与渠道边坡表面具有间隙,橡胶刮板将罩壳内部基本封闭,吸污泵将罩壳内的藻泥混合物通过抽污口组件向外抽出到外部的藻泥分离装置,以便进行脱水分离。同时橡胶刮板在移动过程中可将渠道边坡上已经被射流清除的藻泥混合物刮起聚拢,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吸污泵的吸污效率。
12.悬挂柔性连接组件结构简单,机械臂不用向下将清洗装置紧压到渠道边坡上,直接靠清洗装置自身的重力沿渠道边坡移动。采用圆环链条与活动杆相结合的方式,可使连接杆前后摆动,以避免机械臂对整个清洗装置产生下压力。
13.罩壳上不设置透水小孔,仅仅通过橡胶刮板下侧边与渠道边坡之间的间隙使清水进入到罩壳内,这样可提高吸污效果。
14.将罩壳制作为矩形,同时采用四个射流管接头为矩形状的射流管供高压水,前侧长管和后侧长管上的射流孔交错布置,不仅提供的高压水分布均匀,而且矩形状的射流管覆盖面积大,结构简单,也更加方便制造和安装,各个部件也不易损坏。
15.抽污口组件的结构使抽吸口增大,与罩壳内链条面积增大,提高抽吸效率。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射流覆盖面积大、提高对渠道边坡的清洁效率、各部件的使用寿命更长,清洁效果也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渠道边坡附着物水射流清理装置,包括整体呈矩形且底部敞口的罩壳1(罩壳1内部设有型钢框架),罩壳1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设置,罩壳1顶部的四个角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座2,每个安装座2均设有一个万向轮3,万向轮3的最下部低于罩壳1的下侧边,罩壳1上设有悬挂柔性连接组件,罩壳1内设有布置有四根射流管4,四根射流管4首尾依次相连构成矩形的四条边,四根射流管4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朝下喷射的射流孔5,罩壳1顶部设有至少四个射流管接头6,射流管接头6下端口与射流管4顶部连接,外部供给的高压水源通过设置在罩壳1上方的分配阀及高压软管分别与射流管接头6连接,罩壳1顶部侧边处设有抽污口组件。
20.悬挂柔性连接组件包括两根固定杆7、两根活动杆8、两条圆环链条9和一根连接杆10,两根固定杆7前端伸入到罩壳1内并与罩壳1固定连接,两根固定杆7左右间隔布置,两根固定杆7后端分别与一根活动杆8下端铰接,连接杆10沿左右方向设置,两条圆环链条9下端连接在罩壳1顶部,两条圆环链条9左右间隔布置,两根活动杆8上端分别与连接杆10左右两端的后侧铰接,两条圆环链条9上端分别与连接杆10左右两端的前侧铰接,连接杆10采用矩形钢管制成,连接杆10中部前后侧分别设有垫板11,两块垫板11之间开设有前后通透的连接孔。
21.四根射流管4包括两根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长管和两根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短管,射流管接头6设置四个,其中两个射流管接头6与前侧一根长管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另两个射流管接头6与后侧一根长管的左侧和右侧连接,每个短管底部的射流孔5均设有两个,两根长管底部的射流孔5均设有若干个,前侧长管的射流孔5与后侧长管的射流孔5交错布置,射流孔5的孔径为1-3mm,每根长管上相邻两个射流孔5的间距为10-15cm。
22.罩壳1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一块橡胶刮板12,橡胶刮板12外侧通过压板15及螺钉与罩壳1连接,橡胶刮板12下侧边与万向轮3底部齐平。
23.抽污口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抽污口组件分别位于罩壳1顶部的右侧和右前侧,每个抽污口组件均包括上小下大的导流筒13,罩壳1顶部开设有矩形孔,导流筒13下端将矩形孔罩住并与罩壳1顶部固定连接,导流筒13上端口设有抽污管接头14。
24.悬挂柔性连接组件的连接杆10中部的连接孔通过销轴连接机械臂,机械臂驱动整个清洗装置的四个万向轮3在渠道边坡上滚动,抽污口组件的抽污管接头14连接污泥管和吸污泵。在对渠道边坡进行清洁作业时,高压水通过分配阀,分配阀的四个出口分别通过一根高压软管为四个射流管接头6供水,高压水进入到合围成矩形状的射流管4内,通过射流管4底部开设的射流孔5向渠道边坡射流高压水柱,将渠道边坡上的藻类、污泥清除,罩壳1四周设置的橡胶刮板12下边沿与渠道边坡表面具有间隙,橡胶刮板12将罩壳1内部基本封闭,吸污泵将罩壳1内的藻泥混合物通过抽污口组件向外抽出到外部的藻泥分离装置,以便进行脱水分离。同时橡胶刮板12在移动过程中可将渠道边坡上已经被射流清除的藻泥混合物刮起聚拢,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吸污泵的吸污效率。
25.悬挂柔性连接组件结构简单,机械臂不用向下将清洗装置紧压到渠道边坡上,直接靠清洗装置自身的重力沿渠道边坡移动。采用圆环链条9与活动杆8相结合的方式,可使
连接杆10前后摆动,以避免机械臂对整个清洗装置产生下压力。
26.罩壳1上不设置透水小孔,仅仅通过橡胶刮板12下侧边与渠道边坡之间的间隙使清水进入到罩壳1内,这样可提高吸污效果。
27.将罩壳1制作为矩形,同时采用四个射流管接头6为矩形状的射流管4供高压水,前侧长管和后侧长管上的射流孔5交错布置,不仅提供的高压水分布均匀,而且矩形状的射流管4覆盖面积大,结构简单,也更加方便制造和安装,各个部件也不易损坏。
28.抽污口组件的结构使抽吸口增大,与罩壳1内链条面积增大,提高抽吸效率。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本实施例中的叙述的各部件的设置位置及相应方向,仅仅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