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安全控制的供水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08768发布日期:2022-08-20 03:0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安全控制的供水管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安全控制的供水管路。


背景技术:

2.采用管道对流体输送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输送方式,通常通过流体动力设备对流体施加动力后,流体在管道内输送,通过在管道上设置阀门可以实现对流体的流量进行控制甚至切断。
3.申请号为cn202121291800.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箱供水管路结构,其包括水箱组件和供水管道,所述水箱组件上设置有进水端,所述供水管道包括上管段,所述上管段由下而上平直地伸入所述水箱组件内,并与所述进水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中供水管道的上管段由下而上平直地伸入水箱组件内与进水端相连,使得供水管路的线路短、用料少,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中供水管道的折弯次数少,使得管道的加工工艺更加简单,降低了产品的质量管控难度。
4.上述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供水采用一个供水管路对应一个供水管道的方式,供水方式单一,其次,供水管路不能对水质实时检测,从而整体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安全控制的供水管路,包括供水腔,所述供水腔外侧设置有固定腔,所述供水腔顶部开设有第一管路出水口、第二管路出水口以及第三管路出水口,所述固定腔顶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道、第二排水管道以及第三排水管道,所述供水腔一侧固定设置有供水泵,所述固定腔与供水腔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供水腔在固定腔内移动的驱动机构。
6.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固定腔一侧的第一正反转驱动件与第二正反转驱动件、传动连接在第一正反转驱动件输出轴端部的第一螺纹杆、传动连接在第二正反转驱动件输出轴端部的第二螺纹杆、以及连接在供水腔底部两侧的固定块。
7.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以及第二螺纹杆均贯穿设置在固定块内,且均与固定块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供水腔顶部与固定腔顶部内壁密封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供水泵与供水腔之间通过管道相导通,管道外部固定设置有流量计、水压检测、浊度分析仪、余氯分析仪、水质检测仪。
10.优选的,所述流量计检测端、水压检测检测端、浊度分析仪检测端、余氯分析仪检测端、水质检测仪检测端均贯穿管道延伸至管道内。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出水口与第三排水管道相通。
12.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出水口口径、第二管路出水口口径、第三管路出水口口径、第一排水管道内径、第二排水管道内径以及第三排水管道内径相等。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第一管路出水口与第三排水管道相通,从而通过第三排水管道可实现单管道排水,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供水腔移动,使得第一管路出水口与第二排水管道对齐,使得第二管路出水口与第三排水管道对齐,从而可实现双管道排水,同理随着供水腔的移动,可实现三管道排水,本实用新型供水采用一个供水管路对应三个供水管道的方式,供水方式多样,从而适用性较广。
15.2、通过浊度分析仪分析水质的浊度,通过余氯分析仪分析水质中的含氯量,通过水质检测仪检测水质情况,从而可保证水质。
附图说明
16.图1-4为本对比文件的附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固定腔的剖视图。
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局部结构爆炸机构示意图。
20.图8为本实用新型供水腔的移动示意图。
21.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22.1、供水腔;2、固定腔;3、第一管路出水口;4、第二管路出水口;5、第三管路出水口;6、第一排水管道;7、第二排水管道;8、第三排水管道;9、供水泵;10、驱动机构;101、第一正反转驱动件;102、第二正反转驱动件;103、第一螺纹杆;104、第二螺纹杆;105、固定块;11、流量计;12、水压检测;13、浊度分析仪;14、余氯分析仪;15、水质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24.对比文件的实施例 配合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箱供水管路结构,包括水箱组件100和供水管道200,水箱组件100安装于支架300上,水箱组件100上设置有进水端111,供水管道200包括上管段210和下管段220,上管段210和下管段220为一体结构的直杆,上管段210由下而上平直地伸入水箱组件100内,并与进水端111相连,进水端111处设置有三通(图中未示出),水进入三通后分成两路分别为水箱组件100和供水管道200供水,上管段210的上端折弯形成有第一连接管段230,第一连接管段230与进水端111相连,下管段220的下端折形成有第二连接管段240,第二连接管段240用于连接智能设备。
25.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水箱供水管路的布设方式,供水管道200的线路短、用料少,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供水管道200的折弯次数少,使得供水管道200的加工工艺更加简单,降低了产品的质量管控难度;
26.在本实施例中,供水管道200采用紫铜管折弯而成,紫铜管布设的长度较短,且折弯次数少,节约了材料成本,又优化了工艺,使得供水管路采用紫铜管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27.水箱组件100包括水箱体110,水箱体110顶部设有进水端111,水箱体110于进水端111的下方设置有通孔112,上管段210密封地(通过密封结构进行密封,如密封圈)穿设于通孔112中。
28.水箱体110的侧面形成有一凹陷区113,凹陷区113沿水箱体110的高度方向设置,凹陷区113的顶部设置有通孔112,上管段210贴靠于凹陷区113,这样可以减少上管段210浸泡在水箱体110内的长度。
29.本方案的实施例
30.请参略说明书附图5至图8,一种基于安全控制的供水管路,包括供水腔1,供水腔1外侧设置有固定腔2,供水腔1顶部与固定腔2顶部内壁密封活动连接,比如在供水腔1顶部加密封垫,或者在固定腔2顶部内壁加密封垫,供水腔1顶部开设有第一管路出水口3、第二管路出水口4以及第三管路出水口5,固定腔2顶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道6、第二排水管道7以及第三排水管道8,第一管路出水口3与第三排水管道8相通,第一管路出水口3口径、第二管路出水口4口径、第三管路出水口5口径、第一排水管道6内径、第二排水管道7内径以及第三排水管道8内径相等,供水腔1一侧固定设置有供水泵9,如图8所示,固定腔2与供水腔1之间连接有用于驱动供水腔1在固定腔2内移动的驱动机构10;
31.由于供水腔1顶部与固定腔2顶部内壁密封活动连接,第一管路出水口3与第三排水管道8相通,从而通过第三排水管道8可实现单管道排水,通过驱动机构10驱动供水腔1移动,使得第一管路出水口3与第二排水管道7对齐,使得第二管路出水口4与第三排水管道8对齐,从而可实现双管道排水,同理随着供水腔1的移动,可实现三管道排水,本实用新型供水采用一个供水管路对应三个供水管道的方式,供水方式多样,从而适用性较广。
32.进一步的,驱动机构10包括连接在固定腔2一侧的第一正反转驱动件101与第二正反转驱动件102、传动连接在第一正反转驱动件101输出轴端部的第一螺纹杆103、传动连接在第二正反转驱动件102输出轴端部的第二螺纹杆104、以及连接在供水腔1底部两侧的固定块105,第一螺纹杆103以及第二螺纹杆104均贯穿设置在固定块105内,且均与固定块105螺纹连接;
33.第一正反转驱动件101与第二正反转驱动件102同时运行时间驱动第一螺纹杆103与第二螺纹杆104同步转动,由于两个固定块105均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杆103与第二螺纹杆104外壁,第一螺纹杆103与第二螺纹杆104同步转动时将以螺纹传动的方式驱动两个固定块105以及供水腔1移动;此处的驱动机构10不做具体的限定,能实现驱动供水腔1移动的驱动机构10均可,本方案中的驱动机构10作为优选的驱动机构10,是因为本方案采用螺纹传动的方式驱动,制造成本较低,且占用空间较小。
34.进一步的,供水泵9与供水腔1之间通过管道相导通,管道外部固定设置有流量计11、水压检测12、浊度分析仪13、余氯分析仪14、水质检测仪15,流量计11检测端、水压检测12检测端、浊度分析仪13检测端、余氯分析仪14检测端、水质检测仪15检测端均贯穿管道延伸至管道内;
35.通过流量计11检测水的流量大小,通过水压检测12检测水压,防止出现爆管的现象,通过浊度分析仪13分析水质的浊度,通过余氯分析仪14分析水质中的含氯量,通过水质检测仪15检测水质情况,从而可保证水质。
36.工作原理:通过驱动机构10驱动供水腔1移动,可实现单管道排水、双管道排水、以及三管道排水,供水采用一个供水管路对应三个供水管道的方式,供水方式多样,从而适用性较广,通过浊度分析仪13分析水质的浊度,通过余氯分析仪14分析水质中的含氯量,通过水质检测仪15检测水质情况,从而可保证水质。
37.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