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景观种植的排水沟渠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4805发布日期:2022-10-22 00:0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景观种植的排水沟渠盖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盖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景观种植的排水沟渠盖板。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农业排水沟渠主要分为传统排水沟与生态排水沟两类,传统排水沟主要为砖砌排水,材料为砂浆混凝土,景观效果较差,生态排水沟渠通过在沟底及沟壁采用植物措施或植物措施结合工程措施防护的地面排水通道,虽然生态排水沟渠具有较好一点的景观效果,但其种植的植物种类较少且适用范围不及传统排水沟渠,其中随着停车场地需求的增多,将盖板安装于排水沟渠上,实现对排水沟渠、道路、农田、停车场地之间的调和。
3.综上所述,传统沟渠盖板景观效果不佳,不能够兼顾排水和景观效果,易造成水泥硬质化沟渠对乡村自然风貌的割裂,植物种类较少且适用范围小,在需要对排水沟渠进行清淤维护时,不便于对盖板进行快速拆除。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景观种植的排水沟渠盖板。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景观种植的排水沟渠盖板,包括:
6.种植组件和固定结构,所述种植组件包括透水斗壳、透水石和土层,所述透水斗壳、所述透水石和所述土层以从下至上的方式依次排列,所述透水斗壳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可拆卸安装于排水沟渠上。
7.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透水板,所述透水板水平安装于所述透水斗壳的两侧,并且所述透水板关于所述透水斗壳中心线对称布置。
8.优选的,所述透水斗壳、所述透水板、所述透水石围绕形成一容纳区域,所述土层设置于所述容纳区域内。
9.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透水板背离所述透水斗壳一侧端面两角部,并且所述固定件和排水沟渠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透水斗壳包括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安装于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透水孔。
11.优选的,所述透水板上端面和所述侧板上端面相平齐,所述透水板下端面、所述底板长度方向两端面和所述透水石长度方向两端面相平齐。
12.优选的,所述底板纵截面的形状为底边位于顶边上方的等腰梯形,所述透水石和所述底板形状相同。
13.优选的,所述底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数量设置为两,所述第一板体数量设置为一,所述第一板体形成等腰梯形的上底,两所述第二板体分别形成等腰梯形的两腰部,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上均开设有所述透水孔。
14.优选的,所述透水孔为矩形的透水孔,所述透水孔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等间隔
布置于所述底板上。
15.优选的,所述盖板的高度不大于排水沟渠深度的二分之一。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该便于景观种植的排水沟渠盖板,通过透水板的设置,盖板上方的雨水能够通过透水板下落至下方排水沟渠内,同时透水板上的过水孔具有一定的过滤效果,避免盖板上方的杂物透过过水孔下落至排水沟渠内,导致排水沟渠堵塞,通过对过水孔的排布方式进行限定,排水沟渠外道路地面上以及农田地面可能滚落杂物方向垂直于所述过水孔布置方向,进一步提升了过水孔的过滤效果。
18.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透水斗壳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00、种植组件;101、透水斗壳;1011、侧板;1012、底板;10121、第一板体;10122、第二板体;1013、透水孔;102、透水石;103、土层;200、固定结构;201、透水板;20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24.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景观种植的排水沟渠盖板,包括:
25.种植组件100,所述种植组件100包括透水斗壳101、透水石102和土层103,所述透水斗壳101、所述透水石102和所述土层103以从下至上的方式依次排列;
26.固定结构200,所述透水斗壳101通过所述固定结构200可拆卸安装于排水沟渠上。
27.通过土层103对植物种植,实现排水沟渠上方的景观效果,盖板上方的水通过土层103、透水石102和透水斗壳101依次下落至下方排水沟渠内,避免土层103和植物影响排水沟渠的正常排水,同时透水斗壳101通过固定结构200安装于排水沟渠上,便于通过拆除固定结构200将透水斗壳101取下,进一步实现对排水沟渠的检修。
28.由图1所示,所述固定结构200包括透水板201,所述透水板201水平安装于所述透水斗壳101的两侧,并且所述透水板201关于所述透水斗壳101中心线对称布置。
29.具体的,所述透水板201上开设有过水孔。
30.更具体的,所述过水孔为横截面呈矩形的过水孔,并且所述过水孔沿所述透水板20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过水孔沿所述透水板201宽度方向等间隔排布。
31.通过所述透水板201的设置,盖板上方的雨水能够通过透水板201下落至下方排水沟渠内,同时所述透水板201上的过水孔具有一定的过滤效果,避免盖板上方的杂物透过过
水孔下落至排水沟渠内,导致排水沟渠堵塞,通过对过水孔的排布方式进行限定,排水沟渠外道路地面上以及农田地面可能滚落杂物方向垂直于所述过水孔布置方向,进一步提升了所述过水孔的过滤效果。
32.由图1-3所示,所述固定结构200还包括固定件202,所述固定件202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透水板201背离所述透水斗壳101一侧端面两角部,并且所述固定件202和排水沟渠相适配。
33.通过将所述固定件202安装于所述透水板201背离所述透水斗壳101一侧端面两角部,实现透水板201通过固定件202安装于排水沟渠上方预留的凹槽内,进一步将所述固定件202和所述透水板201设置为可拆卸,便于使用者通过对固定件202和所述透水板201之间的拆卸,进一步实现对所述透水板201和所述排水沟渠之间的脱离,便于对排水沟渠进行清淤检修。
34.由图1-3所示,所述透水斗壳101包括侧板1011和底板1012,所述侧板1011安装于底板1012上,所述底板1012上开设有透水孔1013。
35.进一步的,所述透水石102遮挡所述透水孔1013,以避免所述土层103通过所述透水孔1013下落至排水沟渠内。
36.具体的,所述侧板1011垂直安装于所述底板1012上端,并且所述侧板1011关于所述底板1012的中心线对称布置。
37.更具体的,由图1-2所示,所述底板1012纵截面的形状为底边位于顶边上方的等腰梯形,所述透水石102和所述底板1012形状相同。
38.更具体的,由图1-3所示,所述底板1012包括第一板体10121和第二板体10122,所述第二板体10122数量设置为两,所述第一板体10121数量设置为一,所述第一板体10121形成等腰梯形的上底,两所述第二板体10122分别形成等腰梯形的两腰部,所述第一板体10121和所述第二板体10122上均开设有所述透水孔1013。
39.通过对所述底板1012纵截面的形状进行限定,实现所述透水斗壳101上方的水能够有效聚集于所述底板1012上方,所述土层103内部的水下渗至所述透水石102时,水能够较均匀聚集于所述透水石102的下端,保证水通过所述透水石102和所述透水孔1013下落至排水沟渠内的同时,土层103能够均匀吸收水分,保证所述土层103上方种植物的生长。
40.由图1-2所示,所述透水板201上端面和所述侧板1011上端面相平齐,所述透水板201下端面、所述底板1012长度方向两端面和所述透水石102长度方向两端面相平齐。
41.由图1所示,所述透水斗壳101、所述透水板201和所述透水石102围绕形成一容纳区域,所述土层103设置于所述容纳区域内。
42.通过对所述透水板201、所述侧板1011、所述底板1012和所述透水石102之间的布置方式进行限定,保证盖板能够较大限度的容纳所述土层103,进一步保证所述土层103种植物可选的多样性。
43.由图3所示,所述透水孔1013为矩形的透水孔1013,所述透水孔1013沿所述底板1012的宽度方向等间隔布置于所述底板1012上。
44.盖板上的水通过所述透水孔1013下落至排水沟渠内,进一步对透水孔1013在所述底板1012上的布置方式进行限定,实现对盖板排水效率的提升。
45.因土层103与地面上种植方式相似,所以在植物种类选择上相对较多,可优先选用
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地被植物、花卉进行种植,植物种植层厚度根据沟渠实际高度进行调整,沟渠盖板整体高度最大不超过沟渠深度的二分之一。
46.进一步的,种植层覆土厚度至少为10公分,以满足地被植物生长。
47.综上所述,通过土层103对植物种植,实现排水沟渠上方的景观效果,盖板上方的水通过土层103、透水石102和透水斗壳101依次下落至下方排水沟渠内,避免土层103和植物影响排水沟渠的正常排水,同时透水斗壳101通过固定结构200安装于排水沟渠上,便于通过拆除固定结构200将透水斗壳101取下,进一步实现对排水沟渠的检修。
4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采用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