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5552发布日期:2022-11-29 19:1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护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


背景技术:

2.以云南地区为例,广泛分布玄武岩、灰岩、白云岩等硬质岩,在雨季期间受雨水冲刷严重,风化崩解加快,容易造成边坡溜坍;在干旱少雨、岩石边坡高陡条件下,仍存在塌陷、植被退化死亡、绿植效果差等问题。而硬质岩路堑高边坡传统采用的主动防护网、tbs 喷混植生、框架梁内植生袋护坡防护等景观效果较差,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为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将不同恢复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植被生长提供必需的土壤环境,让植被的根系从中吸收水分及养分供其生长发育,消除石质边坡无景观、防护差的隐患,提高边坡绿化工效,有效利用既有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通过采用联合防护边坡,为植被生长提供必需的土壤环境,让植被的根系从中吸收水分及养分供其生长发育;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人力物力消耗大、施工周期长、安全风险高等不足等问题,减少了大量劳力投入,提高边坡防护施工工效,降低成本,降低安全风险。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顶端设置有坡顶平台,所述坡体的底端设置有坡底平台,所述坡顶平台上设置有截水沟,所述坡底平台上设置有排水沟,所述坡体的破面上固定铺设有金属三维网,所述金属三维网上端延伸至排水沟的边处,所述金属三维网上端延伸至截水沟的边处,所述金属三维网上铺设有种植土层,所述种植土层上种植有植被层。
6.进一步的,所述坡体和坡顶平台的连接处呈弧形。
7.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三维网的顶部末端与截水沟连通,所述金属三维网的顶部末端固定有挡板一,所述挡板一的底端不高于金属三维网的底端,所述挡板一的顶端高于对应的种植土层,所述挡板一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
8.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三维网的底部末端固定有挡板二,所述挡板二的底端不高于金属三维网的底端,所述挡板二的顶端高于对应的种植土层。
9.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三维网通过固定锚杆固定铺设于坡体的破面上;所述金属三维网与坡体的破面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土层的厚度不低于10cm;所述种植土层覆盖所述金属三维网。
10.进一步的,所述植被层包括灌木和/或草。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上述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1)在坡顶平台开挖截水沟,在坡底平台开挖排水沟或直接利用路基边沟作为排水
沟,防止坡面水对下一级边坡坡面造成冲刷;
13.2)将金属三维网固定于坡体的破面上;
14.3)将种植土和植物种子搅拌均匀,得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喷播于金属三维网上;
15.4)喷播完成后,使用遮阳网及无纺布对已喷完的坡面进行覆盖;
16.5)对已喷播完成的坡面进行浇水养护;浇水养护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摘除遮阳网及无纺布,金属三维网上的种植土层上生长有植被层。
17.进一步的,所述种植土的制备方法为:将土壤进行科学配比,并加入各类外加剂及肥料形成得到;所述植物种子为适合于云贵区域存活及生长的灌木及草种形成改良后草种。
18.进一步的,使用喷播设备将混合料喷附至金属三维网上,且连续施工并一次性成型;喷附作业角度为75
°
~90
°
,单管喷附时,最大喷附距离不得超过100m。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实用新型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减少了传统的圬工防护,减少了材料的周转及消耗,做到了节能效益的提升,同时因为减少了圬工防护的施工工艺,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保证了节能环保效益,同时也因为加强了施工效率,减少了工程施工的时间。
21.(2)相较于常规的tbs喷混植生法相比,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使后期养护费用大大降低,可节约后期的坡面清理等人工投入费用。同时相较于传统tbs喷混植生的工艺工法,施工中能够抵御雨水的冲刷,施工后植物覆盖度高,能够有效的抵御雨水冲刷,绿化效果好,在后期的养护中投入小。
22.(3)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精简,施工效率大大提高,以1000m2坡面为例,正常tbs喷混植生法约需5人施工2工日,即每1000m2需消耗10人工,现用本实用新型生态护坡需消耗4人1.5工日,即6人工,收益为每4人工/1000m2。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实施例1中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实施例2中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坡体;2、坡顶平台;3、坡底平台;4、截水沟;5、排水沟;6、金属三维网; 7、种植土层;8、植被层;9、固定锚杆;10、挡板一;11、通孔;12、挡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29.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
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0.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31.实施例1:
32.如图1所示,一种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包括坡体1,坡体1的顶端设置有坡顶平台2,坡体1的底端设置有坡底平台3,坡顶平台2上设置有截水沟4,坡底平台3上设置有排水沟 5,坡体1的破面上固定铺设有金属三维网6,金属三维网6上端延伸至排水沟5的边处,金属三维网6上端延伸至截水沟4的边处,金属三维网6上铺设有种植土层7,种植土层7上种植有植被层8。
33.上述施工方法中,设置截水沟4可将水拦截于边坡外或引流,以拦截山坡流水对坡面产生冲刷,设置排水沟5可防止坡面水对下一级边坡坡面造成冲刷。
34.本实施例中,坡体1和坡顶平台2的连接处呈弧形。将坡体1和坡顶平台2的连接处设置呈弧形,可使整个护坡结构更加稳固,且使铺设金属三维网6更加方便,同时在遇到大雨冲刷时,会形成一定的缓冲,减少冲刷损害。
35.本实施例中,金属三维网6通过固定锚杆9固定铺设于坡体1的破面上;金属三维网6 与坡体1的破面相贴合,可以保证种植土层7能有效的附着于边坡上。
36.本实施例中,种植土层7的厚度不低于10cm;种植土层7覆盖金属三维网6。通过设置适宜的种植土层7厚度,可更好的利于植被的生长。
37.本实施例中,植被层8包括灌木和/或草。
38.上述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9.1)在坡顶平台2开挖截水沟4,将水拦截于边坡外或引流,在坡底平台3开挖排水沟5 或直接利用路基边沟作为排水沟5,可进行排水或引流。并对已开挖完成坡面进行清理,清理坡面残留的碎石和高大杂草等异物。
40.2)使用固定锚杆9将金属三维网6固定于坡体1的破面上,金属三维网6与坡体1的破面贴合;金属三维网6挂设时,上边延伸至截水沟4边处,下边伸至排水沟5边处,确保金属三维网6与整个坡面形成整体。
41.对于金属三维网6,当同时固定两块镀锌铁丝网时,应将两镀锌铁丝网的金属丝同时固定在固定锚杆9的弯头内。在两镀锌铁丝网搭接处,固定锚杆9须将两幅网的铁丝同时压住。边坡锚固后的镀锌铁丝网须满足:在固定锚杆9固定的中间拉起时,镀锌铁丝网可拉起 5cm~20cm距离。
42.3)将种植土和植物种子搅拌均匀,得混合料,将混合料喷播于金属三维网6上。
43.种植土的制备方法为:将土壤进行科学配比,并加入各类外加剂及肥料形成得到;植物种子为适合于云贵区域存活及生长的灌木及草种形成改良后草种,以确保边坡绿化的成活率及美观效果。
44.使用喷播设备将混合料喷附至金属三维网6上,且连续施工并一次性成型;通过使用上述干喷法,连续施工一次性成型,喷播至金属三维网6上的土层厚度不低于10cm,并覆盖整个金属三维网6。根据边坡起伏特征确定均匀喷附技术方法,空压机带负荷作业压力应保持在13pa,喷附管口喷附压力的测试和管口出料量测试。喷附作业角度为75
°
~90
°
,单管
喷附时,最大喷附距离不得超过100m。
45.4)喷播完成后,使用遮阳网及无纺布对已喷完的坡面进行覆盖;防止水分流失过快。
46.5)对已喷播完成的坡面进行浇水养护;浇水养护后,根据幼苗生长情况摘除遮阳网及无纺布,金属三维网6上的种植土层7上生长有植被层8。其中浇水养护按照气温条件、雨水情况及幼苗生长情况进行科学养生,摘除遮阳网及无纺布需要根据幼苗生长情况摘除,不宜过早摘除,应符合禾草类长至3cm~5cm,豆科类长至2cm~4cm。
47.实施例2:
48.如图2~3所示,一种硬质岩高边坡生态护坡,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金属三维网6的顶部末端与截水沟4连通,金属三维网6的顶部末端固定有挡板一10,挡板一10的底端不高于金属三维网6的底端,挡板一10的顶端高于对应的种植土层7,挡板一10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11。
49.金属三维网6的底部末端固定有挡板二12,挡板二12的底端不高于金属三维网6的底端,挡板二12的顶端高于对应的种植土层7,高于种植土层7的高度可为1~2cm。
50.本实施例中,使金属三维网6的顶部末端与截水沟4连通,并设置挡板一10,且在挡板一10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11,其一方面,挡板一10可进一步对种植土层7防护,防止突增的山坡流水对破面的冲刷破坏。另一方面,考虑到可将截水沟4作为蓄水沟渠(即截水沟 4可直接用于蓄一定高度的水),或当遇到干旱时可向截水沟4中导入水,此时可使水通过通孔11渗入种植土层7中,保持部分种植土层7的湿润度,促进绿化效果,设置的挡板一 10又可防止种植土层7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土体脱落。此外,当需要对植被层8浇水时,可使截水沟4水位高于种植土层7(此时截水沟4里侧较高),水可从通孔11缓缓流入坡面,既可以对植被层8浇水,又不会对坡面造成冲刷破坏。
51.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金属三维网6的底部末端固定挡板二12,可减少种植土层7底部的土体脱落,保持种植土层7的结构完整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