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9911发布日期:2023-05-17 17:0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道排水,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


背景技术:

1、地漏装置是连接地面与下水管系统的重要接口,广泛使用于厨房、洗手间、卫生间等场所。目前市面上的地漏装置有深水封型、t型和翻板排水地漏芯体等,这些地漏都需将一部分置于管道内,因此在安装、清理、拆卸时都比较麻烦,而且地漏占用管道空间使水不能充满整个管道,容易导致过水面积小、流量小,无法满足大流量排水需求,而且现有大部分地漏装置都不具备防臭防虫功能,不能给用户带来较佳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能够方便安装和拆卸,而且既能实现大流量出水,也能实现防虫防臭功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安装于出水管中,包括面盖、地漏本体和地漏芯体,所述面盖设于所述地漏本体上,所述面盖上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地漏本体中设有进水腔,所述地漏芯体的顶部与所述地漏本体的底板连接。

3、所述地漏芯体包括分水筒和开合底盖,所述出水管套设于所述分水筒外,所述开合底盖设于所述分水筒底部,所述分水筒中设有分水腔,所述分水腔与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分水筒中还设有分水板,所述分水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分水筒的中部,将所述分水腔分为左分水腔和右分水腔,所述分水板的顶部朝上凸出于所述分水筒的顶部平面,所述开合底盖中设有左开合板和右开合板,所述左开合板和所述右开合板的位置分别与所述左分水腔和所述右分水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左开合板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左分水腔与所述出水管之间的通道,所述右开合板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右分水腔与所述出水管之间的通道。

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合底盖的中部设有支撑板,所述左开合板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右开合板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左开合板或所述右开合板打开后,水能够从所述左分水腔或所述右分水腔朝着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流向所述出水管的内壁。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翻折槽和第二翻折槽,所述第一翻折槽设于所述左开合板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翻折槽设于所述右开合板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处,所述左开合板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翻折槽向下翻折,所述右开合板能够绕着所述第二翻折槽向下翻折。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地漏芯体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弹性件的两侧均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分别朝着所述左开合板的所在侧与所述右开合板的所在侧伸出,所述弹性臂具有能够使所述左开合板和所述右开合板向上翻折的弹性。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地漏芯体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弹性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中。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地漏芯体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密封设于所述开合底盖与所述分水筒之间,所述密封垫中部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设于所述支撑板上部,所述固定条固定于所述分水板的底部。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分水底盖的上部分别设有左凸台和右凸台,所述左凸台与所述左开合板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右凸台与所述右开合板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密封垫的两侧分别卡入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中,所述左凸台与所述右凸台之间还设有避让槽,所述固定条固定于所述避让槽中。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地漏本体的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分水筒的上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分水筒通过螺纹与所述地漏本体旋转连接。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分水筒的上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于所述分水筒的外螺纹的上部,所述地漏芯体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能够卡入所述密封槽中并密封于所述地漏本体的内壁与所述分水筒的外壁之间。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还包括进水盖,所述面盖设于所述进水盖的上方,所述进水盖设于所述分水筒的上方,所述面盖中部设有圆孔,所述进水盖中部设有提拉凸块。

13、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设有地漏本体和地漏芯体,所述地漏芯体包括分水筒,所述分水筒中设有分水腔和分水板,所述分水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分水筒的中部,将所述分水腔分为左分水腔和右分水腔,所述分水板的顶部朝上凸出于所述分水筒的顶部平面,因此在安装、清理和拆卸时,可以将手指放入所述左分水腔和所述右分水腔中,夹取所述分水板将整个所述分水筒安装入所述地漏本体上或者与所述地漏本体分开,达到快速装拆的效果。而且所述地漏芯体中还设有开合底盖,所述开合底盖中设有左开合板和右开合板,在进水时,水的重力能够驱动所述左开合板和所述右开合板向侧部打开,将水分别引导至所述出水管两侧的内壁中,使水能够充满所述出水管,满足大流量排水的需求。

15、另外,所述地漏芯体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侧均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能够使所述左开合板和所述右开合板向上翻折的弹性,在排水完毕后,所述弹性臂能够驱动所述左开合板和所述右开合板向上翻折,使所述左分水腔和所述右分水腔关闭,从而实现防臭防虫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安装于出水管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盖、地漏本体和地漏芯体,所述面盖设于所述地漏本体上,所述面盖上设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地漏本体中设有进水腔,所述地漏芯体的顶部与所述地漏本体的底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底盖的中部设有支撑板,所述左开合板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右开合板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左开合板或所述右开合板打开后,水能够从所述左分水腔或所述右分水腔朝着远离所述支撑板的方向流向所述出水管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翻折槽和第二翻折槽,所述第一翻折槽设于所述左开合板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翻折槽设于所述右开合板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处,所述左开合板能够绕着所述第一翻折槽向下翻折,所述右开合板能够绕着所述第二翻折槽向下翻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体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弹性件的两侧均设有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分别朝着所述左开合板的所在侧与所述右开合板的所在侧伸出,所述弹性臂具有能够使所述左开合板和所述右开合板向上翻折的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体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支撑板底部,所述弹性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芯体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密封设于所述开合底盖与所述分水筒之间,所述密封垫中部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设于所述支撑板上部,所述固定条固定于所述分水板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底盖的上部分别设有左凸台和右凸台,所述左凸台与所述左开合板之间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右凸台与所述右开合板之间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密封垫的两侧分别卡入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中,所述左凸台与所述右凸台之间还设有避让槽,所述固定条固定于所述避让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漏本体的底部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分水筒的上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分水筒通过螺纹与所述地漏本体旋转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筒的上部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设于所述分水筒的外螺纹的上部,所述地漏芯体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能够卡入所述密封槽中并密封于所述地漏本体的内壁与所述分水筒的外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还包括进水盖,所述面盖设于所述进水盖的上方,所述进水盖设于所述分水筒的上方,所述面盖中部设有圆孔,所述进水盖中部设有提拉凸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开合的地漏装置,包括面盖、地漏本体和地漏芯体,所述地漏芯体包括分水筒和开合底盖,所述开合底盖设于所述分水筒底部,所述分水筒中设有分水腔,所述分水筒中还设有分水板,所述分水板竖直设置于所述分水筒的中部,将所述分水腔分为左分水腔和右分水腔,所述左开合板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左分水腔与所述出水管之间的通道,所述右开合板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右分水腔与所述出水管之间的通道,所述开合底盖的中部设有支撑板,所述左开合板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右开合板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采用本技术,能够方便安装和拆卸,而且既能实现大流量出水,也能实现防虫防臭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谢炜,幸雪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箭牌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