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板式地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2193发布日期:2022-11-22 21:4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板式地锚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输变电工程输电线路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板式地锚。


背景技术:

2.输电线路野外施工,地锚是必不可少的受力工具,其中角钢和钢板等焊接组合而成的板式地锚是最常用的地锚结构。传统结构的板式地锚受力大,易运输和存储,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3.1)地锚的受力方向需人工调整,在回填土时易产生不利变化,受力后易松弛。
4.2)两个板式地锚临近埋设时,为避免松土的扰动影响,需留有足够的间距,例如三项六分裂单回路张力放线,张力场需要50~60个地锚,满足要求需要很大的场地,而且在地形限制和绿色施工要求下,场地一般都不大,埋设满足数量要求的地锚非常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组合式板式地锚。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7.一种组合式板式地锚,包括一个或多个地锚模块,每个地锚模块包括横卧的三角柱框架,所述三角柱框架的纵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在的框架端面上安装有面板,两个面板上均分布有拉环,所述三角柱框架两侧的三角形端面上设有对接机构,相邻的地锚模块之间可通过对接机构互相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机构包括插销和对接管,所述插销设置于三角柱框架一侧的三角形端面,所述对接管设置于三角柱框架另一侧的三角形端面,相邻的地锚模块互相连接时,一个地锚模块的插销插入连接另一个地锚模块的对接管。
9.进一步地,所述插销分布于所在三角形端面的三个角,所述对接管对应分布于所在三角形端面的三个角。
10.进一步地,所述插销的端部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对接管的尾部设有第二固定孔,当插销插入对接管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位置重叠,通过固定销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进行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柱框架包括两个等腰三角形框和三根连接杆,每根连接杆的两端分布焊接两个等腰三角形框的对应角端。
12.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柱框架包括多个加强三角形框,每个加强三角形框平行于等腰三角形框设置,加强三角形框的角端分别焊接三根连接杆。
13.进一步地,所述拉环分布在面板上设置加强三角形框的位置处,每个拉环穿过面板焊接加强三角形框。
14.进一步地,两个等腰三角形框的内部设有加强筋组成的倒三角框,两个倒三角框
的角端通过水平杆互相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三角柱框架的纵向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6.进一步地,多个拉环在面板上水平一字分布。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将板式地锚设计成了横卧的等腰三角柱形状,可在两个腰面上分布多个拉环提供多个锚固点,相比原来一个板式地锚只有一个锚固点结构更合理;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板式地锚受力面更合理,具有倾斜角度的两侧面板放入坑底后受力挡土面自然形成受力角,不会在回填土后形成空腔,也不容易松动。
19.2、本实用新型可以多个地锚模块联合使用,将地锚模块互相连接后既能够形成一个大型的组合式地锚,使用时只需要在牵张场地内开挖单个大型地锚坑即可,从而解决了传统方式中每个地锚开挖一个地锚坑,且地锚坑间距很大占据空间大的问题;同时,使用组合式地锚对原状土影响小且整体受力情况更好。
20.3、本实用新型的对接机构采用了插销和对接管,可以确保地锚模块互相连接形成整体,结构简单;当插销和对接管设置在三角形端面的三个角时,可以确保地锚模块的受力状态也互相一致,整体性好,确保地锚的稳定。
21.4、在三角柱框架可以设置加强三角形框和倒三角框等结构来提高框架的强度。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单个地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地锚模块主视示意图。
25.图4为对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拉环连接绳索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单向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双向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三角柱框架,11、等腰三角形框,12、连接杆,13、加强三角形框,14、倒三角框,15、水平杆,2、面板,3、拉环,4、对接机构,41、插销, 41a、第一固定孔,42、对接管,42a、第二固定孔,43、固定销。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板式地锚,可以由一个地锚模块单独构成,也可以是多个结构相同的地锚模块进行组合拼接,形成一个大型地锚。
32.如图2所示,每个地锚模块包括三角柱框架1、面板2、拉环3和对接机构4。三角柱框架1横卧设置,其纵向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面板2采用钢板,两个面板 2分别安装在等腰三角形两腰所在的框架端面上。在面板2上水平一字分布有多个拉环3,用于连接绳索。由此,本实施例可以只有一侧拉环3连接绳索进行单向使用,如图5示;也可以两侧拉环3均连接绳
索进行双向使用,如图6所示,实现一个地锚模块上设置多个锚固点。三角柱框架1的地面不覆盖钢板,便于配合不平整的坑底使用。三角柱框架1采用等腰三角形的设计可以使得地锚放入坑底后直接形式最佳的受力角度,牵拉后的绳索不会在回填土后形成空腔,受力后也不容易松动。为了确保受力角度,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度数一般为30~60度,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 45度,即三角柱框架1纵向的截面为直角等腰三角形。
33.本实施例中,三角柱框架1包括两个等腰三角形框11、三根连接杆12、加强三角形框13和倒三角框14。三角柱框架1的主体结构由两个等腰三角形框11和三根连接杆12组成,每根连接杆12的两端分布焊接两个等腰三角形框11的对应角端。在两个等腰三角形框11之间分布有四个加强三角形框13,其形状和等腰三角形框11相同。加强三角形框13和等腰三角形框11平行且等距间隔设置。加强三角形框13的角端分别焊接三根连接杆12,起到加强结构稳定性的作用。倒三角框14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倒三角框14由三根加强筋组成,倒三角框14设置在等腰三角形框11的内部,同时两个倒三角框14的角端通过水平杆15互相连接。倒三角框14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强度。
34.本实施例中,每个面板2上拉环3的数量和加强三角形框13数量相同,且位置对应,也就是两侧面各有四个拉环3,双面共有八个拉环3。为了提高拉环3的受力强度,拉环3可以穿过面板2焊接在对应加强三角形框13的边框上。
35.对接机构4设置在三角柱框架1两侧的三角形端面上,相邻的地锚模块之间可通过对接机构4互相连接。对接机构4的具体结构如下:
36.如图3和图4所示,对接机构4包括插销41和对接管42,插销41分布在一侧的等腰三角形框11的三个角,对接管42对应分布于另一侧等腰三角形框11的三个角。相邻的两个地锚模块互相连接时,一个地锚模块的插销41插入连接另一个地锚模块的对接管42。在每个插销41的端部设有第一固定孔41a,对接管42 的尾部设有第二固定孔42a,当插销41插入对接管42后,第一固定孔41a和第二固定孔42a位置重叠,通过固定销43穿过第一固定孔41a和第二固定孔42a进行固定,从而确保两个地锚模块连接稳固。
37.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38.a)规划牵张场地,地锚坑放样。
39.b)挖机开挖一定宽度、深度和长度的地锚坑。
40.c)地面上将需要的多个地锚模块平放,两直角面朝上,相邻两个地锚模块间插接后用固定销定位固定。
41.d)拉环上连接好卸扣和钢丝绳,如图7所示。
42.e)用吊车将连接好的地锚吊到坑底。
43.f)开挖和调整马道,将钢丝绳放到对应位置后,另一端临时固定在地面相应位置。
44.g)用挖机回填土、夯实并制作防沉、防水措施。
45.h)验收后使用。
46.i)数次使用时钢丝绳受力到合理位置需要一个过程,完全受力后需要重新夯实马道及防沉层。
47.j)使用完成后拆除受力的装置,只保留地锚的钢丝绳和卸扣。
48.k)用挖机开挖防沉层和下方的回填土,直至地锚上方约100~300mm,用吊车将地锚提出到地面。
49.l)拆除钢丝绳和连接的固定销,各自回收。
50.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51.1)结构更合理,一个地锚可以提供最多8个锚固点,原结构只能提供一个锚固点。
52.2)受力面更合理,放入坑底后受力挡土面自然呈与地面45
°
布置,原结构受力挡土面是平行于地面,受力后朝向阻力大的方向,但不可控且后端容易形成空腔,雨后会造成回填土松陷。
53.3)联合使用受力更合理,牵张场地内开挖同等数量的单个地锚坑将造成原状土扰动严重,采用本实施例联合使用,原状土影响小且整体受力情况更好。
54.4)更适合机械化快速作业,提高工效且减少了开挖和占地。
5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