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溢流报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3021发布日期:2022-10-05 02:32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箱溢流报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箱溢流报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小区高层建筑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不断的增加,为使各小区的二次加压供水设备在运行时不对市政管网产生影响,现普遍采用箱式无负压加压供水设备及水箱变频恒压给水设备,这些加压设备都需配套调节水箱。
3.当调节水箱进水控制装置发生故障后,会对水箱进水失去控制,水箱水到达溢流管位置后将通过溢流管排出,而加压泵房及设备基本上为采用无人值守。故不能在发生溢流第一时间被发现,往往要当溢流水将泵房淹没到一定高度后,才能被发现,从而造成泵房内设备的损坏及大量自来水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自动报警的水箱溢流报警控制装置。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箱溢流报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智能控制器、蜂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通过法兰盘与水箱的溢流管末端相连,溢流单向阀安装在装置本体内腔中,中间限位器和下端限位器分别设置在溢流单向阀全张开及闭合状态处,信号检测器安装在溢流单向阀下端,当溢流单向阀全张开至中间限位器时,溢流单向阀下端的信号检测器开启发出信号,信号传输至智能控制器,经智能控制器的处理后启动蜂鸣报警器,并关闭水箱进水电动阀;当溢流单向阀闭合时,此溢流单向阀回落至下端限位器处,信号检测器断开信号,智能控制器关闭蜂鸣报警器。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箱溢流报警控制装置工作原理是,当水箱发生溢流时,溢流水冲击溢流单向阀,溢流单向阀向逆时针打开,溢流单向阀在逆时针开启至中间限位器时,阀体下端携带的信号检测器检测到信号,并传输至智能控制器,经智能控制器的智能处理分析后启动蜂鸣报警器,关闭进水电动阀,智能控制器同步发出报警信息至值班室的终端电脑或者相关工作人员的手机。
7.当水箱进水电动阀关闭后,无溢流水冲击溢流单向阀后,此阀顺时针回落至下端限位器处,信号检测器断开信号,智能控制器关闭蜂鸣报警器。
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箱溢流报警控制装置结构简单,能自动报警并关闭进水电动阀,避免造成泵房内设备的损坏及大量自来水的浪费。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0.1、装置本体,2、溢流单向阀,3、中间限位器,4、下端限位器,5、信号检测器,6、泵房防淹信号检测器,7、智能控制器,8、蜂鸣报警器,9、溢流管,10、水箱,11、进水电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11.一种水箱溢流报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智能控制器7、蜂鸣报警器8,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1通过法兰盘与水箱10的溢流管9末端相连,溢流单向阀2安装在装置本体1内腔中,中间限位器3和下端限位器4分别设置在溢流单向阀2全张开及闭合状态处,信号检测器5安装在溢流单向阀2下端,当溢流单向阀2全张开至中间限位器3时,溢流单向阀2下端的信号检测器5开启发出信号,信号传输至智能控制器7,经智能控制器7的处理后启动蜂鸣报警器8,并关闭水箱进水电动阀11;当溢流单向阀2闭合时,此溢流单向阀2回落至下端限位器4处,信号检测器5断开信号,智能控制器7关闭蜂鸣报警器8。


技术特征:
1.一种水箱溢流报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智能控制器(7)、蜂鸣报警器(8),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1)通过法兰盘与水箱(10)的溢流管(9)末端相连,溢流单向阀(2)安装在装置本体(1)内腔中,中间限位器(3)和下端限位器(4)分别设置在溢流单向阀(2)全张开及闭合状态处,信号检测器(5)安装在溢流单向阀(2)下端,当溢流单向阀(2)全张开至中间限位器(3)时,溢流单向阀(2)下端的信号检测器(5)开启发出信号,经智能控制器(7)的处理后启动蜂鸣报警器(8),并关闭水箱进水电动阀(11);当溢流单向阀(2)闭合时,溢流单向阀(2)回落至下端限位器(4)处,信号检测器(5)断开信号,智能控制器(7)关闭蜂鸣报警器(8)。

技术总结
一种水箱溢流报警控制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智能控制器、蜂鸣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通过法兰盘与水箱的溢流管末端相连,溢流单向阀安装在装置本体内腔中,中间限位器和下端限位器分别设置在溢流单向阀全张开及闭合状态处,信号检测器安装在溢流单向阀下端,当溢流单向阀全张开至中间限位器时,信号检测器开启发出信号,经智能控制器的处理后启动蜂鸣报警器,并关闭水箱进水电动阀;当溢流单向阀闭合时,溢流单向阀回落至下端限位器处,信号检测器断开信号,智能控制器关闭蜂鸣报警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箱溢流报警控制装置结构简单,能自动报警并关闭进水电动阀,避免造成泵房内设备的损坏及大量自来水的浪费。泵房内设备的损坏及大量自来水的浪费。泵房内设备的损坏及大量自来水的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赣江水工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5
技术公布日:2022/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