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87643发布日期:2022-10-22 00:4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
3.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底板、与基坑侧壁相贴且支撑基坑侧壁的护板和安装与底板和护板之间的加强板,使用时,将底板放置在基坑的待支护处,然后通过加强板将护板压紧在基坑侧壁上,从而实现对基坑侧壁的支护。由于加强板只能对护板的下方进行支撑,从而导致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对基坑侧壁的支撑力相对较小,进而使得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
6.护板;
7.底板,所述护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护板与所述底板成角度设置;
8.加强板,所述加强板靠近所述护板与所述底板的连接处设置,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护板和所述底板均连接;
9.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护板和所述底板均连接,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护板的连接处靠近所述护板的顶端。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座设于所述护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座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相对设置在所述护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转板,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转板转动连接。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座包括:第二连接块和第二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相对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转板,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转板转动连接。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座或所述第二连接座为弹性支撑座。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护板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长度可伸缩。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轴的数量至少为2。
18.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加强轴,所述加强轴连接全部所述连接轴。
19.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基坑支护结构,由于加强板与支撑组件能够同时对护板的下方和上方进行支撑,使得对护板的支撑更均匀,支撑力也更大,进而使得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20.图1为一种实施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一种实施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组件(不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一种实施例中基坑支护结构(去除图2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一种实施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连接轴和加强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一种实施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连接轴与第一转板和第二转板的连接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护板;2、底板;3、加强板;4、支撑组件;41、第一连接座;411、第一连接板;412、第一连接块;413、第一转板;414、第一活动轴;42、第二连接座;421、第二连接板;422、第二连接块;423、第二转板;424、第二活动轴;43、连接轴;44、加强轴;10、连接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27.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操作步骤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组成和/或顺序。
28.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29.本技术中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护板、底板、加强板和支撑组件,护板与底板成角度设置,加强板靠近护板与底板的连接处设置,加强板与护板和底板均连接,以对护板底部进行支撑,支撑组件与护板和底板均连接,支撑组件与护板的连接处靠近护板的顶端。由于加
强板与支撑组件能够同时对护板的下方和上方进行支撑,使得对护板的支撑更均匀,支撑力也更大,进而使得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效果更好。
3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31.实施例一:
32.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给出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护板1、底板2、加强板3和支撑组件4。护板1的一侧与基坑侧壁相贴,以支撑基坑侧壁。底板2设于护板1与基坑侧壁相贴侧的对侧,护板1与底板2成角度设置。加强板3靠近护板1与底板2的连接处设置,加强板3与护板1和底板2均连接,也即加强板3主要用于对护板1的下方进行支撑。支撑组件4与护板1和底板2均连接,支撑组件4与护板1的连接处靠近护板1的顶端,也即支撑组件4主要用于对护板1的上方进行支撑。
33.由于加强板3与支撑组件4能够同时对护板1的下方和上方进行支撑,使得对护板1的支撑更均匀,支撑力也更大,进而使得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效果更好。
34.支撑组件4主要用于对护板1的上方进行支撑,支撑组件4的空间跨度较大,支撑组件4应当便于拆装,以使得本技术中的产品便于使用。
35.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4包括第一连接座41、第二连接座42和连接轴43,第一连接座41设于护板1上,第二连接座42设于底板2上,连接轴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座41和第二连接座42连接,为使得支撑组件4能够对护板1的上方起到较大支撑作用,第一连接座41应当设于靠近护板1的顶端处,第二连接座42应当设于合适位置使得连接轴43与护板的夹角合适,避免连接轴43遭受过大的径向力造成损坏。
36.一些实施例中,护板1与底板2转动连接,相应地,连接轴43的长度也应为可伸缩的,此时,加强板3可以采用与支撑组件4类似的结构,一端用于支撑护板1的下方,另一端可以也设置在第二连接座42上。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与使用条件,可以调节护板1和底板2之间的夹角,相应地调整连接轴43和加强板3的尺寸规格。此时,连接轴43的长度调整方式应当具备自锁功能,避免因遭受压力失效,例如,可以将连接座43分为两段通过螺纹连接的轴体,螺纹连接段具备自锁功能。
37.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41包括第一连接板411和第一连接块412,两个第一连接块412相对设置在护板1上,第一连接板4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块412连接,连接轴43与第一连接板411转动连接,以便于连接轴43的安装。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411通过连接螺钉10与第一连接块412进行连接。
38.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411、第一连接块412和护板1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连接板411为护板1上一块凸出板体。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412为护板1上的凸出块体,第一连接板411架设在两个第一连接块412上,如此设置,可以在保证第一连接座41的整体强度的情况下使得产品的整体重量更低,各部件也易于替换。
39.连接轴43与第一连接板411为转动连接,以便于连接轴43的安装。
40.第一连接板411上设有第一转板413,连接轴43与第一转板413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转板413相对设置,连接轴43设于两个第一转板413之间,第一活动轴414贯穿连接轴43,第一活动轴414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转板413连接,以实现连接轴43与第一连接板411的转动连接。
41.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座42包括第二连接板421和第二连接块422,两个第二连接
块422相对设置在底板2上,第二连接板4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块422连接,连接轴43与第二连接板421转动连接,以便于连接轴43的安装。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421通过连接螺钉10与第二连接块422进行连接。
42.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421、第二连接块422和底板2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连接板421为底板2上一块凸出板体。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块422为底板2上的凸出块体,第二连接板421架设在两个第二连接块422上,如此设置,可以在保证第二连接座42的整体强度的情况下使得产品的整体重量更低,各部件也易于替换。
43.连接轴43与第二连接板421为转动连接,以便于连接轴43的安装。
44.第二连接板421上设有第二转板423,连接轴43与第二转板423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转板423相对设置,连接轴43设于两个第二转板423之间,第二活动轴424贯穿连接轴43,第二活动轴424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转板423连接,以实现连接轴43与第二连接板421的转动连接。
45.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虽然连接轴43与第一连接座41和第二连接座42均为转动连接,但是当连接轴43的两端均完成连接后,连接轴43应当固定,连接轴43与第一连接座41和第二连接座42为转动连接的目的是连接轴43的一端完成安装后,便于连接轴43另一端的安装。
46.第一连接座41与第二连接座42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41与第二连接座42的结构相同,也即第一连接板411、第一连接块412、第一转板413和第一活动轴414的结构分别与第二连接板421、第二连接块422、第二转板423和第二活动轴424的结构相同。
47.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41或第二连接座42为弹性支撑座,弹性支撑座有作用于连接轴43轴向的弹性力,能给连接轴43提供良好的抗震性能,使得本技术中产品在恶劣工作环境的寿命增加。
48.连接轴43如何设置,对于支撑组件4对护板1的支撑作用有巨大影响。
49.为增强支撑组件4对护板1的支撑作用,连接轴43的数量应适当增加,至少为2,且,多根连接轴43应当对称设置。多根连接轴43与第一连接座41的连接可以是在第一连接板411两端分别设置两块第一转板413,使用一根较长的第一活动轴414与全部连接轴43连接,也可以是每根连接轴43的连接处两侧相对设置两个间距较小的第一转板413,每根连接轴43使用独立的较短的第一活动轴414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多跟连接轴43与第一连接座41的连接方式为后者,如此设置,便于每根连接轴43的安装,也便于损坏零件的替换。多根连接轴43与第二连接座42的连接方式与前述多根连接轴43与第一连接座41的连接方式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连接轴43的数量为4。
50.为了进一步支撑组件4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还设有加强轴44,加强轴44连接全部连接轴43,且与连接轴43交叉设置,较优地,加强轴44与连接轴43垂直设置。加强轴44连接全部连接轴43,使得各连接轴43受力更均匀,整体的力学性能也更好,增强了支撑组件4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加强轴44的数量为3。
51.本实施例中,加强板3呈三角形状,三角形三边中的两边分别护板1和底板2贴合,以对护板1的下方进行支撑,使得产品整体的性能更好。本实施例中,加强板3的数量为4。
52.本实施例中的基坑支护结构使用时,先将连接轴43、加强轴44、第一连接板411和
第二连接板421组装完成,然后将第一连接板411和第二连接板421分别与第一连接块412和第二连接块422连接,即可完成产品的组装,产品组装完成后,即可将产品放置于工作位置,或,先将护板1和底板2基体先放置于工作位置,再进行其他部件的组装,可以视工作条件与工作需求进行选择。
53.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基坑支护结构,由于加强板与支撑组件能够同时对护板的下方和上方进行支撑,使得对护板的支撑更均匀,支撑力也更大,进而使得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效果更好。支撑组件方便拆装,产品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54.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