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篦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3873发布日期:2022-08-24 10:5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篦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水篦子。


背景技术:

2.水篦子是安装在下水道口上用于隔物的装置,在室内外均可以被应用。
3.例如,公开号为cn215367654u、公开日为2021年12月31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道路排水装置,包括边框、托槽和雨水篦子,所述边框内侧开设有托槽,所述雨水篦子放置于托槽内侧;还包括挡杂机构,所述挡杂机构设置于边框底部,所述挡杂机构包括罩体、侧排水孔、底排水孔、泄洪通道、挡板和清杂机构,所述罩体放置于托槽内侧,并且罩体位于雨水篦子底部,所述罩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侧排水孔,所述罩体底部开设有底排水孔,所述罩体右侧底面开设有泄洪通道,所述罩体内部右侧粘接固定有挡板,所述罩体后侧设置有清杂机构。
4.目前,现有的水篦子的长度均是固定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篦子,其可供稍大的杂物通过。另一方面,长篦子的整体长度可调节。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水篦子,包括槽体,槽体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槽体内设置有第一中板和第二中板,第一中板和第二中板相对设置,且第一中板和第二中板之间形成中槽腔,中槽腔的顶部敞开,第一中板和第二中板将槽体分隔出第一槽腔和第二槽腔,中槽腔、第一槽腔和第二槽腔均与通孔相通,第一槽腔和第二槽腔内均设置有栅栏组件,栅栏组件包括若干根间距排列的栅条,中槽腔的宽度大于相邻两根栅条之间的宽度。
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栅栏组件还包括位于栅条下方的若干个支撑板,支撑板沿着栅条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板与栅条固定连接,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凹槽。
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第一槽腔的外端部具有第一敞开口,第二槽腔的外端部具有第二敞开口,接头具有第一插接端、第二插接端和组配端,第一插接端、第二插接端均与组配端相连接,且第一插接端、第二插接端呈并排设置,第一插接端从第一敞开口插入第一槽腔,并且第一插接端与第一槽腔形成滑动配合,第二插接端从第二敞开口插入第二槽腔,并且第二插接端与第二槽腔形成滑动配合,组配端位于槽体的外侧。
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组配端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与所述中槽腔相连通。
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组配端的外表面与槽体的外表面相对齐。
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插接端的三个外表面与第一槽腔的三个内表面均相贴;所述第二插接端的三个外表面与第二槽腔的三个内表面均相贴。
13.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插接端和第二插接端均设置有支撑条,支撑条用于支撑栅栏组件的栅条,所述支撑条与栅条的外端部具有距离。
14.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槽体具有左侧段、中间段和右侧段,所述通孔设置在中间段,所述左侧段和所述右侧段均设置有所述中槽腔、第一槽腔和第二槽腔。
15.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的水篦子,采用了相对较宽的中槽腔的结构,由于中槽腔的顶部敞开,从而使得相对较大的杂物可通过中槽腔进入水篦子,再集中流入通孔内。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栅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槽体;2、栅栏组件;3、接头;11、通孔;12、第一中板;13、第二中板; 14、中槽腔;15、第一槽腔;16、第二槽腔;21、栅条;22、支撑板;23、凹槽;17、第一敞开口;18、第二敞开口;31、第一插接端;32、第二插接端;33、组配端;34、开口槽; 101、左侧段;102、中间段;103、右侧段。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2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篦子,包括槽体1、栅栏组件2和接头3。槽体1供栅栏组件2和接头3装配。
26.在本实施例中,接头3安装在槽体1的两端而实现集水的功能。如图中所示,槽体1的底部设置有通孔11。在具体应用时,通孔11接下水道,槽体1内的水通过通孔11流入下水道。所述槽体1内设置有第一中板12和第二中板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板12、第二中板13和槽体 1为一体结构。
27.如图中所示,第一中板12和第二中板13相对设置,且第一中板12和第二中板13之间形成中槽腔14,中槽腔14的顶部敞开,其可供杂物进入中槽腔14内。第一中板12和第二中板13将槽体1分隔出第一槽腔15和第二槽腔16。中槽腔14、第一槽腔15和第二槽腔16均与通孔11相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板12和第二中板13沿着槽体1宽度方向排列,第一中板12和第二中板13 均与槽体1的两侧壁平行设置,由此,第一槽腔15、第二槽腔16和中槽腔14的积水可流向通孔 11。
28.第一槽腔15和第二槽腔16内均设置有栅栏组件2。栅栏组件2可以阻挡杂物,同时能够供水流过。在本实施例中,栅栏组件2包括若干根呈间距排列的栅条21,位于栅条21下方的若干个支撑板22,支撑板22沿着栅条21长度方向设置,支撑板22与栅条21固定连接,支撑板22的底部设置有凹槽23。作为栅栏组件的另一种实施例,也可以是由板状材料制成,在板状材料上设置孔结构。作为栅栏组件的另一实施例,栅栏组件包括栅条固定在其下方的支撑板,支撑板与槽腔的侧壁相连接而不设置凹槽结构。
29.如图中所示,中槽腔14的宽度大于相邻两根栅条21之间的宽度。
30.本实施例的水篦子,采用了相对较宽的中槽腔14的结构,由于中槽腔14的顶部敞开,从而使得相对较大的杂物可通过中槽腔14进入水篦子,再集中流入通孔11内。
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槽腔15的外端部具有第一敞开口17,第二槽腔16的外端部具有第二敞开口18,接头3具有第一插接端31、第二插接端32和组配端33,第一插接端31、第二插接端 32均与组配端33相连接,且第一插接端31、第二插接端32呈并排设置,第一插接端31从第一敞开口17插入第一槽腔15,并且第一插接端31与第一槽腔15形成滑动配合,第二插接端32从第二敞开口18插入第二槽腔16,并且第二插接端32与第二槽腔16形成滑动配合。通常,所述第一插接端31的三个外表面与第一槽腔15的三个内表面均相贴;所述第二插接端32的三个外表面与第二槽腔16的三个内表面均相贴。组配端33位于槽体1的外侧。由于接头3的第一插接端31与第一槽腔15形成滑动配合,接头3的第二插接端32与第二槽腔16形成滑动配合,由此,接头3相对于槽体1是可活动的。为装配需要求,当需要稍长的长度时,将接头3稍向外拉出一点距离,但第一插接端31、第二插接端32仍与槽体1相连。可以理解的是,采用了滑动配合结构的水篦子具有长度可调节的功能。
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槽体1具有左侧段101、中间段102和右侧段103,左侧段101和右侧段103位于中间段102的两侧,所述通孔11设置在中间段,所述左侧段和所述右侧段均设置有所述中槽腔14、第一槽腔15和第二槽腔16。
33.如图中所示,所述组配端33设置有开口槽34,所述开口槽34与所述中槽腔14相连通。通过设置开口槽34能够简化接头3的结构。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组配端33的外表面与槽体1的外表面相对齐。通过该结构,使得接头3和槽体1能够搁置在一个平面上,避免局部受力。
3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端31和第二插接端32均设置有支撑条,其沿宽度方向设置且分别位于第一插接端31、第二插接端32的上部。支撑条用于支撑栅栏组件2的栅条21,所述支撑条与栅条的外端部具有距离。通过设置支撑条的结构,即便接头向外拉出一定距离后,支撑条仍能够为栅栏组件2的栅条21提供支撑,当栅条21的外端部受力时,仍能够防止栅栏组件2翘起。
36.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