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6596发布日期:2022-09-30 20:48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基坑排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基坑的开挖,当外界下雨时,基坑的内壁会逐渐储存积水,积水的存在不方便施工人员在基坑内进行施工,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对积水进行排放,从而保持基坑内壁的干燥。
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110322656.5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的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其包括集水井,所述集水井内设有护壁筒,所述护壁筒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为中空结构,所述安装块和护壁筒的外壁之间围合成空腔,所述安装块远离护壁筒的一侧上设有向远离护壁筒的方向延伸的渗水管,所述渗水管和空腔相连通,所述渗水管的外壁为多孔结构,所述护壁筒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空腔和护壁筒内腔的连接孔,所述护壁筒内设有抽水组件。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使用相关技术中的建筑基坑排水结构进行排水时,由于基坑内存在有部分砂石,积水运动时裹挟砂石运动至积水井处,导致砂石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砂石浪费的概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排水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包括集水井和滤渣板,所述滤渣板位于所述集水井的开口处,所述滤渣板与所述集水井开口处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滤渣板开设有用于穿过抽水组件的通孔,所述滤渣板远离所述集水井端部的一侧还连接有挡石块,所述挡石块倾斜设置,所述集水井靠近自身开口的周侧还开设有集石槽,所述集石槽位于所述挡石块较低的一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坑内出现裹挟着砂石运动的积水时,积水带动砂石朝向集水井处运动,砂石运动至挡石块处时,砂石被挡石块阻隔在外周侧,同时砂石沿挡石块的外周壁聚集在集石槽内,减少砂石堆积在挡石块外壁的概率,方便施工人员使用抽水组件对集水井内的积水进行回收,同时对集石槽内的砂石进行回收,减少砂石浪费的概率。
9.可选的,所述滤渣板外周壁还固定连接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凸出于所述滤渣板外周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堵块能够增加滤渣板与集水井端部开口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方便对滤渣板和挡石块进行支撑,方便挡石块对积水内的砂石进行筛分。
11.可选的,所述挡石块远离所述滤渣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朝向所述集石槽内壁一侧设置,所述导向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条沿所述挡石块的周向间隔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石块阻隔砂石后,砂石沿挡石块外壁的导向条朝向
集水井端部周侧的集石槽运动,从而方便施工人员对砂石进行收集,提高集石槽存储砂石的效率,同时导向条对挡石块的外周壁进行防护。
13.可选的,所述挡石块与所述滤渣板可拆卸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石块长时间使用导致外周壁发生磨损后,操作人员将磨损的挡石块拆卸,并对挡石块进行更换,方便挡石块对砂石进行聚拢。
15.可选的,所述挡石石条底部还固定连接有定位条,所述滤渣板开设有用于与定位条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条与所述定位槽内壁贴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拉动挡石块,挡石块与滤渣板分离,定位条与定位槽分离,定位槽的开设方便施工人员将挡石块与滤渣板连接,提高挡石块对砂石进行阻挡的便利性。
17.可选的,所述定位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定位条沿所述挡石块底壁间隔设置。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定位条方便挡石块与滤渣板连为一体,提高固定挡石块的效率。
19.可选的,所述挡石块远离滤渣板的端部还固定连接有抓取条,所述抓取条与所述挡石块之间留设有供吊具悬挂的间隙。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抓取条能够方便施工人员将挡石块与吊具进行连接,吊具带动挡石块运动,从而方便挡石块与滤渣板分离,提高挡石块与滤渣板分离的便利性。
21.可选的,所述通孔内壁还固定连接有防刮垫,所述防刮垫的端部伸出所述滤渣板的侧壁。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刮垫对穿过滤渣板的抽水组件进行防护,减少抽水组件使用过程中发生磨损的可能性,提高对集水井内的积水进行回收的效率。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在滤渣板的端部设置挡石块,挡石块对积水内的砂石进行阻挡,同时砂石被阻挡后沿挡石块朝向集石槽运动,集石槽对砂石进行收拢,从而方便施工人员对砂石进行收集,减少砂石浪费的概率;
25.2.挡石块外壁设置导向条,导向条沿挡石块的外周壁间隔设置,当砂石通过挡石块阻隔在外侧时,砂石沿导向条朝向集石槽内,从而对砂石进行收拢,同时,导向条对挡石块进行防护,方便挡石块对砂石进行收拢;
26.3.防刮垫对抽水组件进行防护,减少抽水组件外周壁发生磨损的概率,方便对集水井内的积水进行回收,提高抽水组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的立体剖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基坑排水结构的挡石块与滤渣板分离状态的立体剖视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集水井;11、集石槽;2、滤渣板;21、通孔;22、封堵块;23、定位槽;3、挡石块;31、定位条;4、导向条;5、防刮垫;6、抓取条。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排水结构。参照图1和图2,基坑排水结构包括集水井1、滤渣板2和挡石块3;集水井1位于基坑内,集水井1竖直设置,集水井1的深度为14-16米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集水井1的深度为14米;滤渣板2位于集水井1的开口处,滤渣板2与集水井1内壁可拆卸连接,滤渣板2内壁开设有供排水组件穿过的通孔21,通孔21处还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有防刮垫5,防刮垫5的长度大于通孔21的深度,防刮垫5内壁与排水组件贴合,从而对排水组件进行防护;滤渣板2外周壁还固定连接有封堵块22,封堵块22设置有多个,多个封堵块22沿滤渣板2的外周壁间隔设置;挡石块3位于滤渣板2远离集水井1的一侧,挡石块3为多孔材料制成,挡石块3外周壁倾斜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挡石块3为圆台状,挡石块3的下端面与滤渣板2的上端面贴合,挡石块3放置在滤渣板2的上方,基坑底壁靠近集水井1开口的一侧还开设有集石槽11,集石槽11沿集水井1周向环绕设置。
33.当基坑内产生积水时,积水裹挟砂石朝向集水井1运动,当运动至挡石块3处时,砂石被挡石块3阻隔在其周侧,同时砂石沿倾斜设置的挡石块3外周壁朝向集石槽11运动,方便集石槽11对砂石进行收集,当积水进入集水井1内后,施工人员将抽水组件放入集水井1内,抽水组件穿过滤渣板2上开设的通孔21运动至外界,方便抽水组件对集水井1内的集水进行回收,减少砂石浪费的概率,同时对抽水组件进行防护。
34.参照图2和图3,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对砂石进行收集,挡石块3外周壁焊接固定有导向条4,导向条4设置有多个,多个导向条4沿挡石块3外周壁间隔设置,导向条4朝向靠近集石槽11内壁设置。挡石块3与滤渣板2可拆卸连接,挡石块3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条31,滤渣板2的上端面开设有用于与定位条31配合的定位槽23,定位条31设置有多个,多个定位条31沿挡石块3周壁间隔设置,定位槽23也开设有多个,当定位条31伸入定位槽23内壁时,挡石块3与滤渣板2连为一体。挡石块3的上端面还固定连接有抓取条6,抓取条6与挡石块3一体成型,挡石块3与抓取条6之间留设有供吊具穿过的间隙,通过吊具将抓取条6进行连接,方便施工人员将挡石块3与滤渣板2分离,提高对砂石进行收集的便利性。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坑排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基坑内出现裹挟着砂石运动的积水时,积水带动砂石朝向集水井1处运动,砂石运动至挡石块3处时,砂石被挡石块3阻隔在挡石块3的外周侧,砂石沿挡石块3的外周壁的导向条4朝向集石槽11内壁运动,之后,施工人员将抽水组件穿过防刮垫5深入集水井1内,方便对集水井1内的积水进行回收,同时施工人员对集石槽11内的砂石进行回收,减少砂石浪费的概率。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