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高压电力电缆无弯折人员出入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9972发布日期:2023-05-17 17:0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廊高压电力电缆无弯折人员出入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市政工程,涉及一种管廊高压电力电缆无弯折人员出入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1、人员出入节点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应用广泛,主要解决运营阶段人员出入管廊进行巡查、检修等,提升人员出入的舒适性。

2、常规的人员出入节点要求管廊底层舱室扩舱,以平面扩舱形式在舱室内增设楼梯,各舱室单独设楼梯间引出地面,舱室平面扩大,以此方式布置的高压电力舱内高压电力电缆均需按扩大后平面弯折布置,电缆存在发热问题,影响电力输送;同时节点投影面积较大,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廊高压电力电缆无弯折人员出入节点构造,以避免出入节点处高压电力电缆出现弯折布置,且减少节点投影面积和占地面积,从而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廊高压电力电缆无弯折人员出入节点构造,包括由燃气舱、水电信舱和高压电力舱构成的管廊主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管廊主体结构顶面之上设置夹层通道,高压电力舱外侧设置通往设计地坪线以上的竖向通道,该竖向通道内并列设置第一出地面楼梯间和第二出地面楼梯间;所述高压电力舱之下设置高压电力舱底层,该高压电力舱底层内设置与高压电力舱相连通的高压电力舱底层上行步梯,以及与第一出地面楼梯间相连通的高压电力舱底层下穿通道;所述燃气舱、水电信舱内分别设置与夹层通道相连通的燃气舱楼梯、水电信舱楼梯,夹层通道与第二出地面楼梯间相连通。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5、1、采用楼梯供人员出入,通行方便,确保了巡查及检修人员通行的舒适性,同时,可作为小型设备进出的运输通道;

6、2、以下穿高压电力舱侧壁方式至高压电力舱下降段,在高压电力舱通道范围内设至梯步,形成t型通道,不影响高压电力电力平直敷设,无弯折,避免电缆转弯,降低了高压电缆的安装难度;高压电缆按原线路平直敷设,无需弯折,优化电缆布置及输电功能;

7、3、燃气舱与其他舱室通道独立,避免燃气舱出现事故时对其他舱室产生直接影响,降低了引发二次事故的安全风险。

8、4、不同舱室的出地面楼梯间相邻集中布置,平面布局紧凑,节省了出地面楼梯间的占地面积。



技术特征:

1.一种管廊高压电力电缆无弯折人员出入节点构造,包括由燃气舱(n1)、水电信舱(n2)和高压电力舱(n3)构成的管廊主体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管廊主体结构顶面之上设置夹层通道(3),高压电力舱(n3)外侧设置通往设计地坪线(d)以上的竖向通道,该竖向通道内并列设置第一出地面楼梯间(1)和第二出地面楼梯间(2);所述高压电力舱(n3)之下设置高压电力舱底层(n4),该高压电力舱底层(n4)内设置与高压电力舱(n3)相连通的高压电力舱底层上行步梯(6),以及与第一出地面楼梯间(1)相连通的高压电力舱底层下穿通道(5);所述燃气舱(n1)、水电信舱(n2)内分别设置与夹层通道(3)相连通的燃气舱楼梯(9)、水电信舱楼梯(8),夹层通道(3)与第二出地面楼梯间(2)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高压电力电缆无弯折人员出入节点构造,其特征是:所述高压电力舱底层下穿通道(5)处设置防火门(10)。


技术总结
一种管廊高压电力电缆无弯折人员出入节点构造,包括由燃气舱、水电信舱和高压电力舱构成的管廊主体结构,所述管廊主体结构顶面之上设置夹层通道,高压电力舱外侧设置通往设计地坪线以上的竖向通道,该竖向通道内并列设置第一出地面楼梯间和第二出地面楼梯间。所述高压电力舱之下设置高压电力舱底层,该高压电力舱底层内设置与高压电力舱相连通的高压电力舱底层上行步梯,以及与第一出地面楼梯间相连通的高压电力舱底层下穿通道。所述燃气舱、水电信舱内分别设置与夹层相连通的燃气舱楼梯、水电信舱楼梯,夹层通道与第二出地面楼梯间相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谷勇,席林,毛嘉川,胡进,杨曜宇,刘浩宇,李霖霖,韩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