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98300发布日期:2022-08-27 04:2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100cm;所述植生袋的孔径为0.05-0.5mm,所述植生袋装填植生材后的容积小于植生坑的容积。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坡面自上至下凿出多排植生坑,并在植生坑内填装植生袋来种植植物,施工便捷,且维护简单;陡坡顶部水箱内水通过输水组件将水缓慢输送至各个植生袋的微润袋内,利用微润袋可使水分缓慢渗入植生袋内的植生材中,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并降低水分蒸发。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实现高陡边坡的植被恢复,施工方便快捷,绿化成本低,方便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中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的左视图;
19.图中:1-坡面,2-植生坑,3-植生袋,4-微润袋,5-水箱,6-水阀,7-植生材,8-植物种子,9-支管,10-分支管,11-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包括沿着陡坡坡面1自上至下开凿的多排植生坑2,所述植生坑2内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植生袋3,所述植生袋3内设植生材7及其内部的微润袋4,所述微润袋4用于盛装水并能够向植生材7补充水分;所述陡坡的顶部设有水箱5,所述水箱5与多个植生坑2之间设有输水组件,用于向植生袋3内部的微润袋4补水。其中,所述微润袋4由半透膜制作而成,在内外水压差的作用下,水分缓慢从微润袋内侧渗透到外侧植生材中供植物生长需要。
2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输水组件包括支管9及若干个分支管10,所述支管9与水箱5下部连通,若干个分支管10均并联在支管9上,所述分支管10的末端与微润袋4连通,所述分支管10上设有水阀6;所述支管9与水箱5相连的一端设有控制阀11。其中,所述支管9为多根,多根支管9的上部水平铺设、且与水箱5下部连通,所述支管9的下部沿着坡面1自上至下铺设,所述分支管10两两成对自上至下设置在支管9两侧;所述分支管10的末端出水口延伸至微润袋4内。通过水阀控制水流的压力和流速,缓慢向微润袋内补水,可实现植生袋的间隔补水。
2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润袋4的体积是植生袋3容积的5-50%,利用微润袋向植生袋内部的植生材补水,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同时借助植生材对微润袋进行保护,避免外部环境破坏微润袋。
24.具体实施时,所述植生材7内混有植物种子8。植物种子选用柠条、高羊茅复合草种,柠条按照30克/m3,高羊茅按照50克/m3添加。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植生材7为污泥-秸秆混合基生物炭。是
以污泥生物炭为基础,混合复合植物秸秆和保水剂而成,污泥生物炭:复合植物秸秆:保水剂的质量比为100:(1-10):(0.1-1)。此种植生材以污泥生物炭为基础,富含植物生长需要的氮磷有机质等,无需额外添加营养物质,种植成本低。
26.具体制作时,所述植生袋3为由植物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植生袋的孔径为0.05-0.5mm,所述植生袋装填植生材后的容积小于植生坑的容积;植生坑的横截面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深度为10-100cm,口径10-100cm,具体形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27.以下为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应用过程:
28.在矿山陡坡坡面1上凿出植生坑2植生坑中填充植生袋3植生袋中装填植生材7和植物种子8,并布设微润袋4以及微润袋通过水管连接水箱5,每个微润袋都有一个水阀6控制压力和流速。
29.其中,植生坑为口径50cm,深50cm,容积约0.1m3;植生坑中植生袋是由蓖麻编制而成网状结构,孔径0.1mm,容积为0.08m3;植生袋中装填的植生材组成为污泥生物炭复合植物秸秆和保水剂,污泥生物炭:复合植物秸秆:保水剂重量比为100:5:0.5。植物种子是种子为柠条、高羊茅复合草种,柠条按照30克/m3,高羊茅按照50克/m3。微润袋采用半透膜的原理,内外水压差的作用下,水分缓慢从微润袋内侧渗透到外侧植生材中供植物生长需要,微润袋容积是0.008m3,占植生袋容积10%;水箱的容积为20m3,按照一个植生坑一天消耗2.5l水计算,一箱水可以满足200个植生坑,40天补水。
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高陡边坡上凿出植生坑,并直接装填植生袋,将植生袋与微润灌溉结合,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流失,并根据植物生长和气候变化调节水阀控制水流压力和流速,满足植物生长需求,降低水分蒸发。同时,植生袋中装填植生材以污泥生物炭为基础,富含植物生长需要的氮磷有机质等,无需额外添加营养物质,种植成本低;快速实现高陡边坡的植被恢复,施工便捷,且维护简单。
31.在上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陡坡坡面自上至下开凿的多排植生坑,所述植生坑内设有用于种植植物的植生袋,所述植生袋内设植生材及其内部的微润袋,所述微润袋用于盛装水并能够向植生材补充水分;所述陡坡的顶部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与多个植生坑之间设有输水组件,用于向植生袋内部的微润袋补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组件包括支管及若干个分支管,所述支管与水箱下部连通,若干个分支管均并联在支管上,所述分支管的末端与微润袋连通,所述分支管上设有水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为多根,多根支管的上部水平铺设、且与水箱下部连通,所述支管的下部沿着坡面自上至下铺设,所述分支管两两成对自上至下设置在支管两侧;所述分支管的末端出水口延伸至微润袋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与水箱相连的一端设有控制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润袋的体积是植生袋容积的5-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材内混有植物种子,所述微润袋由半透膜制作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材为污泥-秸秆混合基生物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袋为由植物纤维编织而成的网状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坑的横截面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深度为10-100cm,口径10-100cm;所述植生袋的孔径为0.05-0.5mm,所述植生袋装填植生材后的容积小于植生坑的容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矿山陡坡的绿化结构,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包括沿坡面开凿的多排植生坑,植生坑内设有植生袋,植生袋内设植生材及其内部的微润袋,微润袋盛装水并向植生材补充水分;陡坡顶部设有水箱,水箱与多个植生坑之间设有输水组件,用于向植生袋内部的微润袋补水。本通过在坡面自上至下凿出多排植生坑,并在植生坑内填装植生袋来种植植物,施工便捷,且维护简单;陡坡顶部水箱内水通过输水组件将水缓慢输送至各个植生袋的微润袋内,利用微润袋可使水分缓慢渗入植生袋内的植生材中,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并降低水分蒸发。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实现高陡边坡的植被恢复,施工方便快捷,绿化成本低,方便推广应用。用。用。


技术研发人员:高卫民 程寒飞 徐驰 冉景 朱巧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0
技术公布日:2022/8/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