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高温储罐的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1832发布日期:2022-11-22 21:4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高温储罐的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温储罐的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2.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一大挑战是应对由天气、日间太阳光波动和季节性变化引起的能源供应存在间歇性的问题,有效管理太阳能资源易变性的一种方法是为它增加热能储存装置,当存在剩余功率时,变化的能量被储存起来,然后在太阳能产生的功率不足或没有产生功率时,将储存起来的能量释放出来,从而实现连续功率供给的需求。为了避免能流密度低、受昼夜、季节、阴晴云雨等因素制约,发展出将太阳能以热量的形式直接储存的技术,称为太阳能热储存技术。
3.而在太阳能热储存技术中,用于储存太阳能的高温储热系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在高温储热系统中,对核心设备高温储罐的基础结构的设计,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如何确保高温储罐运行的稳定性,也是该基础结构设计考虑的重中之重,目前高温储罐的基础多采用陶粒保温材料制作,但陶粒保温材料是散粒体,很难压实,其性质为非连续介质力学问题,对非连续介质进行受力分析计算比较复杂,难以在模拟、仿真中对其受力载荷情况进行真实再现,故现有的利用容易陶粒保温材料制作的基础结构容易出现局部塌陷等危及储罐安全的隐患。
4.此外,熔盐储罐还存在着泄漏现象,造成熔盐储罐无法正常使用,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何快速检测熔盐泄漏,是目前该领域重点关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设计,可真实再现储罐基础受力状况,让高温储罐底板受力均匀,保证基础安全,释放热应力,从而保证储罐的运行安全,并可及时发现熔盐泄漏现象,对泄漏的熔盐进行回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应用于高温储罐的基础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高温储罐的基础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筏板基础,筏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筏板基础顶部的中间沿水平方向铺设有级配砂石层,级配砂石层内设有钢筋网,级配砂石层的顶部沿水平方向铺设有通风管埋设层,通风管埋设层内沿水平方向设有用于换热降温的通风管,通风管的一端与冷却风机的出风口或进风口相通;
7.所述通风管埋设层的顶部沿水平方向铺设有复合保温层,复合保温层的顶部沿水平方向铺设有砂土垫层,砂土垫层所用的砂石为耐高温石英砂,砂土垫层与复合保温层之间沿水平方向设有网状的内环墙泄漏检测槽,内环墙泄漏检测槽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8.所述砂土垫层和复合保温层的外侧壁处沿竖直方向环绕设有内环墙,内环墙的底端与通风管埋设层的顶部相贴,内环墙的外侧壁处沿竖直方向环绕设有环墙间复合保温
层,环墙间复合保温层的底端与通风管埋设层的顶部相贴,环墙间复合保温层的顶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环形的外环墙泄漏检测槽,外环墙泄漏检测槽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9.所述环墙间复合保温层、通风管埋设层和级配砂石层的外侧壁处沿竖直方向环绕设有外环墙,外环墙的底端与筏板基础的顶部相贴,外环墙的内壁与环墙间复合保温层、通风管埋设层和级配砂石层的外侧壁相贴,外环墙采用加钢筋的耐火混凝土制成;
10.所述内环墙泄漏检测槽的底部和外环墙泄漏检测槽的底部分别设有出液口,内环墙泄漏检测槽底部的出液口和外环墙泄漏检测槽底部的出液口分别通过排液管路与熔盐泄漏收集槽相通,熔盐泄漏收集槽设置在外环墙的外侧。
11.优选地,所述内环墙和外环墙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圆形。
12.优选地,所述底端与筏板基础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600mm—2000mm,级配砂石层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1000mm—3000mm,通风管埋设层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300mm—1000mm,复合保温层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400mm—1200mm,砂土垫层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300mm—600mm,外环墙沿水平方向的厚度为300mm—600mm,内环墙沿水平方向的厚度为300mm—600mm。
13.与现有的太阳能高温储罐的基础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高温储罐底板的均匀承载,从而保证在各种工况温差交变载荷作用下熔盐储罐底板的自由伸缩,从而保障了储罐的安全稳定运行。
15.2、本实用新型级配砂夹石层的格栅结构可对砂石起到区域有效的固定作用,从而避免因局部砂石塌陷或流动,对储罐造成的较大倾斜或底板的塌陷,从而保证的基础的稳定与安全。
16.3、本实用新型的内环墙泄漏检测槽内设有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外环墙泄漏检测槽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可有效实现对储罐底板及壁板泄露的监测,并通过内环墙泄漏检测槽和外环墙泄漏检测槽的结构与测点的设置,准确判断初始泄露位置,为储罐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泄露的物料可通过排液管路汇集到熔盐泄漏收集槽内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产生影响。
17.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高温储罐的基础结构具有方便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设计,可真实再现储罐基础受力状况,让高温储罐底板受力均匀,保证基础安全,释放热应力,从而保证储罐的运行安全,并可及时发现熔盐泄漏现象,对泄漏的熔盐进行回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特点。
18.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高温储罐的基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剖面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高温储罐的基础结构沿着内环墙泄漏检测槽所在的水平截面方向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高温储罐的基础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筏板基础7,筏板基础7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筏板基础7顶部的中间沿水平方向铺设有
级配砂石层6,级配砂石层6内设有钢筋网,级配砂石层6的顶部沿水平方向铺设有通风管埋设层5,通风管埋设层5内沿水平方向设有用于换热降温的通风管12,通风管12的一端与冷却风机的出风口或进风口相通;在使用时,可根据通风管埋设层5的温度进行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切换,保证通风管埋设层5温度不高于70摄氏度。
22.所述通风管埋设层5的顶部沿水平方向铺设有复合保温层4,复合保温层4的顶部沿水平方向铺设有砂土垫层2,砂土垫层2所用的砂石为耐高温石英砂,砂土垫层2与复合保温层4之间沿水平方向设有网状的内环墙泄漏检测槽3,内环墙泄漏检测槽3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23.所述砂土垫层2和复合保温层4的外侧壁处沿竖直方向环绕设有内环墙1,内环墙1的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内环墙1的底端与通风管埋设层5的顶部相贴,内环墙1的外侧壁处沿竖直方向环绕设有环墙间复合保温层9,环墙间复合保温层9的底端与通风管埋设层5的顶部相贴,环墙间复合保温层9的顶部沿水平方向设有环形的外环墙泄漏检测槽10,外环墙泄漏检测槽10内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
24.所述环墙间复合保温层9、通风管埋设层5和级配砂石层6的外侧壁处沿竖直方向环绕设有外环墙8,外环墙8的底端与筏板基础7的顶部相贴,外环墙8的内壁与环墙间复合保温层9、通风管埋设层5和级配砂石层6的外侧壁相贴,外环墙8采用加钢筋的耐火混凝土制成;
25.所述内环墙泄漏检测槽3的底部和外环墙泄漏检测槽10的底部分别设有出液口,内环墙泄漏检测槽3底部的出液口和外环墙泄漏检测槽10底部的出液口分别通过排液管路13与熔盐泄漏收集槽11相通,熔盐泄漏收集槽11设置在外环墙8的外侧;
26.本实用新型的内环墙泄漏检测槽3内设有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外环墙泄漏检测槽10内设有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可有效实现对储罐底板及壁板泄露的监测,并通过内环墙泄漏检测槽3 和外环墙泄漏检测槽10的结构与测点的设置,准确判断初始泄露位置,为储罐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泄露的物料可通过排液管路13汇集到熔盐泄漏收集槽11内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产生影响。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内环墙1和外环墙8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圆形。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底端与筏板基础7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600mm— 2000mm,级配砂石层6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1000mm—3000mm,通风管埋设层5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300mm—1000mm,复合保温层4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400mm—1200mm,砂土垫层2沿竖直方向的厚度为300mm—600mm,外环墙8沿水平方向的厚度为300mm—600mm,内环墙1沿水平方向的厚度为300mm—600mm。
29.本实用新型的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缓冲网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高温储罐底板的均匀承载,从而保证在各种工况温差交变载荷作用下熔盐储罐底板的自由伸缩,从而保障了储罐的安全稳定运行;本实用新型级配砂夹石层的格栅结构可对砂石起到区域有效的固定作用,从而避免因局部砂石塌陷或流动,对储罐造成的较大倾斜或底板的塌陷,从而保证的基础的稳定与安全;本实用新型的内环墙泄漏检测其内环墙泄漏检测槽3内设有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和外环墙泄漏检测槽10内设有的多个温度传感器可有效实现对储罐底板及壁板泄露的监测,并通过内环墙泄漏检测槽3和外环墙泄漏检测槽10的结构与测点的
设置,准确判断初始泄露位置,为储罐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泄露的物料可通过排液管路13汇集到熔盐泄漏收集槽11内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产生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高温储罐的基础结构具有方便通过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设计,可真实再现储罐基础受力状况,让高温储罐底板受力均匀,保证基础安全,释放热应力,从而保证储罐的运行安全,并可及时发现熔盐泄漏现象,对泄漏的熔盐进行回收,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特点。
30.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