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式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87626发布日期:2022-09-03 01:48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预埋式地漏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管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埋式地漏。


背景技术:

2.地漏是现代房屋排泄地面积水的通道,特别是楼房卫生间不可缺少的管件。且地漏是连接下水管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件,其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甚至对住宅内的人的健康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3.地漏性能中一项重要指标为防臭,防臭效果好的地漏为水封地漏(水封:利用地漏盖下方的水封罩和地漏中存蓄的水相接触,阻断地漏内外空气流动的设计),但是现有的地漏防臭效果差,甚至有时无法实现防臭的功效。因此,需要一种防臭效果好且安装方便的预埋式地漏。
4.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用于加深对本公开的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的地漏防臭效果较差,且结构复杂导致安装不方便,无法满足居民客户的需求。
6.鉴于以上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项,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预埋式地漏,通过在地漏本体上盖设上盖体,使得污水通过所述上盖体的网状延伸部进入所述地漏本体的管腔部,进而通过第一延伸管道被排出,从而保证了地漏的防臭效果。
7.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预埋式地漏,包括:
8.地漏本体,包括用于预埋的底座、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的收缩管部、设置在收缩管部上的管腔部,其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管腔部的内径,且沿所述通孔向上延伸出第一延伸管道,向下延伸出第二延伸管道,所述第一延伸管道位于所述管腔部的腔体内;
9.上盖体,包括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圆筒,所述圆筒的上端沿圆周延伸出用于过滤的网状延伸部,其盖设在所述地漏本体上,使所述圆筒位于所述管腔部的腔体内。
10.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腔部的上端设置有放置所述上盖体的台阶部,所述上盖体的网状延伸部为与所述台阶部相对应的圆形结构。
11.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部的上方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胶圈的环形凹槽,以使所述上盖体紧密地安装在所述地漏本体上。
12.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延伸管道的外径,以使所述第一延伸管道插入所述圆筒内,且所述第一延伸管道的长度不足以使其接触所述圆筒内壁的顶部。
1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延伸管道的外径小于所述地漏本体需要连接的排水管道的内径,且所述第二延伸管道的长度为0-1.5cm,以利于所述排水管道的安装。
1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加强板和加强所述底座支撑强度的螺旋筋,且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15.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6.1. 本技术通过在地漏本体上盖设上盖体,使得污水经过网状延伸部过滤后进入管腔部,通过第一延伸管道被排出,从而保证了地漏的防臭性能。
17.2. 本技术采用组合预埋式安装方法,先将地漏本体通过底座进行预埋,后期将排水管插接在所述地漏本体上即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地漏本体的立体图。
21.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
22.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地漏本体的俯视图。
23.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地漏本体的仰视图。
24.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盖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5.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上盖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6.以上各图中,1为地漏本体,11为底座,111为安装条,112为螺旋筋,113为安装孔,12为收缩管部,13为管腔部,14为台阶部,15为第一延伸管道,16为第二延伸管道,17为环形凹槽,2为上盖体,21为圆筒,22为网状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竖直”、“水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所涉及“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涉及“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28.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29.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预埋式地漏,解决了现有技术防臭效果差且由于结构复杂导致安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组合预埋式地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防臭效果好。
3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防臭和安装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31.通过在所述地漏本体上盖设上盖体,使得污水通过所述上盖体的网状延伸部进入管腔部,通过第一延伸管道和第二延伸管道被排出,从而保证了地漏的防臭效果,并采用螺栓连接将地漏本体安装在楼层中间,将所述上盖体盖设在所述地漏本体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32.上述地漏本体的管腔部上方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上盖体的台阶部,且在所述台阶部上方的管腔部内壁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胶圈的环形凹槽,使得所述上盖体与地漏本体之
间紧密配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防臭效果差且安装不便的问题。
33.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34.实施例一
35.本例公开一种预埋式地漏,参见图1和图2,包括地漏本体1和盖设在所述地漏本体1上的上盖体2,如图3所示,所述地漏本体1包括用于预埋的底座11、与所述底座11一体成型的收缩管部12、设置在收缩管部12上的管腔部13,其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管腔部13的内径。如图5和6所示,沿所述通孔向上延伸出第一延伸管道15,向下延伸出第二延伸管道16,所述第一延伸管道15位于所述管腔部13的腔体内;所述第二延伸管道16的外径小于所述地漏本体1需要连接的下水管道的内径,且所述第二延伸管道16的长度为0-1.5cm,以利于所述下水管道的安装;所述底座1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加强板和加强所述底座11支撑强度的螺旋筋112,且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安装孔113,进行安装时,利用螺栓通过所述安装孔113进行地漏本体1的安装,将所述地漏本体1安装在合适的位置。
36.如图7和8梭所示,所述上盖体2包括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圆筒21,所述圆筒21的上端沿圆周延伸出用于过滤的网状延伸部22,其盖设在所述地漏本体1上,使所述圆筒21位于所述管腔部13的腔体内,所述圆筒21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延伸管道15的外径,以使所述第一延伸管道15插入所述圆筒21内,且所述第一延伸管道15的长度不足以使其接触所述圆筒21内壁的顶部。如图4所示,所述管腔部13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上盖体2的台阶部14,所述上盖体2的网状延伸部22为与所述台阶部14相对应的圆形结构,以利于将所述上盖体2盖设在所述地漏本体1上,且在所述台阶部14的上方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胶圈的环形凹槽17,以使所述上盖体2紧密地安装在所述地漏本体1上,将所述上盖体2放置在所述台阶部14上前先将所述密封胶圈安装在所述环形凹槽17内,然后压紧所述上盖体2,使所述上盖体2的网状延伸部22放置在所述台阶部14上,完成所述上盖体2的盖设。
37.工作时,将排水管道与所述地漏本体1的第二延伸管道16相连接即可,污水通过网状延伸部22进入管腔部13内,从而通过第一延伸管道15和第二延伸管道16进入排水管被排出,达到除臭的功效,且由于本技术仅包括通过螺栓连接的地漏本体1和盖设在所述地漏本体1上的上盖体2,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38.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3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