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柱墩侧壁垫层的可拆卸组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9573发布日期:2022-11-15 21:35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下柱墩侧壁垫层的可拆卸组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下墩柱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下柱墩侧壁垫层的可拆卸组合模板。


背景技术:

2.地下室筏板基础下柱墩侧壁垫层施工通常有两种方法:

砌砖胎膜,砖胎膜是指用砖砌成适用某种形状、规格的表面抹光而成的胎具,

使用低坍落度细石混凝土,人工堆抹。目前这两种常用的用于下柱墩侧壁垫层的是施工方法虽然均能够使用,但是第

种施工方法工序复杂,人工费较多;使用第

种方法,通常侧壁厚度无法满足图纸要求,存在质量隐患,且经过测算,两种施工方法所使用材料费相差不多,成本整体偏高,施工步骤繁琐,施工周期长,基于此,研究一种用于下柱墩侧壁垫层的可拆卸组合模板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柱墩侧壁垫层的可拆卸组合模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下柱墩侧壁垫层模板施工繁琐、施工周期长和造价高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下柱墩侧壁垫层的可拆卸组合模板,包括侧模、连接螺栓和地锚,所述侧模包括内骨架和外衬板,所述外衬板固定在内骨架上,在内骨架的两侧向内设置有连接耳板,侧模之间匹配拼组形成上部大下部小的锥台状结构,相邻侧模的连接耳板对拼,并在两连接耳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连接螺栓贯穿连接耳板和密封垫;所述内骨架的底部设置有锚固孔,所述地锚套装在锚固孔内,并与预先施工的底座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内骨架为框架状结构,内骨架上固定有吊环和或提手。
6.进一步的,所述内骨架的内侧底部设置有底板,相邻内骨架底部的底板能相互拼装,并在底板上设置有锚固孔。
7.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底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垫。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耳板为连续的板状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内骨架的拼接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垫呈条状结构,其上设置有与密封槽适配的密封节点。
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下柱墩侧壁垫层模板施工步骤繁琐,施工周期长和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下柱墩侧壁垫层的尺寸设置了组合式的模板结构,组合式的结构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和重复使用的优点,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11.针对组合模板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内骨架作为固定基础,将外衬板固定在内骨架上,以内骨架提供支撑、固定和定型外衬板的作用,外衬板的外表面光滑,内侧与内骨架固定组装,以确保成型后的下柱墩侧壁垫层表面光滑,且内骨架结构还作为搬运和吊装的结构,施工便利。
12.在连接紧固方面,本实用新型在内骨架向内设置有连接耳板,通过连接耳板能够增加连接面积,提高连接强度,并在连接面上设置有密封垫以避免漏浆,且连接结构设置在内侧,便于进行拆组,提高了施工效率。
13.由此,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采用组合式的定型模板来对下柱墩侧壁垫层进行支护,模板结构制作简单,成本低,且结构可预先组合,并吊装至施工基坑内,连接结构设置在定型模板内,便于进行拆解,拆模方案,可多次周转使用,固定牢固,避免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上浮的问题,为下柱墩侧壁垫层施工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密封处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为内骨架,2为外衬板,3为连接耳板,4为底板,5为锚固孔,6为把手,7为连接螺栓,8为密封橡胶条,9为密封节点,10为密封橡胶垫,11为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1.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下柱墩侧壁垫层的可拆卸组合模板,其主要用于下柱墩侧壁垫层进行施工,针对现有的下柱墩侧壁垫层施工上的缺陷,使用不便,成本高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的模板结构来对下柱墩侧壁垫层结构进行支护。
22.如图1-5中展示,一种用于下柱墩侧壁垫层的可拆卸组合模板,包括侧模、连接螺栓7和地锚,其中侧模包括内骨架1和外衬板2,外衬板2固定在内骨架1上,外衬板2可以采用铁皮结构,根据展模尺寸裁切而成,具体的固定方式可以将外衬板2采用焊接或者铆钉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内骨架1上,在内骨架1的两侧向内侧设置有连接耳板3,采用内骨架1作为固定基础,将外衬板2固定在内骨架1上,以内骨架1提供支撑、固定和定型外衬板的作用,外衬板的外表面光滑,内侧与内骨架固定组装,以确保成型后的下柱墩侧壁垫层表面光滑,且内骨架结构还作为搬运和吊装的结构,施工便利;如图2中展示,连接耳板3沿内骨架的两侧设置,并在连接耳板上设置有连接孔,相邻的连接耳板对接后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然后利用连接螺栓进行固定。
23.本实施例中,侧模结构呈等腰梯形结构,连接耳板3为连续的板状结构,其焊接在内骨架1的边侧,连接耳板3与内骨架1的侧壁一同构成拼接面,通过连接耳板能够增加连接面积,提高连接强度,并在连接面上设置有密封垫以避免漏浆,且连接结构设置在内侧,便于进行拆组,提高了施工效率。
24.内骨架1为框架状结构,具体可以采用5#等边角钢或者方管结构制成,为了便于搬运和吊装,在内骨架上固定有吊环11和提6手,侧模之间匹配拼组形成上部大下部小的锥台状结构,相邻侧模的连接耳板对拼,并在两连接耳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连接螺栓贯穿连接
耳板和密封垫。
25.内骨架1的底部设置有锚固孔5,地锚套装在锚固孔5内,并与预先施工的底座固定连接,实施时,也可以在内骨架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相邻内骨架底部的底板能相互拼装,并设置有锚固孔。
26.为了保证密封性,本实施例如图4中所示,在底板底部设置有密封橡胶垫10,密封橡胶垫用于与垫层混凝土接触,以确保底部的密封,防止从底部漏浆;如图5中所示,在内骨架的拼接面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条8呈条状结构,其上设置有与密封槽适配的密封节点9,本实施例中密封节点为球状结构,从而在密封拼接面上形成多个密封点,以提高整体的密封性。
27.本实施例针对下柱墩侧壁垫层的尺寸设置了组合式的模板结构,组合式的结构具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和重复使用的优点,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结构新颖,采用组合式的定型模板来对下柱墩侧壁垫层进行支护,模板结构制作简单,成本低,且结构可预先组合,并吊装至施工基坑内,连接结构设置在组合模板内,便于进行拆解,拆模方案,可多次周转使用,固定牢固,避免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模板上浮的问题,为下柱墩侧壁垫层施工提供了便利。
28.在施工过程中,先浇筑下柱墩底部垫层;待下柱墩底部垫层混凝土凝固后,使用连接螺栓将四块侧模进行连接固定;组合模板定位完毕后,使用地锚组合模板固定在下柱墩底部垫层上,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上浮,模板的底部粘贴橡胶条,有效避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漏浆现象;然后向基坑与组合模板之间建筑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拆除螺栓及地锚,使用塔吊或者人工分块拆除侧模,混凝土浇筑后成型质量好,表面光滑,可以直接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