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地机铲刀回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1322发布日期:2023-01-04 10:3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地机铲刀回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平地机铲刀回转机构。


背景技术:

2.平地机是一种装有以铲刀为主,配有其他多种辅助作业装置,进行土壤的切削、刮送和整平等作业的多功能工程机械。
3.平地机的铲刀回转机构包括固定于牵引架上的蜗轮箱以及能够相对于蜗轮箱回转的回转圈,回转圈与铲刀固定,由此通过蜗轮箱驱动回转圈回转即可实现平地机铲刀的回转。因此平地机的回转圈与牵引架之间存在摩擦,现有技术中,通常在两者之间设置金属垫片或高分子材料与金属直接摩擦。工作时颗粒性物质会粘结在两者之间,造成两运动面研磨,产生划痕,增加运动阻力,加剧磨损,金属垫片磨损到一定程度需要及时更换。
4.发明人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陷:在回转机构更换需要耐磨板时需要拆卸回转圈,因此导致耐磨板的更换操作复杂、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平地机铲刀回转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耐磨板更换过程操作复杂,更换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使平地机在无需拆卸回转圈的情况下即可完成耐磨板的更换。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平地机铲刀回转机构,包括牵引架,牵引架下方安装有回转圈,牵引架上方安装有与所述回转圈的齿相啮合的蜗轮箱,所述牵引架与回转圈之间安装有上耐磨板,所述耐磨板设有多段;所述牵引架下方安装有多个导板,所述导板的下边缘均安装有下耐磨板,所述下耐磨板能够将回转圈承托;所述牵引架的下方还安装有下立板,所述下立板上安装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一端抵接于导板的一侧。
7.导板的下边缘位于导板的一侧能够安装下耐磨板并将回转圈承托,调节螺栓抵接于导板的另一侧,在更换下耐磨板时,松动调节螺栓即可。上耐磨板为分段式设计,更换上耐磨板时,可将上耐磨板分段依次取出。因此,上、下耐磨板的更换更加方便,更换过程无需拆卸回转圈。
8.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圈具有内齿,蜗轮箱位于回转圈的内侧;由此,提高了回转圈的工艺性及回转机构的稳定性。
9.进一步的,导板的上端与牵引架之间安装有调整垫,所述调整垫的厚度能够调整;调整垫调整了滑动摩擦间隙,从而保证回转圈的回转平稳以及铲刀运动良好。
10.进一步的,所述上耐磨板呈弧形板,多个上耐磨板拼接为一圈;由此在牵引架与回转圈之间起到了有效的隔离,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回转圈与接触面的磨损。
11.进一步的,每个上耐磨板均设有通孔,相对应的,牵引架与回转圈配合的圆周上安装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下端位于上耐磨板的通孔内;由此保证了回转圈与上耐磨板之
间的有效摩擦。
12.进一步的,所述导板的一个截面呈l形,导板上具有贯穿其上下的螺栓孔,螺栓孔内贯穿设有纵向螺栓,纵向螺栓的上端与牵引架固定。
13.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4.上、下耐磨板的更换更加方便,更换过程无需拆卸回转圈;蜗轮箱位于回转圈的内侧使回转圈的工艺性及回转机构的稳定性较高;调整垫保证了回转圈的回转平稳;上耐磨板能够拼接为一个圆周,在牵引架与回转圈之间起到了有效隔离;固定螺栓保证了上耐磨板与牵引架的相对固定。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爆炸视图;
17.图2为图1的装配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20.图5为图3的b-b向剖视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牵引架,2、回转圈,3、蜗轮箱,4、上耐磨板,5、导板,6、下耐磨板,7、下立板,8、调节螺栓,9、调整垫,10、固定螺栓,11、纵向螺栓,12、凸缘,13、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2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地机铲刀回转机构,请参阅图1,一种平地机铲刀回转机构,包括牵引架1,牵引架1下方安装有回转圈2,牵引架1上方安装有与所述回转圈2的齿相啮合的蜗轮箱3,所述牵引架1与回转圈2之间安装有上耐磨板4,所述上耐磨板4设有多段;所述牵引架1下方安装有多个导板5及多个下立板7,所述下立板7上安装有调节螺栓8,调节螺栓8能够抵接于导板5的一侧,导板5的另一侧具有凸缘12,所述凸缘12与回转圈2之间安装有下耐磨板6,所述下耐磨板6能够将回转圈2承托。
24.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蜗轮箱3的箱体与牵引架1固定,蜗轮箱3的箱体内设有蜗杆和与所述蜗杆相啮合的蜗轮,所述蜗轮通过输出轴安装在蜗轮箱3的箱体内,所述输出轴的下端安装有输出齿,蜗轮箱3的输出齿与回转圈2的齿相互啮合,当蜗杆转动时,蜗轮箱3的输出齿随之转动。由此实现了回转圈2相对于牵引架1的回转。
25.进一步的,牵引架1与回转圈2配合后,导板5、下立板7分别位于以回转圈2的中心为圆心的两个圆周上,所述导板5、下立板7均分别设有多个。其中,下立板7的个数与导板5
的个数相对应。更为具体的,所述凸缘12上具有槽口13,相对应的,下耐磨板6上具有与之配合的凸部,当回转圈2相对于牵引架1回转时,所述下耐磨板6的凸部卡合于凸缘12的槽口13内,由此,能够保证导板5与下耐磨板6的相对固定。
26.其中,导板5的凸缘12位于导板5的一侧能够安装下耐磨板6并将回转圈2承托,调节螺栓8抵接于导板5的另一侧,在更换下耐磨板6时,松动调节螺栓8即可。上耐磨板4为分段式设计,更换上耐磨板4时,可将上耐磨板4分段依次取出。因此,上、下耐磨板的更换更加方便,更换过程无需拆卸回转圈2。
27.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回转圈2具有内齿,蜗轮箱3位于回转圈2的内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板5、下立板7均位于回转圈2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圈2的内壁凹陷并在内壁上形成一个环形的凹槽,所述环形的凹槽位于回转圈2内齿的下方。下耐磨板6的一侧位于回转圈2内壁的凹槽内。其中,蜗轮箱3位于回转圈2的内侧,提高了回转圈2的工艺性及回转机构的稳定性。
28.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导板5的上端与牵引架1之间安装有调整垫9,所述调整垫9的厚度能够调整。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垫9为薄垫片,调整垫9能够独立添加。其中,所述调整垫9能够用来调整滑动摩擦间隙,从而保证回转圈2回转平稳。
29.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其中图3中去掉了回转圈的视图。所述上耐磨板4呈弧形板,多个上耐磨板4拼接为一圈。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耐磨板4为弧形的条状板,当多个上耐磨板4拼接为一圈之后,其直径与回转圈2的直径相匹配。其中,多个上耐磨板4能够拼接为一个圆周,在牵引架1与回转圈2之间起到了有效的隔离,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回转圈2与接触面的磨损。
30.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每个上耐磨板4均设有通孔,相对应的,牵引架1上设有多个固定螺栓10,固定螺栓10的下端均位于上耐磨板4的通孔内。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耐磨板4具有一定厚度,固定螺栓10的上端与牵引架1固定,固定螺栓10的下端不与回转圈2接触。其中,固定螺栓10的下端位于上耐磨板4的通孔内,因此,在回转圈2转动时,所述固定螺栓10能够将上耐磨板4与牵引架1相对固定,防止上耐磨板4脱离。
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板的一个截面呈l形,导板5上具有贯穿其上下的螺栓孔,螺栓孔内贯穿设有纵向螺栓11,纵向螺栓11的上端与牵引架1固定。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耐磨板6的一个截面为倒置的l形,下耐磨板6的内侧的两个面贴合于导板5下部的边缘,下耐磨板6外侧的两个面分别贴合于回转圈2的侧壁以及内齿的下侧。进一步的,纵向螺栓11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导板5、调整垫9、牵引架1后与螺母配合,所述螺母与牵引架之间1安装有垫圈,可以理解的是,该垫圈可以为弹簧垫圈。
32.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的“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
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