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榫卯式变电站支架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48726发布日期:2022-12-07 01:1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榫卯式变电站支架基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使用榫卯式变电站支架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2.城市配电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供电企业从践行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全面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其中就包括加快用户报装接电速度,缩短用户办电周期及提高城市供电可靠率等内容,但是,在城市电网建设过程中发现一些细节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报装接电速度,还为电网安全运行和城市供电可靠率的提高埋下了隐患。
3.目前,配电箱式变电站基础的制作,通常应采取在现场挖坑,安装模板进行灌筑的方式,但是,由于现场施工环境复杂,煤气、供水、供暖、通讯等施工项目交叉施工,给现场进料,开坑,搅拌,灌筑、养生等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并且灌筑好的基础时常会遭到其他施工方工程机械的碰撞而损毁,造成重复施工,甚至彼此间发生纠纷。如今,采取在现场挖装配式建设是电力工程建设的新趋势,是实现“低碳建筑”及“绿色施工”理念的有效途径。
4.专利cn209620085u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户外构支架装配式预应力榫卯基础,该榫卯基础包括装配式基础和上部结构;装配式基础包括中间模块、多个十字型模块和工字型模块,中间模块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十字型模块的连接端嵌入中间模块的凹槽;适用于山地或者平原支架基础、临时构建筑基础,可广泛运用于变电站户外构支架装配式预应力榫卯基础设计安装中。但该榫卯基础内各个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简单,难以保证稳定的连接强度,没有增加限位固定等功能起到加固稳定的效果。需要使用到预应力锚索进行锚固,预应力锚索工艺较复杂,装配时对施工人员知识储备专业性,实操经验丰富性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榫卯式变电站支架基础。采用分体式拼装结构减少施工现场复杂环境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备结构简单,无螺栓配合、便于拆装且稳定性高,安全性能强的优点。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榫卯式变电站支架基础,包括变电站支架底座,变电站支架底座顶部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杆,变电站支架底座中间位置设置有核心支撑立柱,核心支撑立柱中间部分外侧开设有侧边支撑槽,侧边支撑槽外部包围设置有相匹配的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与两侧的连接杆之间分别设置有支撑侧杆,核心支撑立柱顶端设置有配电安装板,配电安装板顶端设置有配电支撑柱。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侧边支撑框架为匚字形结构且一侧设置有卡接块,侧边支撑框架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块相配合的卡接槽。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所述核心支撑立柱顶部开设有顶安装槽,配电安装板底部设置有与所述顶安装槽相配合的顶安装柱,顶安装槽与顶安装柱均为
十字形结构,配电支撑柱底部圆周外侧设置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加强筋。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电站支架底座为回字型结构且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底支撑板,底支撑板为l形结构且其内侧设置有内支撑架,底支撑板一侧设置有对接柱,底支撑板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对接柱相配合的对接槽。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核心支撑立柱为正四棱柱,核心支撑立柱的正方形横截面的边长和四个l形底支撑板拼成的变电站支架底座内部正方形边长相同,核心支撑立柱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内支撑架相配合的内接柱。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支撑板顶部拐角处开设有容纳圆槽,容纳圆槽底部开设有十字形固定槽,在底支撑板形成拐角的两个外侧面容纳圆槽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尺寸相同的倒t形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和容纳圆槽打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为冂字形结构且两侧底部均设置有与限位滑槽相配合的限位滑板,限位滑板靠近核心支撑立柱的一侧为圆弧形结构且开设有十字形固定孔,限位滑板一侧圆弧形结构的半径与所述容纳圆槽半径相同。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容纳圆槽内部设置有顶部为圆柱结构底部为十字结构的移动限位柱,移动限位柱底部贯穿固定孔与固定槽。
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榫卯式变电站支架基础,通过设置榫卯式拼接结构,采用零螺栓、零焊接拆装方式,能够大幅降低变电站支架基础搭建的流程步骤,放弃使用预应力锚索这种较复杂的工艺,从而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施工人员技术门槛降低,并且能够保证变电站支架的支撑强度与稳定性,进而提高变电站施工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回字形对接拼装式变电站支架底座,在保证支撑面积的同时,降低结构的空间占用,且分体式结构能提高转运的效率,降低运输与安装的难度;同时与核心支撑立柱及连接杆等结构的紧密配合,实现顶部支撑结构的稳定支撑,进而维持支架基础的安全稳定性。通过设置对接式支撑框架与移动限位柱等结构,能够实现核心支撑立柱上下位置的限位固定,并且通过支撑侧杆有效提高核心支撑立柱全方位的受力稳定性,避免发生侧翻与倾倒;同时通过顶部配电安装板等结构,大幅提高配电支撑柱的稳定性,最终保证支架基础支撑作用点的稳定。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榫卯式变电站支架基础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榫卯式变电站支架基础仰视图;
20.图3是榫卯式变电站支架基础爆炸示意图;
21.图4是配电支撑柱机构示意图;
22.图5是底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支撑框架及连接杆结构示意图;
24.其中,1、变电站支架底座,101、底支撑板,102、内支撑架,103、对接柱,104、对接
槽,2、连接杆,3、核心支撑立柱,4、侧边支撑槽,5、支撑框架,6、支撑侧杆,7、配电安装板,8、配电支撑柱,9、内接柱,10、容纳圆槽,11、固定槽,12、限位滑槽,13、限位滑板,14、固定孔,15、移动限位柱,16、卡接块,17、卡接槽,18、顶安装槽,19、顶安装柱,2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实施例一
27.如图1-6所示,一种榫卯式变电站支架基础,包括变电站支架底座1,变电站支架底座1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2,变电站支架底座1顶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核心支撑立柱3,核心支撑立柱3中间部分外侧开设有侧边支撑槽4,侧边支撑槽4两侧均套设有支撑框架5,支撑框架5与同侧的连接杆2之间设置有支撑侧杆6;核心支撑立柱3顶端设置有配电安装板7,配电安装板7顶端设置有配电支撑柱8。通过设置榫卯式拼接结构,采用零螺栓、零焊接拆装方式,能够大幅降低变电站支架基础搭建的流程步骤,从而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并且能够保证变电站支架的支撑强度与稳定性,进而提高变电站施工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回字形对接拼装式变电站支架底座1,在保证支撑面积的同时,降低结构的空间占用,且分体式结构能提高转运的效率,降低运输与安装的难度;同时与核心支撑立柱3及连接杆2等结构的紧密配合,实现顶部支撑结构的稳定支撑,进而维持支架基础的安全稳定性。通过设置对接式支撑框架5与移动限位柱15等结构,能够实现核心支撑立柱3上下位置的限位固定,并且通过支撑侧杆6有效提高核心支撑立柱3全方位的受力稳定性,避免发生侧翻与倾倒;同时通过顶部配电安装板7等结构,大幅提高配电支撑柱8的稳定性,最终保证支架基础支撑作用点的稳定。
28.实施例二
29.变电站支架底座1为回字型结构且包括四个依次连接的底支撑板101,底支撑板101为l形结构且其内侧设置有内支撑架102,底支撑板101一侧设置有对接柱103,底支撑板101另一侧设置有与对接柱103相配合的对接槽104,核心支撑立柱3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结构且宽度与四个底支撑板101形成内侧之间的宽度相同,核心支撑立柱3底端设置有与内支撑架102相配合的内接柱9,从而实现分体式拼装结构的变电站支架底座1,降低运输的难度,同时保证底部结构的支撑稳定性;同时能够内卡住核心支撑立柱3,使两者形成紧密的连接关系,提高两者的稳定性。底支撑板101顶部拐角处开设有容纳圆槽10,容纳圆槽10底部开设有固定槽11,容纳圆槽10远离对接槽104及对接柱103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12,限位滑槽12为倒t形结构,连接杆2为冂字形结构且两侧底部均设置有与限位滑槽12相配合的限位滑板13,限位滑板13靠近核心支撑立柱3的一侧为圆弧形结构且开设有固定孔14,限位滑板13一侧圆弧形结构的半径与容纳圆槽10半径相同,从而能够将连接杆2通过限位滑板13固定到限位滑槽12内部实现卡接,并且限位滑板13能够与限位滑槽12保持紧密接触,有效提高连接杆2的稳定性。容纳圆槽10内部设置有移动限位柱15,移动限位柱15底部贯穿固定孔14与固定槽11,固定槽11与固定孔14均为十字形结构,移动限位柱15顶部为圆柱结构底部为十字形结构,从而能够对连接杆2进行限位锁死,使得两侧的连接杆2保持固定,将顶部的支撑框架5固定到侧边支撑槽4内部,对核心支撑立柱3进行稳定支撑。
30.实施例三
31.支撑框架5为匚字形结构且一侧设置有卡接块16,支撑框架5另一侧开设有与卡接块16相配合的卡接槽17,从而使得两个支撑框架5之间紧密连接,提高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且提高定位精度。核心支撑立柱3顶部开设有顶安装槽18,配电安装板7底部设置有与顶安装槽18相配合的顶安装柱19,顶安装槽18与顶安装柱19均为十字形结构;配电支撑柱8底部圆周外侧设置有若干等距排列的加强筋20,从而有效提高配电支撑柱8的稳定性,避免其出现晃动与偏移。
32.工作原理或者使用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将支架基础的零部件进行浇筑加工,对其进行相应的开孔开槽处理,最终形成榫卯式的结构件。在进行变电站建设作业时,需要优先进行支架基础的铺设与搭建,用来作为配电设备的支撑结构,保证安装过程与使用过程的安全稳定。即先将零部件转移至施工区域,首先将四个底支撑板101放置在工作区域,通过四者之间的对接拼装完成固定,形成回字形结构,再将核心支撑立柱3安插在变电站支架底座1中间位置,使得两者紧密接触。之后将两个支撑框架5沿着任意两个底支撑板101的限位滑槽12进行安装,使得限位滑板13完全插入限位滑槽12内部,此时支撑框架5会滑入侧边支撑槽4内部,并与另一个支撑框架5对接,最后将四个移动限位柱15插入容纳圆槽10内部,完成固定。最后将配电安装板7安装在核心支撑立柱3顶部,最终将配电箱或配电设备安装在配电支撑柱8顶部,得益于配电支撑柱8周围的加强筋20,能够进一步提高配电设备的稳定性,即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能。
33.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