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质边坡微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2220发布日期:2022-12-07 04:2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质边坡微生态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微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质边坡微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2.高速公路建设与矿(石)开采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一项现代化工程,其开挖路暂、填筑路堤,都导致原生植被破坏、动物栖息地破坏、水土侵饨、出现了大量石质边坡和裸露山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恢复和重建高速公路边坡及路侧两旁的自然生态植被十分重要。
3.现有的石质边坡由于雨水渗入到土体或岩石缝隙中,会使岩石或土体的强度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就非常容易发生滑坡,且在岩石边坡生态防护中常用的粘结剂是425#硅酸盐水泥,但是水泥呈碱性,一般来说对植物种子的生根和发芽是有害的,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质边坡微生态修复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石质边坡微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边坡本体,所述边坡本体的表面设置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安装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的表面铺设有土质层,所述土质层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防护栏,所述土质层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排水渠,所述边坡本体的顶部且位于多个排水渠之间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楼梯,所述边坡本体的底部开设有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槽的底部且位于储水槽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孔。
6.优选的,所述边坡本体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第一支架和多个第二支架,多个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驱动滑轮,多个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驱动滑轮,所述第一驱动滑轮的轴外侧缠绕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滑轮固定连接。
7.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均安装有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的内部缠绕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喷头与牵引绳的一侧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驱动转盘的一侧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旋转接头的另一侧与导流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边坡本体、混凝土层、土质层的结构均为阶梯形。
10.优选的,多个所述防护栏均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网。
11.优选的,所述防护栏的结构为u形。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质边坡微生态修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石质边坡微生态修复装置,通过边坡整体的阶梯形结构,配合边坡上依次叠
加的混凝土层和土质层,加强边坡内岩石防水措施的同时,促进种植物的生长发育,并拦蓄雨水、减少径流、增加土壤水分,且梯形的边缘安装有防护栏,利用底部的防护架可以对土壤进行保护,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而顶部的防护网可以将多余的雨水排出,避免土壤中残留过多的水分,引起根腐病等情况。
14.2、该石质边坡微生态修复装置,通过多个排水渠之间连接的排水槽,和排水槽底部的排水管,可以有效对雨水进行收集并引导至处理机构,使雨水可以重复使用,避免浪费,且边坡的两侧安装有多个滑轮组,可以对边坡进行喷灌,补充边坡上种植物所需的水分。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部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边坡本体;2、进水管;3、混凝土层;4、钢丝网;5、土质层;6、防护栏;61、防护架;62、防护网;7、排水渠;8、排水槽;9、楼梯;10、排水孔;11、储水槽;12、排水管;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第一驱动滑轮;16、第二驱动滑轮;17、牵引绳;18、喷头;19、驱动转盘;20、导流管;21、旋转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石质边坡微生态修复装置,包括边坡本体1,边坡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混凝土层3,对边坡本体1内的岩石进行保护,防止雨水渗入至岩石内,降低岩石或土体的强度,避免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坡的情况,混凝土层3的顶部安装有钢丝网4,钢丝网4的表面铺设有土质层5,为种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有利于改变边坡本体1的生态,边坡本体1、混凝土层3、土质层5的结构均为阶梯形,有利于改变地形、拦蓄雨水、减少径流、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水分,达到保水、保肥的效果,土质层5的顶部安装有多个防护栏6,多个防护栏6均包括防护架61,防护架61的顶部安装有防护网62,防护栏6的结构为u形,通过防护架61对土壤进行保护,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同时,而防护架61顶部的防护网62可以将多余的雨水排出,避免土壤中残留过多的水分,引起根腐病等情况,土质层5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排水渠7,边坡本体1的顶部且位于多个排水渠7之间开设有排水槽8,排水槽8的内部安装有多个楼梯9,配合多个排水渠7排出雨水的同时,方便进入到边坡本体1上,对边坡本体1进行勘察和维护,边坡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储水槽11,储水槽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2,排水槽8的底部且位于储水槽1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孔10,对多余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排水管12输送至处理机构,使雨水可以重复使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边坡本体1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第一支架13和多个第二支架14,多个第一支架13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一驱动滑轮15,多个第二支架14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驱
动滑轮16,第一驱动滑轮15的轴外侧缠绕有牵引绳17,牵引绳17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滑轮16固定连接,多个第一支架13的一侧均安装有驱动转盘19,驱动转盘19的内部缠绕有导流管20,导流管2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18,喷头18与牵引绳17的一侧固定连接,使喷头18可以根据第一驱动滑轮15和第二驱动滑轮16的运转,随着牵引绳17的收放在边坡本体1的顶部反复移动,将水源均匀的喷洒至种植物上,促使种植物的生长,驱动转盘19的一侧安装有旋转接头21,旋转接头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旋转接头21的另一侧与导流管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便于对水源进行传输,并对导流管20进行管理收纳。
22.综上,该石质边坡微生态修复装置,使用时,将边坡本体1整体修筑成阶梯形状,使混凝土喷射至边坡本体1的表面形成形成面层混凝土层3,再用钢丝网4加强固定后,将土壤铺设至混凝土层3和钢丝网4上,再将种子播撒至土质层5内,同时,根据需求在每层土质层5的一侧安装防护栏6,包裹住种植的土壤,当下雨时,雨水进入到防护栏6内,拦蓄雨水,增加土壤水分,促使种植物生长,多余的雨水会通过多个防护栏6顶部内的防护网62和多个土质层5顶部的排水渠7引导至排水槽8内,再通过排水槽8底部的多个排水孔10进入到储水槽11内后,在排水管12的作用下输送至雨水处理机构,且边坡本体1相对应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多个第一驱动滑轮15和多个第二驱动滑轮16,利用多个第一驱动滑轮15和多个第二驱动滑轮16之间的牵引绳17将多个喷头18在边坡本体1顶部循环移动,可以对种植物进行喷灌。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