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00789发布日期:2022-11-16 01:20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水下降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的杂质,从而导致雨水被污染而不能直接利用。现有技术中,由于厂区内的雨水会与厂区内的灰尘及空气中的杂质进行混合,所以对于厂区内的雨水回收再利用,多为先将雨水进行收集,并在收集后采用静置的方式来使雨水中的污物与雨水进行分离,以达到过滤的效果,但这种先收集,再过滤的方式,需要的时间过长,且对雨水的净化效果较差,故我们提出一种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前侧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回收箱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回收箱的内部上端安装有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安装槽、安装板、滑槽、滑块和把手,所述安装槽对称开设于回收箱的内腔后侧面,所述滑槽均匀对称开设于回收箱的前侧面两端,所述滑块安装于滑槽的内部且所述滑块的外侧面与滑槽的内腔侧面配合滑动,所述回收箱的前侧面对称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与滑槽连通,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通槽的内部且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与其两侧滑槽内部的滑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后端与安装槽配合插接安装,两块安装板上均匀开设有滤污孔且两块安装板表面的滤污孔错位设置,所述回收箱的内部下端对称安装有混合单元。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单元包括电机、传动轴、搅拌板和泄水槽,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回收箱的前侧面,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回收箱的前侧面延伸至回收箱的内部与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回收箱的内腔后侧面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板均匀固定安装于传动轴的外侧面,所述泄水槽均匀开设于搅拌板的侧面,所述电机与单片机电性连接,通过混合单元可对回收箱内部收集的雨水进行搅拌。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收箱的前侧面开设有排水孔且所述排水孔内安装有排水阀,所述排水阀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回收箱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孔连通,通过排水阀可对排水孔进行智能开闭,进而可在回收箱内部雨水收集量达到设定值时,及时的将回收箱内部的雨水经排水管进行排出。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收箱的后侧面开设有排污孔且所述排污孔内安装有排污阀,所述排污阀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回收箱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
排污管且所述排污管与所述排污孔连通,通过排污阀可对排污孔进行智能开闭,进而可避免在非排污工作时,产生雨水泄露的现象,且在进行排污工作时,能够快速的将回收箱内部的水污经排污管排出。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收箱的内腔侧面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单片机电性连接,通过水位传感器可对回收箱内部雨水的储存量进行监测,进而可避免回收箱中的雨水发生溢出现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加固块,通过加固块可提升支撑柱对回收箱的支撑效果。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收箱的上表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安装有收集槽且所述收集槽的下表面四角分别与四根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槽的内部下表面贯穿开设有滤杂孔,所述滤杂孔的直径大于滤污孔的直径,通过收集槽可扩大回收箱回收雨水的范围,通过直径大于滤污孔直径的滤杂孔可对外部杂物进行过滤,进而避免雨水中体积较大的杂物及污泥进入回收箱的内部,从而可降低过滤单元的过滤负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收箱的一端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回收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与卡接槽配合卡接安装,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的配合卡接安装可将多个回收箱进行并排安放,进而可使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能够进行组合使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回收箱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板且所述防护板位于单片机和电机的上方,通过防护板可对单片机和电机进行外部防护及避雨保护。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其内部具有错位设置的滤污孔的过滤单元可对进入回收箱内的雨水进行双重过滤,且过滤单元为可拆卸式结构,可使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对过滤单元进行清洗或更换,进而极大程度的提升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对雨水的过滤效果,通过向回收箱内加入絮凝剂且通过混合单元将回收箱内雨水与絮凝剂进行快速混合,能够对快速的完成对雨水的净化工作,由此可缩短雨水回收再利用的步骤,提升雨水回收再利用的效率,通过在回收箱的两端分别设置卡接槽和卡接块,可将多个回收箱进行并排安放,进而可提升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雨水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立体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a-a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b-b截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回收箱、2单片机、3过滤单元、31安装槽、32安装板、33滑槽、34滑块、35把手、4滤污孔、5混合单元、51电机、52传动轴、53搅拌板、54泄水槽、6排水管、7排水阀、8排污管、9排污阀、10水位传感器、 11支撑柱、12加固块、13固定杆、14收集槽、15滤杂孔、16卡接
槽、17卡接块、18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
21.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回收箱1,回收箱1的前侧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单片机 2,单片机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回收箱1的下表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1,回收箱1的内部上端安装有过滤单元3,过滤单元3包括安装槽31、安装板32、滑槽33、滑块34和把手35,安装槽31对称开设于回收箱1的内腔后侧面,滑槽33均匀对称开设于回收箱1的前侧面两端,滑块34安装于滑槽 33的内部且滑块34的外侧面与滑槽33的内腔侧面配合滑动,回收箱1的前侧面对称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与滑槽33连通,安装板32安装于通槽的内部且安装块32的两端分别与其两侧滑槽33内部的滑块34的侧面固定连接,安装板32 的后端与安装槽31配合插接安装,两块安装板32上均匀开设有滤污孔4且两块安装板32表面的滤污孔4错位设置,回收箱1的内部下端对称安装有混合单元5,通过两块安装板32表面错位设置的滤污孔4可对进入回收箱1内部的雨水进行过滤处理,之后向回收箱1内加入絮凝剂,然后通过混合单元5使回收箱1内部的雨水与絮凝剂进行混合,由此可完成对雨水的净化处理,当安装板32表面的滤污孔4需要清理时,通过把手35拉动安装板32,使安装板32 带动其两端固定连接的滑块34于滑槽33的内部进行滑动调节,进而使安装板 32与安装槽31取消配合插接安装,从而使安装板32于回收箱1前侧面的通槽内进行移动调节,进而可将安装板32移动至回收箱1的外部,然后进行清理或更换。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混合单元5包括电机51、传动轴 52、搅拌板53和泄水槽54,电机51固定安装于回收箱1的前侧面,电机51 的输出轴穿过回收箱1的前侧面延伸至回收箱1的内部与传动轴52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轴52的另一端与回收箱1的内腔后侧面转动连接,搅拌板53均匀固定安装于传动轴52的外侧面,泄水槽54均匀开设于搅拌板53的侧面,电机51与单片机2电性连接,通过单片机2启动电机51,使电机51通过其输出轴带动传动轴52于回收箱1的内腔侧面进行转动调节,然后使搅拌板53于回收箱1内部进行旋转,进而使回收箱1内部的雨水与絮凝剂进行快速混合,由此可提升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雨水净化效果。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回收箱1的前侧面开设有排水孔且排水孔内安装有排水阀7,排水阀7与单片机2电性连接,回收箱1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水管6且排水管6与排水孔连通,通过排水阀7可对排水孔进行智能开闭,进而可在回收箱1内部雨水收集量达到设定值时,及时的将回收箱 1内部的雨水经排水管6进行排出,从而可提升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操作便捷性。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回收箱1的后侧面开设有排污孔且排污孔内安装有排污阀9,排污阀9与单片机2电性连接,回收箱1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排污管8且排污管8与排污孔连通,通过排污阀9可对排污孔进行智能开闭,进而可避免在非排污工作时,产生雨水泄露的现象,且在进行排污工作时,能够快速的将回收箱1内部的水污经排污管8排出,由此可提升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清理效率。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回收箱1的内腔侧面固定安装有水位传感
器10,水位传感器10与单片机2电性连接,通过水位传感器10可对回收箱1内部雨水的储存量进行监测,进而可避免回收箱1中的雨水发生溢出现象,从而提升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雨水回收率。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柱11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加固块12,通过加固块12可提升支撑柱11对回收箱1的支撑效果,由此可使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安放稳定性得到提升。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回收箱1的上表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上表面安装有收集槽14且收集槽14的下表面四角分别与四根固定杆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收集槽14的内部下表面贯穿开设有滤杂孔15,滤杂孔15的直径大于滤污孔4的直径,通过收集槽14可扩大回收箱1回收雨水的范围,通过直径大于滤污孔4直径的滤杂孔15可对外部杂物进行过滤,进而避免雨水中体积较大的杂物及污泥进入回收箱1的内部,从而可降低过滤单元3的过滤负担,提升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工作效率。
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回收箱1的一端开设有卡接槽16,回收箱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卡接块17,卡接块17与卡接槽16配合卡接安装,通过卡接块17与卡接槽16的配合卡接安装可将多个回收箱1进行并排安放,进而可使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能够进行组合使用,由此可提升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雨水回收效率。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回收箱1的前侧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板18且防护板18位于单片机2和电机51的上方,通过防护板18可对单片机 2和电机51进行外部防护及避雨保护,从而使本厂区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工作安全性得到提升。
3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收集槽14对雨水进行收集,然后滤杂孔15 将雨水中体积较大的杂物进行过滤,使过滤后的雨水落至回收箱1的内部,然后通过两块安装板32表面错位设置的滤污孔4可对进入回收箱1内部的雨水进行过滤处理,之后向回收箱1内加入絮凝剂,然后通过单片机2启动电机 51,使电机51通过其输出轴带动传动轴52于回收箱1的内腔侧面进行转动调节,然后使搅拌板53于回收箱1内部进行旋转,进而使回收箱1内部的雨水与絮凝剂进行快速混合,由此可完成对雨水的净化处理,当安装板32表面的滤污孔4需要清理时,通过把手35拉动安装板32,使安装板32带动其两端固定连接的滑块34于滑槽33的内部进行滑动调节,进而使安装板32与安装槽 31取消配合插接安装,从而使安装板32于回收箱1前侧面的通槽内进行移动调节,进而可将安装板32移动至回收箱1的外部,然后进行清理或更换,同时通过水位传感器10对回收箱1内部雨水的储存量进行监测,及时的通过排水阀7和排水管6将回收后的雨水进行排出并进行储存。
3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水位传感器10的型号为py201。
32.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33.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