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桶座体及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9055发布日期:2023-03-24 15:0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桶座体及马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但不限于马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桶座体及马桶。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或已公开的相关马桶座体的上端大部分都是有沿的,有沿区域用于布置刷圈水口等。马桶座体整体结构复杂,且有沿区域容易藏污纳垢,且用户在清洁过程中很难清理到位,容易导致滋生细菌,影响人体健康。
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桶座体及马桶。所述马桶座体的进水部的至少部分构造成无沿区域,且该无沿区域与位于下方的导流部平滑相接,可有效避免马桶座体沉积污物,且易于清洁操作,有益于人体健康。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马桶座体,设有盆腔;所述盆腔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部、导流部以及排污部,所述进水部设有刷圈出水口,所述排污部设有排污口;
7.所述进水部位于所述盆腔的顶部,所述进水部至少部分构造成无沿区域,且所述无沿区域与所述导流部平滑相接。
8.通过将盆腔设置为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部、导流部以及排污部,且将进水部的至少部分构造成无沿区域,使得该无沿区域与导流部平滑相接,以避免污物在盆腔顶部的堆积,且易于清洁操作,有益于人体健康。
9.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部的局部构造成有沿区域,所述刷圈出水口设于所述有沿区域。
10.将进水部的局部构造成有沿区域,将刷圈出水口设置于该有沿区域,利用边沿对刷圈液体进行有效的遮挡,以有效避免刷圈液体的喷溅,减少清洁操作的工作量,提高清洁操作效率。
11.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进水部包括:
12.流道部,包括凹陷部和平滑部,所述刷圈出水口设于所述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和所述平滑部沿所述盆腔的周向相连,并形成与所述刷圈出水口连通的刷圈水道的至少一部分;和
13.延伸部,与所述流道部的上端相连;
14.其中,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凹陷部正上侧的部分与所述凹陷部合围出凹槽,并与所述凹陷部共同构造出所述有沿区域;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平滑部正上侧的部分与所述平滑部平滑相接,并与所述平滑部共同构造出所述无沿区域。
15.将进水部设置为包括呈上下布置的延伸部和流道部,且将流道部设置为包括沿盆腔的周向相连的凹陷部和平滑部,并形成与刷圈出水口连通的刷圈水道的至少一部分。延
伸部位于平滑部正上侧的部分与平滑部平滑相接,并与平滑部共同构造出无沿区域。利用有沿区域和无沿区域相配合的设计形式,既可获得流动性较好的刷圈液体,提升冲洗的清洁度,也提升了盆腔的易清洁性,可避免污物在盆腔内部的堆积,降低清洁的工作量。
16.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刷圈出水口的水流方向,所述凹槽沿所述盆腔径向的深度逐渐减小,使所述凹陷部的至少一端与所述平滑部在所述盆腔的周向上平滑相接。
17.将凹槽的深度设置成沿着盆腔的径向逐渐减小,使凹陷部的至少一端与平滑部在盆腔的周向上平滑相接,以对刷圈液体进行较好的引流,以提高对盆腔的清洁效果。
18.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流道部为环形结构,所述延伸部的后部设有缺口;
19.所述凹陷部包括沿所述盆腔的周向相连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位于所述缺口的斜下侧,所述第二凹部位于所述缺口的正下侧;
20.所述第一凹部连接所述第二凹部的一端设有竖向的台阶面,所述刷圈出水口设于所述台阶面;
21.所述第二凹部远离所述第一凹部的一端与所述平滑部沿所述盆腔的周向平滑相接。
22.将凹陷部设置成包括沿盆腔的周向相连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且使得第二凹部远离第一凹部的一端与平滑部沿盆腔的周向平滑相接,以提高刷圈液体的流动性,且不易于污物的堆积,易于清洁操作。
23.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平滑部设置为沿着所述盆腔的径向朝外凹陷的曲面。
24.将平滑部设置为沿着盆腔的径向朝外凹陷的曲面,可对刷圈液体起到一定的收拢效果,防止刷圈液体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飞溅,降低清洁操作的工作量,且曲面的设计更容易清洁,有效避免污物的堆积。
25.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无沿区域沿所述进水部周向的尺寸大于所述有沿区域沿所述进水部周向的尺寸。
26.将无沿区域沿进水部周向的尺寸设计得大于有沿区域沿进水部周向的尺寸,提高无沿区域在进水部周向所占的比例,尽可能地提高清洁的方便性。
27.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马桶座体还设有与所述盆腔并排设置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设有供排污盒组件安装的空间,所述排污盒组件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设置成与所述排污口连通,并能相对所述排污口转动;
28.其中,所述导流部位于所述排污口对面的区域设置为封闭的壁面。
29.利用排污盒组件以实现排污管相对盆腔的转动排污,无需设置喷射口,有效降低冲洗噪音,且由于将导流部位于排污口对面的区域设置为封闭的壁面,有利于对该壁面的冲刷,避免污物的堆积,且提高了清洁方便性。
30.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部位于所述排污口对面的区域设置为与所述排污部平滑相接的斜面。
31.将导流部位于排污口对面的区域设置为与排污部平滑相接的斜面,在冲刷马桶时,益于污物向着排污部的方向移动,也可有效避免污物的附着,减少清洁操作的工作量,提升清洁操作效率。
32.一种马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马桶座体以及安装至所述刷圈出水口的刷
圈组件。
33.在阅读并理解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3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3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些示意性实施例的马桶的爆炸示意图;
3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些示意性实施例的马桶座体的轴侧示意图一;
3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些示意性实施例的马桶座体的轴侧示意图二;
3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些示意性实施例的马桶的俯视示意图;
39.图5为图4中标识c-c处的剖视示意图;
40.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示意性实施例的马桶的侧视示意图。
41.附图标记:
42.1-马桶座体;2-刷圈组件;3-排污盒组件,30-排污管,31-连接件;
43.10-盆腔;11-安装腔;
44.101-进水部,101a-无沿区域,101b-有沿区域;
45.102-导流部,103-排污部,104-排污口,105-刷圈出水口,106-延伸部,106a-第一延伸区,106b-第二延伸区,106c-缺口,107-凹陷部,107a-第一凹部,107b-第二凹部,108-平滑部。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47.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提供一种马桶。如图1所示,马桶包括马桶座体1和刷圈组件2。刷圈组件2安装在马桶座体1上,安装方式可选择螺接等。刷圈组件2用于向马桶座体1的盆腔10内输送刷圈液体。盆腔10可从整体上约呈倒置的圆锥形台状。刷圈液体可以是自来水,或者是自来水与消毒液的混合液等。马桶座体1可采用陶瓷材料,利用注浆成型工艺制造,或者采用塑料等。
48.如图1所示,盆腔10包括依次相连的进水部101、导流部102以及排污部103。进水部101和导流部102可沿上下方向布置,其中,进水部101位于整个盆腔10的顶部。排污部103的一端与导流部102连通,另一端可向着马桶座体1的后侧延伸。如图2所示,排污部103设置有排污口104,排污口104可设置于排污部103延伸一端的端面。其中,排污口104流通截面的形状可设置为圆形等。如图2所示,进水部101设置有刷圈出水口105,刷圈组件2可穿过刷圈出水口105安装在马桶座体1上。刷圈出水口105可设置在盆腔10的后侧,以免影响整个马桶座体1的外形美观度。
49.其中,进水部101的部分或者是全部可构造成无沿区域,且无沿区域与位于下方的导流部102可平滑相接。如图1至图4所示,以将进水部101的部分构造成无沿区域为例。如图1所示,进水部101包括无沿区域101a(如图1所示,用虚线示意)和有沿区域101b。利用设计
的无沿区域101a以及将无沿区域101a与导流部102两者进行平滑相接,以有效避免污物在盆腔10顶部的堆积,且易于清洁操作,有益于人体健康,也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50.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有沿区域101b可设置在靠近盆腔10的后侧。刷圈出水口105可设置在该有沿区域101b,可实现刷圈出水口105的隐藏式布置,如图4所示。刷圈出水口105可设置为圆孔等,如图2所示。如图4所示,刷圈组件2可穿过刷圈出水口105安装在马桶座体1上,待刷圈组件2安装到位后,刷圈组件2的外轮廓可设置得不超出有沿区域101b靠近盆腔10内部一侧的边缘,可实现刷圈组件2的隐藏式布置。可利用有沿区域101b的边沿特征对经由刷圈组件2输送的刷圈液体进行一定程度的遮挡,以免由于刷圈液体的飞溅所增加的清洁操作的工作量,以致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51.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可将进水部101的无沿区域101a沿进水部101周向的尺寸设计得大于有沿区域101b沿进水部101周向的尺寸,即尽量地使有沿区域101b占整个进水部101周向尺寸较小的比例,以获得较大的无沿区域101a,如此设置,一方面可降低马桶座体1的结构复杂性,降低制造难度,另一方面可提高马桶座体1的清洁方便性,无沿区域101a相比有沿区域101b更易清洁,从整体降低清洁操作量。
52.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马桶座体1还包括安装腔11。如图1所示,盆腔10相比安装腔11靠近马桶座体1的前侧,两者可沿前后方向并排设置。安装腔11可设置为如图1所示的长方体等。安装腔11主要用于为马桶的功能性部件提供安装的空间,例如,水泵(图中未示出)或者是排污盒组件3等,例如图6所示。如图1所示,排污盒组件3包括排污管30和连接件31等。连接件31用于连接排污管30和排污部103。连接件31包括安装螺栓、密封件等。排污管30与设置于排污部103的排污口104相连通,以使得污物从盆腔10被输送到排污管30内,再借由排污管30相对排污口104的相对转动,以将污物输送到移位器或者是设于地面的下水口内。马桶还包括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排污管30连接,以带动排污管30相对排污口104来回转动。
53.如图1、图2所示,导流部102上未设置喷射口,即导流部102与排污口104相对的区域被设置为封闭的壁面,如此设置,有利于刷圈液体对该壁面的冲刷,提高清洁方便性,避免污物的堆积。从整体上,因设置了排污盒组件3,改变了排污的方式,利用排污管30相对盆腔10的转动以实现排污,因此无需设置喷射口,可有效降低冲洗噪音。
54.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可将导流部102位于排污口104对面的区域设置为与排污部103平滑相接的斜面。在冲刷马桶时,斜面益于污物从导流部102向着排污部103的方向移动,也可有效避免污物的附着,也就减少了清洁操作的工作量,提升了清洁操作效率。
55.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进水部101包括延伸部106和流道部。延伸部106相比流道部靠近盆腔10的上方,延伸部106与流道部的上端相连,可平滑连接。流道部包括凹陷部107和平滑部108。其中,刷圈出水口105设置在该凹陷部107。凹陷部107和平滑部108沿着盆腔10的周向相连。凹陷部107和平滑部108共同形成刷圈水道的一部分,或者是全部。刷圈液体经由刷圈组件2输出,流出凹陷部107,经过平滑部108的引流,以实现对盆腔10的清洁操作。如图5所示,平滑部108可设置为沿着盆腔10的径向朝外凹陷的曲面,曲面可以是圆弧面等。可利用平滑部108的曲面特征对刷圈液体进行较好的引流,且可有效避免刷圈液体的喷溅,以降低对马桶的清洁工作量。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