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河堤松木桩线性固定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91830发布日期:2023-01-12 23:2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持河堤松木桩线性固定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持河堤松木桩线性固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松木桩的推广,综合考虑“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水景观”各方面的协调,在满足防洪、排涝等需求的同时,松木桩在建筑行业基础防护、河道整治领域应用广泛。在河道整治施工过程中,石笼网、松木桩、荆棘藤条等组合形式的施工措施经常用在河堤防护上,且技术趋于成熟,起到了缓冲河水冲击保护堤岸的效果,但松木桩在施打过程中常受到现场地质条件的影响,松木桩基础不牢固、出现歪桩、爆头等情况,经过长时间河水的冲击,松木桩防线逐渐被击溃,严重影响河堤的稳定性,导致河堤坍塌。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牢固可靠的保持河堤松木桩线性固定的装置。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保持河堤松木桩线性固定的装置,设置在前后两排松木桩之间,前排每根松木桩均与后排一根松木桩前后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前侧横木、后侧横木、多组对拉结构;前侧横木位于前排松木桩的前侧并沿着左右方向覆盖多根松木桩,后侧横木位于后排松木桩的后侧并沿着左右方向覆盖多根松木桩;对拉结构包括螺杆、螺母、弹簧垫圈,螺杆的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设置,每根螺杆从中部向前依次穿过螺母、弹簧垫圈、前排松木桩、前侧横木、弹簧垫圈、螺母,从中部向后依次穿过螺母、弹簧垫圈、后排松木桩、后侧横木、弹簧垫圈、螺母,从而将前侧横木和后侧横木对拉连接;在左右方向上多组对拉结构之间相互平行。
6.作为一种优选,前侧横木包括多段横木段,沿着左右方向依次排列成“一”字型;后侧横木结构同前侧横木。
7.作为一种优选,前侧横木包括多段横木段,沿着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相邻横木段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开;后侧横木结构同前侧横木。
8.作为一种优选,前侧横木中,部分横木段位于第一高度,其余横木段位于第二高度,横木段呈高、低、高、低的方式排列;在俯视方向上,相邻横木段的端部重叠。
9.作为一种优选,入土后一排松木桩的前后两侧分层回填中碎石;前排迎水侧松木桩的前方抛填块石。
10.作为一种优选,前后两排松木桩之间的距离为1m;一排松木桩回填中碎石的厚度为100cm,中碎石的粒径为20-40mm。
11.作为一种优选,块石的重量为30kg-150kg;抛填块石坡度1:2。
12.作为一种优选,螺杆、螺母、弹簧垫圈均经过镀锌防锈处理。
13.作为一种优选,前侧横木与前侧横木覆盖的松木桩之间通过绑扎连接;后侧横木与后侧横木覆盖的松木桩之间通过绑扎连接。
14.作为一种优选,在左右方向上,相隔两米设置一道对拉结构。
15.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6.1.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整体稳定性极高,施工简易、快速,保护了河堤土体不被冲塌,具有投资少而且生态的优势。
17.2.对现场地质条件较差段的松木桩分层回填中碎石,通过其与松木桩之间的嵌挤作用,能较好地将基础桩与淤泥隔开来,使基础桩不会因淤泥的影响而降低强度,同时避免了因桩与桩之间存有填土不充分而产生基础桩松动的情况。
18.3.每2m设置一道对拉结构,保证了松木桩和横木之间的牢固连接。
19.4.将松木桩与横木通过绑扎固定,加强了整体稳定性,连接牢固,在最不利的施打松木桩条件下也能保证松木桩不会出现歪桩进而被水流冲垮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返工的工程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20.5.采用抛填块石方式,一方面加固了松木桩的基础,提高了稳定性,起到护脚作用,另一方面抵充了迎水侧浪水的冲击。
21.6.使用的螺杆、螺母、弹簧垫圈,均经过镀锌防锈处理,更耐用。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立体图。
24.图3是一组对拉结构的俯视图。
25.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26.图5是螺杆的立体图。
27.图6是弹簧垫圈的立体图。
28.图7是螺母的立体图。
29.图8是实施例一的“一”字型前侧横木的示意图。
30.图9是实施例二的错位式前侧横木的示意图。
31.其中,1为块石,2为螺杆、3为横木段、4为螺母、5为弹簧垫圈、6为松木桩、7为中碎石。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3.实施例一
34.一种保持河堤松木桩线性固定的装置,设置在前后两排松木桩之间,前排每根松木桩均与后排一根松木桩前后位置对应,以利于对拉结构的安装。
35.装置包括前侧横木、后侧横木、多组对拉结构。前侧横木位于前排松木桩的前侧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覆盖多根松木桩,后侧横木位于后排松木桩的后侧并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覆盖多根松木桩;对拉结构包括螺杆、螺母、弹簧垫圈,螺杆的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设置,每根螺杆从中部向前依次穿过螺母、弹簧垫圈、前排松木桩、前侧横木、弹簧垫圈、螺母,从
中部向后依次穿过螺母、弹簧垫圈、后排松木桩、后侧横木、弹簧垫圈、螺母,从而将前侧横木和后侧横木对拉连接;在左右方向上多组对拉结构之间相互平行。
36.前侧横木包括多段横木段,沿着左右方向依次排列成“一”字型;后侧横木包括多段横木段,沿着左右方向依次排列成“一”字型。
37.入土后一排松木桩的前后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中碎石,中碎石进入同一排两相邻松木桩之间的间隙;前排迎水侧松木桩的前方抛填块石。中碎石与松木桩之间相互嵌挤,能较好地将基础桩与淤泥隔开来,使基础桩不会因淤泥的影响而降低强度,同时避免了因桩与桩之间存有填土不充分而产生基础桩松动的情况。抛填块石一方面加固了松木桩的基础,提高了稳定性,起到护脚作用,另一方面抵充了迎水侧浪水的冲击。块石要求石质坚硬,遇水不易破碎或水解。
38.前后两排松木桩之间的距离优选而并非必须为1m。一排松木桩回填中碎石的厚度为100cm,中碎石的粒径为20-40mm。
39.块石的重量优选而并非必须为30kg-150kg;抛填块石坡度优选而并非必须为1:2,抛石厚度根据坡度进行相应调整。
40.螺杆、螺母、弹簧垫圈均经过镀锌防锈处理,优选碳钢材料。弹簧垫圈可以起到防松脱、加大预紧力的作用。
41.前侧横木与前侧横木覆盖的松木桩之间通过绑扎连接;后侧横木与后侧横木覆盖的松木桩之间通过绑扎连接。由此,保证每根松木桩均与横木相接,提高整体性。
42.在左右方向上,对拉结构要求分布均匀,优选而并非必须相隔两米设置一道对拉结构。
43.本实施例中,前侧横木和后侧横木均采用φ80横木。螺杆采用m14螺杆,螺母采用m14螺母,弹簧垫圈采用m14弹簧垫圈。弹簧垫圈可以起到防松脱、加大预紧力的作用,保证螺杆与螺母连接紧固有效。
44.实施例二
45.前侧横木包括多段横木段,沿着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相邻横木段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开;后侧横木结构同前侧横木。
46.前侧横木中,部分横木段位于第一高度,其余横木段位于第二高度,横木段呈高、低、高、低的方式排列;在俯视方向上,相邻横木段的端部重叠。采用这种结构后,可提升连接结构的整体性,结构更牢固。
47.本实施例未提及部分同实施例一。
48.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