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水沟

文档序号:32877968发布日期:2023-01-12 19:3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截水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截水沟。


背景技术:

2.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经常会在边坡的顶部设置截水沟。截水沟又称天沟,指的是为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以外设置的水沟拦截水流,保护挖方边坡不受水流冲刷。对于多级边坡,为了坡面水的顺利排出,边坡平台上也需设置截水沟,称为平台截水沟。
3.请参考图1,常用的截水沟断面形式主要为梯形断面或矩形,常用的砌筑材料为浆砌片石。现有的截水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截水沟边缘与原地面衔接不平顺,造成截水沟外侧的水流不能直接进入截水沟内,使得截水沟失去截水的作用;二是在长期水流冲刷作用下,砌体结构出现破损、开裂使得雨水下渗,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三是浆砌片石结构外露,美观性较差。
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截水沟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截水沟,解决了现有的依靠砌筑形成的梯形或矩形断面截水沟存在浆砌片石外露导致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6.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截水沟,包括沿纵深方向布设的混凝土底座、集水排水机构、砂部反滤体以及草皮层,集水排水机构内设有导流空腔,混凝土底座上设有沿纵深朝向出水口的方向向下倾斜布设的集水导水沟,集水排水机构设于集水导水沟内且沿纵深朝向出水口的方向向下倾斜布设,砂部反滤体铺设在混凝土底座上且覆盖集水排水机构设置,草皮层铺设在砂部反滤体上,集水排水机构上设有用于使导流空腔与集水排水机构外部连通的透水孔。
7.进一步地,集水排水机构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对拼接的导水连接段和集水连接段,导水连接段和集水连接段围合形成导流空腔,集水连接段处于导水连接段的上部,集水连接段上设有透水孔。
8.进一步地,集水排水机构包括透水导水管和第一土工布,第一土工布包覆在透水导水管的外壁面上,透水导水管包括沿径向相对拼接的导水连接段和集水连接段。
9.进一步地,集水连接段的弧长:导水连接段的弧长为2:1。
10.进一步地,混凝土底座包括底部连接段、沿横向相对地设于底部连接段的两侧的侧壁延伸段,向内倾斜的侧壁延伸段的顶面凸出于底部连接段的顶面设置,两个侧壁延伸段与底部连接段围合形成顶部开口的集水导水沟,集水导水沟的沟底纵坡大于百分之一,集水导水沟的沟侧壁面沿竖向向外倾斜布设。
11.进一步地,砂部反滤体的顶面为向下凹设的弧形面,草皮层铺设在砂部反滤体的顶面上,草皮层从两侧朝向中间的方向向下凹陷设置。
12.进一步地,集水排水机构的顶面距离草皮层的距离不小于5厘米。
13.进一步地,截水沟还包括设于混凝土底座外的不透水防护层。
14.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截水沟,包括混凝土底座、集水排水机构、砂部反滤体以及草皮层,通过混凝土底座上设有顶部开口的集水导水沟,集水导水沟的沟底沿沿纵深朝向出水口的方向向下倾斜布设进而将流入集水导水沟内的水体排出;通过集水排水机构设于集水导水沟内,所述集水排水机构内设有导流空腔,集水排水机构沿纵深朝向出水口的方向向下倾斜布设,砂部反滤体铺设在所述混凝土底座上且覆盖所述集水排水机构设置,所述草皮层铺设在所述砂部反滤体上,草皮层和砂部反滤体均具有渗水性能,本实用新型中截水沟处于边坡的排水侧,从边坡排出的一部分水体经过草皮层和砂部反滤层渗漏通过包含第一土工布层的透水孔流入至集水排水机构内,在集水排水机构的引流作用下从出水口排出;从边坡排出的另一部分水体经过草皮层和砂部反滤体渗漏流入至集水导水沟内,在集水导水沟的引流作用下从出水口排出,从边坡排入至截水沟的水体在草皮层和砂部反滤体的渗透作用下直接进入集水排水机构和集水导水沟内,地面水流衔接平顺,不容易出现现有的梯形断面天沟外侧的水流不能顺利进入截水沟导致截流效果差的问题,并且通过砂部反滤体覆盖在混凝土底座和集水排水机构上,草皮层覆盖在砂部反滤体的顶面,水流通过多层渗滤,不会堵塞管道;通过草皮层进行绿化遮掩,避免了现有的依靠砌筑形成的梯形断面天沟存在浆砌片石外露导致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现有的梯形断面截水沟的断面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截水沟的断面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截水沟的断面示意图。
20.图例说明:
21.100、截水沟;10、混凝土底座;20、集水排水机构;201、导流空腔;202、第一土工布;21、导水连接段;22、集水连接段;30、砂部反滤体;40、草皮层;50、不透水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截水沟100,包括沿纵深方向布设的混凝土底座10、集水排水机构20、砂部反滤体30以及草皮层40,集水排水机构20内设有导流空腔201;混凝土底座10上设有沿纵深朝向出水口的方向向下倾斜布设的集水导水沟,集水排水机构20设于集水导水沟内且沿纵深朝向出水口的方向向下倾斜布设,砂部反滤体30铺设在混凝土底座10上且覆盖集水排水机构20设置,草皮层40铺设在砂部反滤体30上,集水排水机构20上设有用于使导流空腔201与集水排水机构20外部连通的透水孔。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截水沟100,包括混凝土底座10、集水排水机构20、砂部反滤体 30以及草皮层40,通过混凝土底座10上设有顶部开口的集水导水沟,集水导水沟的沟底沿沿纵深朝向出水口的方向向下倾斜布设进而将流入集水导水沟内的水体排出;通过集水排水机构20设于集水导水沟内,所述集水排水机构20内设有导流空腔201,集水排水机构20沿纵深朝向出水口的方向向下倾斜布设,砂部反滤体30铺设在所述混凝土底座10上且覆盖所述集水排水机构20设置,所述草皮层40铺设在所述砂部反滤体30上,草皮层40和砂部反滤体30均具有渗水性能,本实用新型中截水沟100处于边坡的排水侧,从边坡排出的一部分水体经过草皮层40和砂部反滤层渗漏通过透水孔流入至集水排水机构20内,在集水排水机构20的引流作用下从出水口排出,从边坡排出的另一部分水体经过草皮层40和砂部反滤体30渗漏流入至集水导水沟内,在集水导水沟的引流作用下从出水口排出,从边坡排入至截水沟100的水体在草皮层40和砂部反滤体30的渗透作用下直接进入集水排水机构20和集水导水沟内,地面水流衔接平顺,不容易出现现有的梯形断面天沟外侧的水流不能顺利进入截水沟100导致截流效果差的问题,并且通过砂部反滤体30覆盖在混凝土底座10和集水排水机构20上,草皮层40覆盖在砂部反滤体30的顶面,水流通过多层渗滤,不会堵塞管道;通过草皮层40进行绿化遮掩,避免了现有的依靠砌筑形成的梯形断面天沟存在浆砌片石外露导致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28.可以理解地,截水沟100的出水口设于截水沟100的下倾端。本实用新型中,可以是集水排水机构20贴合于集水导水沟的沟底面设置,集水导水沟沿纵深朝向出水口的方向逐渐向下倾斜布设。
29.可选地,透水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透水孔分散布设于集水排水机构20上;集水排水机构20设于集水导水沟的中部,砂部反滤体30为中粗砂反滤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中,集水排水机构20布置在集水导水沟的中间,中粗砂以及上铺的草皮层40共同组成反滤体,用于对拦截的水流进行过滤,防止集水导水沟和集水排水机构20堵塞。通过设置反滤体,有利于避免集水排水机构20淤积和淤堵。
30.进一步地,集水排水机构20包括沿高度方向相对拼接的导水连接段21和集水连接段22,导水连接段21和集水连接段22围合形成导流空腔201,集水连接段22处于导水连接段
21的上部,集水连接段22上设有透水孔。可以理解地,本实用新型中,为了更好地排水,集水连接段22设于导水连接段21的上部,集水连接段22上设有用于接收砂部反滤体30渗透的水体,导水连接段21上不设置透水孔进,导水连接段21用于收集通过透水孔渗进的水体并引导水体流动至排水口。具体地,本实用新型中,集水排水机构 20的上部和侧面都有透水孔,集水排水机构20只有底部不设置透水孔。
31.进一步地,集水排水机构20包括透水导水管和第一土工布202,第一土工布202包覆在透水导水管的外壁面上,透水导水管包括沿径向相对拼接的导水连接段21和集水连接段22。本实用新型中,透水导水管一体成型地制成,透水导水管为带有透水孔的硬式透水管,硬式透水管的管径可以是150毫米,硬式透水管的管径根据降雨强度进行选择,若降雨强度较大则选择更大管径的硬式透水管。硬式透水管具有较高的空隙率,用于及时的将水流排出沟外,硬式透水管外包透水土工布防止硬式透水管的淤堵,硬式透水管外部回填的中粗砂反滤体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与过滤性,与硬式透水管组成集排水性能良好的组合结构。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土工布202,集水连接段22上设有用于接收第一土工布202渗透的水体,导水连接段21上不设置透水孔进,导水连接段21用于收集通过透水孔渗进的水体并引导水体流动至排水口,避免进入透水导水管内的水流渗出,加快水流排出。
32.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排水的合理性,集水连接段22的弧长:导水连接段21的弧长为2:1。
33.请再次参考图2和图3,进一步地,混凝土底座10包括底部连接段、沿横向相对地设于底部连接段的两侧的侧壁延伸段,向内倾斜的侧壁延伸段的顶面凸出于底部连接段的顶面设置,两个侧壁延伸段与底部连接段围合形成顶部开口的集水导水沟,集水导水沟的沟底纵坡大于百分之一,集水导水沟的沟侧壁面沿竖向向外倾斜布设。通过集水导水沟的沟侧壁面沿竖向向外倾斜布设,有利于提高混凝土底座10的集水排水性能并保护混凝土底座10不被冲刷受损。
34.可选地,底部连接段、沿横向相对地设于底部连接段的两侧的侧壁延伸段采用c15 混凝土一体成型浇筑形成。
35.进一步,侧壁延伸段的顶面高于导水连接段的顶面设置。
36.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收集水体,砂部反滤体30的顶面为向下凹设的弧形面,草皮层40铺设在砂部反滤体30的顶面上,草皮层40从两侧朝向中间的方向向下凹陷设置。
37.进一步地,集水排水机构20的顶面距离草皮层40的距离不小于5厘米。
38.进一步地,截水沟100还包括设于混凝土底座10外的不透水防护层50。可选地,不透水防护层50采用两布一膜防渗土工布。
39.本实用新型的截水沟100的有益效果如下:
40.将截水沟100的结构型式改为渗沟型式,使其与挖方边坡(坡体)平顺衔接,增强了边坡坡面水及下渗水流的收集具有良好的反滤、渗透及排水能力,除拦截坡面下流的雨水,还可汇集沟两侧土体下渗的水流,避免原砌体结构开裂导致的水流下渗,使得截水沟100发生坍塌的现象,延长了截水沟100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坡顶采用上铺草皮层40与挖方边坡平顺衔接,增强了边坡坡面水及下渗水流的收集,使得截水沟100不再外露,既美观又环保;其断面面积小,开挖工程量小,且硬式透水管重量轻,施工方便。
41.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
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