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支撑竹木板模板支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95106发布日期:2023-01-31 23:49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支撑竹木板模板支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弧形模板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形支撑竹木板模板支设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深基坑施工中,环形支撑相对于普通对撑受压性能较好,而基坑支护的支撑系统正是承担土压力的结构,因此基坑支撑系统中采用环形构件比较合理,可将支护结构所传来的荷载转化为环梁的轴力,对环梁来说轴向力具有自动平衡的调节作用,因而可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材料性能。作用于支撑系统的外力主要转化为环梁的轴力,撑杆和环梁的弯矩都较小。这相对于对撑和角撑来说,是它们所无法比拟的。对于较大、较深、地质条件较差的基坑来说,这种优点就显得更为突出。
3.现有施工中,圆形支撑梁模板支设的常规方法一是采用木模板,待木模板就位校正后,模板外围沿高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采用一次性对拉螺栓固定模板,二是采用定型化钢模板或铝模板。采用木模板不仅安拆模板劳动强度大,支拆模板速度慢,而且模板拆除后对拉螺栓及木模板均不能周转使用,采用定型化钢模板或铝模板制作周期时间长,且具有局限性,只能根据每一层环形支撑形状进行定制,无法周转使用,对工期非常不利,同时对材料带来极大的浪费,同时模板相接地方接槎及整体成型效果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形支撑竹木板模板支设结构,用以解决环形支撑下竹木模板的使用、竹木模板中对拉螺栓的设计以及接缝密封处理等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环形支撑竹木板模板支设结构,包含呈环形设置的竹木板模板、连接于竹木板模板外侧的主龙骨和次龙骨、连接于次龙骨外侧的背楞以及连接于背楞上的对拉螺栓;
7.所述竹木板模板包含待浇筑混凝土环形两侧的竹木板模主侧板、设置于待浇筑混凝土底部的竹木板模主底板、连接于竹木板模主侧板之间竹木板模主底板的竹木板模底封板、连接于竹木板模主侧板顶部的竹木板模顶封板、以及竹木板模主侧板之间和连接于竹木板模主底板之间的竹木板模连缝。
8.进一步的,竹木板模板呈折线段的环形设置,竹木板模主侧板、竹木板模主底板、竹木板模底封板和竹木板模顶封板均为线型件,竹木板模连缝设置于转角处且竹木板模连缝通过密封条或密封胶连接。
9.进一步的,竹木板模板呈弧线段的环形设置,竹木板模主侧板、竹木板模主底板、竹木板模底封板和竹木板模顶封板均为弧型件,竹木板模连缝设置于拼接处且竹木板模连缝通过密封条或密封胶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竹木板模顶封板与竹木板模主侧板垂直连接一体设置,竹木板模顶封板标高对应混凝土浇筑标高。
11.进一步的,所述主龙骨为方形件且对应竹木板模板一侧为平面或弧形面,对应次龙骨处设置有连接凹槽;主龙骨在竖向上间隔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水平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次龙骨为杆件,次龙骨为弧形杆或直线形杆;所述次龙骨长度对应竹木板模主侧板长度设置,在竹木板模连缝处断开,且竹木板模连缝处设置有加固杆件;加固杆件连接于竹木板模连缝两侧的竹木板模主侧板上且顺平滑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背楞为双钢管件,背楞间隔设置于拼装的竹木板模主侧板上,双钢管件中间上下至少设置有两个对拉螺栓。
14.进一步的,所述对拉螺栓包含对拉螺杆和对拉螺栓外端可拆卸连接的对拉螺母,所述对拉螺栓穿接两侧的竹木板模主侧板;所述对拉螺母连接于背楞外侧且对拉螺母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对应背楞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竹木板模板的设置,利于保证环形结果的成型浇筑,利于适应弧形施工;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竹木板模底封板和竹木板模顶封板的设置,利于保证了竹木板模主侧板顶部和底部的连接密封的设置,且通过竹木板模顶封板的设置还可进一步保证浇筑标高;且竹木板模连缝通过密封条和密封胶的设置,利于保证连接处的设计;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主龙骨、次龙骨和背楞的设置,利于保证了环形或折线形竹木板模板的支撑安装;
19.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拉螺栓的设置,利于保证在少利用对拉螺栓的情况下进行
20.竹木模板的对拉连接和固定连接。
21.本技术减少了模板及对拉螺栓的浪费,同时减少劳动强度,节约工期;解决了技如何克服环形支撑弧度对模板的局限性,达到不同环形支撑体系同时适用一种模板支撑。模板体系经济适用,周转性好,易拆易装,调节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2.图1是环形支撑竹木板模板支设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主龙骨、次龙骨、背楞和对拉螺栓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环形支撑竹木板模板支设结构局部示意图;
25.图4是竹木板模板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1-竹木板模板、11-竹木板模主侧板、12-竹木板模主底板、13-竹木板模底封板、14-竹木板模顶封板、15-竹木板模连缝、2-主龙骨、3-次龙骨、4-背楞、5-对拉螺栓、51-对拉螺杆、52-对拉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某工程为例,此工程的地质情况及周围环境复杂,拟建场地内存在断裂带、,同时东侧为地铁站出站口、南侧市政路、西侧为已建成住宅、北侧为正在施工深基坑。考虑到此场地情况复杂,决定使用环形支撑,环形支撑相对于普通对撑受压性能较好,可将支护结
构所传来的荷载转化为环梁的轴力,对环梁来说轴向力具有自动平衡的调节作用,因而可充分利用钢筋混凝土抗压强度高的材料性能。
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应用的环形支撑竹木板模板支设结构,竹木板模板1包含待浇筑混凝土环形两侧的竹木板模主侧板11、设置于待浇筑混凝土底部的竹木板模主底板12、连接于竹木板模主侧板11之间竹木板模主底板12的竹木板模底封板13、连接于竹木板模主侧板11顶部的竹木板模顶封板14、以及竹木板模主侧板11之间和连接于竹木板模主底板12之间的竹木板模连缝15。
29.本实施例中,竹木板模板1呈折线段的环形设置,竹木板模主侧板11、竹木板模主底板12、竹木板模底封板13和竹木板模顶封板14均为线型件,竹木板模连缝15设置于转角处且竹木板模连缝15通过密封条或密封胶连接。这是在大型环形基坑通过折线过渡呈环形时进行的设置。
30.本实施例中,竹木板模板1呈弧线段的环形设置,竹木板模主侧板11、竹木板模主底板12、竹木板模底封板13和竹木板模顶封板14均为弧型件,竹木板模连缝15设置于拼接处且竹木板模连缝15通过密封条或密封胶连接。其中,竹木板模顶封板14与竹木板模主侧板11垂直连接一体设置,竹木板模顶封板14标高对应混凝土浇筑标高。
31.本实施例中,主龙骨2为方形件且对应竹木板模板1一侧为平面或弧形面,对应次龙骨3处设置有连接凹槽;主龙骨2在竖向上间隔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水平设置。次龙骨3为杆件,次龙骨3为弧形杆或直线形杆;所述次龙骨3长度对应竹木板模主侧板11长度设置,在竹木板模连缝15处断开,且竹木板模连缝15处设置有加固杆件;加固杆件连接于竹木板模连缝15两侧的竹木板模主侧板11上且顺平滑连接。
32.本实施例中,背楞4为双钢管件,背楞4间隔设置于拼装的竹木板模主侧板11上,双钢管件中间上下至少设置有两个对拉螺栓5。对拉螺栓5包含对拉螺杆51和对拉螺栓5外端可拆卸连接的对拉螺母52,所述对拉螺栓5穿接两侧的竹木板模主侧板11;所述对拉螺母52连接于背楞4外侧且对拉螺母52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对应背楞4设置。
33.具体施工时,先通过cad软件计算圆弧曲率:打开软件“天正”进入cad的天正嫁接界面”,在菜单的左侧选择“楼梯和其他”的子菜单。在弹出的对话框填写相关参数。将环形支撑按照连系梁进行等分,经过计算得到每一段圆弧曲率。而后,打开软件“revit”按照图纸创建环撑模型,搭建大场景模型,将模型导出到3dmax进行渲染输出,方便多维度查看支模和曲率变化。
34.通过用10号槽钢形成主龙骨2,通过主龙骨2制作弧形外框架,外框架尺寸的准确性决定了最终制作模板尺寸的准确性,虽然经过天正软件进行仔细计算,但是仍需要利用autocad制图进行放样,最终确定正确的尺寸。竹木板模板1采用12mm厚2000mm
×
1500mm覆膜竹胶板,首先根据模板尺寸,将竹胶板竖向布置,尽量减少模板水平拼接缝。拼缝要求板面平整、严密不流浆。面板首先固定竹胶板四角,经检查没有质量问题后,再按照250~300mm间距用手电钻在面板及次龙骨3(10号方钢)上打孔,用铆钉将竹胶板面板固定于次龙骨3上。因模板下部易磕碰损坏面板,所以模板上部采用整张竹胶板,补条用在下部。
35.而后,通过竹胶合板模板拼接处加固:由于环形支撑厚度较大,高度较高,混凝土侧压力较大,为防止大模板拼接处出现错台现象,在两块模板拼接处采用“工”字形顶模筋顶固模板。此外,在模板背面和槽钢背间通过加设不同可调节螺栓,使板面呈要求的弧度,
并以此达到调节模列板曲率的目的。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