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坝闸门处防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63419发布日期:2023-01-07 01:1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坝闸门处防冰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坝防冻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坝闸门处防冰结构。


背景技术:

2.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也称坝,比如丁坝、顺坝和潜坝等。
3.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zl202122155487.9”,专利名称为:《一种水利水电工程闸门防冰冻装置》中,提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工程闸门防冰冻装置,涉及闸门防冰冻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箱体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闸门前表面上,箱体上一侧构造有开口,箱体的开口可拆卸连接有箱盖,箱体内底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安装有加热箱,箱体内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与加热箱相贴合的导向板,箱体与闸门相背的一侧下端构造有抽水管,抽水管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箱体上与开口端相背的一面上固定连通有抽水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一侧开设开口,并在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箱盖,而加热箱通过滑轨滑动安装在箱体内,需要更换时只需要打开箱盖将加热箱抽出即可,便于更换和安装,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但是,其无法防止水面结冰,一旦加热箱更换不及时,水面结冰,很容易对闸门造成危害。
4.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水坝闸门处防冰结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防止水面结冰,一旦加热箱更换不及时,水面结冰,很容易对闸门造成危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坝闸门处防冰结构。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7.一种水坝闸门处防冰结构,包括:坝体以及闸门;
8.所述闸门安装于坝体上;
9.还包括:
10.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安装于闸门内,且所述加热结构用于为闸门表面进行加热;
11.防冰结构,所述防冰结构安装于坝体上,且所述防冰结构位于闸门下方,且所述防冰结构用于防止闸门处的水面结冰;
12.供能结构,所述供能结构安装于坝体内,且所述供能结构用于为加热结构与防冰结构供能。
13.优选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导热壳体、密封板、隔热板以及加热部;
14.所述闸门上表面设有矩形凹槽,所述导热壳体安装于矩形凹槽内,所述密封板安装于矩形凹槽处,所述隔热板安装于矩形凹槽内,且所述加热部安装于导热壳体上。
15.优选的,所述加热部包括:加热管以及加热控制器;
16.所述加热管安装于导热壳体内,所述加热控制器安装于隔热板上,且所述加热控制器与加热管相连接。
17.优选的,所述防冰结构包括:承载壳体、吸收部、传送部、喷射部以及填充部;
18.所述坝体上设有矩形凹槽,且所述矩形凹槽位于闸门前方,所述承载壳体安装于矩形凹槽处,所述承载壳体下表面设有检修门,所述吸收部安装于承载壳体内,所述传送部安装于承载壳体内,所述吸收部与传送部相连接,所述喷射部安装于承载壳体上,且所述喷射部与传送部相连接,所述填充部安装于矩形凹槽处,且所述填充部位于承载壳体上方。
19.优选的,所述吸收部包括:一对泵体;
20.一对所述泵体安装于承载壳体内,且所述泵体上的进水管穿过承载壳体以及填充部,并与水底相接触。
21.优选的,所述传送部包括:一对多通管;
22.一对所述多通管安装于承载壳体内,每个所述多通管安装于相对应的泵体上,且一对所述多通管相互连接。
23.优选的,所述喷射部包括:若干喷射管;
24.若干所述喷射管安置于一对所述多通管上表面,且若干所述喷射管穿过承载壳体以及填充部,并与水底相接触。
25.优选的,所述填充部包括:水泥填充层;
26.所述水泥填充层安装于矩形凹槽处,且所述水泥填充层位于承载壳体上方。
27.优选的,所述供能结构包括:太阳能板、能量转换器、蓄电池、备用电源以及主控制器;
28.所述太阳能板安置于坝体上表面,所述能量转换器安置于坝体内,所述能量转换器与太阳能板相连接,所述蓄电池安置于坝体内,所述蓄电池与能量转换器相连接,所述蓄电池与加热管、加热控制器以及泵体相连接,所述备用电源安置于坝体内,所述备用电源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安装于坝体内。
2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30.该一种水坝闸门处防冰结构通过加热结构以及防冰结构可以更好的对水坝闸门进行防护,通过防冰结构对水面进行扰动,从而防止水面结冰,通过加热结构有效的防止了水坝闸门附近水面结冰,也防止了闸门被冰冻,以此保护水坝闸门,增加了水坝闸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坝闸门处防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坝闸门处防冰结构的侧视结构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坝闸门处防冰结构的侧视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坝闸门处防冰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36.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37.坝体10、闸门20、加热结构30、防冰结构40、供能结构50;
38.导热壳体301、密封板302、隔热板303、加热管304、加热控制器305;
39.承载壳体401、泵体402、多通管403、喷射管404、水泥填充层405;
40.太阳能板501、能量转换器502、蓄电池503、备用电源504、主控制器505。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请参阅图1-4,坝体10上的闸门20用于拦挡水流,闸门20内的加热结构30用于为闸门20表面进行加热,坝体10上的防冰结构40位于闸门20下方,防冰结构40用于防止闸门20处的水面结冰,坝体10内额供能结构50用于为加热结构30与防冰结构40供能。
43.优选的,加热结构30包括:导热壳体301、密封板302、隔热板303以及加热部;闸门20上表面设有矩形凹槽,导热壳体301安装于矩形凹槽内,密封板302安装于矩形凹槽处,隔热板303安装于矩形凹槽内,且加热部安装于导热壳体301上。
44.优选的,加热部包括:加热管304以及加热控制器305;加热管304安装于导热壳体301内,加热控制器305安装于隔热板303上,且加热控制器305与加热管304相连接。
45.通过主控制器505启动加热控制器305,加热控制器305启动导热壳体301内的加热管304,加热管304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壳体301传送到闸门20表面,从而防止闸门20冰冻以及防止闸门20附近的水面结冰。
46.优选的,防冰结构40包括:承载壳体401、吸收部、传送部、喷射部以及填充部;坝体10上设有矩形凹槽,且矩形凹槽位于闸门前方,承载壳体401安装于矩形凹槽处,承载壳体401下表面设有检修门,吸收部安装于承载壳体401内,传送部安装于承载壳体401内,吸收部与传送部相连接,喷射部安装于承载壳体401上,且喷射部与传送部相连接,填充部安装于矩形凹槽处,且填充部位于承载壳体401上方。
47.优选的,吸收部包括:一对泵体402;一对泵体402安装于承载壳体401内,且泵体402上的进水管穿过承载壳体401以及填充部,并与水底相接触。
48.优选的,传送部包括:一对多通管403;一对多通管403安装于承载壳体401内,每个多通管403安装于相对应的泵体402上,且一对多通管403相互连接。
49.优选的,喷射部包括:若干喷射管404;若干喷射管404安置于一对多通管403上表面,且若干喷射管404穿过承载壳体401以及填充部,并与水底相接触。
50.通过主控制器505控制泵体402启动,泵体402将吸入的水通过多通管403上的喷射管404喷出,从而防止了水面结冰。
51.优选的,填充部包括:水泥填充层405;水泥填充层405安装于矩形凹槽处,且水泥填充层405位于承载壳体401上方。
52.优选的,供能结构50包括:太阳能板501、能量转换器502、蓄电池503以及备用电源504;太阳能板501安置于坝体10上表面,能量转换器502安置于坝体10内,能量转换器502与太阳能板501相连接,蓄电池503安置于坝体10内,蓄电池503与能量转换器502相连接,蓄电池503与加热管304、加热控制器305以及泵体402相连接,备用电源504安置于坝体10内,备用电源504与蓄电池503相连接,主控制器505安装于坝体10内。
53.太阳能板501对太阳能进行收集,然后通过能量转换器50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送入蓄电池503内提供使用,蓄电池503内电能不够时,备用电源504开始提供供电。
54.在加热结构30或防冰结构40出现机械故障时,可启用另一结构,从而能有效的防止水面结冰。
5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